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系学霸 > 第五百四十章 十架J-40,一百亿美元!

j-40出场是个大事件,也是航展最核心的部分。

当宣布j-40即将亮相的时候,展厅里面都没有几个人,除非厅内工作的必要人员,其他人都到了外面。

航展的工作人员,包括昆仑发动机的人员,都和普通观众一样,他们都不知道j-40真的会亮相,也非常的好奇和期待。

张刚川有些不同。

作为昆仑组的负责人,航空集团研发项目的领头人之一,他当然知道j-40会亮相,但他也到外面去看了,心里也一样的好奇和期待,因为他也没有见到过j-40。

在j-40亮相结束以后,张刚川心里剩下的只有震撼。

“果然是科幻、是未来,怪不得直接冠上40的代号。”

战鹰-1的型号被定格j-40时,张刚川也是在现场的。

当时张刚川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感叹赵奕的天才,做个战斗机设计都能让人惊叹,但设计毕竟只是设计,没有转化成现实之前,谁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少技术障碍。

这些技术障碍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根本无法突破’的难题。

航空集团高层最初判断,战鹰-1距离成型最少也要八年、十年,乃至于更长的时间,但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样机组装好以后,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就完成了一系列的测试。

现在都可以说,技术差不多成熟了,并且和发动机完美搭配,速度快到让人反应不过来。

张刚川实在是难以想象,为什么赵奕能厉害到如此地步,设计的‘科幻’战斗机,竟然能快速完善,并且达到这种程度。

另外,wz一型发动机,也早已完成了调试,和战鹰-1可以说是形成了完美的搭配。

再想想……

昆仑组空有一大堆技术人才,调试昆仑发动机迟迟不能完善不说,调试次一级的wz二型发动机,也一直拖延到了现在,还存在不少的小问题。

战鹰组完成了最高端发动机以及战斗机的设计、调试、完善;昆仑组调试个低端发动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完成。

两者对比。

张刚川郁闷的都想吐血,他只能苦笑的想着,“不能和赵奕比!不能和赵奕比!那不是人类!不是人类……”

这种洗脑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等回到了展厅,发现一群人围住了昆仑二型发动机展台,张刚川就感觉更更郁闷了。

作为一个发动机项目组,偏技术方向的领头人,张刚川自认为还是有学者的骄傲,他的骄傲不允许自己,站在展台上进行‘商业忽悠’……

没错!

现在的工作就是忽悠!

wz二型发动机换名为昆仑二型发动机,是处于保密考虑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明明没有完善的发动机,却到展台上说已经完善,足以支持大批量制造、出口?

“这不就等于是骗人么!”

“骗的还是一大群相关媒体记者、航空专业人士,甚至有一些国家空军代表……”

张刚川忽然觉得,自己这个‘骗子’也挺高端的,竟然在航空领域忽悠航空专家们。

“也没什么了不起……”

他心里带着苦涩,却不得不继续保持微笑,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而且拥有绝对的信心。

然后,他走了过去。

“张总设计来了!是张总设计!”

“来了!来了!”

“张刚川,张总设计,国内航空的大佬之一,真正的大佬啊!他一直都是昆仑组的领头人!”

“要说航空发动机,张刚川就是国内首屈一指了!”

“……”

一大片媒体记者围过去,摄像镜头灯光闪个不停,他们就像是对待明星一样,把张刚川迎了过去。

张刚川重新站在了c位,马上就有欧洲记者提问,“请问,张先生,j-40战斗机装载的是这台发动机吗?”

“不方便透露。”

张刚川微笑的摇头,“我唯一能告诉你的是,j-40装载的是,航空集团最新研发的、国际性能最顶尖的发动机。”

这个回答非常的官方。

周围的媒体记者却理解的点头,他们早就习惯了官方的说话方式,每一句话都要深入去理解。

有个老记者就对旁边年轻记者解释道,“你一定要分清楚话的意思,我的经验已经很多了。”

“刚才他说不方便透露,你要是理解成是机密、不能说,就想得太简单了,其实这话的意思是,‘答案不能从他嘴里直接说出来,需要靠自己去理解’,所以才有接下来的那一句。”

“那句话看似是废话,实际上,就是带着你深入去想,j-40的发动机是航空集团研发的,眼前的这台昆仑,也是航空集团研发的。”

“航空集团可能一口气研发两种顶级发动机吗?当然不可能。”

“所以答案已经很明显了,j-40搭载的就是这台发动机,或者是,这台发动机的升级版!”

