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封神榜逆天成圣 > 第三百三章 鬼谷证道,定天封神(大结局)

归墟之人,皆在九鼎山外,见得黑云消逝,天幕变色,浩然威严凌空而下,众人纷得稽首行礼,口呼:“圣人老爷万寿无疆!”

圣人?张帝辛听得此声呼唤,便得心中一颤,自从穿越而来,自己梦想如此,如何会想此间成真,此番之景,真将恍若猛中!

命之一途,终究翻转,天命?或许圣人也不知天命为何?便圣人修为,对天意不过惶恐自测,天命?谁人能知?谁人能晓?张帝辛思之摇头,便将长袖一甩,落万道华光,起道果争鸣。

众人知得圣人恩惠,忙得叩拜行礼,赤墨、梦非、无休三人,更是心中欢喜,便方才一瞬之间,自己肉身,竟是顷刻恢复,修为比之以前,更是强盛不少。

便在此时,张帝辛手中金刚琢忽得一颤,便得一道华光忽起,凭空中忽起一座白玉金桥,太上老君正乘青牛而下:“道友得太极之道,当效无为之法,归入贫道门下。”

张帝辛眉角微挑:“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演三才,三才形四象,四象变五行,五行成**,六和定七星,七星出八卦,八卦通九宫,九宫为衍繁,成得天下道,你我成道之因相同,其果却得不同。”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便将金刚琢一转:“道友若不归我八景门下,便不怕贫道将这成道之道断捻?封神榜立,天下劫起,只是风云变化之时,道友若与我同掌八景宫地,自可得气运之势,此后香火成盛,门下不止。”

张帝辛听得一笑,心道如何那时天上老君这般好心,原之在这般埋下伏笔:“道友清修无为,如何生得这般算计?”

“气运乃兴,天下何止阐截、西方两教。普天之下,人灵为本,既贫道立教为人,自是人教得兴之机。”太上老君道。

张帝辛道:“好一个清静无为人教教主。好一个万物自生的老君,圣人不惹尘埃,道友可是身陷红尘。”

太上老君听之一笑,乃得拂尘一甩道:“道友拜我门下之事,不知所想如何?”

张帝辛笑道:“尘世之缘未了。万仙事毕,自与道友来探因果。”

太上老君听得咬牙,便将金刚琢一拧,其形直得断裂开来,望得张帝辛一眼,却未见其出异样,当下心头一颤:“道友好生算计,竟将证道之气,从这琢上扯去!”

张帝辛道:“旁人之物,鬼谷子怎可窥窃。”

太上老君听之皱眉。便将金刚琢一甩,直将怒道:“鬼谷子,你乃新成大道,道基不稳,便不怕道消恶果!”

张帝辛听之一笑,扬手做邀请之姿:“你我在外界之时,便已结下因果,此番正是了结时候。”

太上老君闻言,便得心头火起,太乙拂尘一摆。便出数道灵光,张帝辛乃是首次以圣人身份与人交战,当下三分忌惮,更多七分心潮翻涌。当下将得妖皇剑一摆,直迎上来。

两者相撞,便起层层虚空裂纹,张帝辛手腕一抖,妖皇剑忽分八形,各化灵光急促而下。太上老君不敢大意,身起天地玄黄玲珑塔,正撒万道毫光,八剑分形而下,正被毫光相阻,不得前进分毫。

太上老君手起白玉扁拐与太乙拂尘两相交互,直砸而下,张帝辛身形一抖,便将玄元控水旗护在身前,手起河图洛书,便得凭空一转,直出一道白光轰杀而下。

太上老君手腕轻抖,身后便绽离地焰光,正将河图洛书挡住,手中拂尘一摆,乃将河图洛书摆下。

圣人之能,果真非常,张帝辛心下暗道,却见太上老君手起太极图轰杀而下,所过之处,天幕便得一黑,正显大道裂纹。

若寻常之人看之,定不觉这太极图厉害,可在张帝辛来觉,此图轰来,当有重开天地之威。

太极图直轰而下,正砸得玄元控水旗大颤,隐隐风水,乃有将裂之势,张帝辛身下其中在,自感其威甚大,乃将眉角一转,身形一颤,顿出十二品灭世黑莲,此莲一出,便将暴戾之气顿起,太极图轰将而上,却是难以相对,直被抵挡出去。

“魔祖罗睺!”太上老君见之咬牙,“今日不灭你鬼谷子,又得大乱天下之人!”

