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系学霸 > 第四百零八章 非常不同寻常的数字

规则系学霸 第四百零八章 非常不同寻常的数字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9:03 来源:笔趣阁

王刚摘下了眼镜,用力揉了揉眼睛,再睁大眼看了过去,“就是赵奕?”

他还是有些不确定。

把手用力支在讲台上,身体向左侧倾斜,仔细的看上一眼,再把身体向右侧倾斜,仔细的看上一眼,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没错!”

“的确是赵奕!”

王刚有些滑稽的动作让教室里的学生们忍不住发出笑声,但是他一点儿都不在乎,而是走下了讲台,拉到了赵奕身前,仔细盯着他的脸,开口道,“赵院士?你这是……”

他的语调有些悲伤。

其实赵奕也是很烦恼的,他有时候就去课堂上听讲,但因为都是生物科学的课程,两个班里每个同学都很熟悉,他们早就已经习惯,就不会有一大堆人围过来。

现在来到机械系的课堂上就不同了,好多同学都不认识、没见过,他们对赵奕的到来感到惊奇,赵奕本来是在坐在最后排的,他也习惯了坐在最后排,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结果一大群学生围过来,还有好几个用手机拍照,抢着坐在赵奕的身边。

当听说赵奕是真来听课后,他们就簇拥着赵奕去了第一排,还解释道,“这个位置最好了。王老师讲课可有意思了!”

“赵奕,你可是来对了!”

“王刚老师,是我们系最好的老师了,他的课我从来不逃……”

赵奕想低调已经低调不了,也就光明正大的坐在了第一排。

当听到王刚的问话以后,赵奕点头道,“王老师,我最近对机械相关的专业知识很感兴趣,听说你的课很有意思,就来听听。”

王刚被捧了一下,顿时有些飘飘然,但想到赵奕在台下听讲,还是感觉非常的郁闷。

赵奕、赵院士啊!

这样的一尊大佬坐在台下,还坐在了第一排中间位置,还怎么正常讲课呢?

王刚发现赵奕的态度很诚恳,也没办法继续说什么,只能带着郁闷说道,“谢谢!赵院士能来听我的课,真是荣幸。”

“您客气了,叫我赵奕就好。”

王刚和赵奕客套了两句,但到最后也没叫‘赵奕’,因为他和赵奕不像是周立、胡志斌那么熟悉,直接称呼名字觉得很别扭,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只能回到讲台上,说道,“今天我们……”他犹豫了一下看向赵奕,还是继续道,“继续上次的内容。”

王刚确实是很优秀的老师,机械系的学生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他的课程不是照本宣科,会根据书里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讲解一些实用而有趣的例子,他也会调动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

同时,他对于课程进度的把握非常出色,学生会感觉每堂课都没有讲多少东西,但距离考试两、三个星期,书本上的知识点都刚好讲完。

这节课就是继续上节课的内容,讲机械设计的逻辑和概念。

王刚准备了几个过去发明的小故事,发现赵奕在课堂上以后,他就没心情说什么故事了,而是思考着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赵奕觉得,我的课程没什么意思呢?”

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赵奕也许就不会来了。

否则……

赵奕觉得他讲课很有意思,以后每一堂课都来听,就真是郁闷透顶了,他可不想步理学院、生命学院老师们的后尘。

王刚仔细思考着想到了办法,学生们觉得他的课程有意思,是因为他确实用功做了准备,再加上授课的经验,自然就会变得有意思了。

“如果我照本宣科的讲,就按照书里的内容说,就没什么意思了吧?”

