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五章 不祥预感

大唐不良人 第五章 不祥预感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这个唐军兵卒看上去和寻常人无异,只是衣衫被吐蕃人撕扯褴褛,垂着头,嘴角泛着血沫。 身上和脸上还有多处淤青破损,看上去狼狈极了。 于勃论定了定神,不去仔细看这唐人模样,他心里先是下意识念了声佛号,随即又警觉过来:我杀他,就如杀一只鸡,一只犬一样,不必多想,一刀下去,结束他的痛苦。 心中默念丰饶佛祖。 于勃论抬起手里的刀。 就在此时,低垂脑袋的唐兵突然抬头,他的脸上血污满布,一双眼睛黑幽幽的,像是燃烧着火苗。 这种情况下,这人居然笑了。 笑着露出一口白牙,向着于勃论猛地喷出一口血雾,仿佛用尽全身力气般呐喊:“记住我是大唐先锋军第三团,二队第七伙,爷爷我叫黑七郎!哈哈哈哈~” 震耳欲聋的狂笑声,令扣住他的两名蕃名脸上不由变色。 感觉手中这黑壮的唐兵在极力挣扎,几乎要制不住他。 噗! 于勃论手里的刀向前一递,猛地扎进黑七郎心口。 一切停滞。 过了片刻,黑七郎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下去。 抓住他的蕃兵将手一松,他的尸体如一截木桩般沉重的倒下,发出“咚”的一声响。 在一旁的另一名唐兵,突然发出呜咽悲声。 宛如受伤的野兽。 “七郎,七郎!我高三郎对不起你,若不是为了我,你也不会被抓,我……” “杀了他!” 论钦陵一声断喝。 于勃论手里的刀,仿佛机械一般抬起,一刀捅进高三郎的脖颈。 噗哧~ 颈中热血仰天喷起数尺。 那血浇得于勃论满身满脸,看上去赤红粘稠,活像从血池里爬出来的妖物。 于勃论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呼哧喘着粗气,两眼冒着凶光。 他大步上前,抓起第三名唐兵发髻,正像对脖子来一刀,却被论钦陵喝止:“够了。” 论钦陵走上来,伸手轻拍了拍于勃论的脸颊:“阿弟,你现在,终于有我们吐蕃武士的神采了。” “这人……” “这个人是唐军斥侯里比较重要的人物,留着他,我还有用。” 论钦陵微微一笑,从怀里取出独属自己的金属鬼面,轻轻戴在于勃论的脸上,左右端详了片刻,欣喜道:“不愧是噶尔家族的血脉,你戴上这面具,威风多了。” 说完,他不顾于勃论身上的血水,一把揽住他的肩颈,将他亲热的搂进自己怀里,指着第三名唐兵俘虏道:“这个人,是唐军那位先锋前总管,苏大为手下斥候,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你说,我们用他换回赞婆如何?” “真的?能换回赞婆?”于勃论惊喜问。 “要看此人对苏大为有多重要,对吗,赵、胡、儿?” …… 大非川南麓。 已是入山第三日,道路难行,三千人拖着战马,沿着山路,还要带上数日口粮和武器辎重。 要克服山上较中原稀薄的空气,以及山巅难化的积雪。 行路倍感艰难。 “阿弥,再有半日,我们应该能走出大非川了。” 薛仁贵牵着战马疆绳,沿着蜿蜒山道来到苏大为身旁:“前方探过,没有危险。” 苏大为看了看远处,又看了看后军。 一切正常。 但是不知为何,心中却像是有什么事悬着,有些难以安宁。 “怎么了?有何不对吗?” 薛仁贵见苏大为有些心神不属,不由问。 “无事,就是觉得有些太过顺利了。” “翻山跃岭还算顺利?” 薛仁贵不明所以,失笑摇头道:“若是平地赶路,这般路程骑马一日就超过了。” 连续几天高强度行军,就连他这位先锋将军,脸上都黑瘦了一圈,只有一双眼睛依旧神采奕奕。 下面的兵卒更加疲累不堪。 也不知按历史上,薛仁贵率领那五万唐军翻跃大非川,留郭待封三万多人守辎重,自己亲率一万五千骑急扑吐蕃人的马场,是如何实现的。 那种情况,一定要比眼下更加困难。 苏大为收回思绪,听到刚牵马过来的安文生细声道:“从山下绕道走可能更快,但是没有水源补给,而且更容易暴露在吐蕃人的眼线之下,走大非川,已经是最好的方案。” 薛仁贵拍了拍马颈:“我也知道,只是一时感概。” 说完,他转头四望:“郭待封呢?” “他还在后面看着后队,他的队伍负责辎重,没那么快。” “哦。” 薛仁贵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怎么了?” “没什么,只觉得那位郭小将军,似乎对我有些成见。” 苏大为心里一动,心道薛仁贵倒也不糊涂。 