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慕林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嫁妆(上)

慕林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嫁妆(上)

作者:Loeva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40:42 来源:笔趣阁

夜里,谢家正院上房。谢璞与文氏分坐在八仙桌两旁,谢显之、谢谨之兄弟二人在下手各占了左、右两把交椅。

谢璞拿出一叠账簿,交给兄弟俩翻看:“这些日子,我们夫妻联合底下商号的掌柜、账房们,清点了目前家里账上的银子,以备作你们兄妹几个婚嫁花费使用。目前账上可以立时拿出来的,有六万两现银,年底会再添两万,明年上半年又有两万,另有别家归还的一笔欠债,折合两万七千两,加起来有差不多十三万两银子,这个数就差不多了。除此之外,家里还有这些年积存下来的木料、绸缎、毛皮、金银珠玉、药材、古玩字画等合计价值八万两的实物,这就有二十多万两了。显之与映真的婚礼,估计会花得多些,映慧其次,映容的嫁妆花销不大。至于谨之与徽之、涵之、映芬,婚事还早,倒也不必着急,明年再说也不迟。”

谢显之听得略有些发呆,低头看了看账簿,只瞧了大致的数目,并未细瞧,便抬头对父亲说:“这些事,父亲与婶娘做主便是了,儿子都没什么异议。不过儿子的婚礼花销太大,会不会不大合适?”

谢谨之比兄长看账看得更细些,还顺便留意了几个要紧的数字,心里便有数了。他听到兄长这么说,便笑着转头看过去:“大哥,即便你把自己看得轻了,也要瞧瞧马家是什么门第。永宁长公主的千金,岂能随随便便就下嫁一个秀才?咱们家摆足了排场,不但是对马姑娘的尊重,也是长公主与马驸马的体面。你若打了这两位贵人的脸,马姑娘定不会饶了你的,到时候还不是大哥你受罪?”

谢显之脸一红,讪讪地闭了嘴。

谢璞笑笑,对他说:“钱财上的事,你不必操心。家里能拿出这些银子,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勉强的地方。你父亲我可不干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蠢事,但该花的银子,我也不会节省。银子算什么?花出去了,总能赚回来。可若是你们兄弟姐妹几个的日子过不好,我便是有金山银山,又有什么意思?”

谢显之低头受教。

谢璞随即又拿出另一个账簿:“这个是家里积存的木料的账。你们几个妹妹出生后不久,我就吩咐底下人开始积攒嫁妆所需要用的木料与药材、金珠古玩等物事了。其中那些轻巧贵重的东西,当年抄家时都一并抄没了,后来也下落不明,天知道落到了谁的手里?只有木料因过于笨重,不是存在家里的,账簿又托给了族人,所以当年抄家时损伤不大,现在还在。其中慧姐儿与真姐儿都是嫡出,因此木料都是两万两,容姐儿与芬姐儿的是八千。不过慧姐儿的木料是黄花梨的,当年走了曹家的路子,虽说质地不是最上等的,却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用的货色。

“慧姐儿日前跟我们说,不想要嫁妆里有太富贵显眼的东西,免得犯了黄家书香门第的忌讳。我虽觉得她有些想太多了,但也同意她如今再用黄花梨不太合适,于是便把她和真姐儿的那份木料调换过来。真姐儿的木料同样价值两万两,不过是鸡翅木的,也是上等木料,但比起黄花梨,没那么显眼,倒是很合适黄家这样的书香世宦之家。慧姐儿与真姐儿两人都知道这件事,同意调换,但你们才是家里的嫡子,所以这件事也需得告诉你们知道,免得有什么误会。”

谢谨之早从自家胞妹处听说了此事,倒没觉得有什么,顶多是想到两万两的黄花梨,只怕份量没多少,当初父亲只收集到这么多木料,恐怕是想着曹家那头还能再帮衬一半,眼下这一半自然不必再提,仅有的一半能打张床,再加两个箱柜一张桌子四张椅子就不错了,不过燕王府大约也不缺这点名贵木材制成的家具,总不至于连新房都填不满。

谢显之没想到那么多,只是觉得父亲的做法非常合理:“二妹妹要嫁进燕王府,用黄花梨自然更好,但两万两的黄花梨木料,会不会太少了些?父亲再添些银子,多买些木料吧?倒是大妹妹那里,与其用足两万两的鸡翅木,还不如多给她些藏书、字画或古玩,再给她置办些田庄、铺面之类的产业,也好长长久久地有进项,贴补大妹妹与黄家妹夫的日常支出。”

谢璞很高兴长子不再是不理俗务的清高读书人,比从前会过日子多了:“你能想到这些,非常好,但我不打算改变慧姐儿的嫁妆单子。多陪送些家具,没什么不好的,黄子恒多半要入翰林院,定会在京城置宅,慧姐儿陪嫁的家具直接装船南下,用在新宅子里,他们也能省一笔银子。这些木料我早已吩咐下去,寻了手艺上佳的匠人来打造成家具,眼下早已完工,正存在京郊租的宅子里晾干呢。就连真姐儿陪嫁的家具,都已经打造得差不多了,木料不足的部分,会拿其他木料顶上的,反正不会让燕王府看了笑话。”

谢显之听说家具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顿时不再多言。

至于谢映慧陪嫁的产业,谢璞也早就有了腹稿。考虑到黄家的情况,他不打算给长女陪送什么商铺、作坊之类的了,倒是可以在靠近江南的地方置办一处小庄子,主要是供给女儿女婿日常所用。另外还有两间京里的铺面,留着给女儿收租的。女儿不是擅长经营的人,女婿又要专心于仕途,没必要在俗务上分心了。有他给女儿的压箱银,黄家在北平亦有田产收益,以黄家的人口,这些钱已经足够他们一家三口过得富足。将来即使发生了什么变故,他们急需用钱,嫁妆里也还有大笔的金银古玩可以变卖呢。

不过,谢映慧想多要些书籍字画做陪嫁,谢璞也很赞成。他已经盘算好了,要让赵丰年在北平的府学寻几个家境清贫又写得一笔好字的学生——需得是今年不必参加府试、院试的那一种,替他把家里所有的藏书都抄写四份。学生们可以得到钱粮贴补,还能顺道多读些书,而抄得的书正好给他四个女儿做陪嫁,不偏不倚,人人有份,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现如今,嫁妆里有大批藏书的,才是书香名门该有的排场。等谢映慧与谢慕林的嫁妆被抬出谢家大门,大街上人人可目睹的时候,谢璞相信,不会再有什么人会酸言酸语地讽刺谢家是暴发户商人,而非书香传世的官宦人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