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拼搏年代 > 第734章 热门菜(求月票)

拼搏年代 第734章 热门菜(求月票)

作者:白色十三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00 来源:笔趣阁

村里开过会,讨论了一番,负责旅游公司的李燕燕认为有可行性,但具体要不要投资,还得做一番市场调研再说。

市场调研分为两部分,一是去外地有相关业务的地方实地考察,二是在吕家村进行调查问卷。

现在才二月上旬,种树的话三月中旬也不晚。

野草一类的根本不用管,只要不种庄稼,等到夏天很多草能长半人高。

金蝉的事更是要沉得住气,籽要在夏天种下去,一般三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幼虫才能破土而出,蜕壳成蝉。

美食街这边,虫子渐渐形成特色,所有店里面,包括吕氏餐饮的四家店在内,生意最好的就是隶属于食品公司的虫趣。

另外,还有很多店也做虫子生意,类似这种买卖形成规模以后,更能吸引人。

从去年夏天开始,泉南周边的几个地市,金蝉和蚂蚱的价格就一直在涨。

山上逮蝎子的人也多了,就连很多树上的虫茧,都有人采摘,痒辣子罐同样能卖的上价。

这些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吕家村的人对这些配套产业没兴趣,其他村头脑活泛的人,却看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路。

比如吕冬和宋娜听说过的,县里有人推广蝎子养殖。

比如七叔说的,曹家村利用果园规模化优势,搞起了树下的金蝉配套。

南边有的村里,据说建起了大棚,打算专门养殖蝗虫。

他们都来跟吕家村这边联系过,确定哪一种更受市场欢迎。

就吕家村美食街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最受欢迎的蚂蚱是中华剑角蝗和蹬倒山。

中华剑角蝗相当好吃,这玩意在青照叫双木夹,往北一些地方叫扁担钩。

山水牛的味道,其实比蚂蚱更多,但这玩意养殖是个难题。

痒辣子罐更不用说,目前只能靠野外采摘。

相比之下,金蝉比较好弄,分布范围也光,想要认真收的话也不难。

不过,这两年野生的也比前两年少了,吕冬倒是听人说起过,金蝉有个十七年大爆发周期之类的。

但在中国这都不叫事,作为可食用昆虫中的一道热门菜,人们不止自个抓了吃,还能拿来卖钱。

这玩意后来想要自个抓点吃都难了,说不定抓上十天半月甚至更久才能凑够一盘菜。

野鸡现在也有养殖的,没有也好说,跟野兔子一样,可以让七叔去下套子抓一些回来,放在大片地里散养着。

野兔子这东西,要是不管的话,很快就能繁殖成灾。

这些最好也要找到稳定的供货商,真要当做项目运营,有多少都不够抓不够吃的。

过了正月初十,吕家村民俗旅游区再次热闹起来,周边过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得益于整个青照文旅计划的大建设和青照大环境的变化,吕家村这边受益良多。

吕家村这边的主路,全是宽敞的双向四车道,距离泉岛高速公路下路口和青照火车站不过20分钟车程,从泉南、平城、临淄和莱城过来都很方便。

大型的花灯组,夜间的烟花,下午的大戏台民俗表演,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不说别的,所有这些里面,没有一样需要购买门票,如果不想花钱,过来了甚至一分钱都不用花。

这当然只是理论上的。

人一进入这种环境,不消费不可能。

有了人,自然就有了别的。

吕家村这边管理的很严,口碑一直很好。

不过,人多就意味着有麻烦,县里对吕家村足够重视,宁秀所在民俗区设立警务室,平时有一个民警带着两个联防在这里值班,遇上类似十五这种活动,过来的人会更多。

不光是因为吕家村,这附近还有女郎山度假村,还有富华游乐园、海洋极地世界、香草园、鲜花港和安置房区五个在建的大工程,人员流动比较大,一旦遇到什么问题,警务室这边就能尽快解决。

吕家村集团公司也成立了一支安保队伍,由李红星负责。

周边近处的那些混球,都知道吕家村的名头,知道这是座山雕和吕魁胜的老巢,根本不来这边。

青照这么多人,能捞钱的地方多了,干嘛来吕家村找不自在?

