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系学霸 > 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肯定行,加油!

规则系学霸 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肯定行,加油!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9:03 来源:笔趣阁

“喔~~~”

“这次真是大成果了!”

“如果对外公布,肯定会轰动世界!”

“暂时别想对外公布,现在最少能提交上报了,到时候内部都知道,在镍合金的研究上,什么金属研究所、材料研究院都不行,还是要指望我们金属材料实验室……”

“还有我们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

“都一样!都一样!”

当赵奕确定了成果以后,所有人都兴奋的欢呼着,也疯狂的讨论起来。

沈丙河、李荣茂都为金属材料实验室感到骄傲,同时也让王志芳、张洪涛郁闷起来,他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危机--

实验室重名!

如果实验室是由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主导,外面的人肯定会说,航空航天的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有实力,但主导人是赵奕,所有人都会说‘赵奕很天才、赵奕水平高’,也就附带着说‘燕华大学金属材料实验室’有实力。

“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

“那不就是金属材料实验室吗?什么,航空航天大学?搞错了吧!”

“也许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就是金属材料实验室的分支机构?”

“……”

张洪涛想的没有那么深入。

王志芳仔细一琢磨,忽然就高兴不起来了,他忽然问向张洪涛,“洪涛啊,你说赵奕这小……咳咳,赵院士,是不是故意取了个,和咱们实验室差不多的名字?”

“……我也不知道。”

张洪涛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就让王志芳心情更郁闷了,他觉得一切都是有计划的,赵奕就是故意取了个相似的名字,有了这个大成果以后,谁还知道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

不相干的人根本不会分辨的那么清楚,以后再提起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其他人也会想到燕华大学。

或许也包括以前的成果?

比如,张洪涛做的卫星外皮研发,都知道是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以后再提起的时候,其他人的第一反应会是,“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我知道,燕华大学的!张洪涛是燕华大学合金研发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吧!”

这下连人才都是‘挖’走了。

“赵奕这小子,心也太黑了!”王志芳越是想就越是郁闷,到最后都咬牙切齿的,但他又没有任何办法,放弃眼前的大成果?

开什么玩笑!

最后他只能想,“算了,反正成果有我就行了。我已经老了,实验室未来发展,只能靠其他人了。”

……

赵奕不知道王志芳的复杂想法,他当时取名‘金属材料实验室’,就只是图个简单、不用费脑子而已。

国内各地、各个大学的研究机构就是这样,网络搜索‘材料实验室’能搜到好多个,具体什么名字对应什么机构,只有专业领域的人才清楚了。

当天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会议,赵奕总结了下几个设计、论证、实验的过程,对所有人的努力表示了肯定,随后继续说起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记录、完善实验制造过程以及未来转移研发重心。

前者的目的是让实验与生产进行衔接,把所有过程详细的记录,再进行更加完善的实验,保证过程的严谨性,也就能继续提升成品的性能。

之前的实验是不严谨的,过程只是以最简单的方法,按照设计去制定,好多实验步骤设备都很简单,只保证能完成就够了。

不管是温度控制,还是实验环境,和真正的标准生产都是存在差距的。

王志芳说道,“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让制造过程更加严谨,肯定能让成品性能继续提升,熔点能再升高二十到四十度。”

这个提升还是很大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未来转移研发重心’,也就谈到了研发的收尾,因为达成了阶段性的目标,成品的性能已经足够,继续做研发的意义不大,就不用继续专心的做研发,可以把技术转移给307钢厂,让他们和金属材料实验室、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一起合作进行后续的研发,具体转移的问题,就要307钢厂、两个实验室以及上级一起商谈了,可以肯定的是,两家实验室都能拿到一笔额外的经费,研发组的人都能得到不菲的奖金。

等会议结束以后,全员举行了庆功会,就是到饭店大吃一顿。

等再回来的时候,赵奕还想着上报的事情,干脆就直接进行了上报,对成品性能进行了说明,随后就直接睡了过去。

晚上十点,科技处材料司。

李振来是材料司的一名小科员,晚上正在办公室值班,科技处下属分支机构事务不多,值班也只是例行工作,收到信息一般也是白天再处理。

李振来的值班经验丰富,因为规定必须在办公室,他把两个椅子拉在一起,躺在上面盖了个被单,就准备睡上一小会儿。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能睡三、四个小时都没问题,有时候甚至能睡到第二天早上,但今天的情况明显不同,李振来才刚闭上眼睛,就听到了信息提示的消息。

“上报提醒?”

