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封神榜逆天成圣 > 第三三七章 圣人言,帝辛对女娲

封神榜逆天成圣 第三三七章 圣人言,帝辛对女娲

作者:锁城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8:43 来源:笔趣阁

readx(); 听得羽翼仙言语,张帝辛方才回神,望眼前一片紫光迷离,旋转星辰瑰丽,心下自生赞叹,如此之地,方是道教清修之所,这便稽首道:“海外散仙鬼谷子,拜见八景宫太上圣人。”

张帝辛话音刚落,便见旋转星辰中,青光氤氲,中旋九展,落得一方清洞,此中立出一须发皆白老者,身着云秀袍,头戴紫金冠,手中持一柄银丝拂尘:“道友前来,可有圣人信物?”

这道人虽得其貌不扬,可端立那处,好似坐地生根,让人望之一眼,便有高山仰止之感,张帝辛暗道此人修为高深,竟是望之不透,想必应如三皇、西王母一般高深修为,能在八景宫行事,又得如此修为,此人想是老君唯一门生玄都**师。

这世界果真极大,似玄都**师此等之人,不出世如此,若出世,想必亦是惊天动地之人,张帝辛打下稽首,这便将太上老君所留铜镯拿出,玄都**师一见得铜镯,不由得面色一皱,暗下不知如何作响,这便长袖一甩,出得八景宫门,邀两人得进。

羽翼仙本道自己不过送人之行,不想能得有缘能进八景宫中,自是欣喜若狂,忙得收拾衣装,亦步亦趋跟在张帝辛身后。

八景宫地与灵山大雄宝殿、截教碧游圣宫多有不同,其中之景,乃是依山造势而成,山中有景、景中有居、居旁侧隐、隐中现灵,回转雕折,仙气缭绕,颇合太上老君山水相倚,天人合一之感。

行不多时,玄都**师便得道:“道友至此,如何带了这般门童?”门童?张帝辛听得一笑,心道玄都如何这般言语,那羽翼仙听得这般,当下不得挑梁而起。这便回头去看,却未见得羽翼仙其人的,当下眉角一皱:“这……道友,不知……”

玄都**师自知知张帝辛所问为何。手中拂尘一甩,落出一方空明,羽翼仙正在其中:“道友勿忧,此法乃为琉镜之法,便得你我言语。那门童不会知晓。”

羽翼仙乃是金仙上阶修为,玄都**师挥手之间,便可将之离断,如此一手,便张帝辛都不由心生赞叹,当下面露苦色道:“道友有所不知,鬼谷子虽得圣人相邀,奈何修为低微,怕是上不得这三十三天来。”

玄都**师听得一笑:“道友如何不识珍宝,圣人所赐之物。名为金钢琢,能驱万物,保周身至好,便凭此镯,天下何处道友去之不得?”

金钢琢?张帝辛听得一愣,《西游记》第七回中曾写,太上老君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

这封神世界与张帝辛自己所知大有不同,至于这金钢琢到底太上老君何时才有。此番自是无暇考究,不过依金刚镯在西游中两次出场来看,当是至宝无疑。

可至宝虽好,张帝辛也知无功不受禄之说,单一八景信物而已,太上老君如何这般取舍,竟将金钢琢予了自己?

玄都**师见张帝辛皱眉,以为其之不信,这便将得金钢琢一撒,但见五色毫光大颤,琢上金古暗纹隐隐浮现,一股威压呼啸而下,之催得人站立难稳,身形直退:“道友观此物可好?”

宝物越好,张帝辛越是心中疑惑,这便打个稽首:“此乃圣人信物,如今鬼谷子至此,自应将信物相还。”

玄都**师听得一笑,这便将金钢琢拿下:“圣人出手之物,岂有再回之理,道友若是看之不上,亲自交还圣人老爷便好。”

“这……”张帝辛暗下皱眉,自不知如何言语,无奈之下,只得将金钢琢收起,两人直行,不得多时,便见前方紫气大盛,此间落一八角宫殿,其上木底青蓝,正书“八景宫”三方大字。

玄都**师要张帝辛稍等,自己入八景宫禀报,不多时,此人便出,言圣人应允,要之入殿说话。

张帝辛入得殿内,却见一六七模样女童前来相迎:“鬼谷道人,圣人老爷有请。”

八景宫太上老君只有玄都**师一徒,如何还有这妙巧女童,张帝辛望得皱眉,莫非这圣人老爷也有……

张帝辛脑中一晃,自是不敢多想,这便随那女童而入,行之不久,见那女童朝殿中稽首:“圣人老爷,鬼谷子至此。”

“邀鬼谷道友进来。”殿中传音,却是一女子声响,张帝辛听得一愣,女子?八景宫中如何来的女子?难道八景宫圣人还有金屋藏娇之事?这……若真如此,这世间岂不太乱!

