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拼搏年代 > 第715章 不打招呼

拼搏年代 第715章 不打招呼

作者:白色十三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00 来源:笔趣阁

冬至日,天空作美,接连阴沉的天空,从两天前开始放晴,阳光直晒下来,气温不断回升,虽然不时有风吹过,却是冬天里比较少见的南风,太阳出来以后的气温,很快就接近了十度。

这一天正好是周日,吕家村人山人海,不说四邻八乡的人,单单大学城过来的大学生们,就把整个老村急得满满当当。

美食街上,人流摩肩擦踵,几乎个个店面都挤满了人。

老街的民俗区人相对较少,但很多看了广告从城市过来的人,饶有兴趣的参观着老式的房舍,有时间的还在民宿区询问,看能不能住上两天。

集街上人最多,这边不仅有大型店铺,还能摆摊卖货。

另外,大批人不断涌入原先的老学校,现在的民俗展览区。

上午九点半,第一届吕家村民俗美食节就会在老村民俗展览区正式开幕!

高大的影壁后面,石头制成的大戏台附近,配置了现代化的设备,戏台前方的空场子虽然是露天的,但整整齐齐摆满了凳子。

人员越聚越多,吕家村这边在吕冬的提议下,早早就聘请了市里最大的安保公司过来维持秩序,在宁秀所的协助下,事先还进行过演练,现场倒也不是太乱。

戏台下面的第一排,排了一溜整齐的桌子,上面还放着写有名字的铭牌。

九点二十左右,参加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们,在吕冬和吕振林等人的陪同下,一起步入会场。

随着这些人入座,大戏台两边的锣鼓队,在吕建仁的带领下,敲响九龙翻身。

接着,村口前门楼位置,有礼炮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炸响。

开幕式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吕振林亲自上去主持,县里的大领导说了几句吕家村对于整个青照文旅的重要意义,专程赶过来的马元山上台,宣布第一届吕家村民俗美食节正式开幕!

马元山过来,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不言而喻。

这场开幕式,青照台和泉南台全程进行现场直播。

方燕带着《太东晚报》一个报道组分散在各处,周一会推出相关的加刊!

当然,几千口子人挤在这里看开幕式,没几个人对领导讲话感兴趣,电视直播啥的也无所谓,等着的就是文艺演出。

赵老根自然是要压轴出场,

首先出场的是吕家村老人们组成的夕阳红歌舞团大合唱,合唱曲目非常正能量——歌唱祖国!

马元山和县里领导还有事,属于百忙之中抽时间过来的,这时候就要走了。

吕冬一路将他们送出去,到外面临上车前,马元山冲吕冬说道:“上车,聊几句。”

司机和张秘书没上车。

这明显有事要说,吕冬赶紧上了马元山的车。

“前段时间的事,我听小张说了,也关注过。”马元山看着他:“你做的不错。”

吕冬在马元山跟前说实话:“主要是后面有您,没您我也没底气。”

马元山笑了:“原本我想着,你应付起来应该不难,难的是退出去,很多人一旦冲动起来,就失去了进退,有些事不是想办就能立即办到的。”

吕冬听得明白,这说的是盖世英后面的人。

马元山拍了下吕冬的肩膀:“你比以前成熟了,做事三思而后行,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但能让人躲开更多致命的错误。”

吕冬用力点头。

马元山摆了下手:“没别的,还是那句话,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不要有太东顾虑。”

吕冬保证道:“我会的。”

刚要下车,马元山突然想到一个事,说道:“对了,我听京城的朋友说,文明委的人下来考察了,很快就会到泉南,也不排除人员已经到了泉南,暗地里考察的可能,你们多注意一下。”

听到这话,吕冬反而松了口气:“终于来了。”

虽然临阵磨枪肯定有优势,但吕家村日常保持的很好,并不用太担心下来人进行暗地里的考察。

吕冬将领导们送走,回到民俗展览区,靠近大影壁的一排房子,早已改成了更衣室。

正好吕建仁拿着个快板从里面出来。

“七叔,咱不唱吕剧了?”吕冬问道。

吕建仁提溜着快板,边走边说:“又没结婚的,不好唱《李二嫂改嫁》。”

来到大戏台后面,正好看到尹相杰和于文华俩人从另一边过来上台,这是前半部分的重头戏,俩人合唱一首,然后尹相杰还会再独唱一首。

熟悉的音乐声一响起,戏台下面的观众气氛就起来了,这歌太熟悉了,风靡全国,一首歌够国内的歌星吃一辈子的。

吕建仁手里打着拍子,也跟着唱,但吕冬听了两句,咋就这么不正经呢?

