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和李白是同学 > 第242章 杖毙王毛仲

我和李白是同学 第242章 杖毙王毛仲

作者:大强67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3:52 来源:笔趣阁

李瑁刚想继续抵赖,头上的血一下涌了出来。这家伙有些晕血,瞬间意识便开始模糊。

李隆基挥挥手,叫抬下去找太医救治。然后又让高力士传王毛觐见。

此时的王毛仲还在太子府,自从太子走后。他就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坐立不安。别看他说的笃定,其实若是李隆基真的发怒。他知道凭太子那点实力,根本抵挡不住。

这时候高力士走了进来。看着他说道:“陛下叫老奴宣你,结果衙门和你府上皆没有。我一猜你就是在这里,跟我走吧。”

王毛仲两条腿开始哆嗦,强挤出些笑容。“高公公能否告诉下官,陛下召我何事?”

高力士一笑,“陛下的事情老奴岂敢乱打听?去了不就知道了。”

王毛仲无奈的跟着高力士来到了御书房。却见李隆基面色阴冷,“李瑁的胆量我知道,有些事他不敢去做的。你肯定是帮了不少忙。你对我有功,但这绝不不能成为你居功自傲的理由!你可以选个体面的死法。我可以不追究你家人,让他们回原籍即可。”

王毛仲立刻瘫软下来,他知道李隆基的决定已经无法更改。但是仍旧不甘心的说道:“陛下,臣可是为你出生入死的!”

李隆基闭上眼,“朕若不是念及从前,此刻你已经被诛九族了!”

说完又是一挥手,“拉出去,杖毙!”

王毛仲如同一条死狗一般被拉了出去。他不敢再开口求些什么。因为一旦触怒李隆基。自己所有的亲人也就完了,这可不是李隆基吓唬他。

“难道朕真的错了嘛?”李隆基眼神定住,对着屋顶的某一处发问。

高力士摇摇头,“错了就是错了,你是皇帝。总不能朝令夕改吧!”

外面传来一阵惨呼声,很快就没了动静。不久,一队千牛卫直奔左武卫大将军府,送来一具尸体。王毛仲家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尽数驱逐出长安。返回原籍,原籍的田产给他们保留了下来。也算是给留了一条活路。

从此,曾经在长安不可一世的左武卫大将军王毛仲。终于用一个没人想到的方式谢幕了。

接着,太子被囚禁东宫三个月,不许出府。好像跟金仙公主被刺有关。接着洛阳刺史接到圣旨,刺客不用再审,原地凌迟即可。

老刺史激动的大摆了三天酒宴,庆祝自己逢凶化吉。

此时,李瑛他们早已经弃了马车,包下了一艘画舫南下而去。李瑛的这次出走,可比卯儿那次享福多了。一路的吃喝玩乐。

此时船已接近江东,满山的花海大部分都是白色的花朵,几个人坐在甲板上,远望赏景。王之涣看着杜甫,此等美景,贤弟可曾有诗?

杜甫放下酒杯,负手长吟。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好诗!几个人纷纷称赞,金仙公主目中闪出异彩。她喜欢诗词,但是却极少喜欢哪个才子。王小强是第一个让她感到不一样的男人。然后就是这个叫杜甫的少年了。

此刻杜甫望着王之涣,“王兄对这大好江山难道没有感触?

王之涣哈哈一笑,立即挥毫泼墨,顷刻间,一首五言绝句便跃然于纸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好诗!”杜甫不由得大赞!金仙和李瑛亦是跟着鼓掌!此时杜甫和王之涣依旧不知道金仙和李瑛的身份。

“姑娘今天没诗吗?”杜甫看着金仙公主,因连日的相处,金仙的才华早已经被王之涣和杜甫知晓,此时两个人吟吧,自然看着金仙。

金仙羞涩一笑,“我刚才确是想了一首词。只是词句尚未研磨,不过即是为了助兴。也就不多顾忌格律之事了。”

说完,拿过纸张,轻舒玉臂,只见那毛笔瞬间便落下一个个清丽的小字,柔美,却极有风骨。

西江月

执卷核销闲日,画眉稀释年轮。案头小相掩红唇,误会春风偷吻。

帘外有花逐水,镜中有子蒙尘。情怀不似少年人,缺个新诗做引。

“哈哈,好个缺个新诗做引!笔法老道,寥寥数语却栩栩如生的勾勒出少女心态。当浮一白!”杜甫此时已经酒醉,但是极喜欢金仙公主此诗,杯中酒一饮而尽。

金仙公主此时却露出小女儿心态,双颊绯红,偷偷望着酒后性格爽朗起来的杜甫。

王之涣这时候看向李瑛,“蒋兄无诗吗?”

