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系学霸 > 第三百一十三章 4G和比特币

规则系学霸 第三百一十三章 4G和比特币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9:03 来源:笔趣阁

数学类项目申请经费真是个大问题。

项目本身并没有太多额外的成本,好多数学类项目的报销支出,都是在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订购数学专业杂志等,项目想申请高经费也很困难。

但不管怎么说,只申请到两万的经费,还是让周立感觉很郁闷,他的偏微分方程研究,也是国内最顶尖的,放在世界上也有点名气。

结果申请个研究方向就值两万块?

而赵奕……

费马猜想?

费马猜想确实是个很厉害的项目,别说一般的学者了,国内估计都没有几个人能申请到,上面能批复项目就很厉害了,而赵奕干脆申请到了一百万经费。

一百万经费,要用来干什么?

“难道研究费马猜想,还需要买什么机器辅助?”周立郁闷的吐槽一句,但知道根本比不了。

赵奕是世界最顶尖的数论专家,都可以说没有了‘之一’,破解哥德巴赫猜想以后,就没有数学家在数论领域,敢去和赵奕争锋。

他申请数论领域的项目,肯定是能够通过的。

至于一百万的经费……估计上面恨不得赵奕申请数学项目是,都可以说是望眼欲穿了,发现他申请项目以后,赶紧来个顶级的经费支持,来表示出,他们对赵奕的研究,是持有百分百支持态度。

这就是影响力差距了。

在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后,赵奕就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数学家,名头放在这里,连经费的拨款方都主动支持。

“唉~”

周立只能摇头叹气了。

赵奕确实申请了费马猜想项目,而且是颁奖大会的第二天申请的,但他并不是有了什么思路,只是忽然想到了费马猜想,又接到科研基金会的电话,询问近期是否有数学研究项目。

“那就挂个费马猜想吧!”他就是这么说的。

‘费马猜想’项目就挂上了,还有百万的经费打到了财务,甚至不需要去打报告,他就能拿到全额的经费。

赵奕倒是真打算去研究下费马猜想,但不是和以前一样,一心一意的闷头做研究,他打算偶尔思考一下就好,不要把自己当机器人,费劲脑细胞去死磕一个问题,做研究的心态要随遇而安,他手下还有个‘多维空间边界’没有解决,再加上实验室的艾滋病研究项目,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而当前就是正常回家过年。

这一年过的很充实,回家的心态也很放松。

去年的同一时间,赵奕都已经加入了国家团队,参加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项目。

今年轻松很多了。

手下的几个项目并不着急,实验室的艾滋病毒力基因vif研究也告一段落,他可以带着轻松的心态回家。

在回家过年之前,赵奕还是跑了一趟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实验室,召集了所有人开了个小会,重点就是宣布发奖金。

之前赵奕就想好了奖金的问题。

项目的资金肯定不能动,但实验室还是剩余过百万的资金,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风湿性关节炎项目,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金为二十万元。

赵奕决定把奖金全部拿出来,再添置一部分实验室资金,给艾立新、张薇都发个十万块钱。

刘成杰拿到的少一点,也有六万的奖金。

严怡最少。

赵奕还是给了象征性的一万块钱。

奖金的金额不是随意定的,是根据实验室结余的项目资金以及奖金数额确定下来的。

个人拿到多少奖金,就和项目的贡献度、工作量有关系了。

赵奕不会去想什么复杂的管理问题,但他差不多全程参与项目进程,对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了解。

