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问对

大唐不良人 第一百一十七章 问对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大唐显庆二年,在皇后武媚娘的主张下,洛阳被提升为大唐帝国的东都。

朝廷在洛阳设有各部门的分支机构。

将东都渐渐建设为大唐的陪都。

这个过程,在后来的武周时期,达到顶。

洛阳也被武媚娘封为“神都”。

当然,这些暂且都是后话。

其实这一次苏大为返回长安前,在路上还有所担心,担心需要去洛阳朝见李治与武媚娘。

据说前两年苏定方征服百济,带回的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便是于东都洛阳紫微城正南门——则天门进入,进行献俘仪式。

好在半路上就听说,二月份李治和武媚娘已经从洛阳回转长安。

这也让苏大为暗自松了口气,免了跑完洛阳还得跑回长安才能得见家人。

只不过,他没料到的是,此次入宫的路径,与往常大不相同。

经过比往日多出一倍的时间,最终,苏大为经由玄武门,穿过西内苑,含光殿,经过龙首原,来到了大明宫。

这一下,真的出乎苏大为的预料。

他在外作战三年,长安居然有这番变化。

实际上,因为李治头风眩晕之症,武媚数次提出想让李治在洛阳长住,但最后都被李治以政事为由,只是小住,便回转长安。

最终,饱受病痛折磨的李治,在龙朔二年下令重修大明宫。

“遣司稼少卿梁孝仁监造”,“命征盘石之匠,下荆扬之材,操斧执斤者万人,涉债砾而登崔鬼;择一干于千木,规大壮于乔枚”。

由于皇帝的紧急需要,工程开展十分迅速。

龙朔二年六月七日,制蓬莱宫诸门殿亭等名,至三年二月二日,税十五州率口钱,修蓬莱宫(咸亨元年改名含元宫,长安元年复名大明宫),减京官一月傣,助修蓬莱宫。

龙朔三年四月二十二日,移仗就蓬莱宫新作含元殿,二十五日,始御紫宸殿听政,百僚奉贺,新宫成也”,新宫的修建仅用了十个半月的时间,可谓神速。

同时在大明宫丹凤门南面,辟丹凤门大街。

“置宫后,分诩善、永昌各为二坊”,“街广一百三十步,南北尽二坊之地,南抵永兴坊北门之东”。

所以此次苏大为参见李治,是被车驾接往大明宫。

不再是往日熟悉的太极宫甘露点。

李治和武媚娘自四月搬入大明宫,入住已经半年时间。

自李治起,大唐将会有十七位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

可以说,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真正的王气所在,龙脉之所钟。

大明宫,紫宸殿。

紫宸殿,是唐长安城大明宫中的第三大殿,是内朝殿堂,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

地位次于其南的外朝正衙含元殿和常朝宣政殿,其北是蓬莱殿。

宣政殿北三十余米处为紫宸门,紫宸门北六十米处为紫宸殿。

苏大为在太监王伏胜的带领下,跟着几名内侍,沿着宽阔巍峨的台阶,拾级而上。

眼角余光所见,在台阶两旁,每隔十余步,便有执仪刀昂首挺胸侍于殿下的千牛卫。

一身明晃晃的衣甲,在亮如白昼的鲸油灯照耀下,威风凛凛。

整个大明宫,比过去的太极宫更要恢弘大气。

大唐以大为美。

宫殿要大气,人要大气,行事气派也要大。

站在紫宸殿外,耳中听到王伏胜在殿外小心翼翼的叩首,请求朝见天子。

殿内太监的通传声,渐渐离远。

等待片刻后,方才听到殿内有人窃窃私语,然后有妙龄宫女自殿内出,向王伏胜说了几句。

王伏胜才敢站起身,侧立于道旁,伸手示意:“苏郎君请随我来。”

苏大为点点头。

到了这里,方才领路的太监和宫女们四散散开,不得再进入。

只有王伏胜拿起一柄拂尘,拂了拂,好像要拂去两人身上的尘土。

做了这番,方才躬身领路。

带着苏大为跨过高高的门槛,迈入紫宸殿。

进入殿中,感觉又是不同。

不同于前朝的含元殿,和中朝的宣政殿。

紫宸殿属内廷,一般只有心腹要员,才得以在这里受到天子的接待。

但是话说回来,紫宸殿毕竟属于内朝议事之所,比之过去苏大为在太极宫的甘露殿,受到李治和武媚娘的接待,似乎又有些不同。

但是具体哪里不同,苏大为一时也说不上来。

只是眼角余光看到殿里的装饰富丽堂皇,极具奢华。

光是壁上那煌煌艳丽的唐彩描画,贴金饰银,镶嵌明珠,已经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殿顶,以大如拇指,小如豆粒般的珠玉宝石,构织成诸天星子,更是令人目眩神迷。

