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五章 眼力

大唐不良人 第五章 眼力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苏大为对朝廷的赏赐原本也就不太放在心上,说赏钱,他现在生意做得不错,不说多富有,至少一般日常生活,是衣食不愁了。

生意赚的钱,现在多到根本花不完。

如果说赏赐职务和官职,那苏大为更无所谓了。

他只想做他的不良人,逍遥自在。

所以听了后,只是笑着点头应下。

他这番表现,倒是让李治多看了几眼,不知苏大为因何发笑。

“对了阿弥,你刚才说到用兵,你对用兵有何见解?如果说大唐要对辽东用兵,以你之见,如何打比较好?”

来了。

苏大为暗自心里一动。

之前早就猜到李治有心对辽东半岛用兵了,现在得他几乎是亲口承认。

只不过没想到李治会问自己用兵方略。

苏大为倒也不虚,在征西突厥军中,跟着苏定方他们历练了两年,他现在对军事,说起来也头头是道。

“陛下,辽东苦寒,若要用兵,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天时,那边冬天能把人的手脚冻掉,那种天气,就算是大唐府兵也支撑不住。

所以最佳的用兵时间,是从夏天到秋天,这段时间。

春季寒冷,而且多雨,道路泥泞难行,也不可用兵。

除了天气,第二个要注意的就是补给。

千里转战于敌国,若不能保证后勤供应,我军在敌国境内,恐有覆亡之险。”

“你说的这些也不新鲜,算是老生常谈了,只做到这两点,我们就能取胜?”李治拿起一枚枣,放在嘴边细细的咀嚼起来。

“当然不行,但至少可以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未虑胜,先虑败,此乃兵家求胜之道。”

听苏大为这么说,李治脸上露出笑容:“原以为你只有探案不错,不曾想,对军中事也如此清晰。”

“这些全是在征西突厥的途中,跟着各位将军们学的。”

“你学得倒快。”

“嘿嘿,苏将军和程老将军都是大唐名将,我自然也想跟着多学点。”

苏大为诚恳的道:“若无老将军们的栽培,哪有我在战阵中表现的机会。”

李治看着他,微微一笑,似在推断他这番话里,有几分真心。

停了片刻,李治再次开口道:“阿弥,以你看,苏将军用兵如何?”

这里的苏将军,自然指的是苏定方。

在李治朝前期,全赖苏定方东征西讨,替大唐四周打下安稳发展的环境。

生命最后的几年里,苏定方不是在征讨叛逆,便是在出征的路上。

最后也是死在军中。

大丈夫马革裹尸还,虽然是军人的荣耀,但也同样是一种辛酸。

能活活累死在半途中,可见,大唐虽强,周边的环境却绝不是和平安稳的,相反,一直会出现各种挑战。

苏大为略一思索道:“我在军中曾读兵书,兵法有言,用兵有四种,即为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和兵技巧。

其中兵技巧是便器械,积机关,以利攻守之胜,对士兵训练和武器装备都十分重视。

苏将军精于带兵练兵,攻城拔寨,自然也精于兵技巧。

兵阴阳者,顺时而发,假鬼神之助,指的是善于判断天气,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的人。

苏将军能在暴雪中挥军直进,最终破灭东西两突厥,自然也是精于兵阴阳者。

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以轻疾制敌。主要指战术方面的运用,侵略如火。”

说到这里,苏大为吸了口气:“自古用兵,少有如苏将军这样,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所以我认为,苏将军属于兵形势。”

“你漏了你自己。”

李治看了他一眼,接过武媚娘从旁双手捧着递上来的茶盏,凑到嘴里喝了一口,轻轻将茶盏放在小桌上,接着道:“听苏定方说,你用兵时,开始只带着数百唐军,后来先兼并弱小部落,招收仆从,随即得数千之兵,再攻略木昆部,得兵两万。”

武媚娘在一旁听得目中异彩连连。

虽然李治是在夸苏大为,但以她和苏大为的关系,在一旁听了也觉得与有荣焉。

“如果说兵技巧,从你身上看得还不明显,未知你练兵之能。

兵阴阳,善查天时,这一种,暂时也没看出来。

兵形势者,侵如烈火,这方面,苏定方将军是其中的翘楚,而你此次在西域,表现也可圈可点,以数百人,便可征讨收服数万胡人仆从,一系列做战勇猛果敢,后来听说追击阿史那贺鲁,也是你亲自带的人,追出上千里,几乎都快要追到石国了。”

李治深深看了一眼苏大为。

苏大为面色如常,似乎不为所动。

李治有些无奈的摇头:“以你这次的战功,只有古之卫霍可以与之并论。”

卫霍便是西汉的卫青和霍去病。

正因为两人善于马战,甚至是因食于敌,这才能率军远征千里,深入敌营中而敌不知。

“陛下,谬赞了。”

苏大为正想谦虚一下,却见李治轻拍桌面道:“阿弥,你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马上,大唐将要对辽东用兵,以你的才能,稍加打磨,用不得几年,只怕又是我军一员名将。

所以我想,此次你可以随苏定方之军去征辽东,正好多历练几次。

不知你的意下如何?”