过去的项目中,艾立新无疑是技术主力,但他的工作时间稍微短一些,附带的工作几乎不做。

张薇的技术能力排名第二,她也做了很多额外工作,包括出面应付媒体,都是交给她来做的。

刘成杰的技术能力相对差一些,差不多就是‘跟着做项目’的类型,但他的工作很勤奋,也理应拿到一部分奖金。

至于严怡……

在使用新机器上,有一定的贡献吧,有些方面还是有优势,其他方面还要差一点。

赵奕也不敢保证公正公平,但实验室就这么几个人,他就是绝对的权威,谁不满意可以离开,其他实验室的奖金可没有这么多。

像是戴天庆实验室,年终也会发奖金,但基本就是副研究员们,一人分个一、两万块钱。

另外,研究所也会发奖金。

研究所发的奖金就和实验室没有冲突了,因为就连赵奕也会有一份,不出意外会在十五到二十万左右,绝对是美滋滋的一笔高收入。

其他人也没这么多了。

研究所发奖金是看级别和年度科科研贡献的,赵奕享受等同研究员待遇,科研贡献也是最高的,戴天庆、韩辉等研究员,也就拿个五、六万奖金,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有的实验室一年没什么成果,研究员也只能拿个一、两万块,还不如年底的科研补助经费多。

在搞定了实验室的事情后,赵奕也不想参加研究所的年会,就直接乘坐飞机回郑阳了。

这次真是很舒心的回家。

研究的事情都告一段落,心里根本是无牵无挂,全身心的放松心情是真的不一样。

当在飞机上被认出来时,赵奕还有心情和空乘员侃上几句,“是郑阳的吗?”

“市内?”

“对了,我有点好奇,你们是怎么当上空乘的?是竞聘,还是什么?”

“要考试吗?”

“……”

赵奕真是很好奇的询问,没想到还收获了几个学习币,只能感慨颜值高就是没办法,说上几句话都被算做是‘撩妹’。

接机口。

赵奕很淡然的拖着行李,就准备出去找辆出租车,没想到走到一半儿就被拦住了,拦的人还举着个牌子,上面写着个名字--

“赵教授?”

“我?”

“是啊,赵教授,我就是在等你。”拦住赵奕的小伙子似乎是有些激动,随后猛地朝着后面喊,“赵奕在这里呢!这边!快过来啊!”

“呼啦啦……”

几个人快速朝着这边跑过来,能注意到有的还很注意形象,是‘快步走过来’的,但走的速度也不比跑来的慢。

“赵奕啊,可等到你了!”

那个快步走过来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马上被介绍说是市里的什么委员,好像是行-政类的官职,但后续才是最重要的--

郑阳大学副校长李琮(g)。

“你好,李校长。”赵奕礼貌的和李琮握手。

李琮满眼热情道,“我知道你今天回来,特别过来接机。我们可是等了很长时间啊!”

“赵教授,你可是郑阳人,可一定要支持咱们郑阳的教育事业发展……”

“乌拉乌拉~”

李琮连续说了一大堆,才让赵奕明白是什么意思,对方想邀请他去郑阳大学参观。

说是参观并不完全,主要是去大学里的计算机实验室做指导。

对方的热情倒是挺好的,但赵奕的打算是想回来,可不想去什么大学参观,和一大堆官员、学者打官腔,他的犹豫被李琮注意到,李琮马上说道,“不耽误多长时间,不用多长时间!”

旁边好几个人,还包括一个大学教授、一个市政官员,都帮忙说着话,让赵奕也不好拒绝。

“行吧,但我可不留吃饭。说好了晚上回家吃。”

“好!”

“没问题!”

……

郑阳最好的大学是理工大学,郑阳大学反倒很普通,建校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出头,是由两所技术学院合并扩大规模发展起来的。

因为有市里的资源支持,大学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还兴建了两个实验室,一个就是跟上潮流的计算机实验室。

计算机实验室占据一个三层楼。

一楼是对学生开放的机房,也是上计算机课的地方,上面的两层就是实验室的主体。

李琮和两个计算机的老师,拉着赵奕到计算机实验室参观,他们是想把计算机实验室发展起来的,也决定作出技术性研究,但研究方向不知道对不对,就希望有专业的人来指导。

这方面想得到真正的指导,肯定要找计算机的顶级大牛,而且还要有很不错的时代眼光。

计算机的顶级大牛,可不是容易找来的。

郑阳大学可以说毫无吸引力可言,他们的信息学院,只有一个专业是本科,其他两个干脆就是专科教育,师资来说就只有两个博士生,还是高薪聘请过来的。

有个姓丁的老师,就开始介绍说,“学校重点支持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今年刚申请了市重点实验室,打算明年、后年去申请省重点,就是不知道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不是有前景。”