太上老君言罢,手出鱼尾冠一拍,其上正出三道清气:

便听得东面一声钟响。来一位持剑道人,身披大红白鹤绎绡衣,头戴久云冲天冠,乃得道:“紫霄宫上清道人,前来相助李道友。”

南面亦起一声钟鸣,又出一位道人,此人身披淡黄八卦衣,手持九龙金杖,带如意碧清冠,亦出言道:“紫霄宫玉清道人。前来相助李道友。”

北面起一身玉磬声响,正见一道人,身穿万寿紫霞衣,头戴九霄云龙冠,手持八景宫灯乃落此间道:“紫霄宫太清道人,前来相助李道友。”

“不过一气三清之法,道友如何欺我?”张帝辛寒眉冷竖,虽得言语如此,当下却是不敢大意,十二品灭世黑莲便得猛转起来,乍方黑光万道。

上清、玉清、太清与太上老君分四面相围而下,手中太乙拂尘、白玉扁拐、九龙金杖、八景宫灯相对应而下,张帝辛纵使奋力相迎,亦得躲闪不及,暗中吃下白玉扁拐几计。

可得张帝辛妖皇剑使刁钻,十二品灭世黑莲又是极其暴戾之物,此番相战,虽得不敌,却也保得周身齐全,化三清之术不过一气,待一气得过,自己便无如此群起之势,是以太上老君越战越急,越战越觉心中不安,便将此事,九鼎山下,忽得一道黑光直冲而起,落一道滚龙长矛直涌而上!

太上老君只注意围攻张帝辛,如何注得长矛袭来,三清之中,上清道人当下躲闪不及,正被那矛直穿而过,当下气得消陨!

一人得无,三清便绝,太上老君气不得保,此番鬼谷子又来强援。自是不敢再战,这便起身,直得退去。

黑矛长约六尺,其上道纹广布。与得灭世黑莲竟是同一气息,张帝辛望得一惊,心道莫非这长矛亦是魔祖罗睺之物?

便在此时,天幕一道紫光划过,冥藏正得出现此间:“此矛名为修罗皂角矛。乃是魔祖罗睺所使之物。”

冥藏?张帝辛回望此人一眼,终得发现,此人果真未及圣人之境,不过教修为而言,怕比之镇元子还要高上一线,当是真正圣人之下第一人:“多谢道友相救之恩。”

冥藏道:“道友既得灭世黑莲、修罗矛,此番贫道再将冥书相赠,道友便可统帅归墟之人,日后归墟如何,全在道友手中。”

统帅归墟?张帝辛心中从未想过如此。当下便要推辞,冥藏却得道:“道友莫要推辞,此番成圣,便可统领修罗一族,况魔祖之物,皆为道友所得,此间若无圣人,怕我归墟之地,早得消陨。”

既太上老君可来这般,想归墟与世外禁忌已破。若此地入世,无得圣人庇护,怕真若巫妖一族那般,张帝辛心念于此。自得应允下来:“鬼谷子可得代为掌管此旗,他日道友窥得混元,自将魔祖之物归还。”

冥藏听之一笑:“归墟无人,贫道便窥混元,非是不明,终是不悟。”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番之冤,当与后世地藏王菩萨一般,张帝辛稽首,心中自是佩服:“既是如此,贫道自将归墟之事有所交代,贫道尘世之因果未了,如此便行告辞。”

诛仙阵中,接引道人持接引宝幢,踩九品功德金莲与镇元子、孔宣、陆离、多宝四人相战,此前诛仙阵中四人与准提道人大战,已是极耗心力,如此相战而下,自是险象环生,危机迭起。另一面,通天教主无得青萍剑与诛仙四剑来用,只凭六魂幡与盘古幡相对,亦是战得颇为落破。

若通天教主将青萍剑抽走与元始天尊当是五五分数,可若镇阵之剑得去,怕得镇元子四人登时不敌,诛仙剑阵便落大败。

便在此时,天幕忽得一颤,正得太上老君驾青牛而至:“多宝道友,还不速归八景宫去!”

多宝道人听得一愣,忙将回应声起,却得身上一道黄光骤落,正将他卷走而去,太上老君一笑,将得紫金葫芦一摆,正扣门环,本得相敌接引,镇元子四人已经极力为之,如今忽得少去一人,三人威压骤涨,接引道人手掌舍利子,一手将陆离打下,再得回身,两道华光直落,又将镇元子、孔宣二人击退:“贫道观你二人修行不易,此番若随贫道归往西方,贫道便饶尔等性命!”

“阵势之前,你我敌对,如何又说这般花言巧语!”镇元子听之大怒,手起地书又要来战,却不料身子一僵,正被接接引宝幢打翻过去!

“既是如此,莫怪贫道手下无情!”接引道人大喝一声,手持接引宝幢便打,镇元子望得大惊,心道此番休矣,却不想,宝光直下,竟至身前,却不得来动分毫。

接引道人凝眉望去,正见张帝辛一手挑了接引宝幢,直得回返过去:“通天道友,贫道前来助你!”

通天教主亦感一股强悍之力呼啸而来,心中自得一颤:“恭喜道友窥得混元之道!”