李治嘴角含着微笑,向苏大为投来热情的目光。

而苏大为……

差点没被呛得大声咳嗽。

这是怎么也没想到。

入宫前,想着会挨责罚,或者武媚娘会帮自己脱罪。

但却没料到,李治居然现在就点名自己,问自己要不要跟着唐军一起去征高句丽。

这待遇……

真是没谁了。

苏大为心念急转,向李治和武媚娘道:“多谢陛下看重,不过从军非我所愿,这次征西突厥,耗时尽两个年头,家慈年岁已高,而我又志不在军旅,所以恳请陛下三思,还是留我做不良人吧。”

武媚娘一旁嗔道:“阿弥,怎么跟陛下说话的,让你去军中历练,这是陛下看重,天大的好事,你还拒绝。”

李治抬手下压,示意武媚娘不再多说了。

他转向苏大为,定定的看了一会,忽然道:“你真的不想从军?如果立下灭高句丽之功,朕将不吝封赏,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回陛下,我散漫惯了,实在不喜欢军中的约束,所以,请陛下看在阿姊的份上,容我继续做不良人。”

“你……”

李治两眼微眯,看苏大为就像是看着一个怪物。

这人跟人的想法怎么差这么多?

明明只要在军中,挥足军功,日后凌烟阁若评新朝臣,没准都能入阁。

但这苏大为,他居然这么奇怪……

居然推掉了。

苏大为看着盯着自己的武媚娘,还有似在思索的李治,挺起胸膛道:“封侯非所愿,但求海波平。只要大唐安定,无论是领军在外征战,还是维护大唐治安,做一个小小的不良人,我认为都是对大唐有贡献。”

这话说的,武媚娘都傻了。

出去历练回来,阿弥这张嘴是越来越会说了。

久久,李治嘴角抽动了一下,似是有些哭笑不得的道:“算了,征高句丽差你一个也没什么。”

“陛下,别跟阿弥一般见识,他哪懂什么军略,没有大唐将士在外征战,哪有机会给他当不良人。”武媚娘挽着李治的胳膊,微晃了晃:“阿弥既然有领军的才能,多历练一下,将来获许也能独挡一面,如此人才,岂能埋没了。”

苏大为听得吓了一跳。

自己拚命想从唐军这个坑里跳出来。

没曾想,武媚娘却拚命想把自己塞回去。

当下,他头摇得好似拨浪鼓一般:“阿姊,您就别说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比起从军,我还是更想做不良人,钱多事少离家近,方便照顾我阿娘。”

抬出孝道来了。

武媚娘只得抿了抿唇,向他瞪了一眼。

李治也笑着摆摆手道:“好了,媚娘,既然阿弥坚持,此事就这么着吧。”

奇怪。

苏大为从李治身上,忽然感觉到一股轻松之意。

连空气都仿佛活泼了几分。

再看李治和武媚娘之间,苏大为仿佛悟到了什么。

其实,李治压根就不想我从军吧。

他好不容易才把关陇门阀给斗倒,将长孙无忌踩下去,实现中央集权。

这时候李治最怕的是什么?

最怕的是身边人得势。

怕的是武媚娘身边聚起一大批精英,替武媚娘出谋划策,反过来侵占他的权力。

自古外戚便是皇帝身边的一大隐患。

李治自然不愿意武则天的实力太过膨胀。

这段时间,武媚娘的阿娘,还有阿姊都跑来认亲戚,武媚娘身边的随从不知不觉又多了不少。

在这个时候,李治头风和痛风还不严重,还是亲自处理朝政。

中后期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令武媚娘在台前替他掌控朝局,而她在武媚娘身后遥控。

堪称站在则天女皇背后的男人。

历史上也因为这一点,往往忽略了李治的厉害之处。

却没想,大唐的疆域,正是在李治手中,达到空前扩张。

想明白李治对权力的不安和渴望,就能明白,他对权力的变化,有多敏感,有多大的掌控欲。

所以李治根本就不想苏大为继续在军中熬资历了。

毕竟苏大为是武媚娘的“娘家人”,也可以归为外戚这一块。

所以刚才说的那番话,其实只是试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