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二十四章 房氏之争

大唐不良人 第二十四章 房氏之争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没多久,武顺在差役的带领下,来到了苏大为和苏庆节的面前。

“苏帅,这位就是贺兰越石的浑家武顺。”

差役在一旁道。

也不知叫的是苏大为这个副帅,还是苏庆节这位不良副帅。

两位“苏副帅”几乎同时抬头,看向武顺。

苏大为同时注意到,贺兰敏之有些畏惧的藏在武顺身后,看到苏大为时,他的眼睛亮了一下,指着苏大为叫道:“叔叔,你是给我买泥娃娃的叔叔。”

“咳咳~”

苏大为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

武顺也记起了苏大为,苍白的脸上,挂起一丝无奈的苦笑:“原来是苏帅,敏之,不要没大没小的,要叫苏帅。”

“叔……苏帅,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他们不让我看我爹,我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

贺兰敏之向四周的差役指了指。

“呃。”

苏大为看了一眼苏庆节,后者凑近他耳边道:“这小孩应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没告诉他。”

苏大为点点头,表示知道。

武顺摸了摸敏之的脑袋,低声道:“小孩子不要乱问,要乖知道吗?”

看着贺兰敏之乖巧的点头,武顺才转头向苏大为及苏庆节裣衽为礼道:“不知苏帅找我,是为我夫君越石的事吗?”

“是,昨天的事,还有些想问你。”

苏庆节道:“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单独聊一下吧。”

武顺点点头,招手喊来府中下人,让人将贺兰敏之带去姐姐贺兰敏月那里。

敏之随着下人离开的时候,还频频回头向苏大为这边看。

不知为什么,苏大为感觉他的眼神有些说不出的怪异。

大概是自己多心了。

摇摇头,他跟苏庆节带着武顺,来到院中靠墙的角落,苏庆节看了一眼苏大为,开口道:“武家娘子,你能将昨天的事,再重头说一遍吗?不要遗漏任何细节。”

武顺的脸色有些难看,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从昨天贺兰越石回家说起,直到他倒下去,再也没有起来。

苏大为认真听着,心中却在飞快的盘算开。

贺兰越石,出自贺兰家,贺兰氏在这一代已经大不如前,他做越王府功曹,也只是一个寻常官吏。

就说武顺的出身,父亲武士彠虽是高祖李渊起事时的从龙功臣,但人已经故去,家族没什么底蕴,在关陇贵族里只算末流。

何况武家现在应该是在武氏兄弟手里,像武顺和武媚娘都是受排挤的。

按他们的出身,不太可能惹上厉害的仇家。

现在的武则天还在蛰伏期,也不足以引人注意,似乎,没人有理由去对付武顺的丈夫。

难道真的是意外?

这时,听到一旁的苏庆节道:“就这些了?没有任何遗漏?”

“没有。”

“贺兰越石倒下去时,手里抓的是这个砚台吗?”

“是。”

苏大为从思索里清醒过来,向苏庆节手里看去,只见他一手捧着一方石砚,颜色紫中裹绿,看上去颇为不俗。

“狮子,这个砚台,可以给我看看吗?”

“哦,你看吧。”

苏庆节把砚台递过来。

苏大为捧在手里,轻轻抚摸了一下,不由脱口而出:“好砚。”

“这是用越兰山上石雕琢而成,贺兰石据说有辟邪强身之功效,质地细腻,是做砚和雕刻的上好材料。”

“此物叫贺兰石?”

苏大为忍不住抬头看向武顺。

后者向他蹙眉道:“夫君当时也是说,贺兰石对上贺兰越石,也算有缘,此物可以辟邪,谁知……”

“武家娘子,请节哀。”

苏大为没看出什么,将手里砚台交还给苏庆节:“我这边没问题了。”

苏庆节点点头,向武顺道:“麻烦武家娘子了,这边事情差不多了,我等准备回去,稍后会有万年县的差役跟进后续的事。”

“谢过苏帅。”

武顺微微低头。

她的眼眶微红,那副泫然欲泣的模样,令人忍不住生出一种保护欲。

苏大为与苏庆节并排走出武顺家。

“你怎么看?”

“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苏大为斟酌着道:“如果杵作那边验不出什么,可能就真是暴毙吧。”

或许是心血管一类的疾病,中风?颅内出血?或者心脏病?

