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系学霸 > 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也是一种本事呀!

国际数学物理界都在讨论‘粒子的边界理论’,还有以‘粒子的边界理论’为基础,完成的超对称问题的论证以及最新的‘质能结构理论’。

很多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都感到震惊。

一方面是理论成果。

‘粒子的边界理论’带来对粒子新的理解角度,以能量排列为基础的构造,是对粒子进行了精细的解析。

在没有论证超对称问题、完成‘质能结构理论’前,‘粒子的边界理论’描述的再华丽,也不过是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想法,就好像是穿着一套华美的外衣,外表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没有‘内涵’也只能个皮囊而已。

现在则等于是完善了内在,拥有了吸引人的芯核,再加上外表的华美,就变得让人望而却步,忍不住真正的探究一番了。

另一方面,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也惊讶于赵奕的完成速度,就像是邱成文接受采访时说的,他一个上午、下午的报告,等于完成了好几个顶级学者,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工作。

超对称问题的论证还是其次。

赵奕在报告会上完成了‘质能结构理论’,以粒子的能量排序为基础,联系到了质量并完成了构架,并当场就直接做了报告。

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

理论物理的研究可不是一道数学题,顶尖的理论成果伴随着极高的难度,其复杂程度想理解都不容易,就像是一套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最开始建立体系、构架、定义,再去做推导、做算法包,利用主程序把整体联系在一起,再运行……

肯定会出现一大堆的bug提醒!

这是必然的。

复杂程序的后期改错、调试,比程序本身的设计还要耗费时间,就算制作的软件都已经上市,都会发现很多的bug,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及时做修正。

理论物理的成果也类似,因为牵扯到很多的定义、构架,再加上复杂的数学算法,多数研究绝不可能完美。

赵奕当场完成了‘质能结构理论’,并在下午就做出了报告,中途还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当很多人下载了学术报告的视频,观看了赵奕做报告的全程后,也只能惊叹于他的天才,“天才,超级天才!”

“他天生为数学而生!”

“真是比不了啊!好多逻辑很复杂的地方,他似乎完全都不用考虑,就直接给出了答案。”

“所以他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也是有道理的。”

“……”

世界学术界都在讨论‘粒子的边界理论’,都在为赵奕的数学能力惊叹,也让赵奕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

一大群人过来恭喜他的成功。

赵奕的电话似乎一直不停的在响,还有好多人干脆直接找了过来,连躲在家里都有人来拜访,只是有人拜访也就罢了,还有好多媒体记者纷纷赶来采访。

有的采访真是推不过。

比如首都电视台的采访,首都电视台一直对赵奕很支持,还做了学术报告的现场直播。

中-央台的采访也没办法推,因为是要上黄金时间新闻的,而且中-央台的报道也代表了上面的重视,有时间还是要认真一点。

赵奕连续接受了两拨采访,才刚准备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到体育场运动一下,结果感到体育场门口,就发现采访记者又回来了,随行的还有好几个学校的领导,也包括副校长唐修容。

“赵奕啊!恭喜,恭喜!”

“恭喜啊!”

“恭喜!”

“这是……”远远听到一大堆的恭喜声,让赵奕有些没反应过来,“恭喜什么?怎么了?”

唐修容迈着和年龄不符的轻快步伐,过来热情的拍的赵奕的肩膀,甚至都有点半搂的姿态,“从今天开始,就可以叫你赵院士了!”

“咱们大学又多了一个院士!”

“这还不值得恭喜吗!”

“赵院士!赵院士……”

一大群人围了上来说个不停,赵奕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是学部主席团的评审有了结果,他通过了最后的审核,正式成为了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科学院的官网公开了学部新增院士的名单:年度共计新增32名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只有2名,分别是燕华大学的赵奕和南城大学的黄钟。

这个结果引起了热议。

科院公布的名单是按照年龄排序的,黄钟还排在赵奕的前面,想不被注意到都不行。

“数学物理学部就只有两个人,实在太可怜了吧!”

