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六章 厌胜

大唐不良人 第六章 厌胜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法师,你想起什么?”

苏大为眼巴巴的瞅着玄奘。

碰嘛,是真的不想碰这个案子。

不过,耐不住人心里都有好奇心。

就算自己不想去钻研辩机的案子,可是有机会听玄奘法师说一说那些隐秘,也是极为有趣的。

苏大为承认自己已经被吊起了味口。

玄奘法师自然不知道苏大为心里在想什么,他双手合什道:“我想起来,那些失窃的宝物上,似乎有过咒术。”

“咒术?”苏大为咀嚼着这个词。

“是厌胜之术。”

行者道:“我接触过那名窃贼,他身上,有厌胜术的味道。后来我也曾远观那些脏物,确信,在那些东西上,都被人施以厌胜之咒。”

厌胜,又称魇镇,是一种避邪祈吉习俗。

意思为以诅咒厌伏其人,是一种古老的巫术。

无论是宫廷或是民间,都有人利用它来加害他人。

历史上好几次大案,都与厌胜术有关。

如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案”,杀太子刘据与皇后卫子夫。

其缘由,就是有人告发太子与皇后用厌胜术,咒汉武帝。

苏大为皱眉迟疑的道:“你是说,那些失窃的宝物,被人拿来用做咒术?”

行者这一次没有回答,只是双手抱着铁棍,微微点头。

苏大为沉默了。

如果是真的,那么,是否可以大胆的推测。

太宗送与高阳公主的金宝神枕,被人借以对太宗施展厌胜术,用它来加害太宗?

至于其他勋贵家里失窃的宝物,说不定也是太宗赐下的。

这样一切就能联系上了。

像厌胜术或巫蛊之类,都有一个共同点,必须要有受术者贴身之物,以做诅咒的引子。

或头发,或贴身衣物。

天子坐镇宫中,常人想要弄到天子这些贴身物实在太难。

但若像金宝神枕这样,太宗生前常用,后来赐予高阳公主,想要偷盗,难度就大大降低。

甩甩头,苏大为感觉自己脑子有点像是浆糊。

来时清醒的逻辑全被搅乱了。

不对,事情不是这样,我应该问上元夜的事。

苏大为开口道:“辩机当年究竟是怎么死的?真的是为高阳公主的事?”

得了,这回是自己的锅。

明明要问的不是这个。

“当然不是。”

玄奘法师道:“当时太宗已经病重,而辩机借着僧众入宫替太宗祈福的机会,曾几次三番劝说太宗不要轻信那罗的话,不要相信世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结果引起太宗不快。”

法师微微低头,长叹一声:“我也是事后才想到,太宗当时病重,脾气心性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是受不得半点刺激的。”

“太宗当年,究竟得的什么病?真是中了巫咒吗?”

苏大为忍不住又问。

话问出口,他恨不得给自己嘴上一巴掌。

要问上元夜的案子,你还问不相干的事,这话题越跳越远了。

“太宗患的是风症,发作起来,头晕目眩,不能视事,只能卧在床上养病。”玄奘法师道:“至于是不是中的咒术,贫僧并不熟悉这些,所以也无从求证。”

好吧,看来这份好奇心是没法满足了。

不过,这种症状,有点像是高血压之类的。

苏大为记得,以前看过一些资料,好像说李唐家族的人,因为胖大,而且有胡人之风,喜欢吃些高油脂类的食物,都患有痛风或者高血压一类的病。

比较出名的就是高宗李治,后来因为头痛目眩,不得不自己隐在幕后养病,让老婆武则天出来,替自己处理朝政。

不对,要是按玄奘法师的说法,莫非这些都是有人用厌胜之术导致?

这真是……

细思极恐啊!

“法师,你说的这些很有趣,但是,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良副帅,恐怕没有能力过多参与。”

苏大为冲玄奘法师苦笑了下。

“哦?你来不是为了问宝枕的案子吗?”

