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七十八章 陌刀

大唐不良人 第七十八章 陌刀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娄师德向他抱拳道:“苏营正放心,在下想得很清楚了,之所以加入征西军,便是想立一番功业,如今机会在前,岂可轻言放弃。”

“好,你熟悉军中情况,我们这次要越过金山到南面,突厥人的地盘去,我预计带五百人,刚才阿史那道真去挑斥候五十人,剩下还有四百五十人的兵额,你帮着挑选一下。”

“喏。”

大唐军制,现在仍以府兵制为主。

以均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十四所,统称为折冲府。

依编制规模大小,分上、中、下三等。

府长官折冲都尉为正四品武官,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

府下设有营,一营主官为校尉。

苏庆节现为斥候营营正,又叫营校尉。

校尉下有团,团下有队,称队正。

队下有伙,设伙长。

每一营,有五队人。

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所以一伙连什长共有五十五人。

一队有一百六十八人。

一营有八百四十五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值,具体的人数依据情况不同,还会有所波动。

娄师德现为大军中,苏定方帐下越骑校尉,也就是营长。

按级别来说,与苏庆节为平级,比苏大为还要高上半级。

不过此次任务由大总管程知节下令,而且苏庆节的身份摆在那里,娄师德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态度放得很平。

苏大为这边,除了阿史那道真有些骄傲之外,也无任何人敢小看这位娄校尉。

毕竟,能在二十考上进士,要么说明此人才学过人,要么就是有足够的人脉,同时再加上才学才人。

无论哪种,都说明娄师德不简单。

不能等闲视之。

大约一个时辰后,娄师德亲自到苏大为帐前回报,人已经挑好了。

苏大为看了一眼坐在身边,正喋喋不休的阿史那道真,挥手打断他的话唠,起身道:“走,看看去。”

军营里建有校场。

此时由娄师德挑选出的那四百五十人,正在校场中列队等待。

越骑者,指劲勇善骑士的骑兵。

娄师德手下这支越骑营,人人都是马术、箭术高明之辈。

而苏大为只要四百五十人,基本就是二选一。

挑上的人,更为精锐。

苏大为和身边的阿史那道真、安文生放眼看去。

人数虽只有数百人,但是队列却甚整齐,一个个立定如松,既没有交头接耳,也没有目光游移。

苏大为不禁啧啧称奇:“娄校尉,这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吧?练得不错。”

“苏营正谬赞了,我有一事禀报。”娄师德面上闪过一丝古怪。

“何事?”

“我没有把原来的队打散,就挑了三队,一共五百零七人,你看行吗?”

娄师德向他试探着问。

“五百……”

苏大为看了一眼身边的安文生,见他点头,心中一想,多几十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程知节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说什么,相反,他还会为自己通融。

想到这里,他点点头道:“多些人也没事,五百便五百吧。”

“是。”娄师德高兴的抱了抱拳,转身招手道:“王队正,崔队正,卢队正,过来一下。”

队伍中微微一动,有三人大步走上来。

娄师德向苏大为介绍道:“他们三都是我手下队正,每人管一百六十八人,这位是王孝杰,王队正;这位崔队正,名崔器;这位卢队正,名卢绾。”

苏大为随着他的介绍,向这三人一一点头。

心下明白,这三名队正,应该是娄师德手下心腹了。

王孝杰长头方面大耳,面上一双眼睛极有神彩。

嘴角微微勾起,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微笑。

他的双肩开阔,手指上有厚厚的老茧,右手还戴着一枚鹿骨扳指,显然精于射术。

“王孝杰跟我一般大,不过却是个老兵,有点油,苏营正别见怪,他手上有本事。”

苏大为点点头,目光又看向崔器和卢绾。

崔器身材壮硕,面色冷峻,目光有些阴沉,似乎话不多。

卢绾则看起来偏瘦弱些,有些文质彬彬之感。

不过此人眼珠极活,滴溜溜转着,显得心思很多。

“他们两人,出自清河崔氏,还有范阳卢氏。”

苏大为听了介绍,微微有些诧异。

这两人,居然还是出自山东士族。

不过想来应该不是家族里的嫡出,或是旁支也未可知。

就算如此,也算是有根脚的了。

苏大为心中暗想,不知这几人有什么本事,能被命为队正。

娄师德似乎看出苏大为心中所想,介绍道:“崔器带兵很不错,每有战事,命他为先锋可收奇功;卢绾比较会算,何时休整,何处有水源,他都知道,还会看天象;至于王孝杰,他射箭了得,骑射的本事是我这一营最强的。”

“好。”

苏大为看了看天色,又转脸向身边脸上颇有些不服之色的阿史那道真道:“斥候营能不能出发?”

“啊?”

“我问斥候营现在能不能出发?”

“现在?”