赵奕问道,“什么研究方向。”

“加密和数字技术。”

丁老师解释道,“加密方向没什么问题,我们还是有一定成果的,数字技术方向,我们想往多方向发展,包括信号传输、压缩等等。”

“赵教授,你对数字技术方向的研究怎么看?”

这是问到专业了!

郑阳大学的人可不清楚,赵奕正巧做过数字压缩技术,拥有一整套完善的数学理论,还亲手设计过基础算法代码,对这方面的了解非常深入。

赵奕点头说道,“数字技术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向,大学实验室做研究,肯定是拥有前沿技术吧?”

“那是当然。”丁老师连忙点头。

“如果是纯粹的数字压缩、数字传输技术,我不建议你们去做。”他很认真的说道,“你们应该知道吧?国际上有个很知名的数字压缩技术,已经慢慢覆盖了好多个领域,包括医疗产品、数码摄像等等。”

“好像是陶哲轩的?”

“对。”

赵奕没有解释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只是继续道,“这方面就不用考虑了,可能花费再多的研究,也比不上对方非常成熟的技术。”

“那么……”

“如果让我来说,应该一心专研信息传输方向,比如fsk、mimo、sdr等技术,都是很不错的方向,在这些领域中,积累一些小的成果,也许未来就会有竞争力……”

丁老师有些不解的问道,“现在国际上最流行的cdma技术,据说以后会大范围的普及,而fsk、sdr等技术,运用的不是很广泛吧。”

赵奕笑着反问道,“如果让你们实验室,去专研cdma技术,有意义吗?”他的意思是,cdma技术都已经接近成熟,一些国家都开始普及使用,再去一点点的做研究,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

他继续道,“所以才需要研究其他方向的技术,国际上cdma技术已经成熟,但二十一世纪,计算机、信息发展的速度是最快的,cdma技术才刚开始普及,但也许不用几年,就会被其他技术取代。这个是谁也说不好的。”

“做也已经成熟的技术研究,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反倒那些被遗忘的,也许会有不同的收获。”

赵奕说完就不再解释了。

这也就是对郑阳大学,家乡的大学还是要支持一下,放在其他地方,他根本不会说这么多。

cdma技术,也就是3g的主流技术。

3g才流行了几年?

fsk、mim时代的核心技术。

现在这个时间点,全世界都关注3g技术,就是研究fsk、mimo、sdr等技术的好时机。

如果能在这几个方向上做研究,拿出一些小成果、小专利,未来显然会非常的有价值。

这些研究在国内还很少。

主要还是发展阶段问题,国内的计算机才刚刚普及,多数信息、互联网公司都在起步阶段,没有大笔的资金投入到底层技术开发中,多数技术都是计算机实验室、研究中心在做,而国家级别的计算机中心,好多都在多国家的项目,底层技术的研究投入非常小。

赵奕说了很多东西,听不听就看对方的决定了。

他能说的都说了。

在参观了计算机实验室后,赵奕又跟在学校里转了转,随后就准备离开大学回家了。

学校还给安排了车子,一行人把赵奕送到了门口。

丁老师似乎是抓紧时间,不断问着一个个问题,他突然说起了一件事,“赵教授,你听说了吗?rb有个专家,研究了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技术,这种技术能固定加密的数字,并让数字成为一种货币。”

“很多人好像叫它‘比特币’。”

“你觉得这种东西有前景吗?我们是否也要进行虚拟货币的研究?”

赵奕正坐上了副驾驶,摇下窗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感叹着说了一句,“研究虚拟货币,这个我不清楚,但是比特币么……”

他很用力的点头道,“很有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