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二十八章 掺沙子

大唐不良人 第二十八章 掺沙子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月光下,尉迟宝琳亲自将苏大为送出府。

“宝琳,你阿耶刚才……”

“我也搞不懂他,他有时候就显得心事很重,也不与我说。”

尉迟宝琳挠头道:“大概,阿耶还想上战场吧。”

“你说的是真的?”

“我阿耶有一直有遗憾,未能参与灭东突厥之战,也没能亲手灭掉高句丽,这是他有一次喝醉了说的。”

苏大为点点头:“做为武人,确实会有遗憾。”

尉迟宝琳左右看了看,拉了下苏大为的衣角,向他小声道:“咱们是姑表亲,我不怕跟你说,原本阿耶也是有机会的,不过他出了一次错,就……”

“呃?”苏大为心里惊诧莫名,好像,很少有儿子说老子的错处吧,尉迟宝琳你可真没把我当外人。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敢在他面前提。”

尉迟宝琳有些埋怨的道:“早年我阿耶性子不像现在这么沉稳,喜欢到处揭人短处。

贞观六年,太宗有一次摆酒宴,阿耶那时是同州刺史,刚好回京叙职。

席间,有人座次排在阿耶前边,阿耶就生气了。

当时任城王李道宗坐在阿耶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释。

结果阿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把李道宗给打瞎。”

听了这番话,苏大为一时惊到了。

这个算错处?

这特么简直就是作死好吧。

李道宗是什么身份?

人家是李家人,是宗室,而且也是战功赫赫。

尉迟恭当着李世明的面,把李道宗差点打瞎,这简直就是打李世明的脸。

太过膨胀了。

其实尉迟恭最狂的那几年,何止是李道宗,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凌烟阁功臣的面子,也是丝毫不给。

“太宗后来批评了阿耶,从那以后,阿耶便改了性子。

贞观十九年,阿耶随太宗征高句丽,未竞全功,此后便解甲归田,再也没上战场了。

他倒是对征辽东念念不忘,一直说着要实现太宗的遗志,把高句丽给平了。”

苏大为拍拍尉迟宝琳的肩膀,点点头:“他这样想也没错,不过,为什么你们兄弟不上战场?我听说高句丽那边,很快就要打起来了吧?”

去年,也就是永徽五年末,新罗被百济和高句丽打得向大唐喊救命了。

大唐朝廷一直在为出兵的事争论不休。

赵国公长孙无忌是反对出兵的,理由是边境上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威胁更大,而且没必要为救新罗劳师远征。

李治虽然一直没表态,但是许敬宗等人,都跳出来说要教训高句丽,还把太宗李世民征高句丽旧事搬出来。

明眼人都知道,许敬宗等人背后,必是得了陛下授意。

本来这事还没定论,但是经过上元夜突厥狼卫和高句丽细作偷入大明宫之事,出兵已是板上钉钉。

只看是先打百济高句丽,还是先对付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

想到这里,苏大为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自己似乎也对朝中的事,开始有兴趣了。

至少对朝廷中一些动向,都能摸得清楚了。

看来人确实会随着环境而改变。

摇摇头,他收回这个念头,随即又想到,难怪长孙无忌没空理会自己,他最大的精力牵扯,要应付来自成年后,威仪日盛的李治。

上有大唐皇帝想要掌回权力。

下面有无数世家寒门,想要从关陇贵族那里,把权力抢回来。

长孙无忌如今,只怕也是焦头烂额吧。

“阿弥,你不是不知道。”

尉迟宝琳有些忿忿不平的道:“我倒是想上辽东,可惜陛下一直不准,这次听说朝廷要用兵,我又跟阿耶提了,但是阿耶也没理我,你说是不是怪事?”

他打量了一番苏大为,有些酸溜溜的道:“今天阿耶说要保你入军挣军功,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真不知谁才是他的亲儿子。”

“这种混帐话少说,小心你姑丈抽你的皮。”

苏大为吓了他一句。

像尉迟宝琳这种嘴上没把门的,还真怕他泄露点什么出去。

不过,大概也是因为姑表亲,才会说得比较多吧,平时他可没有谈起关于尉迟恭的八卦。

永徽六年春,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

新罗向唐朝遣使求援,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

大唐终究还是对高句丽出兵了。

苏定方终于获得独自领兵出征的机会。

距离他上一次,在李靖帐下,率三百骑风雪突入牙帐,灭东突厥之战,已然过去二十年。

只可惜,这一次的出战,仍是大唐朝堂内,多方博弈的结果。

内部没有形成合力,前方的苏定方便不好施展。

辽东战事如火如涂。

苏大为在长安,却是忙得焦头烂额,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来,他听了尉迟恭的建议,开始低调蛰伏。

