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规则系学霸 > 第五百四十七章 这是公然坑经费的节奏?

实验结束。

反重力团队依旧在忙碌着,他们要做装置设备的检查、实验器具的检测,检测装置的数据记录、汇总。

等等。

这些检测工作能帮助对于空间罩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从对于数据的重视程度,也能知道反重力团队和赵奕想了解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反重力团队更在乎的是空间罩的性能等。

赵毅并不太在意空间罩的性能,而是注重与形成的过程,以及内部设备、高能光束的排列问题。

这就是方向不一样了。

反重力团队更在意的是技术,而赵毅则需要以空间罩的形成过程,研究形成的原理,结合原本的理论,去反推光子自旋与空间关系。

赵奕不需要知道空间罩具体有什么性能,他在意的是空间罩形成的时间,具体的能量测算数据,等等。

这些都是相关条件。

等时间结束以后,高层领导集合所有人,开了个总结性的会议,随后就各自解散了。

实际上,离开的就只有高层领导以及赵奕一行人,其他人还要留在主基地里。

赵奕带着张祁灿一起返回了燕华大学,他们还没有能休息一天,就乘坐军车去郊区的公寓,因为高层为了保密性,决定让理论组一起做研究,必须要找个适合的地方。

实际上,理论组需要注意保密的,就是黄钟和张祁灿,其他两人都是在高能所。

赵奕仔细考虑一下,还是决定去郊区的别墅,牵扯到保密性问题,肯定会增加安保力量,继续留在大学里就有些不适合了。

高层明显对赵奕的理论组非常重视。

赵奕到了别墅的时候,就已经有两队持枪武警在,还包括军方的一名上校军官,第二天还继续强化,开来了一辆坦克和两辆装甲车,并安排了一辆直升机随时待命。

这个阵势让赵奕都感觉到担心,越是严密的安保,也就代表是越是危险,好在反重力研究还没有被外界知道,而国内的治安,尤其是首都,还是比较安全的。

另外,赵奕发现系统能力有个好处是,《因果律》能帮忙预测安全问题,提问就可以得到准确答案,才让他感觉安心许多。

赵奕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着钱虹一起来。

很快林晓晴也来了。

因为牵扯到非常重要、非常机密的研究,林晓晴是赵奕的妻子,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她不可能继续正常读书,好在有上级的帮助,她的成绩也非常好,政法大学干脆提前半年,给她颁发了研究生毕业证书。

尽管提前拿到了毕业证书,林晓晴也感到稍稍有些郁闷,她学习并不是为了毕业证书,也是希望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比如,行政级别上,超过老爸林旭东,最好是能担任林旭东的上级,直接给他下命令。

这是儿时的梦想。

晚上睡觉的时候,林晓晴就不断抱怨着,赵奕赶忙安慰道,“没关系,有机会的,你是学法律的,担任行政文职工作,慢慢来。”

林晓晴嘟着嘴道,“我现在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

“马上就好了。”赵奕说道。

他的生活上确实受到了影响,再想过普通的生活很难。

林晓晴想要正常去工作,除非是和他完全分开两地,到军方或其他机密性质的地方工作,走正常途径就很难了,主要还是因为,因为她同样也是受保护的对象,一个受军方保护好的人,想要正常的工作就很难了。

其实林晓晴也只是抱怨几句,她还是为赵奕感到骄傲的,影响到自己也是没办法的。

她沉默了好半天,干脆翻过身压住了赵奕,盯着他的脸颊说道,“这样吧,反正也没办法正常工作,我还是要个孩子吧。”

“——?”

赵奕还没反应过来,就像是孙悟空一样,被观世音菩萨降服了。

……

赵奕的别墅被当成了理论组的基地。

张祁灿是一起来了。

他孤身一人倒是没什么,安排个房间就好了,很快黄钟也准备来了。

黄钟是带着妻子一起的,后来又有航母集团和高能所的专家,有的是孤身一人,有的拖家带口。

好在他们不都住在赵奕这里,有的则被安排在旁边的房子里,只有赵奕组里的几个人一起住。

黄钟来了以后就苦笑道,“我只想留在大学里,看来是不可能了,赵院士,你的研究突破进展太快,都感觉跟不上了。”

“我是到了以后才听说,出现了个空间罩,真想亲眼看看。”