张帝辛进殿行礼,却不知如何言语,只得道:“海外散仙鬼谷子拜见,圣人老爷万寿无疆。”

“道友何须多礼?”内殿之中,出得一人,此人圣尊秀美,身着七彩绣云长袍,端立此处,犹如清水出莲,不容人一丝亵渎,端庄之余,多一丝女性柔美,威严之侧,落一点慈爱之形。

张帝辛望之一眼,心下忽得大惊,眼前之人分明与古灵山女娲庙中女娲金身一模一样,莫非此人便是圣母女娲娘娘!

张帝辛心想此处,暗下不由一虚,自己一时不查,在女娲庙中提下亵渎之诗,若女娲知晓自己身份该当如何是好!

女娲娘娘见张帝辛跪拜不起,便得起手来扶:“太上、通天两位道友都言鬼谷不羁,此番如何这般多礼?”

张帝辛无奈之下只得起身,见女娲娘娘无得异色,心中终是松了一口大气,这便道:“女娲娘娘补天之德,厚土之恩,自值鬼谷子行之大礼。”

女娲娘娘微微点头:“道友三淆山释刑天、岱舆山援凤皇,当是贫道来谢道友才是。”

张帝辛暗道女娲娘娘虽成圣道,其心却终究对巫妖族人多有挂念,刑天、凤皇两人脱困之事,想是她,面上不好言语。这才要自己前来,褒奖一二,心念于此,张帝辛暗下顿得放松不少。这便道:“鬼谷子侥幸为之,此番得娘娘赞许,实感受宠若惊。”

女娲娘娘听之不喜,却是面色一冷道:“何来赞许!鬼谷子,你逆天而为。释凤皇、刑天等巫妖遗祸,不得暗思己过,反耀为功,真不知天作孽有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张帝辛不想女娲言语变得这般来快,顿得大惊道:“娘娘此言何意?”

女娲娘娘道:“王朝更替,周盛商衰,此乃天之定数,鬼谷子你枉知天机,却得逆天而为。暗助殷商无道昏君,至使战火纷起,百姓荼毒,今日吾必拿你,以消天下之患!”

女娲娘娘话音刚落,手腕一抖,出得一方青铜鼎壶,便得一甩,一道青光直向张帝辛罩去。

张帝辛虽不知这青光乃是何物,但见其来。忙将玄元控水旗护在身前,青光直压,正将玄元控水旗杆压得直弯下去!

张帝辛身在旗下,自觉泰山轰将而下。便得一个趔趄,直得跪倒在地,胸口但得一闷,直将一口心血吐出:“圣人言我为患,你可曾见得凤皇、刑天出得滥害人命!可曾见我鬼谷子,屠戮百姓!”

“鬼谷子。还得狡辩,本尊今日非用炼妖壶拿你不可!”女娲冷声道,手腕一压,玄元控水旗竟是直被压入土中,张帝辛身子一僵,感觉身中仙力停滞,全身筋骨,似要从中爆开一般!

“圣人不分青红,鬼谷子如何得分!”张帝辛大喝道,“天道虽明,可曾见阐教门人教唆东夷,倾全地之力,穷兵黩武!可曾见姜子牙举兵伐西,一路荼毒,寸草不生!可得见昊天、金母二人行恶,灭魔神族、封女魃祸、害西昆仑危!此斑斑祸患,圣人不除,反来除我!天道何明,圣人何明!鬼谷子之错,错便错在,临危救人,错便错在,救危扶困!”

