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五十四章 李元景

大唐不良人 第五十四章 李元景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永徽三年四月,武媚娘生皇子李弘。

李弘为武媚长子,大唐皇帝李治第五子。

按后世人的眼光看,李弘的父亲是皇帝,爷爷是皇帝,曾祖父还是皇帝。

未来,他还会有一个当皇帝的母亲,以及两个当皇帝的弟弟……

足可以称上一声“六味地黄丸”。

五月,武媚娘被封二品昭仪。

所谓母凭子贵,后宫那些妃嫔不管心中如何嫉妒,表面上却也无话可话。

吴王府。

院前的小池上飘着浮萍,清澈的水流从竹管流淌而下,在池上带起圈圈涟漪。

天气已经开始渐渐热起来。

书房的窗都被推开,好让院内带着花香气息的风,能吹进房里。

吴王李恪此时手捧一书卷,水在窗前,远远看着小池中流动的水波,仿佛化作了石像。

良久,听得身后有人轻声道:“殿下。”

李恪没有回头,而是将手里的书抬起来道:“这本书据说是春秋时李耳写的,传下来各个版本,有叫三千言、五千言,也有叫老子和道德经的,我最近在读,感觉颇有收获。”

“殿下说此书好,必然是极好。”

身后女人的声音越发轻柔:“说来战国时提出五德终始论的阴阳家邹衍,还有方士,道家,都颇受此书影响。”

李恪点点头道:“读了此书后,我现在越来越沉得住气,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何?”

“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话说完,身后的女人顿时哑口无言。

吴王李恪要是不争,这局就没办法再继续了。

“不争,不是要放弃,而是一种更高明的策略,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李恪自信的道:“从永徽元年至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虽百般谋划,但却无一成功,问题出在哪里?”

“在下驽钝,还请吴王指点。”

李恪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说下去:“永徽元年,我被拜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加授太子太师、安州都督。

看似地位越来越高,但手中权力却越来越少。

直到今年,朝廷仿佛忘记了我这个人。”

将手里的道德经随手扔在桌上,李恪转身看向身后的女子:“长孙无忌知道我想要什么,而我也知道他想要什么。

他有朝廷大义名份,权倾天下的资源,而我,现在只是一个虚名的吴王。

我只有一次机会,若再不成,只怕便有覆灭之险。”

“吴王……”

李恪挥手打断对方想说的话:“最近读书,想明白很多事。既然长孙无忌盯着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妄动,让他抓到我的破绽。”

自得的一笑,他继续道:“一动不如一静,只要不动,便立于不败之地,而长孙无忌的敌人那么多,他不可能一直把精力放在我身上。

等他懈怠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从他的角度看过去,一眼看到苩春彦强笑的脸。

“吴王,从去岁到如今,按您的意思,我们一直隐忍,究竟还要忍到什么时候?”

“不急,机会快到了。”

李恪抬起下颔,眼里精芒闪动:“最近,我嗅到一种味道,有些人在暗地里谋划些什么,或许……”

“殿下!”

院外有人高声道:“房家三公子求见。”

“房遗则?”

李恪脸上露出讶异:“他来做什么?”

“在下此次求见,是特地来为司徒大人解惑。”

一个穿着道袍,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道人,向着荆王李元景下拜道。

“哦,你能为我解什么惑?”

坐在上首的李元景,眼睛眯了起来。

荆王李元景,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六子,母为贵嫔莫丽芳。

三十余岁的他,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继承太原李氏的基因,他身材长大,脸颊瘦长,一双眼睛如刀锋般,极有神采。

唐武德三年,他被封为赵王,授安州都督。

贞观初年,历迁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

贞观十年,改封荆王,授荆州都督,转鄜州刺史。

李治即位后,李元景进位司徒。

可以说,李元景是宗室中极为重要的人物。

不过说也奇怪,最近他好像受到什么魅惑,总觉得精神不振。

如今虽然还能强打精神硬撑着,但两眼之下深黑的眼圈,还是出卖了他的疲乏。

站在阶下的道士抱拳道:“我听说荆王最近身体有恙,所以特地来毛遂自荐。”

“我的身体壮得能打死老虎,有什么恙?”

李元景失笑摇头,抬头见那道士依旧站着一动不动,仿佛苍松一般,心里不由好笑:“你会岐黄之术?”

道人摇头道:“治病不会。”

李元景皱了下眉:“那你是会辟邪捉鬼?”