阿史那道真张大嘴巴,一脸吃惊。

身边除了安文生没什么反应,娄师德脸上也露出意外之色。

而三名队正,王孝杰目光微动,嘴角仍带着笑意。

卢绾则是眼珠滴溜溜转着,偷偷把苏大为上下打量。

崔器一言不发,但是看向苏大为的眼神,显得更阴郁了几分。

“忘了跟你们介绍了,这位苏大为,是斥候营副营正,大总管命我们以他为首,这次行动,都听苏营正的。”

“是。”

“知道了。”

三名队正反应各不相同。

王孝杰和卢绾都应了一声,只有那崔器,依旧一言不发。

看他的目光,颇为不善,不知想到了什么。

阿史那道真这时才反应过来,点头道:“斥候是随时待命的,你要说走,现在就能走。”

说完,停了一停,他又忍不住问:“现在就走?”

苏大为没接他的话,则是看向楼师德:“娄校尉,整队,让他们检查好装备,备马,备三日干粮,半个时辰后出发,有没有问题?”

“喏!”娄师德背脊一挺,拱手应下。

苏大为转头向阿史那道真:“我们的行动越快越好,天知道消息会不会走漏,你也快去把人手聚起来,就半个时辰,时间不等人。”

“是。”

阿史那道真神情一凛。

苏大为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自然不敢怠慢。

此次要深入敌人后方,除了潜踪匿形,也要做打硬仗的准备。

唐军越骑,装备与寻常斥候又不相同。

出征前,除了挑选上好战马,还要将马喂上精饮料,喂饱喂足,有时间还要洗涮一番,与战马建立亲密之感。

马通人性,若是对它们好,在战场上,必有回报,或许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除了马,还有衣甲。

唐军衣甲有十三,一为明光甲,二为日光甲,三为细鳞甲,四为文山甲,五为乌鎚甲,六为白布甲,七为皂绢甲,八为布背甲,九为步兵甲,十为皮甲,十一有木甲,十二有锁子甲,十三有马甲。

这其中,公认最好的是明光甲,可惜造价昂贵,不是普通人穿戴得起的。

光是造一副明光甲需时要六至九个月,修理一副明光甲,更是需要四十多人。

许多人光是听说造甲时间,便望而却步了。

这支越骑因为都是善士之人,所以穿的是皮甲,比较轻便,防御力也算不错。

如果是重骑,比如太宗时的玄甲精骑,便会配马甲,人马俱被掩得严严实实。

不过重甲骑属于精锐中的精锐,唐军中也不多见。

苏大为至今还没有亲眼见过。

除了马和衣甲,人手还配一支长槊。

槊,也就是长杆矛,同矟。

分为步槊和马槊,马槊的长度最长能到四米,所以也叫丈八长矛。

三国时张飞用的便是此物。

槊的前端似短剑,可砍可削,刃部下有留情结,防止在战马高速冲锋时贯穿对手。

如果槊穿透对手,拔不出来,对骑兵来说是失去长武器的局面。

越骑作战主要还是以弓箭为主,所以并没有配那么长的朔,大概也就三米左右。

然后便是角弓,还有四筒箭壶。

一筒为二十到三十支箭,四筒装满,便是一百余支箭。

听起来有些夸张,不过考虑到深入敌后,箭便是消耗之物,作战时不可能尽数回收,多带一些也是有必要的。

除了弓箭,横刀自然必不可少。

短刀也有,切肉用。

最让人惊奇的是,娄师德和王孝杰等三人,还分别带了用黑布罩起的长兵器,悬挂于马身上。

苏大为随口问了一声。

娄师德向他解释说是陌刀。

听到陌刀二字,苏大为顿时精神一振。

可惜娄师德并没有当场展示的意思,苏大为也不好提出这种奇怪的要求。

唐刀制式有四,一为仪刀,二为障刀,三为横刀,四为陌刀。

其中仪刀做为礼兵器使用,类似后世的仪仗队,主要是华美,并不考虑实用性。

障刀轻便灵活,用于近身肉搏,有点像是倭人武士的胁差。

或许倭人是学自唐人也不一定。

先前越骑带的短刀,便是障刀。

而陌刀又不同,它是一个传奇。

史籍中对陌刀形制的记载只是寥寥数笔,而大唐薄葬的风俗,致使后世考古出土并没有见到陌刀的实物。

一直以来,对陌刀有各种猜测,可惜没有定论。

唯一能肯定的便是,陌刀极为锋利,可能是斩马刀一类的存在。

不过这种重武器肯定是无法骑在马上使用的,正确用法是步兵聚成方阵,持陌刀并列向前。

明光甲甲光耀日,陌刀锋芒如电。

那是怎样一副热血沸腾的场面。

凡有所当者,人马俱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