女娲娘娘听得一愣,手中威压自得轻上不少,张帝辛心下火气未消,更得道:“人间疾苦娘娘不顾,你之不顾,也不要旁人来顾不成!你可见,殷商天下,天子广兴仁政,解农奴、释军疫,兴农商、安国本,北方苦寒,二百诸侯行反,天子安抚,免赋税,兴劳改,东地疮痍,天子胜之不占,行良策,护军农,若如此算罪,鬼谷子愿得罪恶滔天,万死不赎!”

张帝辛见女娲娘娘意动,紧接言道:“圣人身居世外,不染尘埃,当视万物为刍狗,人皆为蝼蚁,封神榜立,杀劫大起,此本修仙之劫,如何落得万民之身,圣人莫要忘记,你之圣位,便得万民供奉而上,若无那些功德,圣人可能至此!”

女娲娘娘当初舍身为人,以身补天,方才积大功德,成圣人之位,听得张帝辛如此言语,心下端得一颤,暗下将炼妖壶一收:“周兴商灭,乃是天地定数,此一时兴,不过过眼云烟,大势为驱,不得改更。”

张帝辛见女娲娘娘语气渐缓,当下也得缓和下来:“三皇执念人道,故此未成圣道,娘娘执念人道,故此成就圣道,此一念疏途两生,道友如何不明?天道五十,衍其四九,遁其一,一既为生,亦既为死,便万千灯火,有一点可寻,鬼谷子亦当寻之而去,以为命道所争。”

“顺天乃是天意,逆天亦是天意,世人臆测,何人真知天意。”女娲娘娘道,“道友此志不改,当不愧兄长为你辛劳。”

“兄长?”张帝辛听得一愣,“可是圣皇伏羲?”

女娲娘娘点头,这便道:“兄长早先便与我说道友之事,贫道不信,方才如此试探,还望道友莫怪。”

“这……”张帝辛听之不由苦笑,此番试探,差将要了自己性命,如此试探,还是少来为好,“娘娘试探太真,若非这玄元控水旗,怕鬼谷子当下命陨。”

女娲娘娘听之一笑:“道友河图洛书、灭世莲子在身,便失了这玄元控水旗,也不得殒命可行,道友前番破接引道人,贫道念之,亦是不敢大意。”

听得女娲言此,张帝辛顿得面色一红,心道此番失礼,女娲娘娘眉角稍挑:“也罢,既此番欺了道友,算作贫道欠下一番人情,道友若有事情,当可上娲皇宫寻我言语。”

圣人人情,当有大用,张帝辛听之大喜,忙得稽首行礼:“如此多谢道友。”

女娲娘娘点头,这便叹息一口道:“当初天道祸端,贫道碍于圣人身份未得出面,至使太乙、帝俊身陨,凤皇岱舆之伤,亦是贫道之伤,道友能之救助,实乃了却贫道心中一结。”

张帝辛道:“娘娘如何言谢,当中鬼谷子不过尽绵薄之力,实是愧不敢当。”

“愧不敢当,天下可也有陛下不敢当之事情?”女娲娘娘听之一乐,长袖一甩,便吟道,“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陛下可还记得此诗?”

张帝辛一听“陛下”之名,心下便得一惊,如此有听那诗,额上顿得层起细汗,心下大惊,忙得行礼道:“此……此时非子辛之罪,还望娘娘明察,那日却有人暗使迷香,算计子辛,子辛这才斗胆,写出如此诗句。”

岱舆山事完之后,伏羲曾望娲皇宫言鬼谷子之事,女娲娘娘得兄长之劝,暗下早一不生怪意,不想听得张帝辛一眼,眉角顿得一皱,这便道:“此地无有子辛,只有鬼谷子,道友可直言讲来。”

张帝辛本道女娲庙之事,乃是女娲娘娘所做,如今听得圣人言语,心下顿得一惊,若那事真非女娲所做,那算计之人,必是混元圣人之属,此番天下圣人屈指可数,是得何人,想必女娲已然心下有数。

果不其然,女娲娘娘暗中掐指,微微皱眉道:“此事贫道已知,既是如此,三妖便为道友所用也好,待成功德,也可进仙人之位。”

张帝辛本想釜底抽薪,收服轩辕坟三妖,却不想女娲早得知晓,那日经得伏羲言语,更知这人界天子以己之道,还施彼身,心道这鬼谷子,果真不愧鬼谷之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