“据说今年是因为赵奕参加,好多准备参加增选的教授,都干脆直接放弃了,这在学术也不是秘密!”

“赵奕果然是大牛!”

“这个黄钟有没有人科普一下?是不是名字写错了?那个老当益壮、手持弯弓射大雕的黄忠?”

“黄忠拥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当选院士不是理所当然的?”

“他可以教导我们人生经验……”

在一大堆调侃的声音中,也有人专门来介绍黄钟,黄钟是南城大学著名的教授,知名度还是有一些的,“黄忠是非常优秀的教授,他做的是粒子数学的研究,今年只有49岁,也是今年新增院士中年龄第二小的。”

“只不过……”

“他的成果我看不懂!”

“赵奕刚刚完成了粒子数学成果,但他是以解析数论进行的院士评选,所以黄钟的粒子数学成果赶得上赵奕吗?”

言外之意就是‘赵奕的额外成果都比同期院士强’。

这大概就是其他人放弃参加增选的原因,和赵奕同一期选上院士绝不是什么好事情,个人成果都被挖出来,很容易就引起舆论争议。

赵奕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的提问中也有黄钟。

记者问了下他是否认识黄钟,希望他能做一下点评,赵奕点头说道,“我是在江州大学认识黄教授啊,他是非常优秀的粒子数学专家,在微观粒子的电磁力场、磁力关系方面的研究非常独到。”

他说完还补充了一句,“国内做粒子数学研究的学者很少,更少有在粒子间磁力的理论研究上,能和黄教授比肩的。”

这个评价很高了。

记者都惊讶于赵奕的高评价,连忙追问了一句,“那么和您相比呢?”

“我比不上。”

赵奕说的很肯定,他笑道,“我也研究粒子数学,但学科与学科、方向与方向之间是有分界线的。如果你了解我的报告,应该知道里面根本没牵扯到力,最少到现在还没有。”

“当理论物理的研究牵扯到四大力是非常复杂的,我的下一步计划是在理论中加入引力,而黄钟教授的研究是粒子间的磁力,我们不是同一个方向,而在粒子间磁力的理论方向上,他站在国内乃至于国际最顶尖的行列中。”

这个评价其实并不过分。

国际上做粒子数学研究的有很多,但粒子数学是一个偏门学科,其中包含了各种研究方向,粒子间磁力的研究是方向之一,能在这个方向发表世界级的成果,肯定是站在了粒子间磁力的理论研究顶端。

……

赵奕终于应付完了采访,说是‘应付’一点不过分,持续一个多星期,他都是在祝贺和采访中度过的。

他赶紧回宿舍休息一下,连门都不想出了。

当走到教职工宿舍楼二层的时候,正巧碰到了下楼梯的钱虹,钱虹抱着一叠书脸上满是喜悦。

她似乎在想事情,都没有抬头看人。

“钱虹姐?”赵奕喊了一嗓子打了招呼,调侃道,“这是怎么了,这么高兴?难道有人追了?”

钱虹喜滋滋的表示很无奈,“(追姐的人)能排成一个长队。”

“现在的人真没有眼光。”

“你滚!”

钱虹不满的瞟了他一眼,嘟着嘴道,“还不是因为你?”

“我?”

赵奕指着自己进行着逻辑思考道,“我?我的新成果?让你高兴成这样?可是……我成功了,你为我高兴,这话虽然说出来很对,但现实里基本都是口头上吧,还是说……”

他指了指钱虹,又指了指自己,随后惊讶的张大了嘴,“表白?”

“去你的!”

钱虹暗骂了一句,解释道,“是你的书,你的书啊!”

“什么书?”

“粒子理论啊!”钱虹笑道,“刚才出版社那边儿的负责人发消息了,说你的书订购量大增,国内高校和机构在订购,海外版也卖的很好,光是来自普林斯顿的订单就有几百册。”

“是吗?”

赵奕倒是并不意外,但自己的书大卖确实是好消息,所以钱虹高兴的原因是……钱?

也对!

