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系学霸 >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真是什么也不懂啊!

开会、开会。

赵奕去了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实验室,第一时间就把所有人召集过来,一起开了个申报艾滋病防治项目的小会。

在实验室规模越来越大以后,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高层、领导经常要开会了。

主要是事情太多了。

他必须要了解每个人的工作,。也要知道他们对工作的想法,还需要征集意见,不可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找过去,只能在一起开个会。

虽然只是四个人凑在一起的简单会议,但过程还是很正式的,首先就是让艾立新,说明一些有关艾滋病防治项目申请的准备,还有他个人的一些想法。

然后是张薇。

张薇还谈了下前一段时间的采访、报道,以及实验室项目资金结算问题。

然后是刘成杰。

刘成杰在艾滋病防治项目申请上,就很难说出什么了,但他说起了负责新设备的问题。

“微阵列扫描仪下个月初就能来,国庆以后,对方会派专家过来,帮忙安装、调试。”

“如果后续有什么问题,还能申请让他们来维修。”

“显微镜倒是简单,月底就能安装好,和中心实验室的是一个型号,所长那边已经打过招呼。”

刘成杰简单的说了一下。

赵奕听着点了点头,“微阵列扫描仪要重点注意一下,还有使用方法什么的,出问题……”

他说到这里忽然停下来,脑子里突然想到了《监察律》。

《监察律》是针对过程中的问题,放在有部件损坏的机器上,是不是会有效果呢?

“这个还真没试过!有机会要试一试……”

赵奕心里想着嘴上继续道,“这个设备也许很快就用到了。我昨天去参加了会议,在艾滋病防治项目上,也有了一些想法。”

“是这样。”

“之前我们的研究多时在表面的病理方向,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新的设备。”

“国家对于艾滋病的研究是大力支持的,如果能有个大项目,申请添加一台高端设备都不是问题。”

“所以啊,我就在想。”赵奕认真道,“我们的研究应该更深入一些,放在分子层面、基因层面。”

“艾滋病的病理是很清楚的,但还是有很多很多需要研究的内容,比如说,艾滋病病毒的毒力因子vif,是如何对免疫细胞进行的攻击?”

“这种高端的、细节化、非常有价值的分子层面病理研究,就是我们申报项目的方向。”

三个人听着一起点头。

艾立新还拿出个笔仔细的记录一下,顿时让赵奕感到很顺心,领导讲话员工做记录……

有前途!

赵奕接下来又说了在会上听到的东西,他主要是说给艾立新听的,艾立新负责研究申报项目问题,而他就是指个方向让艾立新去想、去做,但具体申报什么样的项目,他就不会插手了,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

赵奕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认知的。

虽然实验室完成了好几个项目,还包括风湿性关节炎这样的,影响力扩散到全世界的大项目,但他还真是个生物医学的新手,知识储备量、动手能力等方面,都赶不上实验室里最差的刘成杰。

刘成杰毕竟也是一名生物学的博士。

赵奕的生物知识量还处在本科生级别,他并没有在额外时间多去看生物类、医学类的书籍,他只是做某方面的研究时,才会认真去看某方面的书籍,而不是系统的学习知识,另外,他动手的时候也比较少,就算是参与到项目中,多数只是提提意见而已。

现在也一样。

在申请项目的方向上,他可以大体的说一说,具体申请什么项目,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赵奕应该做的是多学习。

大二的课程也是很基础的,比大一只是少了高数、计算机课,化学、生物变成了主要课程,英语、政治也肯定是少不了的。

大二的化学和生物课程,就变得有些深度了。

生物科学专业的化学、生物,都非常重视实验能力,实验课程数量非常的多,给学生们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验中,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进入到相关工作中。

这些课程对赵奕也很有用,他也和其他学生一样,跟着课程一点点的进行学习。

赵奕的生活还是很充实的。

在空闲的时间里,他也继续看理论物理的内容,就算不为了多维空间的研究,也可以充实一下知识量,主线任务可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想要获得诺贝尔奖,肯定要有个重要成果,增加物理方面的知识,也对未来研究出成果有益。