外来的,暂时没有跑这么远的,这边短时间内小偷小摸的很少。

其实,在吕家村这种地方,缺少了本地人策应和帮着打开局面,外面过来的也很难办。

十四十五这两天,吕家村民俗旅游区里人山人海,宋娜本来想带着宋爸宋妈一起看花灯和烟花表演的,结果还没到前门楼子,宋爸宋妈就被乌压压的人群吓回来了。

他们腰腿不好,挤着碰着的说不定就疼的难受。

吕冬干脆带着回来,一起上了家里的楼房顶上,看烟花表演。

这次不是自个放,专门请的专业公司。

效果自然比自个小打小闹好的多。

吕冬从楼下抱了几张毯子上来,给宋爸和宋妈:“爸,妈,盖着腿点,这会有点风。”

宋妈接过来,说道:“你别忙上忙下的了,快坐下歇歇。”

吕冬笑了笑,取过暖瓶来冲茶倒水。

楼顶上支起张桌子,上面还放了瓜子、花生和开心果之类的零食。

吕冬倒茶,宋娜就把茶水端到三个长辈跟前。

忙完,稍微等一会,东边老村那边陆续有烟花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炸开满天星辉。

看到宋娜捧着茶杯,吕冬往那边凑了一点,小声问道:“我给你灌个热水袋?”

宋娜轻声说道:“哪有这么娇气。”

看着绚丽的烟花,胡春兰与老宋两口子也在说话。

嘭——

一朵巨大的礼花绽放,天空都变成了红色。

胡春兰喝了口水,说道:“亲家,吕冬和宋娜俩人都到岁数了,咱们去年订婚时,就说了今年结婚。”

老宋放下瓜子:“对,就今年结婚。”

胡春兰问道:“要不,咱们日子定到国庆节附近?”

家里只能定个大致的时间,具体还得找人去看。

老宋没急着回答,反而先看了一眼宋娜。

虽然大方开朗,毕竟还没出嫁,宋娜正低着头装没事人。

吕冬脚下面轻轻碰了她一下,宋娜没办法,只能看了自个老爹一眼。

非常明显,宋家早已完成了话语权的转变,真正当家作主的人变成了宋娜。

老宋笑着说道:“亲家母,行!就定在国庆假期,正好大家伙子都有空,吕冬和妮子朋友多,也能抽开身过来。”

胡春兰说道:“我找人看日子,看好了咱再商量。”

“行。”老宋又应道。

胡春兰看向吕冬和宋娜:“你们俩呢?”

吕冬直接说道:“就国庆节假期好了。”

宋娜笑着点了点头。

这件事基本上就定下来了。

吕冬开始和宋娜低声说话,结婚前的事情一大堆,虽然结婚不会往采石山庄结,但采石山庄的房子需要装修。

其他的,婚纱照,首饰,衣服,宾客等等,都需要一一去处理。

如果有时间,吕冬还打算出去度蜜月,得问问宋娜想去哪里。

另外,还要看看宋娜有没有别的想要的东西。

宋娜是不缺钱,但他送的,跟她自个买的,不一回事。

烟花燃放持续了一个小时,晚上八点半的时候,宋娜开车拉着宋爸宋妈准备回去,吕冬一直送到南边村口上。

这两天扮玩、演出,再加上烟花,民俗区那边人特别多,这会儿路上到处都是人。

站在东西路的边上,吕冬提醒宋娜:“路上慢一点,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宋娜冲他挥了挥手,加油门走了。

拐上往南去的路,宋爸说道:“妮子,你提前就得准备着点了。”

“我知道。”宋娜想了想:“爸,初二的时候,吕冬跟我说,有空去领结婚证。”

宋妈插话道:“去领!去领!明天就去!回去我给你找户口本子!”

宋娜笑:“妈,哪有这么着急,我跟吕冬说好了,挑一个日子去领。”

宋妈轻轻拍了下座椅:“吕冬这么好的,你去哪找?”

这话听在耳朵里,莫名有点熟悉,宋娜忽然想起来,胡春兰也经常这样说吕冬。

宋妈又唠叨一阵,宋爸忍不住说道:“你就少说两句,俩孩子都是心里有数的,有啥不放心的。”

沿着小广场往回走,吕冬碰上不少熟人,难免说几句话,聊上一会。

准备回家的时候,都九点多了。

到村头上,看到高高瘦瘦的吕星抄着羽绒服口袋,从村里出来。

过年回来这大半个月,看起来似乎胖点了。

“冬子,刚回来?”吕星主动打招呼。

吕冬笑着说道:“送人去了。星哥,这么晚还出去?”

吕星往东边一指:“这会人应该少点了,我去那边转转。”

吕冬想起一件事来,说道:“星哥,我大哥,就吕春,前两天回来,想找你拉拉,没找到你。”

吕星不好意思的笑:“我前些天一直走亲戚,好长时间没回来,趁过年挨着走走。”

过年走亲戚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何况吕星这种多年没回来过的。

吕冬没再多说,客套一句,往回走。

摸了摸鼻子,不知道咋回事,总觉得吕星身上味道怪怪的,大过年的人都讲究换新,难道没洗澡?

回头看看,就见到吕星一直在往南走,好像要穿过马路。

吕冬手机响,却是宋娜打来的,人已经到家了,他也加快脚步,边走边跟宋娜打电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