只不过,私底下,苏大为也觉得,这武顺家,最近颇有点不顺当。

先是武顺自己,莫名其妙卷入杨昔荣案,居然与高句丽的间谍高建有联系,被人下了“惑心蛊”。

高建已死,这事已是无头之案,自不必说。

上元夜,贺兰敏之又被人劫走,莫名的变成了“半诡异”之血脉,得靠玄奘法师他们配的药,来压制体内的异动。

接着就是昨天,贺兰越石居然暴毙了。

这运气不是一般的差。

一旁的苏庆节不知道苏大为心里想的,点头道:“行,没问题那我就这么结案了。”

说完,他左右看了看,又低声道:“对了,思莫尔那边已经把鲸鱼油运去仓库了,戎小角那边开始生产了吗?”

“还在试制,这几天应该会有成果。”

“行,对了,我听思莫尔说,那个公交署……”

“滚!”

苏大为直接一句话顶回去。

公交署那是他安排给周良还有一帮兄弟养老的,顺便赚点小钱钱,已经在鲸鱼油的生意上让苏庆节他们入股,苏大为暂时没想把公交署也稀释出去,何况公交署名面上是长安县的产业。

两人又说了几句生意的事,然后各自离开。

苏大为心里想着,关于劫童案到目前,仍没发现幕后人的情报,心里不免有些急躁。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街边一阵喧哗声传来。

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长安东市。

大唐长安分两个县,分别是长安县与万年县。

其中,两县各有一个集市,属于大唐长安最繁华的商业区。

长安县这边是西市,而万年县这边,则是东市。

东西两市恰如长安、万年两县,被皇宫中轴线的朱府街分为东西两边。

东市内,华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不仅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还有赁驴人、卖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卖锦绣财帛者。

东市是长安城中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中心地之一,这里店铺毗连,商贾云集,工商业十分繁荣发达。

苏大为来到这里,忽然记起来,让苏庆节帮自己找的匠人打造一些器械,店铺正在东市上。

而现在,前方隐隐传来的喧哗吵闹声,也正自那个方向传来,似乎,就在铁匠铺附近。

这引起了苏大为的好奇心,让他决定前往看看。

前方市口,一间铁匠铺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显得很是热闹。

苏大为一眼过去,不由苦笑起来,这家铁匠铺,正是苏庆节给自己推荐的那家。

戎小角那边现在万事俱备,只差这边铁制的一批器具就可以开工了,不想这里却出了状况。

苏大为拍了拍身边一个看热闹的中年汉子,向他道:“劳驾问一下,这里面出了什么事?”

“你不知道?”

中年汉子看了他一眼,颇有些得意洋洋,指点江山的味道:“这间铁匠铺在东市十分有名,今天东家两兄弟在这里吵起来了。”

“东家?两兄弟?”

“就是房家,房相的两个儿子。”

经中年汉子一提醒,苏大为才想起来,这房相,怕不就是房玄龄?

大唐勋贵们手里不少有田产,但光靠田产,在这唐初不搞搞田地垄断,只怕也无法维持大家族的体面。

所以许多勋贵私下里其实都经营有生意。

而且大唐的风气开明,并不像后世,以做生意或者商贾之道为耻。

像是之前武士彠也是生意人出身,后来捐了家产给高祖李渊起事,也混了个从龙之功。

“借过,借过一下。”

苏大为口里喊着,向人群里挤了进去。

一来,这铁匠铺子接了自己的活,那些订制的工具还没拿到手,二来,对于房家兄弟的事,苏大为也有点兴趣。

还记得之前高大龙曾提过,房遗则似乎对房遗爱十分不满,还曾数次出入丰邑坊,与杨昔荣联系。

虽然此事因为没有证据,苏大为没往上提,但似乎……

有点意思。

对了,高宗年间有一个大案,苏大为还记得清清楚楚,就是房遗爱与高阳公主等人的“谋反”案。

似乎,就是房家兄弟之间告发的,牵扯出了高阳、辩机和宝枕旧事。

上次救李治时,曾与房遗爱有过接触,感觉上,那人就是个耿直的武夫,似乎不像后世那些影视里描绘的那种小白脸和“绿帽王”的形像。

苏大为脚踩九宫步,双肩左右一晃,两边的人群立刻被一股大力给顶开,还没等人开骂,他早已如滑鱼般,哧溜一下钻了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