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拼搏年代 > 第659章 共同富裕

拼搏年代 第659章 共同富裕

作者:白色十三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00 来源:笔趣阁

到了村支部,李文越等陪着投资商和部分考察团的人,去参观一些文献资料,比如从地下密室出土的古版书籍的复制版本等等。

地下密室出土的各种文物,已经进行了专业处理,等到老村整修改造完毕,就能拿回来用于展览。

另外,张局带走的用于办案的首饰,也送了回来,有专人盯着,倒没出现意外。

毕竟是登记在册的文物,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真要有人打主意,后果会非常严重。

县里这次带队过来的大领导,借用了支部的大会议室开现场会,吕冬和吕振林专门跟过来回报工作。

虽然两边都知道,关于刘湾村和张湾村的动迁事宜,必然是话题之一,但汇报工作也是真的,毕竟吕家村今年还有一系列的事宜,关系到县里的发展。

大领导坐在长条会议桌首位,让吕冬和吕振林分别坐在了左右两侧。

吕振林特意先说了下吕家村最新取得的成绩。

“食品公司的出口份额,上个月超过了3000万?”大领导对于这个数据相当满意:“出口创汇,是企业责任与担当的体现。”

吕振林说道:“县里给了极大的方便,没有县里的支持,出口业务不会这么顺利。”

人老成精,哪怕出口业务是吕冬通过魏光荣拉来的,县里只是做了一点敲边鼓的工作,面子上的功夫,吕振林做的仍然非常到位。

实际上的好处,吕家村已经拿到了,表面上的功劳,为什么不能给县里当政绩?

会议室内,不止大领导一人,还有县里一些级别不低的人,大领导说话很有水平:“吕家村闯出了一条富有青照特色的新农村发展之路!其他村庄的发展,要多向吕家村取取经。”

下面响起一片附和声。

其实,大家伙都知道,吕家村的发展就像南山、卫桥和东王等一样,不是说没有可能复制,而是复制的难度太大,可能性太小。

一个县里,能有这么一个村,出去就能吹爆了。

尤其在座的这位大领导,吕家村是在他任上崛起的,拿出去绝对是一笔亮眼的成绩。

然后,又说了说建筑公司,目前仍然以承建为主,在太东软件园、吕家村、青照文旅计划、洛庄汉墓博物馆和天祥-泰丰园等项目上,全都有重量级的业务在进行。

实际上,属于吕家村建筑工程公司自个的人手,主要放在吕家村、洛庄汉墓博物馆和青照文旅计划三个项目上面,主要做的古建筑的承建与修缮。

其他那些,无非就是做好一级承包商。

现代的建筑行业,分工明确,层层转包是必然的。

吕家村招募的人手,大都放在古建筑行业上面,通过这两年的施工,加上范教授协助运作,目前吕家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已经拿到古建筑工程的一级资质。

大领导重点问了下老村那边的事:“你们打算跟赵老根的公司合作,进展怎么样了?”

“《乡村爱情》筹备的差不多了,预计下个月,赵老根就会带领剧组来吕家村拍摄。”

这边的事都是吕冬在负责的:“吕家村是主要拍摄地,剧组的人在咱们县还考察了不少地方,预计整部戏全部在青照拍摄。”

大领导知道这其中所能带来的宣传作用,对着其余的人说道:“县里该配合的就要配合,咱们在文旅项目上的投入,第一期就快要完成,正好需要宣传,让更多人知道青照县,了解青照县。”

等到话音落下,吕冬继续汇报:“村里准备在老村改建整修结束后,搞一个民俗美食节,已经与赵老根的公司谈妥,到时赵老根会带着他的徒弟们,来到吕家村表演。”

大领导同样重视:“吕家村的戏台,拥有悠久的历史,重新启用,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大戏台的配套也要做好!”

吕冬应道:“老学校正在进行改建,以后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围绕地下密室的展览区,另一个就是大戏台的配套服务区。”

他想了下措辞,又说道:“咱们这边的人,正在东北跟老根传媒谈长期合作,赵老根准备在辽东和京城开设老根大舞台,咱们这边正在争取,看能否让老根大舞台开到咱们青照来。”

吕冬言语之间,不提吕家村,频频提到青照县:“领导,我让人做过一个市场调查,赵老根在太东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极高,堪称最受太动人欢迎的民俗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能把老根大舞台争取过来,对咱们县的文旅事业也是一个帮助!”