“哦~~~”

年轻记者恍然大悟,他的脑子跟着转了十个圈,绕回来发现逻辑是这么的简单。

他跟着思考着说道,“这台发动机的名字叫昆仑二型发动机,标准就是出口型。那么j-40搭载的,没错,肯定就是昆仑发动机!”

老记者认真看着年轻记者,带着孺子可教的眼神用力点头。

下一个提问,“之前昆仑发动机也有过样机展示,也公布过一些性能参数,但和眼前这台差距很大,能说说具体原因吗?”

张刚川马上道,“科技在发展,技术在进步。”

“我们一直致力于发动机技术的研发,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阻力,攻克了很多难关。”

他没有正面回答。

主要还是因为脸皮不够厚,他不能说昆仑发动机和j-40无关,只是说自己带领团队,研发昆仑发动机遇到的阻力、努力攻克困难。

记者们马上记录下来。

这次年轻记者反应快了,他脑子一转立刻说道,“我来之前有过准备,知道上一次昆仑发动机展示还是在四年前,他的意思就是,这四年的时间里,昆仑组努力让技术有了巨大进步,才有了现在的成果,对吧?”

“所以再次说明,j-40搭载的就是昆仑发动机。”

“这样说来,以前那些昆仑发动机的公开资料,还是非常有用的,顺着这个方向去研发,就能得到j-40搭载的高端发动机?”

“呼~”

旁边好几个欧美记者,听着年轻人的发言,顿时快速做了记录,他们不由得想起中国的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看看!

这后浪,真是天赋惊人!

接下来。

昆仑二型发动机的展台,就各种航空人士的专业人士,问起了发动机的详细情况,包括制造、装配以及具体的参数,还继续深入想了解动力借口、电子控制系统等。

这些提问明显是对发动机感兴趣。

张刚川对二型发动机非常了解,他一一做出了回答,同时也发现周围人,没有了最开始的质疑,反倒是各种的惊讶、赞叹。

然后他发现自己很享受这种感觉,他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心态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忽悠人……

感觉似乎也很不错啊!

……

与此同时,j-40在舆论上彻底火了,普通人是不关心发动机的,他们关心的还是战斗机。

j-40,火遍了国内,火遍了国外,火遍了全球。

一组组惊艳的照片被放到网络上,一个个震惊的报道发布出去,以极快的速度流传,并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j-40不止是科技产品,还是军事上非常重要的战斗机,吸引的自然不止有舆论,还上升到了国家层次。

好多国家性质的媒体都做出了报道,并表示对j-40的关注,一些西方媒体还表示出了担忧。

m国的《华盛顿邮报》就表示说,“从j-40的亮相过程来看,灵活性、飞行能力、速度等,完全不差于f-35,它还是一款单发中型战斗机。”

“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以及战斗机设计领域,中国很可能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m国。”

欧洲的媒体也类似。

这种论调搭配上j-40惊艳的外形和展现出的速度、灵活性,舆论领域就变得越来越有市场。

一些西方的政治人物,也开始针对舆论做出表达。

比如,有些政治人物就表示说,“j-40只是个花架子。这样的设计一定古有很大缺陷,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中国的航空技术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也许只是准备了很久,用来哄骗舆论的产物。”

还有一些政治人物,军方人士则表示,“会持续关注j-40的情况。”

还有几个国家的领导,接受媒体采访时谈起了j-40,并纷纷发表看法,“也许是花架子,也许是真的,暂时我们无法说什么,还需要情报部门的详细消息。”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们不应该投入太大精力在军事科技上,而应该限制军事方面的发展,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他们减少军费相关投入,更注重发展民生……”

有的则表示,“我们会持续关注j-40的情况,未来在军事上,也许有和中国合作的可能性!”

