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吞明 > 0202 两个县令还不够

吞明 0202 两个县令还不够

作者:逐日武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1:36 来源:笔趣阁

刘江听了刘佩的话,立刻抖擞精神说道:“这功劳确实不好报。不过也不是没办法。卫所那边是咱们的正牌子上官,肯定是要报的。可是如果单独报给他们,只怕我们的功劳会被吞的干干净净。要想保住我们的功劳,就要在胶州和诸城这两个县令身上做文章了。”

刘佩趁着刘江对着启奇涛他们口沫横飞的时候,深深的看了刘江一眼,然后笑眯眯的说道:“哦?那你是如何想的?详细的说一说。”

刘江得了刘佩的话,就更来劲了,说道:“首先,咱们要确定一点,全部的功劳是保不住的!能保住一大半就是天幸了!剩下的功劳就要分出去才行,可是怎么分才能保住大部分功劳就要琢磨琢磨了!”

刘佩插言说道:“你们几个仔细听着,也多想想,刘江你继续说!”

刘江接着说道:“卫所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那些当官的几辈子联姻,结义什么的,早就成了气候,咱们是顶不住的!要是按照正常途径报上去,这功劳就剩不下什么了!诸位哥哥们说对不对?”

几个人都点头表示同意。吴毅洲咬牙切齿的说道:“那些狗日的,平日里只知道盘剥军户,正事干不得一件,抢功劳倒是一把好手!”

刘江笑眯眯的说道:“就是啊!所以要想全部保住我们的功劳不太可能,恐怕只是要分出一部分功劳给这两地的县令。只要将那些文官扯进来,他们为了功劳自然会和我们站在一起,去和卫所打擂台!这样我们功劳大头就算是保住了!”

刘佩大笑着说道:“说得好!就是这个道理!”然后他转回头,对启奇涛几个说道:“你们想明白道理了吗?”

启奇涛几个人纷纷摇头表示不明白。刘佩恨铁不成钢的说道:“都说了,平日里让你们多读书、多动脑筋,就是不听!如今抓瞎了吧?”

吴毅洲憨憨的笑了两声说道:“这些事情有家主做主便是,我等只要尽心厮杀就好!

启奇涛等人也跟着连连点头。恨得刘佩又照着吴毅洲的小腿踢了一脚才说道:“刘江说的不错,要想保住我们大部分的功劳就得把文官扯进来。但是但是两个县令还不够!光两个县令还对付不了山东的勋贵们。”

刘江惊讶地说道:“两个县令还不够吗?那个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啊!”

刘佩微微一笑说道:“你还别惊讶,还就是不够。”

刘江之所以认为两个县令能压制住山东武官是有原因的。在明朝前期的时候,文武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各干一套。但是问题就是出在土木堡之变上。

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件。土木堡是位于现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土当时处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

当时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野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而且当时后勤供给不足。当大军到达土木堡时,可能是饥渴难忍的军士发生小规模哗变,导致大军混乱,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以致兵败,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重要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这才安定了人心。

当时也先挟持英宗回京,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拥立郕王为帝,遥拜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并亲自守城拒绝英宗回京。

土木堡战败,勋贵集团损失了大量的中坚骨干,再加上战败的影响,一时间

陷入了低潮。而以于谦为首的文官们则在击退了瓦剌兵马之后走上巅峰!

本来明朝的军事最高权力机构是五军都督府。而在北京城保卫战的时候,于谦等文官越过五军都督府掌握军队的权利,直接调动兵马反击瓦剌,这在当时看来是权宜之计。

但是北京保卫战结束之后,文官们却没有归还这项权利。反而把调动军队权力放在了兵部,彻底架空了五军都督府。而当时新登基的皇帝迫切的需要文官的支持,所以就默许了这件事。

景泰八年(1457年),武官石亨、文官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而在英宗重新登之后,皇帝五军都督府,都督府掌握军队的这项权利他也没拿回来,彻底的被文官把持住了!

于是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官们为了利益开始向前宋一样摆弄勋贵、武将。而勋贵集团损失了大量的中坚骨干之后也无力发声,所以导致武人的地位一降再降!军心士气全无,任凭文官摆弄!甚至国内外出现战事,都要派文官去指挥。

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明朝后期的时候,一个正五品的武官见到一个七品县令都要大礼参拜。就连戚继光那样的英雄好汉给张居正写信,落款都要写上“门下走狗”的字样!可见当时武人地位之低。

但这也不能说明勋位武人就无力反击了。那些勋贵们本省就扎根在军方,他们还不断的相互联姻,层层叠叠的盘踞在军方上下各处。如果他们真的团结起来,力量也非常强大的。所以文官们虽然压制住了勋贵武人们,但是也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分。

像这次刘佩报功的事情。如果仅仅牵扯上两个县令,他们是万万抵挡不住眼睛都红了的这些勋贵!这毕竟是破军杀将的大功啊,怎么可以放过!功劳占了,再报上去,又能将不少子弟塞进军方,把持住更多的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