“怪力乱神不会。”

道人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你……”

李元景无语道:“莫非是来消遣本王?还不速速退下!”

眼看着从两旁走出王府侍卫,要将道人强行驱赶,道人忙道:“贫道一不会看病,二不会捉鬼,但贫道能解荆王心中之疾。”

这话说出来,李元景微微一愣:“等等。”

两名刚抓起道人胳膊的王府侍卫转头向他看来。

李元景挥手道:“你们先退下。”

“是。”

眼看着侍卫退下去,李元景深呼了口气,调整了一下心绪,试探着问:“道长不知在哪座道观修行?”

“贫道叶法善,乃括州括苍县人。”

那道人单手做稽为礼,向李元景道:“偶尔游方至此,心中动念,手起一卦,知与荆王有一段善缘,因此登门拜访,替荆王了确一桩心事。”

“咳咳,你说的是真的?”

李元景有些半信半疑,对一个陌生道人还不能尽信。

却见叶法善手掐指决,口中喃喃自语,仿佛在推算着什么。

片刻之后,他笑道:“如果贫道所料不差,荆王最近可是睡梦不宁?”

“咦,道长,你……”

李元景先是一惊,愣了一下,他站起身正了正衣冠,向叶法善拱手肃容道:“是元景眼拙,险些错过真人!道长神算,在下近来时常做梦,梦中场景十分奇怪,而且最近做的都是一个梦……”

说到这里,他有些犹豫道:“道长,能解梦?”

“自然。”

叶法善拈须微笑道:“梦乃预兆,解梦,可参悟天机,正是贫道看家本领。”

“如此甚好。”

李元景大喜,忙上前道:“道长请坐,让我将梦的内容与你细细道来。”

说着,他忙向殿旁的侍者道:“还不快给道长上茶!”

“是。”

叶法善也不谦虚,大刺刺的就坐下,轻拈长须,看着殷勤备至的李元景,眼中露出一丝笑意。

轰隆~

天空隐隐传来闷雷之声。

方才还晴空万里,转眼间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眼看就要来了。

街上行人脚步都开始加快,四散奔跑。

沿街的铺子也慌了手脚,有的支起雨棚,有的手忙脚乱的收拾货品。

一只手握着横刀,闯入街道。

和匆忙的人群比起来,握刀的这只手很稳。

“这鬼天气,看来是有一场大雨。”

握刀的手松开,在脸上抹了一把,不知是汗水还是别的什么。

“九郎,要不先去找个地方避避雨吧。”

卢慧能在一旁冲南九郎可怜兮兮的道:“要是下起雨来,我们都得湿透。”

“不会那么快吧?”

南九郎下意识的握住配在腰上的横刀刀柄,仿佛这个动作能带给他极大的安全感。

舔了舔唇,他接着道:“刚才人进去了,苏副帅吩咐一定要把人给盯牢了。”

“下暴雨那人不会跑的。”

慧能左右看了看,向对面的茶棚一指:“我们就去那里,喝碗茶解解渴,顺便可以躲雨,也看得见这里,可好?”

“这……好吧。”

南九郎稍一思索,终于点头答应下来。

两人刚一前一后走到一半,忽然只觉一股凉风从身后吹过,紧接着沉闷的空气陡然一松。

还没反应过来,耳中只听刷的一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卢慧能惊叫一声拔腿就跑。

南九郎反应比他慢半拍,紧跟着他,一前一后的跑进茶棚。

哗啦啦~

倾盆大雨,如瀑布般倾泻。

天地间一片银白。

卢慧能抹了把脸上的水珠子,又像小狗一样抖了抖,将身上的水抖开。

“还好还好,衣服没全打湿。”

“好……好个屁啊。”

南九郎擦了擦额头上的水渍,指着雨幕道:“我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你还能听见吗?”

卢慧能张了张嘴巴,侧着脸庞凝神静听了片刻,随即苦着脸摇头。

“希望不要出什么漏子,那人要是跑了,这半个月辛苦白费了。”

“应该不会吧,这么大的雨……谁会想不开这个时候跑出来,非得淋成落汤鸡不可。”

卢慧能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些不确定的道。

“呃,两位客官,喝茶吗?”

茶棚里,卖茶的老汉提着茶壶走上来。

就在南九郎与卢慧能在茶棚中无奈躲雨的时候,那个对他们盯梢的对象,雨幕中的小院,悄然打开半扇门。

一个人影,低头按了按头上的斗笠,又紧了紧身上的蓑衣,抬脚迈入雨幕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