“祝贺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一些积极军备的中小国家,则表达了兴趣,“我对j-40很感兴趣,希望有一天能亲眼看到。是的,在我们的领土上,属于我们。”

“我们会争取和中国空军合作,展开航空技术方面的交流。”

“……”

国际上的舆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些友好的国家表示祝贺,不友好的西方国家表示担忧,中立国家则是关注、感兴趣,甚至还表示希望未来能购买到j-40战斗机。

等等。

国家站位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但是,完全一致的是,绝大部分人对j-40都充满了好奇,并看好j-40战斗机的能力,尤其一些军事爱好者,更是各方面查找j-40的相关资料,想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那当然不可能。

目前,j-40暂时还只有一架,wz-a1发动机也只制造了十几台,因为研发过程非常迅速,根本没有任何资料泄露过,最多只是性能测试的时候,被普通人拍到而已。

那些对j-40感兴趣的国家,不仅仅是感兴趣而已,有的土豪国家还直接出售了。

中-东的st国。

st国是传统的‘石油土豪’,他们也是m国的盟友,但因为边境有m国更重要的盟友,和他们还是死敌般的对手,他们和m国友好的同时,一些事物总是会产生不小的摩擦。

在军事上来说,st国受限买不到最好的装备,也不被支持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就需要寻求其他国家支持。

中国和st国一向有合作,曾经签署过军购大单。

现在st国发现中国有更好的战斗机,就有个参与政治的王子作为代表,快速来到朱城,找到了高层领导后,直接就谈起要购买j-40。

那当然不可能。

“j-40是非卖品!”高层领导直接摇头拒绝。

有一句话说的好,世界上没有非卖品,如果有,只是价格不够高。

显然。

这位st国的王子相信,有钱就能买到一切,直接开出了个,让旁边张刚川都差点点头的价码,“十架j-40,一百亿美元!”

十架,一百亿!

高层领导都听得有点愣,心道st国果真是土豪国家。

j-40的制造成本确实高,但一架两亿美元也足够了,放在国际市场比较来说,m国的f-35卖给盟国在两亿美元上下。

当然了。

st国肯定是买不到f-35的,m国会考虑ys国的利益,根本不会把f-35卖给st国。

现在st国的代表开口就是十亿美元求购j-40,显然是希望能增强军备,拥有五代以上战斗机。

这等于是押宝。

哪怕是j-40卖到十亿美元也是不可能的,st国的意思就是增强和中国合作,百亿美元订单就作为敲门砖,希望能签订各领域更大的订单。

st国绝对是超级大金主,他们的军事采购动辄几百亿美元。

高层领导想了一下,还是让手下人说明,j-40战略上的重要性,顺便透露其他型号的五代战斗机,也可以考虑和st国一起研发合作。

张刚川一听就知道是空手套白狼,但也不得不赞叹一下,“高啊!”

航空集团有其他型号的五代机在研发,也就是j-31,但j-31还存在于设计中,说和st国一起研发,肯定是让对方投入研发费,己方投入相关的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研发生产了。

当然,国际上军事研发的合作,一般都是这样的,技术才是最核心的东西,没有技术有再多的钱,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st国家代表显然不能决定合作,也只能表达一下态度,了解一下合作意向、内容之类。

最后双方还是签署了订单,是关于昆仑二型发动机的。

st国先期购买五十台昆仑二型发动机,单价是两千一百万美元,并约定在三年内交付。

昆仑二型发动机的参数性能,足以让st国满意了,发动机能支持四代半以上战斗机,技术上做改进,比如,设计双发驱动,就足以支持更高性能的战斗机。

哪怕无法支持单发五代战机,但要知道五代战机不止是发动机,最重要的还是设计以及其他性能,而不仅仅是发动机了。

昆仑二型发动机的用法还是很多的,重型战斗机、侦察机等都可以使用,不一定非要是战斗机,单独购买发动机用途广泛。

st国方面只是单独购买,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合作生产。

仅仅五十台的订单不可能支持合作生产,再进一步合作只有签订更大订单唯一一条路可以走。

但无疑,双方初期接触的合作,可以说已经完美了。

后续再合作就可以继续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