通天教主此言一出,莫说元始、接引二人,便得镇元子、孔宣、陆离三人都得一惊,混元之境,鬼谷子……鬼谷子竟成圣人之道!

张帝辛点头,眼望元始天尊,心想往日种种,便得恨意升腾而起,脚下十二品灭世黑莲竟是大颤起来,暴戾之气,一触即发,当下大喝道:“元始,你可敢与我三十三天外之战!”

自十二品功德金莲得陨,接引道人修为,隐隐便居六圣之末,此番又多一人,自己当是又落一位,心中虽恨,却是无法来对,只得咬牙退居其外。

元始天尊大恨,心道鬼谷子如何不死,此番又得直将挑衅,当下顿得大怒道:“鬼谷子!贫道看你嚣张几合!”

元始天尊言罢,直驾九龙沉香辇,往三十三天外去,张帝辛亦驾十二品灭世黑莲,往天外而去,玄道之战,全决两人之手。众人望得皱眉,亦得紧随而去。

众人方至三十三天,便听一声轰鸣,偌大寰宇直将爆炸开来。此番之地,当是圣人展开手脚对战之时,元始天尊自不啰嗦,手起盘古幡直展最大威力,相砸而下。

张帝辛亦得不惧。十二品灭世黑莲疯转,所落戾煞之气,顿满漫天星斗,手中修罗矛直出,化红卷长龙,卷带毁天灭地之气,直得相接。

盘古幡乃是盘古斧刃所化,杀戮之气非凡,修罗矛乃得魔祖罗睺之物,自是不逞多让。两人交战,便无得丝毫花招,直将硬碰硬相对,每撞一次,周天星斗便得大颤,每撞一次,寰宇声响连绵不止。

如此相战,若在下界之中,怕早得更改风水,天开地破。张帝辛手中修罗矛甩,却得一击落空,元始天尊见得时机,忙将盘古幡砸来。张帝辛躲闪不及,正被轰将一个趔趄!

元始天尊冷笑一声,手腕大抖,便得山岳一般黑洞,直张开来,轰然直砸而下。张帝辛望之一笑,直将乾坤鼎甩出,此鼎一出,亦化山岳之状,其中虚空,猛得一道黑气涌起,正将盘古幡僵在半空!

不好!中了鬼谷子诡计!元始天尊大惊,忙得去夺盘古幡,却不想张帝辛手腕一抖,十二品灭世黑莲一颤,便化百丈之巨,卷携滚滚煞气,直得轰杀而下!

十二品灭世黑莲,便得当初鸿钧道祖都言难对,元始天尊望之如何不惊,忙得将诸天庆云、戊己杏黄旗全数祭出,却不想灭世黑莲毁灭之气,着实太大,庆云、杏黄旗竟是挡之不住,直得消弭下来!

太上老君心想前时自己与张帝辛交战之景,心中顿得一颤,若将十二品灭世黑莲如此之下,怕得普天之下,只得鸿钧道祖一流可接!

圣人之行,名为不灭,却非是不死不灭,强若魔祖罗睺,亦得陨落道祖鸿钧手下,元始天尊望十二品黑莲轰来,心中如何不惧,乃得大呼道:“师兄速来援我!”

元始天尊话音方落,十二品灭世黑莲便得僵止半空,元始天尊周身已被冷汗浸透,见得此番来人,忙得跪拜行礼:“弟子元始,多谢圣祖救命之恩!”

听得元始天尊言语,众人纷纷侧目去观,正见一须发皆白,身披云袍之人飘然而至,那十二品灭世黑莲其形便得一颤,化作寻常之状,乃得回转开来:“我教门人,岂容旁人欺辱?”

道祖鸿钧!张帝辛望得一惊,自己虽已之混元修为,可见得此人,方知道无止境,想比之下,自己修为当若四海汪洋,鸿钧便若洪荒寰宇一般,两者如何得比!

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接引道人见鸿钧得至,纷纷起身行礼,恭起一身道祖,女娲娘娘亦得上前稽首,好音道一声师兄。

鸿钧冲女娲稍稍稽首,冷哼一声,便得起身向前,目光冷皱,若毒蛇一般,直盯张帝辛:“魔族罗睺,今日既你在此,贫道便得再灭你一次!”

张帝辛大惊,身形却是动之不得,便至混元修为,再得鸿钧面前,亦若小儿一般,根本未有得丝毫还手之力!

鸿钧言罢,便将一道白光甩下,此式虽得精简,却有无限大道之威,若将落下,张帝辛必得身陨,便在此时,旁侧里亦得一道青光滑落,将那百光闪去。

张帝辛登时便觉身上禁止顿消,这便抬头去观,正见一身着青色褴褛道袍之人,手挽孩童大小青紫葫芦飘然而至:“我教门人,岂容旁人欺辱?”