赵奕笑笑。

黄钟是理论组很重要的成员,完全不差于张祁灿,可以说是理论组的干将,肯定是要过来一起研究的。

在实验发现了空间罩以后,高层领导对于研究就更加的重视,程度上已经达到了最顶级。

国内任何的研究、工程、制造,都要为反重力研究让路。

上级也准备调动大批的资金,先期就为实验准备了五十个亿。

这还只是用于理论研究、反重力实验的资金,不包括空中堡垒的设计、建造,以及动力系统的研究。

现在参与有航空集团、核能研究所、高能所以及军方参与,有关空中堡垒的设计建造,肯定会后续整体协调安排,还会调拨更大批量的资金。

据说……

国产第二艘航母的准备资金都被临时征用了。

有相关的海军方面负责人,为此都来首都质问,得到的答复却是,“第二艘航母制造无限期延后……”

这个答复绝对是没想到的。

高层领导不可能给不想关的海军透露消息,海军方面就只能继续疑惑着,而大批量的资金,都拨付到反重力团队以及相关研究。

赵奕的理论组分到了不少资金,他了解了一下先期有五个亿,拨付的资金都是‘备用’,以防有突发性的实验需求之类。

高层最高级别的会议,已经确定现阶段的研究方向。

一个是理论研究。

赵奕的理论组是最受重视的,理论组的每个参与人,有什么要求都会被尽量满足。

第二个就是反重力团队针对反重力、空间罩的实验。

这部分会花费相当高昂的资金,下一阶段就准备建造三座以上的反重力装置,并且更换了管道材料,使用最高性能的高能光束。

同时,也开始实验让装置整体悬浮起来。

这是为建造空中堡垒打基础了。

最后就是核能所负责的动力装置,上级大力度支持核反应堆的研究,同时也会让核反应堆结合发重力,来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

核能所的另一项研究是核聚变反应装置。

所有人都相信核聚变是未来,反重力的环境下,核聚变的控制变得容易了不少,还有人提出以空间罩,来对核聚变进行控制,但后者还需要理论支持,核能所对此没有办法。

但不管怎么说,核聚变还是要继续研究,只不过支持力度没有那么大,因为理论的缺失,让核聚变暂时只能当做‘未来’,短期内想制造出可控核聚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正常的裂变反应堆,理论方面已经足够了。

之前无法制造稳定高功率、高丰度的反应堆,主要还是在于控制问题,陈泽书会议时就肯定的说,反重力环境下,核反应变得更容易控制,高功率、高丰度的反应堆,已经不存在技术难题,都可以直接设计建造了。

高层领导、反重力团队以及其他参与的人,都非常期待陈泽书的团队,能在核动力研究上有成果。

而最重要的理论研究,就要依靠赵奕的理论组了。

这天,阮文烨也来到了赵奕的别墅,和他们一起进行理论研究。

阮文烨来的时候,脸上只写着郁闷,他决定加入反重力团队,是因为感觉参与技术工作,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相关理论研究太过于负责,根本就不适合他。

现在他还是来了。

阮文烨是被派过来的,他负责两个工作,一个是和赵奕的理论组,一起进行理论相关研究。

另一个就是和反重力团队沟通,有什么理论成果、实验要求,都是由他来负责。

阮文烨说起来都很郁闷,他知道自己跟不上理论的进度,可其他人并不知道,他们都觉得阮文烨很有水平,只是在反重力组‘等着’,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

高层领导都是这么认为的,他就被直接派过来了。

“我是真的……”

“不想来啊!逃不开、躲不掉……”阮文烨说出来都很郁闷,对其他人他肯定不会这么说,但黄钟、张祁灿、赵奕就没有多大关系了,一起做研究的过程中,各自有什么水平,都是能直接看出来的。

赵奕笑道,“别气馁啊,阮哥,你来了帮助会很大。”

他给每个人分配工作。

现在的研究大方向,就是根据实验数据,形成一系列的条件,来对光子自旋和空间的关系进行反推到,但是条件还并不充足,其他人就必须要一起,帮忙把条件完善。

他们的工作也都是根据实验结果,对数学内容进行反推导。

他们想要直接推导出关系,肯定是不可能的,只需要有一些进展,或者一些正确的思路、想法,都可以形成必要的条件。

赵奕也同样参与其中,他需要认真地去研究,慢慢的完善理论逻辑,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才能确定的知道光子自旋和空间的关系。

