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681章:阴武和他的一众小弟们

春秋大领主 第681章:阴武和他的一众小弟们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2:59 来源:笔趣阁

晋军南下肯定要先通知郑国和宋国,让他们在一些行动上配合晋国的行动。

“入楚境而战于我不利,郑、宋界内交战亦非我所取。”吕武决定出兵,心中早有腹案。

有点不想当透明人了的赵武说道:“或可使郑先行侵入楚境,引楚军北上?”

大家伙有点意外地看向赵武,纳闷怎么不继续当一个透明人。

这个跟赵氏近来的发展有关,再来就是赵氏内部的整顿差不多了。

经过数年的整顿之后,赵武清理了一批又一批家臣,又对名下封地进行了肃整,慢慢从名义上的家主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话语权。

赵武还在做跟邯郸赵和解的事情,亲自率军征讨长狄期间,两次去“邯郸”见了赵胜。

他们谈了什么外人并不清楚,邯郸赵那边开始在赵氏征讨长狄的过程中出力。

然而,邯郸赵的家主赵胜,或是赵氏的家主赵武,没有知会其余家族邯郸赵重归赵氏。

也就是说,赵氏和邯郸赵还是分家状态,他们却开始进行合作,怎么都算是某种和解。

邯郸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消失在众人的视野范围,说好了要给吕武送来一名嫡女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对此,吕武从来没有催促,甚至没有开口讲些什么,阴氏该给予邯郸赵的帮助则是一直在进行。

没办法的事情,谁让赵旃在吕武的崛起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助力呢?邯郸赵可以毁诺,阴氏却不能表现出一副忘恩负义的做派。

这个就跟吕武某段时间忌惮赵氏,偏偏要表现出一副看顾赵武的情况一样。

人生在世很大一部分就是演给别人而活,包括但不限制于自尊心过重、假装坚强等等。

事实上,无论身份地位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还是要对一些事情心存顾忌,真的以为能够为所欲为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众人也就看向了士匄。

晋国这边是哪个家族负责哪个诸侯国的邦交,可以对该家族有建议权,没有驱使权力。

说白了就是,可以将想法讲出来,负责那个诸侯国邦交的家族不愿意,谁都不能在明面上进行强迫。

士匄是赵武的大舅子,关系看着很亲密,实际上的私下交往却是有点少。

贵族联姻嘛?可以是一种政治联系,有些时候则是纯粹没办法。

总不能贵族去嫁给平民吧?只能是贵族嫁给贵族,到底能不能走到一起看的还是两个家族的实际需要。

现在范氏的主要重心在南方,赵氏的轻重则是在东面,士匄和赵武的交情本来就一般,多了一种亲戚关系未必会让私交变得多么融洽。

这样才是一种正常,要不然贵族之间算起来都是亲戚,谁和谁都要因为是亲戚而各种忍让之类,家族还发不发展了?

还是那一句话,贵族之间的交情哪有实际利益来得重要。

解氏跟阴氏并不是亲戚关系,解朔难道就不跪舔吕武了?解氏想要获得轻松如意,肯定不敢背离阴氏的嘛!

中行吴又为什么放着有亲戚关系的几个卿位家族不靠拢,会选择抱住吕武的大腿?单纯就是因为吕武的大腿太粗啊!

世界上有一件很现实的事实,普通人还会看重亲情,贵族只有在出事了才想起大家都是亲戚。

更残酷的解刨,不管是什么人,看重亲情只是因为利益不够。

一旦有利可图,血缘关系反而会出现恶心人的附加恶果。还能少见了某个人发达起来,各种令人想吐血又干各种恶心事的亲戚吗?

范氏现在跟赵氏没利益纠葛。

士匄眯起眼睛看着赵武,一副“你想活跃是吧?指挥老子是个什么意思”的态度。

赵武看到士匄那副模样,说实话是第一时间心里又怂了,脸上露出了讪笑。

这个时候,吕武开口说道:“上军将所言可行。”

吕武不是在给赵武背书,实事求是而已。

赵武不那么理解,看吕武的目光很感激。

老大表态了呀。

小弟们还不上?