王刚思考着觉得可行,至于其他学生怎么想,他已经不在乎了,反正就是一堂课而已,讲不好也就讲不好,并没有多大影响。

接下来他就开始‘念书’。

其实也不用一句句的念,书里有什么知识点他都清楚,他就一个个的讲解知识点,不进行任何的拓展,也不和学生进行互动。

这样讲课速度就非常快了。

谈下的普通学生根本跟不上,成绩好一些的也感觉很困难,感觉课程都快变成了背诵,能跟上背的下来就能听得懂,中途有一些没‘背下来’,后面就可能听不懂了。

一节大课,一个多小时。

王刚只是让学生中途休息了五分钟,其他时间都在快速讲解知识点,都感觉是考试之前的复习,而不是最开始的讲课。

他能发现学生大多听不懂、跟不上,有些学生干脆都快睡着了,但依旧没有改变讲课方式,他已经想好下节课,就把这节课的内容补回来。

反正……

一定要让赵奕感觉没意思才行!

这也是王刚感到郁闷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听不太懂,有些学生则直接睡觉了,而赵奕则听得精神奕奕,似乎对内容很感兴趣的样子。

“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讲的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可赵奕怎么这么精神?”

终于。

课程结束了。

王刚长呼了一口气,强烈出笑容问向赵奕,“赵院士?怎么样?有不懂的地方吗?”

“您讲的很清楚了,我都明白了。”赵奕很满意的笑道,“您真是很优秀的老师,下节课我还要再听听。”

他的话音似乎发自内心,还带着了赞叹的语调。

王刚愣在了原地,回忆着刚才的课程,怎么也想不出有什么‘优秀’的地方。

……

下课。

王刚抱着课本儿走出教室,楼梯拐角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以极快的速度走下了楼,他下意识喊了一声,“老胡?胡志斌?”

“啊?”

“蹬、蹬、瞪。”

胡志斌在楼梯口探出头,摸了一把脑门上不存在的汗水,打着哈哈笑道,“王刚啊,我来找赵奕,他没在教室了吧?”

“你怎么知道赵奕在我这边?”王刚带着疑惑问道。

“听说的……听学生说的。”胡志斌仔细解释道,“我以为他在理学院的办公室,后来又去了医所,结果有人说,他好像来这边上课了,我就奇怪呢,就过来看看。”

“是来了。”

王刚叹着气走过去,“也不知道赵奕是怎么想的,竟然来上我的课。”

“我也是奇怪啊!”胡志斌也跟着叹气,马上感兴趣的问道,“怎么样?有大院士听讲。”

“别提了。”

王刚郁闷道,“最郁闷的是,他说下次还要来听。”

“说明你讲得好啊!”胡志斌高高竖起大拇指,“咱们学校都知道,你讲课讲的好,公认的啊!学生们都对你评价很高,我估计啊,赵奕也是听说了,就来听听。”

“但是我的课是机械……”

“这个我知道。”

胡志斌道,“我这几天看赵奕,好像一直研究工学,什么动力学、工程、机械之类的,估计他也是打听了一下……”

“他跟谁打听?”王刚忽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他用怀疑的眼神看向了胡志斌。

胡志斌赶忙摇手,嗓门变大了一些,“王刚啊,这你就不对了,这件事和我可不知道,咱们什么关系,我还能劝赵奕专门来听你的课?你那是机械的专业,赵奕研究的是数学、是医学……”

“也对,但是你刚才不是说。”

“是啊!”

胡志斌的嗓门更大了,“他最近是在看机械的书,所以才来你这里听课啊,我说啊,你也别向东想西的,赵奕选择来你这里听讲,就证明了你的水平,对吧?”

“那倒也是……”

王刚被捧了一下,心里舒服了一点,但马上皱眉道,“可他说下次还来。”

“这说明你讲得好。”

“我实话跟你说吧。”王刚叹着气把刚才估计快速讲知识点,没有去引导学生的事情说了出来,说完继续道,“然后,他说我讲的不错。”

胡志斌听着直摇头。

王刚不解。

胡志斌解释道,“你想啊!赵奕是什么人?天才,超级天才!直追爱因斯坦、欧拉,不对,超越爱因斯坦,超越欧拉……反正很厉害,像是咱们这种普通人,能理解他吗?不能。所以你不要用你的思维,去试着理解赵奕的思维。”

王刚听罢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对啊!

