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青梅煮酒为谁斟 > 第五百一十四章

青梅煮酒为谁斟 第五百一十四章

作者:戴莫凡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0-08 09:11:49 来源:笔趣阁

望着这个老乡和儿子昔日的好友,孙秀芳心中五味杂陈,感慨自己儿子活着该多好啊。

王英先端来果盘,又忙着去给两人倒茶。

张强平时很忙,他很少到王英家里来,有什么事都是崔云香过来走动,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婶,您老人家身体可好啊?”

孙秀芳笑着点头,“好,好着呢。”

“婶,您没事和王英经常到我家坐坐,我常年不在家,孩他娘自己在家也闷的慌。”

“哎呦,平时可没少麻烦他崔娘。”

“婶,您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啊。”

“没困难,现在日子过得好着呢。”

王英和崔云香坐在一起,崔云香抓了果盘里的葵花籽磕,瓜子入口,她不禁眼前一亮,“英子,你家瓜子这个味道好,在哪里买的?”

“哪买的呀。”王英笑道:“我买的生瓜子,自己煮的。”

“那你教教我,回头我也煮去。”

“就是用橘子皮,花椒,大料放上盐一起煮,煮完后摊到火墙上凉起来,等水分烤干了就又香又酥了。”

“那行,回头我试试去。”

张强没坐多久就起身告辞,毕竟这家里没个男人,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不像石大勇活着的时候,两人有很多话,能从家庭聊到工作,还能从工作延伸到时事政治,而且有可能中午他就和石大勇喝上了。

张强喝完杯中茶,站起身说道:“婶,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还有好几个同事家,我还得去转转。”

孙秀芳对张家人充满好感,不光是因为两家是老乡,张家这些年对自己家没少帮助,孙秀芳对张强是感激的,但她一个老太太,又不知道该怎么回报人家,张家又什么都不缺,她跟在后面说道:“中午在这吃吧,我包的芹菜馅饺子。”

这年月,冬天的蔬菜很少,基本都是老三样,白菜、土豆、萝卜,这芹菜都说是什么新的种植方法,在大棚里种出来的,鲜亮,也贵,孙秀芳拿它当好东西。

“不了,不了。”张强摆摆手,笑道:“我家也包了,也是芹菜馅的,等哪天让孩他娘整几个菜,您老上我家去吃顿饭吧?”

孙秀芳没打算去别人家吃饭,但别人好心,她就答应着,反正答应是一回事,去不去又是一回事。

“行啊,不过还是让念念妈做几个好菜,你们抽空来我家吃的好。”

孙秀芳婆媳俩个送张强夫妻往外走,到外屋的时候,王英拎出一袋子瓜子,“嫂子,这个你拿上,我煮的瓜子。”

原来王英见崔云香喜欢她煮的瓜子,刚才就已经给她装好了。

崔云香没有作假,直接接到手里,“主要是你这个味道太好了,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夫妻俩个出了门,张强对崔云香说道:“我得去同事家拜年,你跟我去不?”

崔云香摇头,“你去拜年我去干啥,我回家。”

“那我走了,中午不一定回家吃饭啊。”

每年差不多都这样,张强不一定就会被哪个同事留下了。

崔云香到家的时候,五个孩子正在打牌,赢糖块呢。

“谁赢了?”崔云香挨个瞅了瞅。

“妈,我赢了。”张兵高兴的眉飞色舞,“我今天手气老好了,一个劲的赢。”

想想瘪瘪嘴,她的糖块都让二哥赢走了。

崔云香看见想想委屈的小模样,嗔道:“让你带妹妹玩呢,还当真赢啊。”

崔云香说完,直接坐在想想身边,“来,咱娘俩一家,把他们的糖都赢过来。”

崔云香和想想合伙,终于把想想逗高兴了,为什么?因为赢了呀。

石可要去拜年,张军也要出去转转,反正两人一路,张军就带着弟弟和石可姐妹一起出了门。

张军和张兵最先去王英家,王英见张家兄弟来了,急忙大把的零食往两人兜里装,张兵高兴的,只顾张着大嘴笑,张军是大人了,推辞不过,接了一把花生。

一行五人只走了几户平时关系好的人家,拜完年也就才九点多钟。

“可可,下一步咱去哪儿?”张军问身边的姑娘。

安安和想想也看向大姐,俩个小姑娘,眨着晶晶亮的眼睛,里面充满了期待。

要按石可的意思,拜完年直接回家,可看俩个妹妹的表情,明显是不想回家呀。

“你俩想去哪?”

