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九十八章 什么样的条件

大唐不良人 第九十八章 什么样的条件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阿史那咥运并非传统的突厥人。

他在长安求学多年,还曾担任宫中武官,对大唐的文化和制度有相当的了解。

但他骨子又有着属于草原民族彪悍、残忍,反复无常的一面。

古人说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其实换个说法,便是“慕强”。

既然大唐显示出越来越强盛,咥运也开始为自己谋求后落,与大唐暗中联系。

狼卫虽然是在弟弟阿史那沙毕手里掌握,但咥运手腕高明,早已经往里面掺沙子,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并且借助商路与大唐暗通。

很多事,除非是当事人,旁人只能从已发生的事件中,探得一鳞半爪。

但就据苏大为所掌握的情报,他有理由怀疑,李治与这咥运乃是一对好“基友”,在狼卫突袭长安的事件中,咥运担当了替李治做内应的角色。

这让李治得以提前布局,并且争取到自己想要的,对长孙无忌的胜势。

同样,李治也等于是咥运在大唐的内应,提供的一些情报,可以令咥运在阿史那贺鲁面前越来越重要,削弱潜在的敌人。

比如之前阿史那贺鲁十分器重的阿史那沙毕,便莫名其妙,倒在苏大为的手下,坟头草都绿了。

还有另两个小王,都是在唐军之前对西突厥的用兵中,死得莫名其妙。

就算阿史那贺鲁有所怀疑,但也绝对想不到,咥运居然敢这么玩。

而且因为情报上的优势,咥运对阿史那贺鲁和西突厥越来越重要。

这种敌国双方互通款曲的“无间道”,其惊险刺激程度,实不亚于后世的大片。

其中的隐秘和玄机,远比苏大为目前所能知道的要复杂。

关于李治与咥运是如何联系,双方如何分配利益,如何相互配合,或者说如何利用。

一概不知。

但苏大为知道咥运乃是大唐在突厥的内应后,有些事,便可以谋划了。

所以他早早便令安文生替自己去找咥运,向他传达想要见一面的消息。

安文生究竟有没有见到咥运,或者如何传达消息,苏大为现在还不知道,毕竟不是后世,双方没有无线通讯,并不清楚进展如何。

只能是各自将自己的那部份计划完成。

安文生联系咥运,赵胡儿替苏大为联系金山另一头的苏定方。

苏大为自己则在金山南面纵横捭阖,尽情施展。

然后他终于等来了咥运。

若无咥运,阿史那贺鲁不会叛出大唐,自立为西突厥可汗。

若无咥运,李治也未必能利用突厥狼卫之事,扳倒政敌,掌握中枢大权。

一个远在万里之外,小小的西突厥小王,却如此重要,直接关系着历史的变数。

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然而现在,苏大为既已知道此人,他便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借着咥运,来实现自己的目地。

时间过去了盏茶功夫,咥运还是没说话。

苏大为不再等待。

他开口试探道:“我派去联系你的人,你没见到?”

咥运的眼神微动了一下:“我曾收到一封信,以为是有人与我开玩笑。”

听他这么说,苏大为心中一推,大致明白了。

安文生虽然熟悉草原和西域,但想必也没办法直接潜到咥运身边去。

大概是想办法将一封信送到咥运手上。

但以咥运的狡猾多疑,不敢相信才是对的。

正如他迟迟没有说话,不是不想与大唐的苏大为联系,而是怎么能判断对面的确实是唐军一方的信使?

万一是冒充的呢?

万一是有不可告人的目地钓鱼呢?

在不能判断苏大为真实身份之前,咥运是绝不会暴露任何把柄的。

他回的话里,也是含混不清,抓不到任何破绽。

苏大为一伸手,从怀里取出金鱼袋,将其中鱼符取出,给咥运看了一下。

“这件鱼符,想必你不陌生,只有朝中大员才可佩戴,你一定会怀疑,我年纪轻轻如何能配上金鱼符,很简单,因为我阿姊乃是圣上新封的皇后。”

“新皇后叫什么?”

“武媚娘?”

“我姓苏,苏大为。”

“你在长安任何职?”

