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梦幻年代 > 第八十八章 针锋相对!(3/5)

我的梦幻年代 第八十八章 针锋相对!(3/5)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3:09:07 来源:笔趣阁

先说一句,中国电影目前的产业格局很像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

我这么说的,当然是有依据的:

1948年派拉蒙法案更是直接促成了大制片厂放弃了他们在渠道上的垄断,美国电影工业进入另一个周期。

金融、保险机构也开始在这个阶段深度介入好莱坞的生产链条中,一部分独立制片公司迅速接受了他们,允许保险公司对生产过程进行管控、监理,促成了大制片厂朝着代理方向发展——制片人制度!

美国电影的细分化、专业化、类型化也是在这个阶段得以发展出来。

八十年代之前,老美的电影产业,主要表现拍板子定项目!

讲人情、看才华…

跟现在的华语电影创作语境差不多…

资本回潮之后,才会有更加冷静的创作环境——当大家都成为高手了,这个时候谁能胜出的主要原因,不是你做的多么的对,而是,对手有多蠢!

简单来说,沈梦溪之所以能不断成功,除了因为领先时代的眼光,最主要,对手不停犯错…

《1942》当然是好电影,立意深刻,揭露人性…

但在一部喜剧电影现象级起势之后上映,注定了悲剧!

……

沈梦溪不爱跟京圈那帮人混一块,最主要原因:这帮人爹味太浓!

优越感溢于言表。

可能是老北京特产,深受贵族文化熏陶,总认为自己个大院子弟,看不上院外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讲,冯晓刚的人生的轨迹,在《手机2》之前,典型的华娱文男主角人设——除了长相。

你看啊,华娱文男主角,出身一定得平凡…

然后才能我命由我不由天,实现**丝逆袭!

这中间,一定得有专业提供打脸的配角,比方说汪朔、马未都之流。

现实也一样,就你看那几年的新闻爆料,汪朔人前人后提起冯,总是高高在上的口气,好像作为一个多年没有成型作品的作家还能一直给人家一个一流导演当人生导师似的;

马更是多次公开的拿冯年轻时跟他们胡混时的那些低三下四的姿态说事儿。

这个事儿除了能说明这个圈子的封闭和冯当年的处境,也是他们让外人不齿的一个原因——他们看人就是看出身,冯的父亲算不得什么高干,而且很小就和母亲搬出大院了。

如果你说冯是因为“会说话”、“察言观色”、“永远做末座儿”、“有眼力见儿”被你鄙视,那没得说,因为很多人就不喜欢这种曲意逢迎的人;

但是你仅仅因为他原来住在大院里,后来搬出去了,或者家长地位不如你家长高你就看不起他,是不是有点儿操蛋?

活在大清朝!

你大清早就没了!

如果你明说冯晓刚这样的为了出名、挣钱,观众想看什么就拍什么,一点儿艺术家的范儿都没有,所以鄙视他,那也尊重你的意见,可你也没少跟丫合作啊?

怎么着,你给冯写本子都是义务帮忙是怎么着?

没收钱吗?

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说,冯晓刚真的很让人佩服!

当然,《1942》跟这帮人没啥关系,这电影的原著是刘震云…

拍《1942》? 冯晓刚压力很大!

这电影完全是他个人选择。

他自己事后说过,做好了票房不利的准备…

其实,当一个导演准备拍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他已经做好了亏钱的准备——私货这种东西就是不符合大众欢喜的。

然后呢? 华宜今年大亏特亏了!

《太极》赔了一个多亿,《1942》亏不起了? 不仅亏不起,还承担拉高华宜市值的任务。

那怎么办?

硬着头皮上场咯!

北京会展中心后台? 待会是《1942》首映,冯晓刚在看微博? 沈梦溪的微博? 解释他为什么敢说二十亿盘口:

“全世界的电影市场有一定的共性? 市场目前最容易出票房的电影? 就是特效大片和国民喜剧,追求一定思想深度的电影,很难有好的票房。”

“我之所以说《一镜到底》 《泰囧》能拿二十亿以上的盘口? 是因为这俩部电影都具备国民喜剧属性,不出意外,会联手统治整个贺岁档。”

“没有看不上对手的意思,我尊重所有电影,但电影市场讲究赢家通吃,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

冯晓刚忍不住叹了口气…

压力山大!

尤其是点开评论,有人问沈梦溪‘《1942》票房会怎么样。’

沈梦溪回答:‘估计不会太好,主流观众对文学、电影艺术的价值诉求仍然是“圆满”为主,很多人看电影就是了“爽”,为了轻松一下,并不想在电影院里接受两个小时的内心煎熬。不过冯晓刚导演也到了任性的年纪,拍几部他认为有价值的电影,挺好的,阿某也一样,阿某加盟我们公司后,选的片子、题材没有任何市场前景,但我们依然会投资…’

好嘛,不谋而合!

但是呢,压力再大,该上也得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发布会,记者问答时间:

“我觉得观众需要不同的电影,电影需要很丰富,让大家看完了有很快乐的,也有得到宣泄的,但是《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有它自己的这个电影的这种观影的感受,我不能左右观众。希望观众觉得看完这个电影有收获,没有浪费了这个电影票的钱,我觉得就是最重要的。”

“我想问一下这个电影和《唐山大地震》相比得话,票房有什么期待?”

“我相信没有一个导演拍完一个电影,不对他自己的票房有一个期待的,我这次为什么没有说,因为我是怕低估了这部电影的票房。”

一个年轻记者提问了:“沈梦溪制作《一镜到底》,邀请葛尤老师出演,而且跟你们同档期上映,你会觉得是威胁吗?”

黄忠磊回答:“谈不上威胁不威胁,中国电影市场这么大,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都有兴趣,有的观众喜欢深刻一点的剧情,有的观众去电影院就是傻乐,我们的目标是前一类!”

“那他说贺岁档拿走二十亿…你有什么想说的?”

“哈哈…大话谁都会说,我还说我们华宜要拿走30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