中行吴和解朔立刻附和。

羊舌肸想了想也出言附和,一副元戎说什么都对的模样。

近期遭到孤立的魏绛继续闭嘴。

老魏家最近的日子不好过,想靠拢向范氏遭到拒绝,跟荀氏(中行氏)和赵氏陷入一种竞争关系。

魏氏虽然是姬姓,然而他们并不是从晋国公族中脱离出去的一支。

他们曾经也是一国的公族,祖上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异母弟弟。周武王灭商朝后,受封在了毕地(陕西咸阳一代),也就成了众多诸侯国之一的毕国。

这个毕国是什么时候亡的?大约是在公元前677年到公元前651年之间吧。

遭到西戎灭亡的毕国,一国之君的子嗣四散逃命,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在亡国后投奔到晋国,晋献公让他做大夫。

毕万屡次随晋献公出征,军功卓著,于是晋献公封毕万于“魏”,自此世界上多了一个崭新的晋国魏氏。

为什么要有“崭新的”这个用词?原来也有一个魏国,遭到晋国所灭,在“不绝人祀”的规则下,魏国的公族仍然为魏氏生活在“魏”地。

后面晋国取消了魏国魏氏的食邑,才有了毕国公族后裔这一支成了晋国的魏氏。

这个“魏”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字,喻“巍巍高大也”。选国号的话,“魏”其实很合适的。

吕武将荀氏(中行氏)、魏氏和赵氏丢到晋国东面,打从事实上让三家陷入一种竞争的关系之中。

在这种竞争关系下,三家又给分成了两个阵营。

中行吴和赵武都是跟在吕武身后混的“卿”,很多时候需要遵从吕武的指示采取一些选择,天然上的关系也就更近一些。

魏氏则是因为魏绛成为家主而跟阴氏分道扬镳,不管阴氏是怎么来定义这一次事情,荀氏(中行氏)和赵氏哪怕仅是做给吕武看,也不可能跟魏氏哥两好。

荀氏(中行氏)、赵氏和解氏碍于阴氏不想跟魏氏走得太近。

范氏处在需要得到吕武鼎力支持的状态,除非魏氏付出的代价足够,要不然凭什么让范氏给吕武添堵?

刚刚成为卿位家族的羊舌氏,他们不受到其余卿位家族的待见,更不敢多冒头了,也就没可能跟魏氏走到一块。

卿位家族不待见魏氏?其余的中小贵族也就看到了靠拢向魏氏的风险。

他们生活在哪?生活在晋国啊!

近数十年来,哪一个遭到孤立的卿位家族能落得个好?

中小贵族可不想魏氏在某天出事时,一块跟着魏氏陪葬,肯定是要远离魏氏的咯。

所以,吕武压根就没有对魏氏干点什么,也没有指使或吓唬哪个家族,还是让老魏家现在陷入外部交际一种举步维艰的状态。

让吕武主动去对魏氏示好?

干了那种事情,是不是也就等于谁都能跟阴氏上一刻是朋友,下一秒能无代价变成陌路?世界上没有这种道理的。

吕武不主动针对魏氏,交际上是一种正常情况,属于好聚好散。

两个家族互相背离之后,这家再去给那家站台,还互相背离干什么?

近期魏氏跟阴氏出现了什么矛盾?主要是解氏跟魏氏出现了水源纠纷。

解氏从晋国腹地搬家到西边是吕武和魏琦的共同决定,划出“大荔”那边的一大块地给予解氏,使得解氏跟阴氏和魏氏同时成了邻居。

后来,吕武先谋得了“侯丽”的控制权,又近一步拉了解氏一把,作为中间人让荀氏将西边的封地有代价转给了解氏。

问题就出在解氏从荀氏获得的封地上面。那块地是洛水下游边上,解氏大肆使用了产自阴氏的水车和磨坊。

水车倒是问题不大。

使用水力磨坊是个什么情况,懂的都懂。

想让磨坊转起来,对水流速度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想要达到想要的水流速度,人为改建河段,诸如建立堤坝什么的也就在所难免。

解氏虽说是在洛水下游,更下游的却是魏氏。

魏氏的上游有解氏在河段各种操作,影响到魏氏的用水情况,是不是太过于正常?

古时候在什么地方最容易起纷争?毫无疑问是在“争水”上面,一次次都能看到家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又或是这个乡跟那个乡争夺水源而打了个出现伤亡。

吕武暂时没有插手魏氏与解氏的纠纷。

在所有人看来,阴氏站在解氏这边属于理所当然,连魏氏都是那么看才保持最大的克制。

毕竟,解氏是阴氏的忠实小弟。小弟不管因为什么遭到欺负,老大没作为,谁还乐意追随?

所以,现在的魏氏打一个解氏没难度,打了这个弱的家族却是必定会引出那个强的家族。简直是太令人特么无语了。

魏绛全程紧闭嘴巴在参与会议。

他后悔了吗?

个人能后悔,家族却不能在干了某事之后立刻改弦更张,会比硬撑更惨的。

“元戎并未针对于我?此便是最大幸运啊!”魏绛想起了魏琦的一些话,又想到魏琦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糕。

这种紧迫感快不但逼得魏绛时刻精神紧张,造成失眠状态也足有一个月之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