“长安不良副帅。”

两人对话奇快,如连珠炮一般。

问完这几个问题,咥运终于放松下来,长呼一口气,一屁股重新坐下来。

他信了。

大唐李治新封武皇后的事,以他的情报也是才知道。

顺便,自然也打探情楚这位新皇后的身边人脉情况。

这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便是一个叫苏大为的不良帅。

咥运相信,在西突厥这边,此时绝对没人知道大唐“废王立武”之事,更不会有人知道苏大为这个人。

等等……

他突然想起一事,猛的抬头瞪向苏大为。

“木昆部,是你做的?”在他收到情报里,越过金山奇袭木昆部的唐将姓苏,他原本以为是苏定方的子侄,但是刚才听苏大为所说,他突然意识到了。

“是我。”

苏大为点点头,拉过一张胡凳,在咥运面前大马金刀的坐下:“现在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了。”

“你想谈什么?”

咥运盯着他,眼睛微眯。

他那双灰蓝色的眼睛里,闪动着幽幽的冷光。

咚咚咚~

若大的营垒中,响起阵阵鼓声。

鼓声响彻天地。

随着密集鼓声,军营前的栅栏被打开通道,露出一个仅容两马并行的入口。

营前的唐军士卒手按腰刀,举着火把,凝视着前方。

脚下的地皮在微微颤动。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节奏,像是有千万斤的重量,集中在一起踏下,令大地一沉,复又弹起。

耳中听到一阵细碎的蹄声。

尔后,于黑暗中,看到一支轻骑向营门行来。

“回纥部,奉令前来,听从大唐调遣。”

为首一员身形彪悍的胡将,在马上拱手扬声道。

唐军大营中,苏庆节带着一支仪兵从中走出,先向胡将还礼问候,然后仪兵分列两边,手执唐仪刀,向来将道:“大总管已经久候了,请随我来。”

在这个时代,大唐,乃是天下共主。

大唐皇帝,称天可汗。

这个称号,从李世民开始,继承在李治身上。

如今大唐国力仍是上升期,从中原,一直到西域,到波斯,视线所至,皆传颂天可汗之名。

在金山北面,燕然都护府的范围里,大唐能召集到的仆从军,也并不比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弱。

若是放大到整个帝国版图,大唐能征召的各族仆从,数量更是惊人。

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天竺,还是吐蕃、勃尼(尼泊尔),又或是草原强盛的部落,数十万计的铁骑。

又或是东面大海之上的百济、新罗等国,都要听从大唐的节制。

明面上,唐乃天下共主。

所谓天可汗,苍天之下,皆为可汗之土地。

有敢犯唐之天威者,遣一员大将,征召仆从军,便能灭其国。

像王玄策这种借吐蕃兵灭掉中天竺的壮举,正史根本就是一笔代过,连单独立传都不屑于。

可见在唐人来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后世之人,还是从倭国人的传记小说里,知道大唐有这么一位猛人。

而在史书没有记录的地方,似王玄策这种,还有许多。

木昆部,酋长大帐中,苏大为与咥运还在无声的注视着对方。

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可以是**上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苏大为与咥运此时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战。

双方开口都极为谨慎,在不断揣摩着对方的心理,以求利益最大化。

这是一场谈判,一种无声的较量和博弈。

其微妙处在于,苏大为知道咥运是李治在西突厥内的“眼线”,但他不知道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协定,如何划分利益。

而苏大为自己,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李治的人。

他是武媚娘的人。

但他并不能代表李治。

咥运也是琢磨到这一点,所以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反问苏大为想谈什么。

潜台词就是:你能给我什么?

开出你的条件,我可以考虑是否答应。

苏大为脑海中急转,暗自分析咥运这个人。

他是不良帅,擅长断案。

要断案,就得懂看人。

咥运这个人,无疑是极其自私的,他有着突厥人的本色,见利忘义。

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不惜出卖阿史那贺鲁。

甚至整个西突厥,在他眼里,也只是拿来谈判和交易的筹码。

同时他又深黯大唐的文化,懂得唐人的思维。

这是一个矛盾混合体,融合了唐人的智慧,与突厥人的贪婪。

要想让他配合自己,须得诱之以利,或者临之以威?

光凭三言两语,不拿点实际东西出来,想让咥运屈服,无异于痴人说梦。

对于咥运来说,能打动他的是什么?

能令他心甘情愿,按照苏大为想法去做,去配合苏大为接下来的战略,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