安安和想想:“大姐你说去哪就去哪。”

小城这么小,石可真不知道哪里有好玩的,她问张军,“军子哥,你给个建议吧。”

张军摸摸下巴,“要不咱们去文庙转转?”

“好啊好啊!”想想拍手赞成。

石可皱皱眉,“文庙那么远,咱们怎么去呀?”

要是去的人少,骑辆自行车就行了,可是他们人多,就一辆自行车明显不够用啊 。

张军说道:“不算多远,咱走着也就半个钟头,就当健身了。”

“去吧去吧。”安安和想想一人扯着大姐一只手摇晃着。

平时弟弟妹妹们的活动范围不是学校就是家属院,妈妈上班,奶奶年纪大了,鲜有带他们出去转的时候,哦,也不是没带他们出去玩过,秋天蘑菇出来的时候,会带他们上山去采蘑菇,过年了也让弟弟妹妹放松放松。

“那好吧。”石可答应。

大家伙约定去文庙玩,可是现在念念不在跟前,这孩子要是知道出去玩不带他,回头肯定闹腾,石可说道:“念念怎么办,也不知道他跑哪去了。”

张兵往年都是和念念一起去拜年,就今年他起晚了,念念又跑的快才没有一起,所以他都去哪些家大概知道差不多,忙说道:“可可姐,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找他。”

“行。”石可说道:“那小兵你去找念念,我回家跟我妈说一声,咱们去逛文庙。”

张军说道:“我也回家跟我妈说一声。”

几人去文庙玩,不算玩的时间,光来回路上就得一个小时,回来就不知道几点了,不跟妈妈说一声,妈妈肯定担心。

崔云香正计划着中午给孩子们做什么好吃的呢,张军拉开房门,露出一个脑袋,“妈,我们去文庙玩,中午不一定回来啊。”

“啥?都去啊?”

“嗯,我和老二,还有可可他们四个。”

都出去玩,就剩她一人在家,崔云香心里有些不舒服,“你们都出去玩,就我自己在家呀。”

确实,家里就剩老妈自己也挺孤单的,张军走进屋内,“那妈,咱一起去呗。”

崔云香也想出去转转,但大年初一家里又不能没有人,只好说:“算了,我就不出去了,你们快去快回,别在外面玩个没完。”

念念和家属院的一群小小子跑东家、串西家,正串的热闹,张兵跑过来了。

念念还以为张兵也是来拜年的,说道:“二哥,你怎么才来,我们都拜好多家了。”

张兵跑的呼呲带喘的,“我不拜了,我大哥说要带我们去文庙玩,你去不去?”

“去去。”

念念立马脱离拜年小分队,拉着张兵的手往回跑,还嫌张兵跑的慢,“二哥,你快点。”

文庙很大,坐北向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风格属于唐代,距离现在已经有了近九百年历史。

初一、十五是善男信女们礼佛的日子,尤其是大年初一,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为了能给佛祖供上第一支香,有的人甚至天还没亮就来了。

人多,做生意的就跟上来了,卖糖人的,卖糖葫芦的,卖江米棍的等等很多很多,还有带着家里鸡蛋、咸菜的过来摆摊的。

石可从来没有赶过庙会,她没想到年初一这天文庙内外会有这么多人,刚到山门,路上已经挤的走不动了。

文庙的山门俗称大成门,建在60厘米高的石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两山柱抱于墙体体内。

檐柱间由立栏相连,柱头平板枋上置五踩斗拱。前后台明两侧安装汉白玉栏杆、栏板、望柱、手扶石、垂带、踏跺,雕刻精细,组装严实。

前后檐下分别悬挂"大成门"牌匾,蓝底金字,非常醒目。门前左右,有汉白玉石狮一对,造型十分逼真。

“大狮子!”