不羁道人,竟是不羁道人!张帝辛望得大惊,不想如此时刻,又得遇此人,心中端得大喜,忙得道:“师尊若得晚来,贫道怕是无得机缘,再见尊颜!”

众人一听张帝辛唤来人师尊之名,皆得心下一惊,怪不得鬼谷子修为进境如此之快,原是陆压道君门生!

创始元灵四大弟子: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前三者道**深、开宗立派功德着实开天辟地,偏是这最小的小师弟陆压道人,生性胡闹打混,从无一天正经,却无什么名声留下,其师侄太上老君、如来等,尚尊其为小师叔,知道者也尊其为陆压道君,小辈神仙之中。却是闻者渺渺。

旁人不识,三清如何不识,若此太上老君终是明,如何鬼谷子不愿拜入自己门下。原是有这般厉害人物,在之其后!

不羁道人一笑,手中青玉葫芦一甩:“今日压惊,尝尝这酒如何?”

鸿钧冷声道:“陆压,你为师弟。岂不知师门之道?”

陆压道君听得一笑:“你为师伯,却将如此来对门下师侄,可尊师门之理,我这徒儿,虽不比你那三个门生,去也得自怜珍惜,速重情义。”

鸿钧道法通天自知太上、元始、通天三人所谓,如此听之,当下便得皱眉:“此番因果乃结,师弟真要维护鬼谷子不成?”

“你我皆得一般。若贫道相让,倒在弟子面前折了面子。”陆压道君一笑,手中将得月光宝盒一摆,“这盒子数久为行,不知师兄可愿与我做过一番?”

鸿钧道祖听之点头,便将拂尘一摆:“既是如此,贫道便将师弟做过。”

鸿钧、陆压皆成道天开,如此相对,身体未行,便将漫天星云大颤。似有天开风水之意,老君、元始、通天、接引、张帝辛五人见得这般,直得往外退去。

女娲娘娘见之如此,便将轻轻摇头。只得风袖长袖一甩,将山河社稷图使出,留住下界位面,鸿钧、陆压两人方要相战,却不想天幕中忽得一颤,乃出一道七彩玄门。一身着道袍孩童驾云而至:“创始宇命,众圣听旨,封神小劫,不过锱铢,尔等何以动此干戈,鸿钧、陆压听令,至此以后,好生管束门下,混元圣人,不得出世。”

张帝辛虽不识得这童儿面貌,可见鸿钧、陆压稽首接旨,心中亦知此人非凡,当下便与老君、元始、通天等人一般,行跪拜之礼,结下法旨。

众人接旨,那孩童便得飘然而去,鸿钧叹息一口,便得道:“如此罢了,元始你且下山,着姜子牙将封神之数定制,便归紫霄宫中,不得有误。”

元始天尊心中虽有怨言,却只得接令,要往封神台去,陆压道君听之一笑,手中忽出一道泥丸,交予张帝辛:“大道不止,修行不落,鬼谷子,完你尘世之缘,你我亦归离火宫去。”

张帝辛得令,便与元始天尊一同往下界而去,封神台前,众多封神台前英灵,早已集合得毕,昊天、金母二人皆得一身华装,见天幕庆云渐其,纷纷得稽首行礼:“圣人老爷万寿无疆。”

昊天、金母两人话音方落,却见张帝辛与元始天尊并排而下,心中顿得一惊,鬼谷子!此人如何至此!

昊天方要言语,可望张帝辛修为不透,便得止言,张帝辛领姜子牙上得封神台:“天道永昌,鸿钧天命,今封神乃结,乃行封神之数,杀劫之中,有根基者,或逍遥天道,或肉身成圣,或享神道,或成鬼仙,然更有根基浅薄者,魂飞魄散,不存与世,此乃天道,却终于大道不合,今得圣尊之令,着归墟之地,乃成地府,分十八之层,落十殿阎罗,分管十大阴帅,冥藏、谛听二人总管阴事,此后循环往复,不得而止,人之归途,皆由身前所立,着天书、地书、冥书皆归其上,以为后世决断。”

张帝辛言毕,便得飘然而去,此番归墟之事得定,自己心中已算安稳。

此番之后,张帝辛亦得女娲娘娘之允,往山河社稷图中去看袁洪,本意想将之呼出,却不想袁洪以修道为由相拒。

张帝辛无奈,只得言道:“此番事后,道友千年功夫,将至傲来国地,三百年后得一小劫,五百年苦蹲牢狱,尔后数载,大劫将至,如此困苦,当是道友命数,若成,可窥无边大道,若休,怕得尸骨无存,若真如此,三弟还愿得往?”

袁洪听之一笑:“钦雪去,三弟便去,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全书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