其实国内卖书赚不了多少钱,订购量要在几十万数量级,版权费才会比较可观。

国外不同。

《粒子的边界理论》的英文版发行价是的90美元,只要售卖超过一万本利润就很可观了。

这是因为国内外的书籍市场不同。

国内并太重视版权问题,技术类书籍也很难卖到高价,一本专业的技术书籍,和厚厚的国外名著,水字数和图片的儿童故事,放在普通人眼中也没有太大区别,大多觉得成本就是印刷书籍的纸张和墨水,售价太高就很难卖出去了。

国外的专业书籍售价很高昂,技术类书籍动辄过百美元,90美元的定价还真是有些良心了。

“看来以后还要多些专业的英文技术书籍。”

“这才是赚钱的门路啊!”

“尤其还是找人代笔,根本不需要做多少工作。”赵奕喜滋滋的想着也觉得很高兴。

很快。

赵奕对新书卖的好就没多少感觉了,因为他想起了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工作,和医药专利分成相比,卖书赚钱速度实在太慢了。

“对!”

“也差不多该去实验室了。”

“就当放松一下!”

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工作对赵奕还真是放松,因为根本不用费多少脑细胞,过去查看一下实验数据、过程就可以了。

这些天的时间里,都在不断说理论物理,说数学构架、逻辑,真是感到非常的头疼,去换换思路也很不错。

他去了研究所。

赵奕才刚走到门口的时候,就碰到戴天庆穿着一身白大褂出来。

戴天庆仿佛是专门迎接他一样,热情的过来握手说道,“欢迎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新晋的科学院院士赵奕教授来参观,蓬荜生辉啊!”

“欢迎之至,欢迎之至!”

“您一定要对我们的工作多多指导啊!”

赵奕脸色发黑的看着戴天庆,赶紧把胳膊抽出来问道,“别来这套!你这是要去干什么?”

“微生物(实验室)那边儿,拿样本。”

戴天庆总算是恢复了正常,说道,“前一段时间,不是再说医学科学中心的事情,咱们所妥协了,他们也肯定要出点儿东西吧?有合作了,有的材料干脆就由微生物(实验室)那边供应。”

他说的材料、样本,指的是病毒样本。

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专门研究细菌、病毒,有足够的技术和设备去培养细菌、病毒样本。

赵奕了然的点头,顺带问了一句,“你们的研究怎么样?”

“肯定有进展啊!”

戴天庆非常自信的说道,“我们已经挑选了好几种脊椎哺乳动物,用来做实验研究,并且都申请下来了。现在已经开始了实验,我这不是正准备去拿样本,多做做准备,估计过不了几天就可以正式进入实验观察阶段了。”

“啊……”

赵奕愣愣的说道,“这就是你说的进展?”他感觉和自己理解的不一样,进展一般指的是‘研究有发现’,结果才刚开始做研究,甚至研究都还没有开始。

这叫什么进展?

“别着急啊!”

戴天庆摆出经验丰富的样子,以教育的口吻道,“做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能达成想要的实验状态。只要实验环境、条件能符合预期,就很容易能出成果,像是我们这种能一口气申请下来,对好几种脊椎哺乳动物一起进行观察研究是很困难的。”

“你想想,一起进行观察,一起进行检测分析,能直接做对比,有什么异常状况都能……”

赵奕都没有听完,赶紧打断道,“加油!”

他还配合着竖起大拇指。

本来戴天庆的研究方向就是‘碰运气’,结果‘碰运气’的研究连开始都没有,还美滋滋的说有了进展,大概是连自己都忽悠过去了?

这也是一种本事呀!

戴天庆没有听出赵奕话里的意思,还觉得是真在给自己加油,连忙说道,“赵奕啊,你真不考虑来我们小组一起吗?调组的事情,和阎所长说一下就行。”

“不用了,不用了!”

赵奕连忙摇头,很诚恳的说道,“我来研究所的次数少,就不噌你们的成果了。你们加油,反正咱们都是一起的。”

“加油啊!”

他说完赶紧走进了楼门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