念念高兴坏了,他哪里见过这么高大威猛的狮子,挤开人群跑到狮子下面,他先把大狮子从头摸到屋,最终把视线落在大狮子的头上。

狮子大张的嘴里有一个石球,能在嘴里转动,却拿不出来,念念觉得奇怪,两只手捧着石球左右试探,问跟过来的张兵,“二哥,你说这个球怎么放进去的?”

“我看看。”张兵摸着球试过来试过去,突然坏笑一下,“哎呀,咬我手了!”他左手抓着右手腕使劲往外挣,右手好像被什么咬住了动弹不得。

念念吓得一哆嗦,猛的把手缩回去,接着紧张的脸色都变了,抓着张兵的胳膊帮忙使劲,“二哥,二哥,我帮你。”

张兵见念念当了真,哈哈大笑起来,“念念,你可真胆小,这石头狮子,假的,怎么能咬人。”

念念心有余悸的瞪眼,“假的你装的那么像?我还以为庙里的狮子有灵性,真的活过来了呢。”

这时张军走过来,摸着石狮子的头上的卷毛说道:“老二,你又吓唬念念。”

“军子哥。”念念又指着石狮子嘴里的石球问道:“这个球我拿不出来,不知道它是怎么放进去的。”

“不是放进去的。”张军伸出骨节分明的食指推了推石球,“这是直接在嘴里雕成的。”

“哦。”念念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庙会上卖小吃的特别多,念念兜里装了两块钱巨款,他看什么都想买,但又舍不得花钱,就去怂恿想想。

“三姐,你想不想吃糖葫芦?”

想想看旁边草把上红彤彤的糖葫芦,点点头,“想。”

念念扯住想想的手,“那咱们去买吧。”

想想跟着弟弟站在草把前,仰头问扛着草把的摊主,“糖葫芦多少钱?”

“小朋友要买糖葫芦呀。”摊主把草把从肩头上放下来,说道:“两毛钱一串,要几串啊?”

想想很少花钱,平时偶尔得了几分零花钱,她都会放到一个小盒里攒起来,今天她兜里可是有两块钱巨款的,想想手伸进裤兜,抓着两块钱,心里迅速算了个账,买一根的话她还有一块八,嗯,能买。

“那你给我拿一根吧。”

“三姐,我也要。”念念扯扯想想的手。

想想看了弟弟一眼,自己是姐姐,确实应该照顾弟弟,她肉疼的又减去两毛钱,“那拿两根。”

“好嘞。”摊主正要从草把上抽出俩个糖葫芦,念念忙说道:“我们自己挑。”

摊主乐呵的停住手,“好,你自己挑。”

念念围着草把转了一圈,才挑了两串自己认为最大的。

想想正想掏钱,石可走过来,说道:“老板你给我们便宜一点,我们再拿四根。”

“不行啊。”

石可指着不远处说道:“你看卖糖葫芦的有多少家,你要是不卖我们上别家买去了。”

庙会上卖糖葫芦的是最多的,这也不需要固定的摊位,都是扛一大草把,边走边卖,卖完了再回家拿。

石可又是个会讲价的,最后花了一块钱买了六串糖葫芦,分糖葫芦的时候她还不忘教育妹妹,“买东西一定别忘了讲价,你看咱不是省了两毛钱。”

吃着糖葫芦,想想最高兴,省了四毛钱,还吃上了糖葫芦。

今天几个孩子兜里有钱,看什么都想买,石可怕弟弟妹妹乱花钱,就把钱都收到自己手里统一支配,告诉他们等逛完庙会再把剩下的还给他们。

吃完糖葫芦,石可买了甘蔗,甘蔗还没啃完念念又看上了江米棍,所幸江米棍便宜,一毛钱买好几根。

张军是六人中最有钱的,他不时的买些小零食发给大家,就这样溜溜逛逛,跟着人群进入文庙。

文庙内,虽然人还是摩拳接踵,但表情都带着恭敬。

庙中烟雾缭绕,每个殿前都有一个巨大的香炉,炉中都插满了点燃的香烛,有的香甚至有一米多高。

香客络绎不绝在佛像前参拜,他们跪在蒲团上,虔诚的叩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