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封神榜逆天成圣 > 第一十四章 玄岳山,帝辛火云洞朝圣

封神榜逆天成圣 第一十四章 玄岳山,帝辛火云洞朝圣

作者:锁城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8:43 来源:笔趣阁

(); .Shumilou.Co M.Shumilou.Co

“听探马来报,临潼军中前来两人乃声名山朱天麟、杨文,此般病疫,应是两人所为。”杨任既来,也省了张帝辛再往青峰山一遭,这便令人将医药卸下,着之查看众人病情。

不多时,杨任便回,张帝辛见其一脸苦色,直将眉头紧锁:“怎样,可有解救之法?”

“这……此病怕是有些麻烦。”杨任长叹一口气,“此病乃截教吕岳瘟煌伞、头疼馨所至,已非寻药物可医,我虽是真君嫡传,却难探药之深理,实在惭愧。”

“此事若寻真君,可有解救之法?”杨任乃是亲信,自不会藏拙欺骗于己,张帝辛听其无法,只能将清虚道德真君之名问出,那春风白玉篮能解朝歌之疫,自能解孟津直围。

杨任听师尊之名,自然知晓张帝辛用意,更是将眉头紧皱:“道友有所不知,先前朝歌之事,家师已反上面之意,圣人老爷更言青峰山休整,教我等闭门清修,我能出山,亦是假托朝廷之职。”

前番在紫云洞时,黄天化就曾言昊天上帝与原始圣人,张帝辛亦不想自己连累清虚道德真君至此,此番听杨任言语,自是不好再去,可孟津病疫不解,临潼之患难平,朝歌便有如针芒在背,片刻难得安稳:“此事可还有他法?”

“为今之计,贫道只能将疫情暂时止住,这法子,倒也有些,不过劳烦道友走上一遭。”杨任自知这孟津病疫事大,也不卖关子,“传闻荆襄玄岳之中,有一洞府名火云,那里修有人族三圣,皆是大德大慈之人,若道友以那身份求药,必可得解。”

火云洞,如何是为此处?原书中,吕岳曾西岐留疫,后杨戬师父玉鼎真人相帮。去了火云宫向三圣借了灵草这才解了病疫,不想风水轮流转,此事却落到了自己身上,张帝辛心中暗笑:“可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三位圣人?”

“道友明智,正是天地人三位圣皇。”张帝辛听杨任言语,心道此事可成,三人皆是人间君主。心念人间疾苦,若言孟津病疫,定可解此祸患,此乃其一而已,其二若得三圣支持,自己再行反天之事,亦可多一方护佑,或可保大商安危。

“道友此去,需得速回,我虽有妙法。却只可缓此病疫三日,三日之后,此疫爆发,便再无解救之法。”杨任见张帝辛急走,赶忙提醒,“荆襄玄岳,出孟津直往南去便可!”

张帝辛自将之记在心里,一路驾云而行,行至半日,便至荆襄之地。正见墨染层林,浓雾暗起四方,青山峻险,滚云生出八面。其间曲松苍劲,万树争先而簇,落入其中,便见日月无光,难寻山中方向。

此景浩观,巍然天成。张帝辛望之,却不由犯难,杨任只道三圣在荆襄之地,却未言火云洞何处,这方天地,若寻一处仙府,不知会到何时,此番事急,若回孟津,往返便是一日,到时怕已难以回及。

无奈之下,张帝辛只好凭感而找,行之甚久,却觉荆襄之地,恰似一成,浑浑然好似一体,其间不知东西,自难找寻,心烦之机,却感一阵冷风忽起,便见青云坠地,忽得扬起飞雪:

空中银珠乱洒,半天柳絮交加,行人拂袖舞梨花,满树千枝银玉,夜来朔风透窗纱,也不知是雪是梅花,飕飕冷气侵人,片片六花盖地,瓦楞鸳鸯轻拂粉,炉焚兰麝可添绵,云迷四野催妆晚,暖客红炉玉影偏。

此雪似梨花,似杨花,似梅花,似琼花:似梨花白;似杨花细;似梅花无香;似琼花珍贵。此雪有声,有色,有气,有味:有声者如蚕食叶;有气者冷浸心骨;有色者比美玉无瑕;有味者能识来年禾稼。

团团如滚珠,碎剪如玉屑,一片似凤耳,两片似鹅毛,三片攒三,四片攒四,五片似梅花,六片如六萼,此雪下到稠处,只见江河一道青,凛凛寒威雾气棼,须臾四野难分变,顷刻千山尽是云!

荆襄本属南地,此时又值人间四月,如何会下如此大雪?张帝辛心中好奇,却见身后,一仞白峰忽起,垂垂直接天际,山角之便,正书三个大字“玄岳山”!

杨任道荆襄玄岳,张帝辛还以为统称而已,不想还真有此山,若依此理,那其上自是火云洞无疑!