主线任务非常的重要,因为只有主线任务,才能增加脑与开发度,而脑与开发度的增加,是头脑加身体全方位的提升,也能让智慧属性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智慧,太重要了。

以前的赵奕就只是个普通人,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很一般,放在高中里只能排个中等,不说和真正的天才相比,和普通学习好的学生,也许都存在了一点差距。

现在赵奕敢说自己已经是天才,智慧属性提升上来以后,记忆力、分析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很强,而且能完成快速的记忆。

他可以说是有了‘天才的大脑’。

谁也不会嫌弃大脑变得更天才一些,最好是能达到世界第一,想要变得更天才,就必须要完成主线任务,只是依靠“知识量增长”打来智慧的提升,可不会对记忆力、分析能力有什么影响。

所以主线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

在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很快一个星期过去了。

时间到了九月底。

赵奕去了实验室看了下新安装的高精度显微镜,和实验室的几个人高兴了一场,再到其他的实验室转转,看看他们的研究、日常聊上几句后,就优哉的走出研究所。

这时电话忽然响了,拿出手机一看,是个很陌生的名字。

“张洪涛?”

“我认识的人里,有叫这个名字的吗?”

赵奕仔细想了一下,才在记忆的角落里,找到了张洪涛的痕迹,“是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材料实验室的?”

“好像是……”

他想着干脆借了电话,边走着边问道,“是张哥啊!”

“……对!”

电话那头的张洪涛答了一句,随后说道,“赵教授,你那边方便吗?我有个事情想让你帮帮忙。”

“方便。”

赵奕直接点头回答,随后走到了花坛边坐下,他还真想知道是什么事情。

张洪涛认真说了起来。

其实事情是很简单的,张洪涛谈的还是那块钛合金板材的事情,上次赵奕参观材料实验室,直接说出了板材含有的几种元素。

那一块板材放在材料实验室,目的就是想研究出制作方法。

张洪涛就负责这个。

上级倒是不指望他能短时间研究出怎么制作板材,但张洪涛是个执拗的人,他很希望能弄出来,因为他知道研究出制作方法的重要性。

那块钛合金板材是卫星的外皮,进口的花费是极为高昂的,使用上还受到国外监督,买进来只能用于卫星制造上。

事实上。

那种钛合金也能用在军工领域,比如说,用于制作战斗机、火-炮、导-弹等等。

优秀的合金金属,放在民用上就更加广泛了。

研究出那块钛合金的制作方法,对于国家来说太重要了。

张洪涛的执拗劲上来,就希望能给破解掉,可长时间的做研究,还损耗了好多的稀有金属,直接消耗的经费预估超过三百万,却连一点进展都没有。

他也有压力了。

如果再没什么成果的话,他的研究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稀有金属的损耗太严重,他连研究材料都申请不到了。

所以张洪涛就打电话给了赵奕。

“你对上次的那块钛合金板材,有什么想法吗?”

“我指的是制造方法。”

“我一直搞不明白的是,金属镎,究竟是怎么嵌入到合金中的,是如何起作用的?”

“……”

赵奕听着沉默了好半天。

对一块钛合金,能生出什么想法?

上次看见的那一块儿钛合金板材,他只是利用能力分析出了含有的元素,具体到那块板材的制造方法,哪有这么容易……

不对啊!

“如果知道了元素含量,再了解一下其他的知识,让条件变得更充实,也许就能使用《联络率》?”

“《联络率》也许能帮助了解制造方法?”

“也许……”

赵奕思考着可能性,觉得还真是可以试试,他沉默了好半天才开口道,“想法,是没有。我没考虑过合金制造,也不了解材料学。”

“这样吧!”

“提前说好,我什么也不懂,化学上,对材料、金属之类,了解的太少太少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就过去看看你的研究,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张洪涛也沉默了下,才说道,“那真是太好了,随时欢迎。”

“那行,我明天看看没事就过去。”赵奕想想再强调一次,“再说一句,我真是什么也不懂,不一定能帮上忙,你可要有心里准备……”

“没关系的。你能来帮忙,已经很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