李瑛还真无诗,他自由就是个务实的性格。对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无感,所以跟老爹那附庸风雅调子一直背道而驰。

此时被几个人盯着,加之又喝了点酒,突然想起崔成器那几个人。心里沉吟一下便有了主意。便站起来立在船头,摇头晃脑道。

临江仙

换了人间盛季,赢回心里虚空。一行人在说风景。窗边花事了,纸上墨香浓。

剃个头成僧侣,勾些话笑英雄。江湖试问有谁同。我名不规则,你是哪根葱。

额,几个人一下愣住了。谁也没想到,平时总是一本正经的李瑛会写出这样一首词!

“哈哈哈,”杜甫和王之涣抱着肚子笑的前仰后合。

金仙公主也被自己侄子逗得用手捂住嘴一个劲的偷笑。

几个人笑闹完了,李瑛突然冒出一句。“南诏会是什么样子呢?”

王之涣是个做过官的人,虽然是不入流的。但也是官啊。他接过话头,“还能啥样?不过一化外之地。据说那边连个像样的城池都没有。”

李瑛看了他一眼,“你是不了解我师父。同官你去过吗?”

王之涣摇摇头,“我做过一届主簿。治理地方还是有些心得的,朝廷的大方向如此。谁又能多出色?百姓能少些饥荒就是大功绩了。”

杜甫深以为然的点头,他少年离家游历,所闻所见了太多的悲苦。因此对这个世界他心中便有着一份悲愤。

我数年游历,见过了太多的人间冷暖,为此写过一首诗。一直不太愿意读给人听,今天酒醉,就当我放荡一次吧!

几个人立马点头。杜贤弟请让我们一同欣赏。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杜甫读完诗,眼里已经有了泪痕。作为一个少年人,他见的东西还比较少。所以遇到一些反差较大的事情情郁于中自然发之于外。

李瑛拍拍杜甫的肩膀,“你们真该去同官看看的。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你们可能永远不会相信,在大唐曾经有那么一个地方。百姓不会挨饿受冻。孩子到了六岁就有学上。不但免费,而且管饭。农户家家有足够的余量。工匠各个都有工钱,只要你肯干活。你一家人的生活就会很富足!”

不但王之涣和杜甫,连金仙公主都吃惊的看着李瑛。杜甫上前摸摸李瑛脑袋。嘀咕一声,“没发烧啊!”

看他们不信,李瑛也不再解释。“我不知道南诏现在什么样了。但是有我师父在的地方,百姓肯定会是最富足的地方!”

杜甫的好奇心被他提了起来。“你为什么这么笃定?”

李瑛想了好久,“师父的很多理论我现在也不是太懂。但是他有些话我记住了,他说目前大唐的毒瘤就是那些世家大族。正因为他们大量的侵吞土地,所以才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不得不负担越来越繁重的赋税!而解决这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土地从他们手里收回来!”

王之涣听的一愣,“这个道理到是没错,可是怎么收啊?大唐所有的世家都把土地当做最重要的财产。他们把所赚到的钱都拿来买地,他总不能去抢吧?”

听到这个问题,李瑛里面神采飞扬。“同官本来也有一些大户,他们手里土地开始也很多。师父就把他自己的土地全部租给佃户耕种,只收一成的租子。”

杜甫没听明白,“他又有多少土地?就算他降低租子,可是对别的大户没啥影响啊?佃户和平民那么多,他又能帮多少?”

李瑛嘿嘿一笑,“我师父有矿啊!还有那么多作坊。工匠根本不够用,所以只要是去他的矿山和作坊做工的,他都给开很高的工钱,比种地高的多!这样一来,大户们那些佃农就干不下去了。纷纷来做工。”

王之涣到是一愣,“好办法!这样一来没人去给大户们耕种了。他们也只能降低租子,可是就算降了。收入还是比不上作坊,大户们的土地就得荒芜!”

李瑛点点头,“就是啊,师父还发明了许多工具,让佃户们几个人就能耕作几百亩地。还有各种优良的种子,这样就大量的节省了人力。产量还高。佃户家中多余的劳动力就去作坊做工,这样,种地的收入也就变得高了起来。”

“那这样,他的作坊和矿山还挣钱吗?工钱那么高,还养那么多人?”杜甫有些不解。

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