张帝辛心中大喜,急上山行,刚进山中,正见一转白石,层层叠叠直通而上,道旁紫竹丛生,落下斑斑嫣红,上绽青紫三花,端得好生奇异,其间白雾缭绕,更佳好似仙境,云深道折,没入丛林之中,难望头际。

此乃圣人之地,自不可飞舞而行,张帝辛亦有心赏景,这便拾道而行,行之甚久,才见前面之景依旧,回身相望,顿得大惊不已,脚下一面迷茫,似在云上,所过之处,俱是一片虚幻,不见来时石阶。

玄岳山,一去玄岳,过往一切皆是虚幻,莫非要掘尘之路,舍身忘世?张帝辛心道此理,却是婉儿一笑:“心存天地枉念间,跻身名流亦巧然,若让断了众生念,不若折返下天坛。”

天地虚妄,只在心念之间,三皇成圣,皆在人世之间,若不为众生,这天阶之位,亦无用可言,张帝辛此言诉说,便为说与三皇来听,三位圣人何种能耐,或一进荆襄,便知自己来此。

“人生若为己证道,不明不悔终不悟。”火云洞中,一身着帝服之人轻轻喃道,“青霄童儿,唤来人进殿。”

张帝辛话音刚落,便见眼见石阶忽得颤动起来,忽得一阵白光耀眼,眼前正见一方石壁,石壁前,落七七四十九根汉白玉柱,上却只纹天地,不刻人形,壁上落九九八十一条玉带,宛若大河浩浩汤汤,凌空而舞。

忽得石壁一片氤氲,多出一方八卦大门,其间走出一青衣童子,头上淬染青白,扎起两挽发髻,出得门来,冲张帝辛打个稽首:“这位道友,三位圣人有请。”

不想火云洞如此壮观,张帝辛心道,方要起身,却觉用鬼谷子身份面会三圣,或有不敬,这便将幻颜珠取了,露出本来面目:“劳烦道友引路。”

青霄童子见张帝辛显出真貌,亦是有些吃惊,此人用的何物,竟能瞒过自己眼睛,心中又道,此人面庞,倒有些英武之气,比先前邋遢形象,必是好上不少:“道友请来。”

青霄童子在前引路,张帝辛见其不言语,亦不好多问,只得紧紧随行,路过九道弯折,再上九点台阶,便立一阔天门前,上书三个大字:火云洞。

青霄童子让张帝辛稍后,自己向前,冲洞中施上一礼:“圣人老爷,那人到了。”

“邀那人进殿。”殿中人言语一声,便见阔天门开,青霄引路在前带张帝辛进入洞中,火云洞外,虽是恢弘豪华,内里却节俭至极,无丝毫浮华与内,只见云华垫上,端坐三人:

中间一人,一身琉秀道袍,直垂足底,满头银发,上面却生两角,丹凤眼上挑细柳眉,一袭白髯直落胸迹。

左侧一人,身裹兽皮长袍,裙上雕纹草案,长发流苏,恰是微到腰际,手持碧草,上开三朵碧花,青髯虚下,正如山羊在案。

右侧之人,一身黄袍帝妆,上落银丝款款,条纹微动,恰如烟波浩渺,嘴角微扬,上染黑须三髯,头上玉带,配上一挺云冠。

面见三圣,张帝辛自不敢怠慢,近前几步,急忙跪拜:“后世成汤之裔子辛,便见三位圣皇。”

中间那人嘴角轻挑,开口言道:“几日前,我便掐算朝歌有贵人而来,不想却是陛下亲临,我火云洞实是光彩三分。”

张帝辛听之面色一红,心道此人必是伏羲,自己在女娲庙提诗猥亵,想必圣皇亦知,若说旁地,天子将近,自是蓬荜生辉,可此处乃是火云,其中更有圣皇三位,所说“光彩三分”自是无从谈起。

张帝辛身后不由一凉,生怕伏羲不救,急忙说道:“火云洞三位皆是人皇圣主,子辛无德无能,如何敢在圣人面前,称呼‘陛下’二字,那般光彩,亦如萤火之光,怎可与太阳争辉。”

伏羲微微一笑,转而言道:“陛下果真自谦,顺天五诏、解奴释疫、废生祭立新礼,自是四海皆知,万民称颂,此等功德无量,便是我等,心中也生羡意。”

这……所谓顺天五诏,不过推行新政,加强中央集权而已,至于解努释役,亦为殷商大统,伏羲所言,张帝辛却不知是褒是贬,脑间不由生层冷汗:“圣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着文字、教礼法、行乐事,更创占卜八卦,乃是人文始祖,自乃不世之功,子辛不过点末微名,望之圣人,如高山仰止,难望项背。”

伏羲听之却不言语,一旁轩辕黄帝,却是微微一笑:“我辈为君,兴礼乐,教人事,自是分内之事,却不知陛下,为何不辞辛劳,亲来穷山之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