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五十六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

大唐不良人 第五十六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苏大为指了指薛礼,忽然大笑起来。

他笑得十分畅快,又有一种掩不住的得意之情。

这笑令薛仁贵满头雾水,摸不清状况。

他左右看看。

发现安文生也搁下笔,看着自己在笑。

再看看右边的李博,双手拢在袖中,是一种想笑又拚命忍住的神情。

不觉道:“怎么,你们都知道?就我不知道?”

“还有我,我也不明白总管如何知道吐蕃人的虚实。”

李谨行在后方弱弱的道。

不过他的声音,被薛仁贵自动过滤掉了。

“可恶,别卖关子。”

他仿佛斗鸡一般,用力放下手里的头盔,冲苏大为恼道:“快揭开迷底。”

“仁贵,你莫不是忘了你曾帮阿弥寻找过鹰?”

安文生在一旁出声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

薛仁贵这才反应过来,口里忍不住发出“哎呀”一声。

还真是忘了。

当年苏大为在百济用兵时,曾派人去信给自己,让自己帮他寻鹰。

那时薛仁贵还在安西一带,与铁勒人作战。

后来专门寻了当地的驯鹰人,替苏大为找到一只不错的雏鹰,又经专人调教,最后连驯鹰人一起,送给了苏大为。

想到这里,薛仁贵忍不住以手加额:“原来是鹰,我却忘了这个。”

说完忍不住又道:“这鹰……真有这么神奇?”

虽然他曾帮苏大为找过鹰,但他自己,却没有玩鹰的兴趣,军中也有养鹰养犬的,但是好像也就是打打猎,从未听说能帮助判断敌情的。

苏大为伸手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普通的鹰自然是不能,但是经过特别训练后,这鹰首先能发现敌情,在敌人头顶盘旋,再经过许多训练手段,能让鹰将看到的敌人多少,通过‘鹰舞’告知主人。”

鹰舞,便是雄鹰在上空盘旋的姿态。

驯熟的鹰不但能发现地面隐藏的敌人,还能依据敌人的多少,通过盘旋圈数的多少,来传递信息。

苏大为不禁想起在战前,他将鹰远远撒放出去的时候。

骑兵斥候累死,一天也不过百里。

而老鹰飞行,可远不止这个数。

有了鹰,等于替自己开了天空的眼睛。

这是上帝视觉。

而且他手里,远非一只雄鹰。

还有一只鹰中之神,海东青。

此外,还有一张最隐秘的底牌,便是那毕方。

把小红鸟放出,在一定距离内,苏大为可与此鸟,共享视觉。

这就是他能提前预判敌情,和判断敌人虚实的秘密。

薛仁贵不知此事,自然惊骇莫名。

震惊于苏大为对敌人行动的预判能力。

却不知道苏大为做出判断,都是建立在情报信息的预知上。

至于吐蕃人,直到死,怕是也想不到苏大为还有这一招。

“等等,你有鹰,所以知道谷口两端吐蕃人的虚实强弱,但是吐蕃人也有鹰啊,他们为何……”

“有两点,第一点,我在谷中时,你看到的许多动向,其实是故意迷惑敌人,比如我们打通雪谷东面的道路后,主力撤出,只留了少部分兵力拖住入谷的吐蕃人。

其实当时吐蕃人也放了猎鹰,不过当时谷中帐蓬还有营盘一如旧制,那鹰自是分辨不出真假。”

苏大为伸出两根指头:“第二点,就是他们有些鹰,被我的鹰狙击了,根本传不回讯息。”

薛仁贵两眼一眯:“截断他们的情报,并提供虚假的情报,嘿,好手段,阿弥,你不愧是斥候出身。”

一理通,百理明。

薛礼也非庸才,一点就透。

安文生在一旁插口道:“其实阿弥带崔器入谷前,早就知道了吐蕃人的算盘,他这是将计就计,迷惑吐蕃人,早就命郭待封和王孝杰在谷口做了安排。

所以当吐蕃大将悉多于带人堵住东面的谷口时,郭待封部抛下少量车阵,王孝杰部骑兵与对方缠斗片刻,即脱离战场,寻地藏匿。”

李谨行在一旁忍不住道:“昨夜吐蕃人来夜袭,总管也提前知道了?与郭待封部也提前做好了合击的准备?”

