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拼搏年代 > 第446章 别太高估自己

拼搏年代 第446章 别太高估自己

作者:白色十三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00 来源:笔趣阁

早上,从酒店出来,宋娜见吕冬从口袋里翻出车钥匙,连忙要了过来。

“你到这都晕乎乎的。”她去驾驶位:“我来开车。”

吕冬点头,去看另一边杜小兵,老杜冲这边招招手,和乔卫国上了另一辆车,率先离开停车场。

宋娜还是个新手,上车打火慢,从停车场出来也慢,开车速度同样慢。

吕冬当年也是从技术很烂的萌新一路过来的,知道不能催,反正时间早,沉住气就是了。

不能用熟练司机的要求去看待新手司机,很多新手本来没问题,有个老司机坐在边上总是指手画脚,也会出现问题,甚至叫老司机说得连车都不敢开。

回到省大创新港,宋娜停好车,问道:“好点没?”

吕冬晃晃头:“没事了。”

宋娜故意没好气的说道:“昨天喝那么多。”

吕冬笑笑:“没想到伊万酒量那么大。”

俩人从车上下来,宋娜看了下时间:“我去公司了。”

吕冬说道:“行,中午我去找你吃饭。”

回到公司,大伊万离开的事放在一边,吕冬忙碌手头的工作,吕氏餐饮开店的脚步不能停下,得到卫桥集团1000万的无息贷款,公司的发展速度在进一步加快。

另外,吕冬让薛天收集了大量关于岛城商圈的相关资料,还有岛城最新的报纸,一有空闲时间,就会仔细研读。

正在看岛城商圈的一份介绍资料,赵干事有电话打过来,邀请吕冬过几天参加大学城管委会举办的一个小型宴会。

吕冬自然应了下来。

大学城商会跟省里其他地市的青照商会的联谊会。

在外地发展的本地人,往往会抱团,有些会成立商会,青照出去的人,自然跟家乡都有联系。

这次联谊会,过来的就有半岛地区的商会。

吕氏餐饮很快就会开拓半岛市场,吕冬头上挂着一个本地商会副会长的头衔,自然想要用好这一有利条件。

随后,又陆续有其他活动的邀请电话。

不知道今天怎么了,吕冬这边收到的邀请特别多。

县证携的青照未来发展计划讨论会邀请,县政府邀请他参加文旅城前期工作筹备会的邀请……

还有,焦守贵打来电话,邀请吕冬参加他中心路口店改造后的开业典礼。

随着人脉关系网的不断扩大,类似对公对私的交际不可避免的在增多。

这些都没法推,吕冬全部应了下来。

到了半下午,县里有人将邀请函送到公司里。

正好杜小兵也在,看到吕冬收下邀请函,好奇的接过来看:“你这委员当的不像我爸。”

吕冬知道杜小兵他爸是泉南市的证携委员,问道:“怎么不像?”

杜小兵说道:“我爸那个委员当的,就是想利用这层身份捞好处行方便,职责之类的从来都不管,也不放在心上,每次开会要么推掉,要么找其他接口,实在推不掉的,也是去会场睡觉,提案从来就没自己写过,都是找人随便弄弄应付差事。”

吕冬倒是不奇怪:“青照这边类似的也不少。”

杜小兵问道:“是不是这样的占多数?”

“不好说。”吕冬只想做好自个该做的:“在我看来,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杜小兵有时候挺佩服吕冬:“像你这么尽心尽力,对家乡发展上心的不算多。”

吕冬说句实话:“如果全青照都发展起来了,咱们公司,还有吕家村,本来就走在前头,会不会发展的更好?大环境好了,公司肯定有更好的发展。”

杜小兵点头:“有道理。”

吕冬指了指邀请函,进一步说道:“就说这个,青照已经敲定文旅发展计划,第一期会对从青照县城往北五公里以内的青照河和沿河几大景观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与改造,其中涉及到建筑、交通、餐饮和旅游等诸多行业,会带来无数机会。”

杜小兵今非昔比,在吕氏餐饮担任业务副总这么长时间,起码的商业嗅觉还是有的,这时候听着吕冬的话,也在做相关思考。

吕冬继续说道:“不说其中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沿途经济拉动,就对吕家村来说,仅仅建筑工程和餐饮这两项,就能带来巨额收入。”

听到这里,杜小兵忽然想到吕家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古建筑维修与建设。

吕家村的建筑公司已经在墨泉公园和李清照故居做先期准备了,很快就能动工,仅仅这一项,吕家村估计就能获利不菲。

仔细想想,洛庄汉墓,范教授,古建筑,吕家建筑公司,吕冬推动吕家村新开辟的这条道路,就是要借用青照县的整体发展大势。

吕冬为了他的家,为了他家所在的吕家村,说是费尽心思都不为过。

杜小兵也想到了他家,说道:“青照这边是不是对外招商?”

