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封神榜逆天成圣 > 第一十五章 帝辛问劫,三圣论道

封神榜逆天成圣 第一十五章 帝辛问劫,三圣论道

作者:锁城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9:19 来源:笔趣阁

(); “今事乃声名岛朱天麟、杨文所为,这两人不知用了何种道术,让孟津上下数万军民惨遭病疫,其中毒深者,早已命丧,轻者亦是生不如死,且此毒甚厉,大有蔓延之势。”张帝辛言辞甚切,在上神农面色闪过一丝忧色,心中道此事有解,“那是仙人之疫,便与众民无关,望圣人赐药解救,以免生灵涂炭,万民悲哀。”

伏羲在上掐指,自知张帝辛所言非虚,这便说道:“我等早居君位,如今又阶位加身,亦托万民之福,如今天劫将起,亦不可妄造杀孽,此事御弟自要周济。”

“你且将孟津病况说清,我也好对症施治。” 一旁神农点头,这便起身而言,张帝辛自是大喜,急忙将孟津情况诉说。

神农听完,自是入后室调药,张帝辛不得圣人之令,自是不敢起身,皇帝微微一笑:“凶兵虎魄可是在你手中?”

张帝辛早知虎魄乃蚩尤之物,自是不敢怠慢,这便将虎魄取出,又将当日北海之事说出:“此物乃御龙池偶然所得,其之名讳,亦是妖族之人告我而知,前番北海作乱,子辛平乱时,遇上古神兽封豨,才用活了此物。”

虎魄乃不羁道人所予,名字亦孔宣告知,张帝辛自将两人名讳隐匿,在上黄帝长袖一甩将虎魄收起,拿在手中细细查看,不由得将眉角一皱,沉思片刻,又交与伏羲观看。

不想伏羲看之,亦将眉首皱,张帝辛亦不知两人为何,自是不敢言论,良久之后,黄帝才缓缓而言:“你这天子倒也好运,此凶兵不知被何人所封,我与皇兄,亦无解开之法。”

伏羲、黄帝乃是圣人,自不会虚言。张帝辛听之不由吸上一口凉气,原以不羁道人乃是玄仙之流,此人之印三皇尚不能解,依次轮推。那道人必是圣人一流!

道德天尊清修无为,元始天尊扶周灭商,女娲更与自己又怨,接引、准提两位圣人,乃西方之人。巴不得天劫早来,其五人定不会帮己,剩余之下,只有通天教主一人,莫非是他?

可通天教主与自己从未谋面,如何肯帮自己,张帝辛越是心想,越是不知这结果,难道……难道这封神世界,还有其他圣人?亦或是。那人乃是道祖鸿钧?!

张帝辛越想,心中越惊,黄帝见之,嘴角却生笑意:“若此物未封,你承那蚩尤之力,我不得留你。”

蚩尤乃上古魔神后裔,黄帝与之大战,亦是败多胜少,最终也是得上天之助,才侥幸在涿鹿得胜。若张帝辛得承魔神之力,怕天下将永无宁日。

“圣皇此言非矣,力量无正邪之分,人却又义奸之分。关键看所使之人尔,我得虎魄亦成之正事,本心未曾动摇,又何有奸邪之言。”若无不羁道人所予虎魄,自不会有今日之张帝辛,“力量无正邪。全在人为尓,心正则力正,心邪则力邪。”

“哈哈哈……好一个‘心正则力正,心邪则力邪’,陛下果真大智大慧之人!”伏羲听之,却是不由大赞,“此天下有此明君,我三人亦是深感安慰。”

黄帝在一旁亦是点头,张帝辛不想一番言论反而引来两皇称赞,心中亦是高兴:“此乃子辛胡言,让圣皇见笑。”

伏羲长袖一甩,在张帝辛座前便多了一方蒲团:“你乃天下至尊,人皇之主,无需在此谦卑,那日在你在女娲庙题诗,我等亦有所闻,今日恰逢其会,自要详论一番。”

“这……”张帝辛一听此事,便不由头大,那日自己中了情迷之香,才落得如此境地,伏羲又是女娲娘娘亲兄,如此盘问,自少不得袒护,“那日子辛却是被……”

“陛下无需顾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天子九五之尊,自可不必多言。”伏羲自看出张帝辛顾虑,“我问之一事,乃是天道。”

张帝辛听之不由苦笑:“子辛一介凡夫俗子,眼下只见四方万民,也只顾社稷兴衰,如何与圣人一般,知晓所谓‘天道’,将这世间看得如此明悟。”

“陛下略有误会,我三人因功德成圣皇之道,却非真正圣人。”伏羲摇头道,“功德成圣,与真正圣人,尚有天大差距,其间更多位阶之力,虽远胜一般玄仙,却难进真圣一流。”

张帝辛原本道三皇皆是圣人,不想还有‘阶位’之理,心中好奇顿生:“不知这‘位阶’之力为何?”