苏大为微微一笑,并不回答。

但是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其实夜间还有问题,那就是鹰在夜里,并不如白天那样方便侦察。

但苏大为手里还有红鸟毕方,可以达到侦察效果。

同时传递消息给郭待封部。

这才能做到妙到毫巅的配合。

吐蕃人在他面前,简直如同瞎子和聋子。

李博轻咳一声:“其实昨晚情势仍然十分危险,那些吐蕃人还放出了诡异和异人,幸亏总管早有准备,派出茅山宗的道士们,和军中异人,将其一一镇压,这才没让消息走漏。”

薛仁贵与李谨行心里俱是一凛。

对了,就算吐蕃人的鹰没法传回正确消息,若是昨晚那些诡异和异人,闯入谷中,瞧破唐军虚实。

只要有一个逃回去,整个战局就会被改写。

但苏大为却通过提前布置,将所有来犯的诡异和异人,俱都击杀。

这是绝对的实力。

容不得一点掺假。

“确实很险,有一些运气的成分。”

苏大为自己想来,也觉得有些惊险。

“万一有诡异逃出去,或者我打通东面山谷出口的消息漏出去,虽然我军不会有太大损失,但天亮后的吐蕃军就不会被吸引入山谷,这场仗,就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了。”

薛仁贵此时低头思索着。

他发现,虽然苏大为将谜底揭开来。

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仍有极大的风险。

涉及到大量的工作。

比如击破东面谷口,打穿驻守谷口的吐蕃人后,要如何保证消息不走漏,如何将所有传递消息的吐蕃军斥候击杀。

并且派人假冒东面吐蕃军,传递假消息给西面悉多于、阿桑骨这些人。

这并不简单。

还有在谷中的布置,如何用少量的兵马,顶住涌入谷中那数万吐蕃军。

要是一个不好,留守的唐军被吐蕃军打败,那吐蕃人就会及时反应过来,谷中的乃是偏军。

还有不让一只诡异能从谷中逃出去,传递消息。

更别提对吐蕃人猎鹰的狙杀。

以及在谷中做出伪装,给敌人猎鹰错误的判断。

最后,还有如何在准确的时间里,恰到好处的引发雪崩。

这里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是战场。

薛仁贵他们只在正面与吐蕃人厮杀。

但苏大为的谋划中,在许多看不见的战场,发生了斥候搏杀、天空中对敌人猎鹰的狙击、情报上的博弈、对敌方诡异和异人的击杀,最后甚至是与自然之力相搏。

“留守在谷中的那少量唐军和吐谷浑人,他们……”

“大部份都活了下来。”

苏大为向薛礼看过来:“昨夜让他们化冰水时,我就派人悄然凿了许多藏兵洞,并布置呼吸的气孔,他们藏于洞中,雪崩后,我花了千余人,历经三个时辰,将他们一一挖出来。

除了少数躲避不及的,大部都安然无恙。”

薛仁贵腾得一下站起身,令苏大为惊讶了一下。

“仁贵,你这是?”

“直到今天,方知总管用兵,百战百胜,并非侥幸。”

薛仁贵与一旁的李谨行同时肃容,向苏大为叉手礼道:“我们代军中将士,谢总管。”

这声谢,份量很重。

其中蕴含的浓烈感情,苏大为听懂了。

打仗不容易,想打胜仗,更不容易。

而打胜仗,还能想办法保全自己麾下兵卒,重视他们的生命。

这就更加难能可贵。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下面的府兵兵卒,谁不想跟着一位能打胜仗的总管。

跟着一个,作战计划中,考虑到每一个环节,考虑到如何保护兵卒的总管。

薛仁贵感概道:“我这一拜,并非是拜你用兵如神,而是拜你心细如发,连兵卒的生死都考虑到了。”

按过去的惯例,留下垫后的偏军,基本是要被牺牲掉的。

也就是死士。

百死无一生。

但苏大为的作战计划里,连这些人的生命,甚至包括吐谷浑仆从的生命,都照顾到了。

这一战后,不光令苏大为的功劳薄再添一笔。

在那些吐谷浑人心里,苏大为赫赫武功,乃至对兵卒的仁爱,会永远铬刻下去。

哪怕吐蕃人再野蛮屠戳,也无法去改变人心。

“我有一种预感。”

薛仁贵站直身体,向苏大为看过来,目光中,说不清是羡慕还是感概:“陛下这一朝的名将里,必定有你一席之地,日后名垂青史,当不在苏大总管之下,或许你与苏大总管将会并称……”

大唐二苏?

苏大为嘴角抽了抽,感觉有些古怪。

他摸了摸额头:“仁贵,你这话说的,你以为你就不会入青史?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你战功彪柄,大唐军功史册里,少不了你一份。”

“哈哈哈~”

薛仁贵一弯腰,拾起自己的头盔,笑容甚是欢畅,似乎被苏大为夸奖是极有面子之事。

“那就承你吉言了,对了,我方才见到道真,他的样子似乎有些……”

有些什么,他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听外面传来一声怒吼。

“苏、大、为!”

营帐的帘幕猛地被人掀开。

由于用力太猛,帘幕甚至发出一声撕裂声响。

破烂的布帘随着一股北风,疯狂卷起。

帐内火光狂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