跟老杜吕冬不说虚的:“文旅计划的大部分资金,青照通过财政贷款筹集,当然也会对外进行招商引资。”

杜小兵觉得这是个机会,说道:“回头我跟家里说下,要是家里有兴趣,你帮忙介绍介绍。”

吕氏餐饮没少通过老杜借用老杜家里的方便,吕冬当然不会推辞:“行,你问问,确定了,我带你去县城。”

他提醒老杜:“这么大的动作,盯上的人肯定少不了,宜早不宜迟。”

杜小兵笑着说道:“我知道,这周末回去,我就跟我爸说说,有个大项目也能分散分散他精力和目光,省得光盯着别人家的一亩三分地。”

吕冬明白,老杜说的一亩三分地是孙莎家里。

之前老杜就说过,孙莎家里不比他家差,她爸一脉单传,到了孙莎这一辈,又是独生女。

吕冬颇为同情的看向老杜:“实在不行,到时你去半岛待上半年。”

过段时间,吕氏餐饮将汇合银座和光美一起去开放半岛市场。

“没用。”杜小兵摇头:“我总不能跟家里不联系?去哪待着,照样找上门来。”

他苦中作乐,叹了口气:“吕冬,你说我怎么就这样大魅力呢?”

吕冬的那点同情荡然无存,故意说道:“不行你就将就一下,老杜,娶了孙莎得了,她独生女,这叫人财两收。”

老杜整了下衬衣纽扣,哼一声:“跟孙莎将就?我还不如去找宁雪。”

吕冬赶紧说道:“千万别,这俩人我都见过,孙莎不过是性格开放,爱玩爱闹,相比较来说,心思还算单纯一点。宁雪那可不是一般人,那心思,一般女的比不上。”

杜小兵说道:“算了,我还是安安稳稳的。”他嘀咕:“我这是犯了哪门子邪,碰上的女的,一个比一比不靠谱。”

吕冬忍不住笑:“你这是命犯桃花。”

“你别说我。”杜小兵翘起二郎腿:“再过两年,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到时你不用做什么,漂亮的女的就自动往你身边跳,别看你现在意志坚定,跟块石头一样,到那时能不能顶住还两说。”

吕冬说道:“这个要看人,要看自我约束能力。”

杜小兵说道:“别太高估自己。”

俩人说了一会话,有电话打过来,穆坤带着人过来了,直接去了正在建设的配送中心那边。

吕冬和杜小兵立即赶过去。

配送中心从七月初开工建设,到这一个多月过去,部分建筑已经起来了,打好的混凝土路面,铺满院落每一处。

坐在门口建好的传达室里,穆坤和卫永吹着空调,时不时通过窗户看看不远处忙碌的工地。

“够快的。”卫永点上根烟:“上次过来,还是一片荒地,这就快建好主体了。”

穆坤喝着茶:“这就叫中国速度,咱们国家搞基础建设,哪里不是快的跟飞一样?像咱们这些做生意的,只要放松下来想歇歇脚,立马跟不上时代发展。”

正说着话,杜小兵开着车进了大院,跟吕冬一起来到传达室。

“卫哥,穆哥。”吕冬笑着说道:“你们怎么跑这边来了?不是说了直接去公司?”

穆坤说道:“我压车过来的,咱们先办业务,等你这边接了车,再说别的。”

这次,吕冬从他这边定了一批冷链运输车,第一批货到了,立即送来这边,刚好卫永也在泉南,正好过来一起看看。

苏小山就在这边,带着人验车。

卫永看眼外边,问道:“吕冬,你这边的发展速度够快的。”

吕冬说道:“公司成立都一年半了,勉强做出来点成绩。”

“这可不是一点成绩。”卫永大致有所了解:“你在太东中部的布局基本完成了。”

吕冬笑了笑:“差不多。”

太东中部,以泉南为核心,向着周边五六个地市辐射,触角还在伸向聊城、风筝市和蒙城。

除了公司独立开拓,还跟着银座和光美一起在周边城市跑马圈地。

穆坤这时说道:“我家那些4S店马上就开业了,以后需要车,可要多照顾我家。”

吕冬说道:“这还用说,穆哥,你给的价格,在市面上我去哪找?”

杜小兵跟穆坤是铁哥们,接话道:“别弄些乱七八糟的货来糊弄我们就成。”

“哪能。”穆坤笑起来:“你们可是我的大客户。”

像吕氏餐饮这种企业,未来需要的车多了去了,况且吕冬背后还有个吕家村,吕家村里有吕家食品公司和一个建筑公司,尤其后者,用车大户。

传达室很简陋,四个人却有说有笑,聊的热火朝天。

商业上,做到一定程度,新结识的朋友不可能再是单纯的友情,势必牵扯到商业利益,这本就是最正常不过的情况。

人都过来了,吕冬不可能就这么让穆坤和卫永回去,当天晚上设宴招待,酒赶着趟的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