二来,他要对自己手上的势力,开始好好的清理一番。

比如公交署,鲸油生意,思莫尔的商队,还有倭正营。

之前的时间,公交署都是交由周良去做。

而周良也一直做得有声有色。

除了,在人员管理上。

组织膨胀得太快,难免被有心人掺沙子进来。

不是出了之前的事,周良还被蒙在鼓里。

公交署有长安县衙做背书,属于半官方的性质,苏大为是倡仪者,也有一定的监管之权。

出了突厥狼卫之事,他能保住公交署不被裁撤,已经是费尽了天大的面子。

多亏了有武媚娘在李治那里替他说话。

就算如此,接下来的时间里,苏大为也是反复清理,梳理人员和各方面的关系,把一些盘根错节伸进来的手,一一斩断。

思莫尔原来的商队,也是如此。

一率只用自己人,就算有其他胡商想加入,也要反复核查其身份,再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甚至包括亲族,都要摸清楚,有所制衡。

苏大为似乎在这种情报及权谋方面,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至于倭正营,他已经察觉到有多少势力渗透进来了。

原本,按他的想法,也是逐一清理,确保将倭正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和安文生一番聊天后,他改了主意。

对掺沙子这种事,不可能做到完全禁绝,只要这个组织机构存在,永远需要吸纳新人。

而只要是人,就做不到黑白分明。

完全把这些沙子清除出去,只会让幕后之人变本加厉,想方设法塞更多暗桩进来。

与其如此,不如难得糊涂。

就让这些沙子存在。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

只要苏大为清楚这些人的背景,为谁办事,留着他们,比清除出去好处更大。

有时候,甚至可以让这些细作,替自己服务。

比如传一些假消息,误导幕后之人。

实际上,苏大为这些想法,已经有了一些后世情报战的雏形。

天气渐渐开始热了起来。

出于对高大龙的补偿,也是开展新的生意。

苏大为终于想起了制冰这回事。

不过,当他把硝这种东西告诉高大龙时,换来的就是一顿白眼。

而苏大为自己,对硝石这玩意该怎么制作,也早还给老师了。

这个问题最后也没难住他。

他不会,有人会。

找上袁守诚,道士炼丹,对这制硝应该不陌生。

如果想的话,苏大为甚至可以提供火药的方子,只是不清楚具体的比例罢了。

最后,袁守诚和叶法善这两道士,都应下来,算是在苏大为的制冰生意上,入了股。

技术型入股。

尉迟宝琳后来知道此事,大为不忿,连骂苏大为没心肝,有好事不照顾自己亲戚。

苏大为才说他不懂炼丹制硝,结果就被尉迟宝琳给喷回来。

说他阿耶尉迟恭在家闲得无聊,近年来开始琢磨炼丹,还学赤松子,吞服玉精。

把苏大为吓得不轻。

这玩意就怕被他搞出五石散来,吃了很爽,吃多了要命啊。

得找个机会劝劝尉迟恭……

时间来到五月初。

苏大为终于从忙碌中,抬起头来稍稍喘息。

因为,苏定方征辽东回来了。

从出征到回长安,满打满算不到四个月,除去路程,真正用作战的时间不长。

相对的,战果也就不甚理想。

对外,说是大胜,高句丽服了,承诺不再欺负新罗。

实际上……

渡过辽水,杀了一千多高句丽人,烧了几个村子。

仅此而已。

凭此战,苏定方被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不过,这个结果,苏定方本人并不满意。

许多人也不满意。

只是,朝中多方掣肘,想要打出漂亮的战绩来,难度不小。

“阿弥,阿弥在吗?”

苏大为刚刚回到家,气都没喘上一口,就见一个熟悉的人,走进自家的院落。

抬头一看,是多日不见的苏庆节。

“狮子,你怎么来了?”

苏大为大喜。

主动站起来迎上去。

上次苏定方出征高句丽,好说歹说,总算把狮子给拐出去,想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将来在军中为大唐开疆拓土。

“别提了。”

苏庆节撇了撇嘴,一脸不屑:“这仗打得憋屈死了,我就说还不如当不良人快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