更不提殿内的摆设,有来自两万里外萨珊、吐火罗、波斯等国的奇珍异宝,合香金器。

还有出自东海的鲛珠编贝,海底如红玉般的珊瑚树。

另有南方出的兽皮百珍,手工编织。

还有北方盛产的皮毛骨扇,稀世之精。

光是一个紫宸殿,其瑰丽珍奇,已远超苏大为的想像。

以致于他站在殿中,好一会没回过神来。

直到听到殿上传来一个似熟悉,又似有几分陌生的声音。

“阿弥。”

苏大为回过神来,抬头向殿内看去。

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白胖之人。

看上去,竟与安文生有几分神似。

待多看两眼,这才发现,这位坐在御座上的白脸胖子,赫然便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这一长串谥号,是后来慢慢加上的。

现在的李治,刚刚给自己上谥号为天皇大帝。

与之对应的,武媚娘的谥号是,则天大圣皇后。

简称:天皇,天后。

这个时代,倭国国王,封号还仅是倭王。

要到后来,因白江之战大败于唐,于是全面山寨大唐后,倭王才偷偷改称天皇。

直至“万世一系”。

在大唐龙朔三年,倭国还没有万世一系的说法,要系,也是倭王一系。

不过因为苏大为跨海东征,倭国现在已属于大唐版图,未来还有没有倭王,还不一定。

苏大为看到李治,心中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唐的基因,果然是胖子基因。

这才几年没见,李治越发胖大了。

这最少得两百多斤吧。

看这肥胖程度,什么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脂肪肝之类,肯定没跑了。

难怪一直听说圣体欠安,一直头风眩晕什么的。

多半是高血压糖尿病给闹的。

心里想着这些,嘴上则老老实实的见礼:“微臣参见天皇天后,愿吾皇龙体安泰,福寿绵长。”

说完这句,低下头,表示出恰好好处的恭敬。

停了一会,隐约听到从李治喉咙里传来粗重的,略带一丝浑浊的喘息声:“抬起头,到近前来……媚娘,一直在朕,面前提起你,对你甚是,挂念。”

李治似乎真的是太胖了。

一句话说着,分成了几段。

中间夹以喘息之音。

苏大为心里略微有些担心。

不是担心别的,是怕历史会不会又变了,李治这身体,能撑下去吗?

如果万一跟泉盖苏文那样,提前走了。

只怕现在的武媚娘,还无法掌握大唐朝局。

心里想着,颇有几分真情实意的道:“陛下,请保重龙体。”

一边说,一边移步上前。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有机会,得以偷偷瞥了武媚娘几眼。

方才叫“阿弥”的,正是武媚娘。

比之三年前,武媚娘的容颜愈发美艳。

岁月仿佛异常钟情于她。

她的皮肤光滑玉润,宛如新剥壳的鸡子,完美得令所有女人嫉妒。

而她展露出来雍容华贵的风情,在端庄中,透着一丝妩媚。

那种成熟的风韵,笔墨难描之万一。

待走近一点,苏大为更是嗅到从武媚娘身上传出的异香。

虽然知道那是她香囊里的香料,但还是让人心潮起伏,有些魂不守舍。

“阿弥,你这回来,给朕出了好大的难题啊。”

李治的声音清晰了一些,似乎没方才那么喘了。

苏大为的注意力从向自己微微带笑的武媚的眼下,移向李治。

“陛下……臣也不想如此。”

他抱拳苦笑道:“但是有人似乎看不得臣好,一见臣回长安,便迫不及待的想要算计臣,陛下,阿弥真的很惶恐。”

“惶恐……”

李治咀嚼着这两个字,上下打量苏大为,默然片刻,忽然笑起来:“从你脸上,朕可看不出任何惶恐。”

苏大为挺起胸膛,向李治抱拳道:“本来臣是很惶恐,但是来到陛下面前,想起阿弥是陛下的臣子,有陛下替我撑腰,一定会揪出凶徒,审之于法,于是臣便不惶恐了。”

“你啊你……”

李治伸出肥胖如肠的手指,向苏大为点了点,又是吃力,又是好笑的道:“几年,几年未见,阿弥这,张嘴,倒是越发会说话了。”

武媚在一旁掩口轻笑:“那还不是亏了陛下把我这阿弟,派到那么远的地方打仗,兵凶战危,活活把阿弥从一个愣小子,逼得伶牙利齿……”

她的眉梢微蹙,似乎想表现得悲切一点。

苏大为一脸尴尬的向武媚娘道:“阿姊,其实……也没那么惨啦,你想笑就笑吧,看你憋笑也很辛苦。”

紫宸殿内,忽然响起银铃般的笑音。

带着殿外屋檐下的风铃,也一起摇曳着,发出清越的声响。

殿下的千牛卫和太监宫女们心下好奇,却又不敢转头张望。

只能悄悄转动着眼珠,向殿内投以好奇的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