“所以说,我以为讲的差,也许在赵奕看来就是讲的好?反之,我以为讲的好,也许……”

“对!”

胡志斌用力点头。

“谢谢,老胡,还是你够意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胡志斌梳着不存在的胡子,说出了四个字,“孺子可教……”

“滚!”

胡志斌说的没错。

赵奕的评价标准和普通学生不同,因为他的‘需求’和普通学生不同,他是想用‘听课’来代替‘自己看书’。

王刚一直在说知识点,中途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就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讲。

赵奕很轻松的全都听明白了,而且还记在了心里,他发现胡志斌说的是对的,来听课真是个正确的选择,比自己看书的理解速度还快,树上有好多没有用的那种,像是一些简单的题目、例子,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

王刚的课程刚好帮助他‘精简’了内容,听课不用太费脑子,比自己看书的速度还快。

挺好!

赵奕回到理学院办公室,再拿出书本看了起来,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也感觉很没意思,还是放下了书,继续做粒子数学的研究。

昆仑发动机研发小组的‘特聘教授’,毕竟只是一份‘兼职’工作,有心情的时候就看看、学学,再研究研究,不用投入全部的精力,另外,基础知识的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

这个还是要慢慢来。

粒子边界理论引入质量的研究,去环安市的科研基地前,就已经有进展了,再拿出来看看也许有新的思路。

赵奕翻阅着原来的研究记录,仔细的思考起来,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进展。

“究竟哪里是突破口呢?”

“该怎么去思考?”

“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思路?为什么?”之前的研究一直顺风顺水,就算偶尔思路被卡住也只是小问题,感觉继续耐心的做研究,肯定能找到新的思考方向。

现在不同。

赵奕发现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思考,因为已知的路,都好像已经被堵死了,就好像是现实人类,不能理解四维一样,怎么去思考也没有意义,只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表达。

“三维,不能理解四维,是因为周围不存在四维,没见过、不知道什么样子,不能理解……”

“换句话说,不存在,所以没思路……”

“难道粒子能量理论是错误的,又或者……基础没打好?”

赵奕猛然瞪大了眼睛。

现在一切有关粒子边界理论的研究,都是在最初假设的数学逻辑基础上的,而最初的数学逻辑就算不是错的,也不敢肯定涵盖了所有,比如能量结合方式就是个问题。

粒子外围是能量点排列成,而能量点为什么会被固定位置?能量点和能量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禁锢的力?

这些只能去发挥想象,因为最基础的粒子,是不可能拆分的。

赵奕紧皱着眉头思考着,感觉似乎想到了什么,但还是没能直接抓住,他干脆叹了口气,到旁边的大办公室,找了几本最新数学杂志看看。

周立给他找了好几本,“新一期的《数学新进展》,有个很有意思的证明,和你有关。”

“和我有关?”

赵奕带着疑惑翻开了《数学新进展》,就知道周立说的是什么了。

弱化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数学新进展》发布了y国数学家摩尔金,对弱化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但他没有能继续缩小‘两个素数距离246’,而是用了另外一种方法,证明了‘存在无穷个小于等于246的素数对’,也就是和赵奕的证明得出了一样的结论。

一样的结论,不一定的证明方法?!

“难道y国数学家有优待吗?完全没意义的新证明,过程还有复杂一些,竟然能发表到《数学新进展》。”

赵奕扫了几眼摇了摇头,他觉得大概自己的要求太高,平心而论,新的证明方法也很有意思,也等于是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路。

它存在的意义是,“也许用新的证明方法,就能继续缩小246呢?”

赵奕倒是没什么兴趣,他就要把杂志放在一边,动作忽然就停住了,紧皱着眉头自语着,“孪生素数,应该是一种素数的特性吧?”

“那么素数有没有其他特性?”

“有没有哪个素数,或者哪些数字,在和素数关联上,有特殊的性质?”

“这样,能找到和素数有关新的规律,或者新的划分方法……”

赵奕脑子里才刚出现想法,就想到了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数字--

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