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逍遥小都督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千秋无二人

逍遥小都督 第三百一十一章 千秋无二人

作者:关关公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56 来源:笔趣阁

剿匪大胜归来,整条街的人都吓到人去楼空,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夹道欢迎吧。

荆娘子躲在马车里,偷偷掀起帘子打量外面的景色。

第一次来汴京,早听说过京城的繁华,本以为能瞧见一副盛世之景。

亭台楼阁确实如传闻般华美巍峨,荆娘子却没想到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愣了许久,总算明白曹华的官威有多大了。

放下帘子,瞧见披麻戴孝端坐与车中的曹华,荆娘子犹豫少许,小声开口:

“曹大人,我....去哪儿?”

这些天都在赶路,没了祝曲妃打岔,荆娘子算是在马车里住下了。

长路漫漫无事可做,她又不会下棋弹曲之类的技艺,便给曹华表演戏法解闷。

吞刀吐火、画地成川这些她自然不会,但仙人摘豆还是会一些,也就是两个碗把七颗豆子扣在一起,来去无踪,出入无影,她曾经练了许久。结果曹华眼力太毒辣,她藏的再好还是能发现,一旦看穿便没了意思。

路程实在无聊,荆娘子见曹华烦闷,害怕曹华迁怒与她,半推半就的伺候了曹华一次。

荆娘子可不知道男人得寸进尺的本事,她一给点甜头,曹华自然就心领神会,无聊了就冷下脸叹口气,做出不耐烦的模样。

荆娘子马上就坐立不安,过不了多久,便磨磨蹭蹭的坐到曹华跟前,也不说话,只是偏头望着别处,意思自然都懂。

妥协一次,便有无数次。

荆娘子本以为至少能管上好几天,事实证明她想多了。

曹华不仅没感动的意思,反而冷着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荆娘子也不知那次是真的那次是假的,超过她能接受的底线后,终于是委屈哭了,来了句“狗官,你把我赶出去算了。”便闭着眼睛再也不搭理曹华。

曹华这才收敛了些,不过也已经到了汴京城下了。

荆娘子被曹华带回来,除了洞房基本上什么事都做了,按理来说肯定要进门的。

不过总不能坐着曹华的马车就进去了,她出生贫寒不假,但清清白白,不说八抬大轿,小轿子红盖头总得有吧。爹娘不在长兄为父,两家的婚书总得有一份,哪怕是象征性随便写的。

这对曹华来说不过是随手为之,对荆娘子来说,却是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大事。曹华真要就这么把她带回去填房她也没的办法,不过女儿家的自尊还是让她开口问了一句。

曹华闻言回过神,拉起荆娘子的手:“先去你哥那儿住下,薛九全是我义父,不能在这时候办喜事。”

荆娘子顿时窘迫,内媚的眸子带着几分歉意,微微低头:

“我不是着急.....那我先住我哥那儿.....你别把我忘了哈...”

最后这句,是荆娘子犹豫许久才补上去的。常言贵人多忘事,曹华归为侯爷,家中又有娇妻美妾,一忙起来把她忘之脑后太过正常。虽然她哥是黑羽卫可以提个醒,可真到那时候,还不如不嫁。

“想什么呢?”曹华无奈一笑,站起了身:“我得进宫面圣,你先让荆锋带着安顿下来。”

“好。”

荆娘子连忙点头,和曹华朝夕相处这么久,她没有片刻时间放松过,即要伺候人,又得注重大户人家小姐才会注重的繁文缛节,生怕做出江湖人的粗鲁之举让曹华嫌弃。能脱身独自放松一段时间,她自然是高兴居多。

很快,车队进入汴京内城,李百仁带队先行会了典魁司,曹华则前往宫城面见圣上,一来象征性的汇报行程,二来受封领赏。

荆锋听闻曹华的安排后,便带着荆娘子直接去了武安侯府。

荆锋是黑羽卫虞候,职责是护卫武安侯府的安全,自然就住在武安侯府里,在典魁司也有个窝,不过总不能把亲妹子放在男人堆里。

荆娘子浑然不知被曹华骗了,心情放松的跟着荆锋在内城街道上行走,不时左看右看,观赏京城的景色。

荆锋则唠唠叨叨,和妹子说起京城的规矩,什么:“携带刀枪行走得去官府报备、聚众私斗要打板子、不要用都督的名号恐吓外人.....”啰啰嗦嗦一大堆,连武安侯几时熄灯的规矩都说了一遍。

荆娘子听的脑壳发懵,在江湖上带习惯了,听见京城规矩这么多,不禁微微蹙眉:

“哥,京城管这么严,此地的江湖人怎么过日子?”

“江湖人?”

荆锋愣了下,旋即指了指外城的方向:“铁臂膀周侗知道不?江湖公认的大侠,武学一道的集大成者,卢俊义、林冲、武松的师父,够江湖吧?这么厉害的人物,也只能在京城领着六品武职的俸禄,开了个武馆,大部分京城的王公贵子都没听说过。京城就不是江湖人呆的地方。”

荆娘子自然晓得周侗,在江湖人之中那可是和神仙没区别的人物,和薛九全是一辈人,薛九全那么厉害的情况下,周侗还被尊称为武学一道第一人,也就曹华冒出来,周彤又年老体衰,才被挤了下去。

听闻如雷贯耳的周大侠只是个六品官,荆娘子便好奇:

“那曹大人是几品官?”

“曹大人没品。”

荆锋很干脆的回了一句,摆摆手道:“都督还不如周侗,严格来说只是御前带刀侍卫,‘都督’是虚职。在大宋朝武夫出头不容易,带兵打仗都靠的是谋略,武艺高有个啥用。你看那些个三月份摇扇子的书生,那才是真舒坦,只有科举高中,随便几年都能混个七品县太爷,运气好的早上还在种地,晚上就上朝和圣上喝茶聊天了。”

荆娘子打量几眼,还真有几个书生三月份拿着折扇摇摇晃晃,一脸潇洒不羁的做派。她倒也没有露出什么讥讽眼神,读书人本就金贵,在寻常百姓看来这就是读书人该有的模样。

荆娘子想了想:“听说曹大人也是个书生?”

荆锋顿时得意起来:“那是自然,‘一词盖东京,千秋无二人’,说的便是都督。武艺对都督来说只是强身健体,人家厉害靠的是脑子聪明。写文章写不过都督,打也打不过,还没都督有钱,不知气死了多少穷酸书生。”

荆娘子听的一愣一愣:“曹大人这么厉害啊?那为什么还这么多人骂他?”

“都督这人,厉害是厉害,就是有些不讲道理.....不过道理就是都督定的,有些人想不明白这茬,又拿都督没办法,只能逞口舌之快。”

“曹大人讲道理的。”荆娘子小声嘀咕了一句。

荆锋瞧了妹子一眼,欣慰中带着唏嘘:“你还没遇上不讲道理的时候,以后就知道了。不过都督为人是真的好,有时候不讲道理是道理讲不通,心不坏,你以后顺着都督的意思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