虽然不是青照人,但大领导是太东人,对此有所了解,说道:“这件事要全力争取,需要县里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吕冬笑着说道:“好的。”

大领导说道:“这件事的进展,要第一时间向县里汇报。”

又说了会吕家村配套发展民俗旅游的事情,话题开始往周边配套上转。

其实基本配套吕家村并不缺,老村的老街上有老式民居体验,想要现代化居住的,东边还有杜小兵家里开发的度假村和酒店,饮食方面会建设美食街,孙庆海和孙文斌还准备再从老村开饭店等等。

但领导说到这个,也是为了能让吕家村作为火车头,带动周边一起发展。

这牵扯到的是一个大我和小我的问题。

确实,包括吕冬和吕振林在内,吕家村的领头人们都有一定的觉悟,但当这种事需要牺牲吕家村人的巨大利益作为前提条件的时候,由不得他们不打鼓,不为自家盘算。

说到底,他们也是正常人,也有自个的小九九,有自个的小算盘。

人,又有几个能事事都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去考虑。

大领导终于说到了正题上:“老吕,吕冬,香草园和鲜花港的投资商你们见了,他们呢,一定要在吕家村周边投资,县里也同意了,后续还有别的项目在谈,这些都是占地大户,吕家村的土地你们要留作备用地,县里非常支持,所以打算搬迁张湾村和刘湾村,为以吕家村为核心的青照新农村经济带,留足发展空间。”

吕冬和吕振林暂时没应话,安稳的听大领导说。

“关于张湾村和刘湾村的安置,县里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大领导各自看了左右两边的吕冬和吕振林:“刚刚在外面的时候,多少也说道一些,还有一些估计你们也听说了吧?”

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可能否认,吕冬接话道:“听到不少小道消息。”

大领导微微笑:“关于这次动迁,你们有什么想法?”

吕家村的想法和意见重要吗?在吕冬心里,那是非常重要的,但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听从县里的安排。”

这可以说是一个最标准的答案。

明面上,县里咋安排,吕家村就咋配合。

因为吕家村多少有点底气,也跟大领导的秘书提前有过沟通,知道大领导本身还没有真正做出决定。

大领导仍然笑:“这片地区,终究要以吕家村作为领头羊,你们的意见对县里很重要,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就行,尤其是你,吕冬,在发展经济和商业运营上的本事,咱们县有几个能比得上?”

吕冬谦虚的笑:“领导,刚才的时候,咱们都去现场看了,香草园和鲜花港各自占用张湾村和刘湾村的部分责任田与村庄居住区,县里安置需要时间,种地的村民有补偿,最好也要另谋他业,而不是吃着补偿款无所事事,大学城当年的动迁,有很多类似的经验教训。”

大领导点点头:“有道理。”

人一闲下来,尤其是岁数不算很大的,没正经事做,手里又有钱,就容易惹事。

吕冬首先从维稳入手:“动迁的这部分人,可能没法立即安置,毕竟安置房需要时间来建设,吕家村老村这边,倒有不少空宅子,可以低价出租给动迁的家庭。”

从最开始,吕冬就没打算提并村这件事,在他的话里面,并村根本不存在:“吕家村这边的三个公司,尤其建筑公司和即将迈入正规的旅游开发公司,一直在招人,这部分人中合适的可以来吕家村的公司应聘,我们优先录取,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这是切实帮助县里解决动迁可能带来的问题。

大领导没有说话,等着吕冬继续往下说。

吕冬又说道:“刚才看地方的时候,领导您提到过,要陆续动迁这两个村庄,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动迁对村民来说不是小事,几千口子人一下无家可归,麻烦和问题都可能会出现,农村人讲究叶落归根,没有家,很多不是问题的问题,全都会变成问题。”

他谦虚一句:“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可能不成熟,毕竟我年轻。”仍然当并村的传言不存在:“现有项目进行同时,能不能优先考虑安置事宜,比如把安置房盖好?有了房子,村民就能安下心来。”

吕冬又从经济角度说道:“如果能就近安置更好,未来这些村民的就业,吕家村这边,还有陆续过来的项目,想必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从侧面也能让入住的企业有更多的用工选择。”

“还有,吕家村的产业,比如食品公司和旅游公司,需要大量下游配套企业,我们可以扶持下游配套厂商,以吕家村的发展,带动周围的发展,一起奔向共同富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