“妹妹你坐炕头,哥哥我炕边走,恩恩爱爱光腿荡悠悠…………妹妹你坐床头,哥哥我脱裤头……”

声音不算大,但也不算小,周围频频有人往这边看。

吕冬忍不住提醒道:“七叔,咱能不能正经一点,小心尹相杰一会下来抽你耳刮子!”

“我不是跟你吹!”吕建仁不说拳怕少壮一类的话了:“尹胖子这样的,我一只手就能揍俩!”

吕冬没接话,因为这一打岔,七叔不唱了。

要是再唱下去,就不是裤头荡悠悠了……

于文华下台以后,尹相杰又单独唱了“书上侠客万般神通”,这些都是普通人耳熟能详的歌曲,现场的气氛不断高涨。

后面,李文越通过省大的一个乐队,从泉南大学请了一个唱民窑的歌手过来,没想到一开口就是吕冬有些熟悉的歌。

曾经听过的《丁香花》。

吕冬问了几句,这人的歌已经发到了互联网上,貌似很多少有些影响力。

赵老根的出场,将今天的开幕表演彻底推向**。

表演结束的时候,几千人在有序引导下,陆续出了展览区,走上街头找地方吃饭,美食街那边人流更加火爆。

几乎每一个小吃店铺,都出现爆满的情况。

一般人,就在美食街吃点特色小吃,手里有钱的,去东边很近的女郎山度假村享用大餐。

吕家新村,村前广场上,一辆很普通的桑纳塔轿车停在路边上,车里下来两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其中一个手里拿着部DV摄像机。

“这样搞突然袭击号码?”其中留着平头的问道。

留着小分头的说道:“老领导委托的,提前下来看看,咱们的规章制度里不是有暗访这项?这也是照章办事。”

平头不好再多说,毕竟分头说的也没错,暗访本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评选打分项,但近些年来,所谓的暗访,确实不让下面接待,但也会提前打个招呼。

这种不打招呼下来的行为,很让地方上反感。

但泉南这边有领导打了招呼,这么做别人也说不出啥来,他们都是上面下来的,端的也不是泉南的饭碗。

分头上了人行道,进村前广场:“咱们公事公办。”

平头跟上,看着对面整齐的一排小楼,再远处还有干净漂亮的乡村别墅,说道:“这地真不错。”

嘴上说话的同时,打开DV摄像机拍了起来。

暗访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是卫生环境状况。

从广场南边走到北边,环境真没得说,各种健身器材齐全,还有篮球场、门球场和羽毛球场等活动场地。

卫生方面也挺好,农村多树多地,要说地上没有枯树叶一类的不现实,但整个广场上,看不到农村常见的垃圾四处扔,烟头和瓜子皮成堆的情况。

偶尔有人去扔垃圾,也是扔到固定的垃圾桶里面。

广场上人不多,俩人都知道,吕家村老村在搞活动,估计都去那边了。

朝西边去,没进村支部,来到紧挨着村支部的活动中心,这边竖着很多宣传栏,里面贴着各种法制宣传材料,从一些报刊的日期上来看,都是最近刚换上的,不是那种塞里面一年两年都不换一回的。

正好有人从活动中心出来,是个中年大妈,平头过去问道:“大嫂,问你点事?”

大妈见到俩人是陌生面孔,说的是外地口音,立即有几分警惕:“啥事?”

平头赶紧说道:“我们是泉南一个律师事务所的,接了上面一个任务,帮着下面搞法制宣传,听说咱们这边经常搞法制宣传?”

“是。”大妈知道这种事说也无所谓的:“这不村里重视这一块,担心一帮子大佬粗法盲,连啥事犯法都不知道,从去年开始就找人帮着做普法,原先是镇上过来人,后来联系到省大,人法学院的志愿者们,经常过来搞些活动,挺有意思的。”

平头又问道:“经常搞吗?”

大妈想了一下,说道:“反正十天半个月的就搞一回,我也参加过,人家讲的生动,还拿些案例来讲,都能听得懂。”

平头又问了几句,见到大妈又开始警惕,连忙告辞。

分头说道:“这个村不光有钱,精神文明建设抓的也紧。”

平头微微颔首,说道:“咱们再多看看。”

俩暗访的人,新村转了一群,这里干净的就像是大城市的富人别墅区,再到老村去看,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