玄奘有些意外:“你是长安县的不良帅,这案子就是长安县审理的。”

“那都是前任不良帅手里的案子了,此案已过了两三年,长安县不良帅都换了好几拨。”苏大容无语的道:“我今天来,是另有一件案子,想问法师。”

“你问吧。”

玄奘双手合什,面容平静的道。

“昨夜,上元夜,在百姓赏花灯时,发生一场劫案,有不明身份的黑衣人,脸戴方相氏面具,出手劫走了一些孩童。”

苏大为缓缓的说着,同时眼睛盯着玄奘法师。

见法师面露疑惑,他继续道:“我收到线报,其中一位黑衣人,最后是跑来了大慈恩寺。所以,法师,此事你应该给我一个解释。”

这话出来,禅房里静了一瞬。

连那袅袅上升的青烟,都似停滞住了。

下一息,玄奘法师张开双眼,手中轻轻拨动念珠,沉吟片刻,转头向行者:“去把悟能找来。”

“是。”

行者站起身,向外走去。

苏大为看了看他的背影,忍不住问:“谁是悟能?”

“也是我的一个弟子,替我管理大慈恩寺,平时我忙于译经,管理进出之责,大部份都落在悟能身上。”

“呃,是不是叫猪悟能?”

苏大为实在是没忍住,多嘴又问了一句。

玄奘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出家人无姓,如果非要称姓,皆姓释,释悟能。”

“那行者的法号是?”

“释悟空。”

“懂了。”

苏大为嘴角抽了抽,艺术源自生活啊。

孙行者,孙悟空,原来姓释。

玄奘没去理会苏大为的古怪,他低下头,翻阅着桌案上的梵文经书。

片刻之后,行者悟空,带着一个胖大的僧人走了进来。

“法师,悟能来了。”

“好。”

玄奘法师将头从经书上抬起来,看向释悟能。

苏大为也同时看向这位僧人。

胖,是真的胖。

看模样至少两三百斤上下。

苏大为很好奇,在这吃素的环境下,一个僧人是如何长到如此肥头大耳的。

对了,唐朝僧人吃不吃素,这倒是一个问题。

记得最早僧人不吃荤,这个荤指的是辛辣之物?

搞不懂,还是历史没学好。

苏大为不在此事上纠结。

“法师。”

悟能双手合什,向玄奘微微鞠躬。

不过他的肚子实在太大,这一低头,一圈肉褶子就从僧衣下突了出来。

苏大为看了差点喷出来。

“悟能,昨夜寺里可有客访?”

“回法师,有的。”

悟能一点也不像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那般猥琐油滑,老老实实的道:“昨夜有倭国僧人造访,借寺中佛经观看。”

倭国僧人?

苏大为微微一怔。

他记忆里,倭国与大唐的文化交流,至少还要几十年后,要在白江口之战后,倭人才大量派遣唐使,来大唐学习吧。

不过,也难说。

史书里记载的只是一部份,远远不是历史的全部。

也许这个时候,倭人就十分关注大唐了。

一般都是宗教文化上先行交流。

就像是后世,外国人先来的也是传教士神马的。

“除了倭国僧人,可还有其他人来吗?”

玄奘法师继续问。

“没有。”

悟能摇摇头,十分肯定的道:“昨夜仅有三名倭国僧人来,待了大概一个时辰,翻阅过经书后,便离开了。”

玄奘法师把目光落在苏大为身上。

那意思很明显。

如果真有劫匪来寺里,悟能不可能不清楚,全寺上下那么多双眼睛。

那么问题来了,

大慈恩寺这边表示没有贼人来,高大虎又拍着胸脯说,看到劫匪进了大慈恩寺,

这其中,究竟是谁在说谎?

苏大为此时还无法判断,但是直觉上,玄奘法师这边不会说假话。

玄奘向悟能继续问:“倭国僧人翻阅的是什么经书?”

“回法师。”

悟能想了想道:“应该是《瑜伽师地论》以及《大唐西域记》。”

贞观二十二年夏,玄奘将翻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并请太宗作序。

太宗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而《大唐西域记》,是由玄奘口述、辩机编成的地理史籍,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

该书记载的是玄奘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风土民俗。

“倭国僧人看《大唐西域记》做什么?”苏大为突然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