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系学霸 >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两院院士?科生巅峰!

等赵奕的身影消失在了楼梯口,黄文倩依旧看着那个方向,身体动也不动一下,甚至眼睛眨也不眨,她的脸上带着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复杂。

惊喜、兴奋?

怀疑、紧张?

期待、渴望?

什么都有!

黄文倩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脑子里却被各种想法完全占满,“仁喆想和我结婚?”

“不一定是结婚,也许是领证?他肯定不好意思和我说,所以就和赵奕说了……”

“他们本来就是好朋友,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正常。”

“但是,是真的吗?”

“赵奕没道理骗我吧?应该就是真的。”

“看赵奕的意思,仁喆只是刚有想法,具体怎么样也不敢肯定,或许,我应该主动一些,给他说出来、做决定的机会、台阶?”

“对!”

黄文倩马上抓住了自认为的重点,“应该给他台阶,就像是赵奕,听仁喆说,林晓晴的父母直接找过来,他们都顺理成章的领证了。”

“过几天,我也让我爸妈来,到时候直接让他们谈婚事,我要表现的‘不太愿意,被逼迫没办法’。”

“到时候,仁喆受到了爸妈给的压力,也许就直接同意了。”

“反正我们暂时只是领个证,也不牵扯到举办婚礼。”

“仁喆肯定是拉不下脸,他还在上学没有收入,有时候还花着我的钱,但都不是问题。”

“我们家也不缺钱,不用他赚多少……”

黄文倩越想越远,她完全没考虑过父母是否同意,因为她知道肯定同意,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一则,两人是大学同学,李仁喆也算是优秀了,长相、性格都挺好的,家庭条件比不上她,但也不会太差,还有赵奕这样的朋友。

当然,生活不能完全靠朋友,但他在生命学院读研究生,出来找个工作还是不难的。

李仁喆的条件本身并不差。

二则……

黄文倩知道父母巴不得早点把她嫁出去,最主要就是担心以后出现嫁不出去的尴尬。

主要,还是胖……

胖女孩儿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像是她这样喝水都能长肉的体质,烦恼就更多了,偶尔一个不注意,身上就多了几斤肉。

父母肯定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胖,但也会对孩子的未来担心。

黄文倩就知道父母一直说的‘女孩儿丰满点好’、‘显着富态’、‘未来旺夫’、‘胖代表有福气’……

都是假的!

在背着她的时候,他们都在为“这么胖以后嫁不出去”担心。

有一次,黄文倩站在家门口,就父母谈起了这个话题,她的母亲还担心的叹气,“你说咱们家倩倩,以后能找个好对象吗?看你表姐家的雯雯,到二十多岁,最后只能嫁个二婚的,他们家条件可不比咱家差……”

“巴拉巴拉!”

最后父亲吼了一句,“还不是怪你,都是你家的基因!”

“你说什么!”

“砰砰、啪啪!”

屋子里变得一团乱糟糟,直到黄文倩黑着脸敲门才停下来。

所以……

咳咳。

反正黄文倩是不担心父母的,两年前他们知道自己有男朋友的时候,都差一点兴奋的开瓶红酒庆祝。

“唉~~”

黄文倩忍不住自怜自爱着,用手抓着腰上厚实的赘肉,长长的叹了口气,“自古红颜……”

“多坎坷啊!”

……

另一边。

赵奕和黄文倩说了几句,就不在意的走回了家,转头就把事情忘掉了。

和林晓晴领了证以后,林旭东夫妇只呆了一天就回去了,他也回去收拾一下,准备去参加航空集团的会议。

这次航空集团的会议,是专门制定战鹰一型发动机的后续测试、制造生产计划。

赵奕是战鹰一型发动机的设计人,是战鹰组的总负责人,肯定是要参加会议的。

等他到了航空集团的时候,会议也差不多到了时间,依旧是刘建昆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人,都是航空集团内部研发组的负责人,或是下属科研单位的领导层。

刘建坤直接公布了战鹰一型发动机上机试飞测试的结果,很确定的说道,“依照上级的测试的结果,战鹰一型发动机已经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考虑到战鹰一型发动机的性能以及对未来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后续测试及生产方案。”

刘建昆后续的话都没有几个人在听。

会议中还有好多人不知道战鹰一型发动机进行了上机试飞测试,更不知道上机试飞测试的结果。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都感到非常的震惊。

那可是战鹰一型!

在战鹰系列发动机设计出来的时候,好多人都参加了设计论证会议,也知道了设计论证的情况,他们都惊讶于设计的先进、超前,但相比来说,他们更看好战鹰二型。

因为,战鹰二型去除了好多高技术需求的部分,一些不确定的新设计、可能带来问题的设计,也都被更换到成熟技术。

所以理论上来说,战鹰二型的完善速度会更快。

结果呢?

现在战鹰一型发动机都已经完成了上机测试?而且还取得了非常完美的结果?

这也太惊人了吧!