历史上大唐的大非川之败,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让人注意的一条,便是将领不和。 负责率主力出击的薛仁贵与负责看守辎重的郭待封,不但没有打出像样的配合,反而互相扯后腿,以致于被论钦陵抓到机会,一举将唐军主力击溃,以致大非川之败。 此次苏大为率领三千余精锐翻山越岭,执行远击吐蕃逻些城的任务,原本也不想把薛仁贵和郭待封这对“冤家”凑一块。 但有事情就是这么巧。 论骑兵冲击之猛烈。 在河西一线,舍苏定方外,薛仁贵当仁不让。 苏定方那身体,若是能上,大总管他早就自己提马槊上了,也轮不到让苏大为领这个任务。 薛仁贵为先锋,苏大为做中军主帅。 辎重和后勤谁来负责? 遍数当时能抽调的将领,无人能出郭待封其右。 人家可是大唐天皇大帝,李治亲自策试的举人,九百人中,只有郭待封和张九龄等五人居上第,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可是独一份。 而且郭待封之前在军中也有历练。 在河西任职时得到裴行俭的赏识,升官至左豹韬卫将军。 人家还有人老爹是大唐名将郭孝恪。 要学历、履历、出身,镀金,全都漂亮到不像话,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让郭待封随军的? 苏大为是想不出来。 这一路上,三千多人人吃马嚼,御寒衣物,包括抵御高原反应的红景天等药物,郭待封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分毫不差。 可以说,郭待封的表现,对得起他的身份。 除了傲气。 有的人傲气是写在脸上,有些人是藏在心里。 可还有的人,傲气是在骨子里。 这支军中高层将领只有苏大为、郭待封、薛仁贵等三人,勉强还加个安文生,属于苏大为的高级幕僚。 苏大为是当朝武后“阿弟”,这一点人人尽知。 还有苏定方这位大唐名将做老师。 有李勣和萧嗣业、程知节、尉迟家等一帮军方大佬爱护。 当今天子直接令苏大为入太子府典戎卫右副卫率。 这些政治意味,出身官二代的郭孝恪自然看的清楚。 对于苏大为,他只有服服帖帖。 至于安文生,首先是苏大为的人,其次安家也属门阀贵族。 郭待封也没什么话说。 但是对薛仁贵时,郭待封就不一样了。 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门阀贵族对寒门的优越感,和隐藏在深处的不屑,哪怕极力收敛,也时不时的会透出来。 薛仁贵虽然质朴率直,也不是傻子,隐隐有所察觉。 一种看不见的疏离裂隙,在先锋薛仁贵与后勤将军郭待封之间蔓延。 “老薛,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苏大为拍拍薛仁贵的肩膀:“我们这支兵马,能不能完成任务暂且不说,但是离开大非川一刻,就意味着暴露在危险下,不可不防。” 这番话,顿时令薛仁贵警惕起来:“我这就去前队,再去检查一番,多派斥候。” “前锋和斥候都交给你了。” 苏大为忽然道:“对了,斥候营昨夜是不是有人没回来?” “哦,赵胡儿他们的队伍,不过斥候散的远,在这山里有些还会迷路,晚个一天半天倒也正常。” “唔……” 苏大为抿了抿唇,翻身上龙子背上:“我与你一起去前队看一下,再走半个时辰,让全军停下休整,准备用午膳,然后在天黑前下山,找个合适的地方扎营。” “喏。” 夜幕降下。 呼啸的狂风中,苏大为率领的三千人队,在背山面河的大非川南麓山脚,扎下营寨。 巡夜和岗哨都做了妥当的安排。 营前多设鹿角和沟壑、栅栏。 还有巡逻队,不断来回巡视。 营寨内,中军大帐,苏大为召集了薛仁贵、安文生和郭待封,以及三个折冲都尉在帐中议事。 “斥候营别的队都回了,但是赵胡儿那队人,迟迟未归。” 薛仁贵双手按住膝盖,一双浓眉挑起,气势沉凝道:“这事有些不对。” “最坏的打算,是可能落入吐蕃人手里。”安文生眯着眼睛,一双细长的凤眸在白净的面皮上,看着像是一团和气的慵懒橘猫。 “应当不至于吧。” 郭待封指着地图道:“这山里怎么会有吐蕃人?就算遇到吐蕃人,斥候也应该会有人传讯回来。” 说着,他抬眼看了看苏大为的脸色,笑着道:“我听说赵胡儿一直是跟随前总管,颇为得力。” “唔,他是一个老兵。” 苏大为手按地图,回忆道:“昔年我与阿史那道真他们征西突厥,当时程知节任大总管,邢国公是前总管,正如我今日之职。赵胡儿是阿史那道真手下突厥归化将领,其人极擅追踪,颇有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