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梦幻年代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还得我来说!(2/6)

全国院线代表…

沈梦溪只认识几个,新影联的高君,上海联合院线的吴鹤沪,南方院线的赵君,旺达的叶宁…

这些都是业内鼎鼎有名的院线经理。

当然,也是抵制片方抬高分账的领头人。

他们见了沈梦溪,很客气的寒暄几句,大都是恭喜《小狐狸和捉妖师》首日破纪录之类的,沈梦溪则回一句‘同喜同喜’…

然后,张卫平也过来了…

……

有一种说法,中国电影很烂的原因之一就是院线掌握着唯一的变现入口。

某种程度上是对的,渠道垄断,缺少竞争!

院线垄断导致电影想卖出好的票房,就必须“跪舔”院线。

否则,再好的片子,不给排片也别想票房高。

从这个角度,制片方为何要去花尽心思、费尽老力拍好电影呢?

维护好院线的关系,只要电影水准还勉强,再请几位当红明星,不愁卖不好。

即使电影太烂,还可以刷票房、发广告,总能吸引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来观影。

幽灵场电影就是这么操作。

晚上12点,电影院一个人都没有,票务却显示满场,甚至十几分钟就刷一场会造成电影火热的假象。

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想拍好电影的人也是有心无力…

这几年,通过拍电影成名的人越来越少。

电影的造星能力越来越差,相反互联网的造星能力在增强。

为什么呢?

主打新人的电影,不给你排片的!

在娱乐圈里,电影是艺术的殿堂,电影演员鄙视电视演员,电视演员鄙视网红。

但当电影不行时,先去成为网红,打造个人IP,再去拍电影镀金,那不比跑一辈子龙套更有机会?

长此以往,演员把电影当成镀金渠道,那就无所谓质量了…

所以,沈梦溪才这么看重土豆视频…

他以前有个做网大的朋友,说过一句话‘院线电影市场其实是非常畸形的,中间商太多了,二十亿的票房,最后片方可能只能拿七亿。’

也就是说:一张四五十块的电影票,真正为影片价值付费的只有十几块。

沈梦溪当时也同仇敌忾,但到了他自己,不可能做变革者、颠覆者…

银幕八万目标写在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里面…

这说明什么?

电影局、文化部都是站院线的!

他们把银幕增长算在政绩里的…

你跟大环境对着干?

……

先放电影。

毕竟这是看片会!

《金陵十三钗》放映结束,张卫平志得意满,上台准备发表讲话——我把产品摆出来了!

“什么叫影院躺着赚钱?如今市场渐好,租金、人力费用近几年都大幅上涨,经营成本飙升,影院经营也并非易事。更何况除旺达、嘉禾等极少数院线外,不少院线的很多影城属于加盟型,院线也只是拿一点分成而已!”

“商场刚建成给电影院免了三年的房租人家才愿意建的电影院,为什么不愿意建?就因为不赚钱啊。”

“影城平时场均上座率都很低的,一场几个人很正常,全靠大片和档期…”

“影院靠天吃饭,票房不好就赖影院不爱护,但有人看哪家影院不是大力支持?人次不拉上来就说观众没热情,等到没人盖影院了你们拉幕放露天去?”

张卫平还没开口,底下一堆院线经理开始诉苦…

单纯做影院,确实不赚钱。

平均来说:盈利周期需要五年。

所以,越往后,影院成了巨头和资本游戏。

人家为了品牌知名度,为了掌握更多的渠道终端,亦或者是为了提高自己商业地产的顾客滞留时间和顾客粘度等等目的,赚钱变成了一个次要的目的。

当然,也有例外,12~16年,四年时间,影院的上座率平均在15%以上,一年就能回本!

后来嘛,随便查查上座率就知道了,除了春节档,大部分影院的上座率稳定在5%上下…

这是慢慢走上成熟期了…

所以,全球范围内,影院是夕阳产业…

“大家对《金陵十三钗》有什么看法?觉得我们的产品怎么样?”

没等人接话,张卫平接着道:“《山楂树》《三枪》我都没提,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希望和院线双赢,既然我六亿投资,既然你们都是专家,我先给你们看货,你们一看就知道这片子值不值,是不是能让你们今年大丰收。”

“从拍片到宣传发行,全是投资方一家承担的,但既然要双赢,就应该风险共同承担。这次《金陵十三钗》卖给北美发行商,我们65%,他们35%,如果影片发得越来越好,我就降低分账比例,他们就提高,这就很良性,而不是一上来就给定了。”

“你们可以问问沈梦溪,他不是经常在美国卖片子嘛!”

沈梦溪跟佟钢坐在边上,观察事态发展,听到他的话,愣了一下,然后道:“我们的电影一般交给布伦屋或者华狮发行,最多只能在1400家影院上映,分账比例首周70%,然后65%,以此类推,反正至少能占到一半以上的分账…但那是美国,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的!”

“如果从国产电影的投资水准来说,老实说,能占43%的分账,我觉得还挺合理的…”

“先别急!”沈梦溪不紧不慢道:“我们一部电影成本最高能有多少?就你的《十三钗》花了多少钱?有2800万美元没有?回本需要多少钱?我们的票价跟美国平均票价几乎平行,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票房回本的难度比美国低好几倍!”

“我觉得你想提高分账,应该降低票价,拉高观众场次…”

张卫平急了:“谁说2800万美元,我们花了6亿…”

“别跟我扯这些,我做过《盗梦空间》,做过《源代码》,我是制片人也是导演,电影花了多少钱,我扫一眼就知道!”

怼完张卫平,沈梦溪扭头看了看院线代表们:“我刚说的话建立在投资水准低的前提下,1000万美元以下的片子,质量过关,通过市场收回成本的难度不高,但如果超过1000万美元呢?我们制片方不可能只做剧情片吧?中国电影要进步,肯定要走工业化路径,什么叫工业化?大投资、大特效、大明星!”

“如果一部投资5000万美元的大片没能通过市场回本,谁还愿意接着做呢?”

佟钢抬头看了看他:“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可不可以灵活一点,签个补充协议,针对的就是票房大卖的大制作…”

“你怎么区分大制作?”

“确实不好区分”沈梦溪‘想了想’,接着道:“而且有些大投资本身就是烂片…”

“这样吧!”沈梦溪重新抬头:“那就以票房为基准,院线划分界限,基准就定在三亿吧,每超过一亿,片方能多拿一点分账?”

“这样的话,电影大卖,院线也能多赚钱,双赢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