刘建昆坐在主位上,带着微笑看着下面的讨论,他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当时他听到说要上机测试,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得到测试结果的时候,更是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但是,惊讶的时刻过去了。

现在他能够很淡定的坐在这里,看着其他人重复他所经历的心理历程,甚至反应时间更短暂的多,也是个很有意思的感觉啊。

当然了。

不管有多少人处在震惊状态,会议还是要正常召开的。

等讨论声变小了一些,刘建昆双手向下压了压,继续说道,“这个已经是确定的事情,应该有不少人知道了吧?我们就不必继续讨论了。”

“现在我们要决定的是,战鹰一行后续的测试以及制造计划。”

这个讨论牵扯到瞄定已有战机、资金、技术人员等多方面问题,刘建昆肯定不能自己做决定,只能是提出方案让大家一起讨论。

中途。

赵奕成为了会场主角,但他开口的次数不多,他多数时间只是听听,只有需要说明战鹰一型情况时,他才会站起来说几句。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研究讨论,会议拿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主要牵扯到四个重要决定。

第一就是,决定加大投入制造六台战鹰一型发动机。

其中有三**立样机,专供后续单人测试调整使用,有三台则是瞄定研发中的j-20战斗机,让发动机和研发机一起进行测试。

第二就是人员支持,集团内部组建三个技术独立的测试团队,专门去对样机进行检测。

另外,就是扩建战鹰组,成立单独的技术部门,战鹰组原来的成员,则分散到各个部门,有的担任部门负责人,有的则升为技术主管等等。

总之,战鹰组原来的成员都获得了提升。

赵奕依旧是战鹰组总设计师、总负责人,但他直接推掉了一大堆繁琐的工作,都直接说‘我就负责技术问题,有解决不了的可以找我,负责人就算了’。

战鹰组扩建以后,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样机测试团队就有三个,还有三个样机会装配上j-20战斗机上,长期的上机测试也要关心,再加上详细划分的好几个部门……

想想都有点头疼!

赵奕果断推掉了工作,还给所有人推荐了袁海涛,但袁海涛的能力、资历都是个问题。

当然了。

赵奕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而且袁海涛本身就是专业发动机测试团队的领导,结果就直接提升为‘战鹰一型发动机测试总负责人’。

这是个很高的职位了,几乎仅次于发动机总负责人,只不过负责的都是测试方面的繁琐工作,技术方面就插不上手了。

等商议到最后的时候,刘建昆干脆站出来自领‘副职’,还有几个航空集团的领导、设计师,也领了战鹰组的‘副职’,他们会负责技术相关、部门工作协调等的事务处理工作。

以上都是和战鹰一型发动机、战鹰-1战斗机有关的决定。

最后一个决定则是,加大和燕华大学动力工程实验室的合作,增加赞助研发经费的同时,给动力工程实验室修建搭配的大型操作工厂。

这个决定投入最低超过三千万,但是会议上却没有人反应,因为他们都知道,给动力工程实验室修建操作间,是增加和赵奕的合作关系。

赵奕可不归属航空集团,他只是帮着航空集团做研发。

航空集团希望能增加和赵奕的合作关系,就肯定要有一定的投入,不管从哪方面做考虑,给燕华大学的动力工程实验室赞助,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会议结束了。

赵奕参加完会议,庆幸自己推掉工作,和熟悉不熟悉的人寒暄几句,赶紧抽空离开回去了。

很快。

航空集团加大对动力工程实验室投入的消息,就传到了燕华大学内部,相关人员是一片欢欣鼓舞。

燕华大学都非常兴奋、激动。

过去的几年时间,他们都有一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当然把自己形容成‘鸡犬’不好听,但事实情况就是如此。

自从赵奕来到了燕华大学,他们好像‘躺着’就发展起来了,生物医学研究所、动力工程实验室、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还包括‘突然出现’的材料实验室都有了巨大发展。

生物学院、信息学院、机械学院都大大受益,各个实验室都变得‘不缺经费’。

有钱,就有发展。

当各个实验室都变得有钱以后,他们引入了一些高端的技术人才,也顺带增加了学校的师资力量。

另外,理学院也有很大的发展,理学研究对环境要求不高,他们最大的发展反倒在招生上。

现在燕华大学理学院的名头,都快要赶上了水木、首大的理学院,他们能招到更优秀的学生。

比如,去年的生源就出现了好几个省排名前三的学生,还有几个获得奥数一等奖的学生,保送时也选择签约燕华大学。

这就是生源的进步。

以前省前三、奥数一等奖的生源,都被的水木、首大所垄断,他们几乎只会在两个学校中做选择,燕华大学能招到几个,就证明了自身的吸引力。

可惜,赵奕给多数人的印象,还是‘顶级的数学家’。

好多分数高的学生,报考的都是理学院,其他学院依旧是‘次一级’的选择。

生命科学学院是个例外。

虽然生命科学学院相对依旧有些冷门,但整个燕华大学都知道,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近在眼前,也许明年就能成为最热门的学院。

因为,排名。

国内权威的学校专业排名榜单中,生命科学学院有三个专业,都超过水木大学,排在了国内高校的第一位。

这主要得益于科研贡献、高影响力论文以及巨增的研发经费,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生命科学学院,他们本来就是国内排名前三的学院,再有了生物医学研究所的蓬勃发展,晋升到国内第一也就不意外了。

此时。

‘得道’的赵奕回到了燕华大学,他的表情十分淡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实际上,他正在想着事情,是关于职称评选的。

在离开航空集团前,刘建昆特别找到了他,说了一件似乎‘微不足道’的事情,“赵院士,明年集团准备推荐你参选工程院院士。”

“——?”

赵奕听着都有点发愣。

工程院院士?

这是以前绝对没有想过的,但刘建昆说的非常认真,“以你的能力、水平、成果,足以担任工程院院士了。”

“……好吧,谢谢。”

赵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回来的路上都在思考着。

工程院院士?

现在他已经是科学院院士,再评上工程院院士,就成为传说中的‘两院院士’了?

两院院士?

科生巅峰啊!

赵奕忽然有那么点期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