李振来郁闷的坐起来,看向桌上的电脑,就发现了一条信息,“赵奕……院士?”

他有些惊讶的站起来。

等仔细看了信息以后,李振来立刻就精神了,他在材料司工作,也知道镍合金研发,三个多月前,赵奕申请镍合金研发的事情,材料司工作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也私下里讨论上几句。

现在有成果了?

李振来仔细看了下成果,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熔点超过1700度的新型材料,暂时命名为k03b?也就是k03系列的第二代?”

“熔点超过1700度?”

“怎么可能!”

李振来用力的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好几遍才确定下来,随后他马上把消息继续上报。

这种成果已经不是材料司能决定了,必须要报告给上一级的领导。

赵奕的上报意思就是,把成果消息报告给上级,同时申请内部公开成果,另外也等于是提前宣布,“我们完成了研发,可以进行阶段性总结了。”

项目的阶段性总结,牵扯到成果公布、产品提交生产、其他部门协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经费方面则可以做阶段性的结算,消耗了多少经费,后期还要不要加大研发投入,都是需要制定计划做申请的。

李振来把消息继续上报,就到了科技处的事务组,事务组是由各司领导组成,小组负责讨论的是重大的科研项目、成果。

这天事务组值班的是应晟。

应晟收到了消息以后,马上给材料司打了个电话问道,“刚才的消息是真的吗?”

“是,赵院士上报的。”李振来给出了肯定回答。

“明天会热闹了!”

应晟感叹的说了一句,就把消息继续上报。

第二天早上,科技处副部长刘泽成刚来就知道了消息,他和其他人一样的惊讶,他不负责材料司的事务,但对相关的研究还是有了解的,一般来说,顶尖合金材料的研发,需要的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赵奕申请的项目经费是两千万,相对项目本身来说,经费远远算不上多,刘泽成觉得后续还要投入更多的经费,研发时间也最少要两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结果才过了三个月……

出成果了?

如果是出个小成果倒是不意外,但是……

“熔点1700度以上?镍合金?这不就达到了国际最顶尖水准吗?”刘泽成惊讶的看着报告,上面有具体成品参数。

合金代号:k03b

熔点:1708摄氏度(上下浮动不超过2摄氏度)

铼元素含量:6.7%~~6.8%

其他参数包括强度、耐腐蚀性,数据就有些看不懂了,但旁边标注着‘基本和k03b相当’,能让人直接明白个差不多。

刘泽成马上找来k03b的参数做对比,再找到材料司相关的专业人士询问,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这是国际最顶级的镍合金了吧!参数已经超过了m国顶尖战机发布的数据。”

他说的参数是综合性的。

m国最顶级战机的涡轮发动机叶片参数,熔点稍稍还要高一点,但铼元素的含量高达百分之8,强度、抗腐蚀性则类似。

专业人员讲解道,“这只是最初的实验成果。因为是实验,过程不严谨,理论上,如果能把环境、温度控制做好,k03b的性能还可以继续提升,肯定会超过m国顶级战机涡轮叶片性能。”

刘泽成这边正惊叹着。

材料司又上报了两条成果信息,依旧是赵奕上报过来的,都是有关镍合金的成果,一个被命名为kk031,熔点为1550摄氏度,铼含量为百分之2.5左右,另一个被命名为kk032,熔点1650摄氏度,铼元素含量百分之4.3左右。

k03b的性能肯定是最好,但kk031、kk032的性能也不差,熔点都在1550摄氏度以上。

三种合金材料,三个档次。

合金材料并不是性能越高越好,还是要考虑制造成本以及使用问题,性能好的材料放在低端的环境里,就不能够完全发挥效果,反倒会白白的浪费成本。

在收到所有上报的成果后,刘泽成马上举行了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有关镍合金成果的问题,随后他亲自打电话给赵奕,和赵奕沟通了一下成果以及后续研发问题。

赵奕的想法很简单,成果是否公开要看科技处,他本人倒是不在乎。

研发也准备交307钢厂了。

他不可能一直做合金材料的研发,制造出足够使用、世界最顶尖的合金,就已经完成了研发目标。

作为研发组的领导者,他还是要给研发组的人争取利益,希望成果里记录所有人的名字,同时也要给大家争取到奖金。

另外,发展经费也是要争取的。

金属材料实验室是赵奕一手建立起来的,几百、上千万的经费,相对于一个合金材料实验室,还是有些太少了一些,他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经费,把金属材料实验室真正发展起来,最好设备能齐全一些,人才方面就看今后的发展了。