“我等为三皇,便有皇‘位’之力,昊天上帝、瑶池金母,亦有天‘位’之力,便你等凡界天子,亦有‘位’力直护。”伏羲言道,“有‘位’之人,皆得天道护佑,触之一念,便惹莫大因果,如此便是‘位’之大用。”

从伏羲所言,张帝辛猜测所谓‘位’便是一种护身符,一种天地间承认之订,若得‘位’之力,便得天道护佑,故此无人会轻动有‘位’之人。

张帝辛这才知晓,为何西周伐纣,会需如此麻烦,而不是派一位顶级仙人,直接要了纣王之命,原是圣人也怕沾染因果,不肯轻易落入天理循环。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子辛虽无远见,却也知爱民之责,如此正应励精图治,变革天下之无为,为万民享永昌,四面平祸患,以免杀劫再起。”若有‘位’之力,又得万民敬仰,是不是这天下便可永昌,张帝辛听之,不由试探。

“这……陛下此言差矣,杀劫岂因一人所改?”伏羲叹息一口,缓缓说道,“天道所秩,位之所阶,俱是天意,因果循环,天理昭彰,皆存天道之中,大势所趋,自是避无可避,免不得免。”

听伏羲所说,张帝辛心中隐隐明白,封神榜签押意义,昊天命仙首十二人称臣,也是为顺应天道,人、阐、截、西方、天庭五方势力,亦是趁此机会,重新争夺天地气运。

其间厮杀自是必不可少,天庭得封神榜,自想四教陨人越多越好,修为越高越好,四教会更是想,留下己人,杀彼教门徒,或是极力避世,远渡旁人,待杀劫渡完,再从中取利。

天劫一起,得胜教会自可夺天地气运,成万事安宁,而失败一方,只能待杀劫再起,好夺气运,这也就是原书中,为何原始天尊,不顾身份悬殊,出手对付截教小辈之人,要知道,掉面子事小,教会气运事大,若气运失了,不知何日才能出头。

张帝辛思之不由苦笑:“若按天道,我便将天下治理再好,杀劫也须在应,万民亦难免生灵涂炭,只是子辛乃人族之主,四面皆是我地,又怎可忍天下苍生为天道祭品,莫非这天道所属,便将我人族视之粪土,便此一挥,便成天地祭品?”

伏羲、黄帝对视一眼,亦不约而同低叹一声,张帝辛却是大笑:“天地不仁,当以万物为刍狗,子辛无能,不知何为大势所趋,但知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天道不合,我便以这蝼蚁之命,搏上一回!”

“陛下如何不明悟,天道如此,岂是人力能改?”伏羲在一旁劝道,“殊不知顺天而昌,逆天而亡?”

“哈哈哈……若以这残躯,能与天道一搏,又怎可言蝼蚁命微?”张帝辛脑中忽得想起在古皇山所见之事,心中不由豪气万丈,“若能有心,人定胜天,不是不明,终是不悟!”

伏羲听张帝辛言语,忽得大笑起来:“好一个‘不是不明,终是不悟’!我三人亦是心中执迷,才困于圣皇之位,未曾悟得混元大道,陛下此言,亦是我等执拗。”

张帝辛望之不由吃惊,伏羲却是言语不止:“我那圣人妹子亦是未少开导与我,我深知其礼,却始终无法明悟,千百年来,未曾得尺寸之进,两位贤弟亦是如此。”

“此生在世,难得快慰二字,心中所想,便是实中所为,人虽心意,方可逍遥自在,我乃蝼蚁,可说如此,圣皇离混元只差一步之遥,可有悔乎?”张帝辛见伏羲、黄帝面色和蔼下来,自是将心中所问,脱口而出。

“正是无悔,所以不悟!”未等伏羲、黄帝开言,一旁神农走过而言,“红尘琐事太多,我等亦是劳心之人,如何将之割舍,若弃尘世,我三人何称人间圣皇?”

张帝辛听之不由一震,心中由衷倾佩,急忙冲三人施上一礼,伏羲令其起身:“何人不曾执迷,便是我那圣人妹子,亦是迷惘之人,当初人族羸弱,为众族之末,每日惨遭屠戮,她本为妖身,自可置之事外,可惜她却打起怜悯之心,不惜耗费元灵,助凡人开启灵智,后公共、祝融大战,以至不周山塌陷,天地大乱,祸害四起,她又采五彩石,填补苍天,这才令天位完整,创下无边共德,这才妙悟了混元真谛,以成圣位。”

伏羲所说,张帝辛自然早有听说,可听之一说,心中亦不免波动,女娲救万民疾苦,养天地大成,功德浩天,正值此圣人之位,的确值得众生尊敬,理当万古称颂。(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