“这次的研究过程,需要的时间会很长,不是几天能结束的。大家也不要太着急……”

赵奕对其他人说道。

阮文烨吐槽的说了一句,“如果让我看,这辈子都结束不了,不过赵奕,我信你。”

他说完低头看着手里,复杂到像是天数一样的列式,都感觉头皮都快要炸了。

理论研究是个长久的工作,尤其牵扯到复杂的数学构造,想要取得一点小进步,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如果让黄钟、张祁灿、阮文烨来看,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想法,是对理论进行完善,还是说走向了岔路,有什么进展都只能问赵奕。

这就是理论研究的问题。

就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迷宫一样,几个人一起去探索,面对每一个复杂的分岔口,他们都会有各自的想法,但并不知道判断是否正确。

那么,找到的路是通路,还是死路呢?

理论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担心研究出的内容是错误的,不止是会做无用功,还会把自己和其他人,引到错误的方向上。

赵奕对此就没有担心了。

无论找到‘什么样的路’,因为有系统能力的辅助,他都会知道是否‘距离迷宫的出口更近’,他需要的就是其他人,不断提供前进的路。

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赵奕对生活和工作质量还是很在意的,他不止是自己在意,也对其他人有同样的要求,因为理论研究很费脑筋,他的要求是每天工作六个小时,一般是上午、下午以及晚上,分别进行两个小时的工作,其他时间都可以自由的休息。

这样有充足的休息,工作效率才是最高的,否则盯着疲惫去做研究,差不多等于是浪费时间。

哪怕每天只工作六个小时,几个人的工作成果还是很高的,只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所做相关数学研究的草稿,都差点堆的到处都是,好在有专人特别帮忙整理记录,才不会出现草稿杂乱无章甚至丢失的情况。

两个月。

赵奕的理论组没有特别的进展,还在继续做数学构架和推导。

其他团队倒是有进展。

反重力团队建造了两个新的装置,都是采用全新的材料以及最高端的高能光束设备,其他相关设备也有了升级,他们还完成了‘可悬浮装置’的设计工作,正准备投入到建造中。

‘可悬浮装置’的动力系统,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重油能源,因为只是做实验所用,会根据悬浮测算的结果,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评估。

‘可悬浮装置’的设计方面,最主要的不是动力,而是‘平衡系统’,也就是让装置悬浮的过程中,遇到单侧巨大的推力,或者引力分布不均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整体的平衡。

最开始的设计和飞行器类似,采用加装巨大机翼的模式,来保证整体的平衡性,但很快设计就被否定了,因为机翼的设计没有任何意义,空中堡垒会建造的非常巨大,任何利用风力的方式,都已经不适用了。

后来有专家认为,空中堡垒的运作方式,有点类似于‘空气中的船体’,因为引力大大减小,空气还能形成向上的推力,就可以采用船体的设计方式,把整体设计再最下方,并在下侧边缘装载应急的推进装置,就能最大可能的保证平衡。

这个设计被采纳了。

高层领导带着董利华等几个核心人物,来赵奕这边看看理论研究情况,就把平衡问题说了出来。

赵奕想了想说道,“但是,还需要一套平衡控制系统。”

“几个推进装置的运作,肯定不能人工操作。”

“空中堡垒和飞行器不同,最好是参照大型航母的运作,能长期稳定保持水平线的悬浮,需要电子系统对平衡性进行判断,来不断进行调整。”

“推进装置的设计是最简单、有效的,暂时采用这个方案也不错,同时,也要开始研发平衡系统。”

“这个工作……”

赵奕说完问向董利华,“对了,你们团队为了解决平衡问题,具体的预算有多少?”

“什么?预算?”董利华满是不解,随后想想道,“平衡还是很关键的。如果是研究电子系统,最少也要……五百万?估计不够,这种大型的电子控制系统,难度非常高,还只能交给航空集团旗下的研究所来做,估计需要不短的时间……”

“五百万啊!”

赵奕犹豫着说道,“要不,我来试试?这段时间研究理论,脑子都快炸了,正好换换脑子、休息一下,不过先说好,五百万……这个……”

董利华顿时张大了嘴,好半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是打算在高层领导面前,公然坑反重力团队五百万经费的节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