刘泽成听到前面几条,马上就点头同意了,最后一条倒是考虑了一下,“如果你们继续和307厂合作做研发,实验室发展倒不是问题。”

上级拨款和合作自主发展是不一样的。

只通过上级拨款来扩大实验室,肯定是最差的选择,更多的资金应该来源于合作企业,307钢厂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有足够的成果、利益,他们肯定愿意拨一部分款项,用于合作实验室的发展。

赵奕也明白过来。

科技处拨款支持实验室发展,不是刘泽成一个人能决定的了。

如果是和307钢厂合作,发展就变得很自由,就像是医学科学中心,有企业肯花钱赞助,想怎么建造都可以,因为牵扯到方方面面,上级不会拨出大笔的款项,单纯支持一个实验室扩张。

赵奕和刘泽成通过电话以后,事情差不多都敲定了,科技处同意内部公开成果。

研发组马上就发布了成果。

很快。

其他相关的部门看到了成果消息。

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首都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集团、昆仑发动机组、王屋发动机组……

每个看到消息的人,全部都被惊住了,“赵奕的研发组,研究出了熔点1700度以上的镍合金?”

“开什么玩笑?”

“确定是1700度以上?强度没有降低?怎么可能……添加了铼元素,熔点提升两百多度?”

“这么快?”

“竟然只是镍铁合金,没有采用单晶技术?这个成果……所以,我们的单晶镍合金项目,不用继续了?”

其他部门还好一些,只是被消息镇住了。

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首都航空材料研究院就不同了,他们都有单晶镍合金研发项目,看到这份成果消息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研究要中断了!”

“不用继续了!”

“有了这种新型的材料,研究单晶镍还有什么意义?熔点1700度以上、具有高强度、高抗腐蚀性的镍合金,装备五代机的高性能发动机都够了!”

“我们可以开始想其他项目了……”

当做了以年为计算单位的研发,并且有了两、三个小成果,结果发现所有努力都失去了意义,会出现什么样的心情:?

彭恩贵能解释一下。

最近一段时间,他和研发小组一直很努力的做研发,就是希望能在单晶镍合金的研究上取得突破,让那些‘不看好自己’的人,真正看看谁才是合金材料的大拿。

结果……

一切的努力似乎成了无用功?

“完了!”

“都完了!”

“项目资金会中断,几年的努力变成无用功。”彭恩贵呆愣的坐在椅子上,仔细想想都觉得自己是个笑话,他都有些不敢出门了,“或许其他人都在笑我?甚至是小组里的人。”

事实上,没有人说彭恩贵。

研发小组的人都是在说李荣茂,他们很羡慕李荣茂能跟着赵奕做研究,还这么快就取得了大成果,类似的大成果只要沾上一点,都对个人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好处,而成果消息里,直接就列出了李荣茂的名字,肯定了他对研发做出的贡献。

别说是底层的学生、实习生、副研究员,就连几个研究员说起来都很羡慕,成果已经真正发布出来,不出意外李荣茂会被认为是‘合金材料的新星’,升教授、研究员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以后也能被上级部门信任,个人申请大项目会变得容易许多。

这就是很多研究员的追求了。

只要能申请到大项目,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就有机会出大成果,未来发展肯定会变好,有足够的成果支持,也许以后还能评个院士。

成果有了、名声有了、钱有了,地位也有了!

良性循环!

彭恩贵还继续呆呆的坐着,他变得清醒了许多,但都有些不敢出门,唯恐见到其他人的眼神,不管是失望、惊慌、嘲笑等等,总归都会是负面的。

这时电话响了。

彭恩贵拿出了手机,发现是个陌生的号码,“不会这么快,就被通知停止项目吧?”

他心里苦笑还是按下接听键。

电话那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彭老师,我是小李。您看到成果消息了吧?”

“我打电话来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和您说一声对不起,还有……谢谢!”

“彭老师,我能有现在的能力、水平,全都是因为您的教导,不管以前发生过什么,您教导了我怎么样做研发,怎么做实验,甚至那些基础设备的使用,都是您手把手教的。所以,不管未来怎么样,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谢谢您!”

话音到最后有些哽咽。

彭恩贵同样忍不住流下了泪水,他眼眶红红的深吸一口气,好半天还是叹气的出声道,“小李啊,我听见了。不用道歉,我不怨你。因为我想过,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走。”

“在首都那边,好好干,跟着赵院士多学习学习,你是我最好的学生,希望你未来能超过我。”

“不,你肯定行!”

“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