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逍遥小都督 > 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怪你!

逍遥小都督 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怪你!

作者:关关公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4:47 来源:笔趣阁

惊雷划过苍穹,雪光点亮古风画卷般的楼宇。

街边石桥上,画伞斜着倒在青石路面上,时间似乎凝滞,来往的行人成了残影,只剩下一袭娇艳红裙立在风雨中。

青丝湿透贴着雪白面颊,雨珠顺着鬓角滚下滴在手上,又从修长手指滚到握在手心的玉簪上。

簪子白玉雕琢而成,没有太多装饰,只在上面刻了一行字:

单枪悬首破敌胆,一马横槊平百川。

谢怡君很喜欢这句诗,便如同喜欢那句‘剑起千钧惊日月,胆骇万里震云天’一样。

玉簪并非专业的珠宝匠雕刻,字迹有些毛毛糙糙,不过刻的很用心,还在结尾的部分画蛇添足加了个:。

曾经在石泉巷里看到过这个奇怪符号,虽然不明就里,但是觉得很好看,就一直记在了心上。

大雨淅淅沥沥,街边的景色朦朦胧胧看不清了,也不知是雨太大的缘故,还是泪水遮挡了眼帘。

远处的小客栈外,身着湛蓝褶裙的女子,偎依在油纸伞下,仰着小脸笑眯眯说着话,时不时跺一跺绣鞋。哪怕离的很远,也能感觉到她此时的心情——无忧无虑,身心都放在旁边的男人身上,很幸福。

“呵呵...”

淡淡轻笑响起,红裙轻轻颤抖着,强行压抑,泪水却与雨水混在了一起。

随着‘叮叮——’的一串脆响,玉簪掉在地上,弹了几下,直至滚下石桥,跌落在泥泞雨水中。

谢怡君低头看了眼,终究是舒了口气,弯身捡起雨伞,缓步走下石桥,在朦朦胧胧的杭州街巷穿过,一抹夺目艳红渐行渐远....

----

街边河畔,曹华撑着油纸伞缓步前行,似有所觉,偏头看向极远处的拱桥,空无一物。

雨势颇大,提着裙摆行走的祝曲妃,察觉十指相扣的手停了下来,略显疑惑的扬起脸颊:

“小郎君,怎么啦?”

“没什么....”

曹华皱了皱眉,仔细打量几眼,没有异样,才继续拉着祝曲妃走向过小街。

祝曲妃依旧絮叨不停,从江湖说到市井,又从市井说到鬼怪,无话不谈。偏头看去,因为给她遮住大雨的缘故,曹华的白袍打湿了几分,祝曲妃便靠近了些,拍了拍曹华肩膀的雨珠:

“我十几岁到杭州,每年这个季节就下大雨,江边怕是又要涨水了,河提也不管用,年年修年年垮,过几天我的船就得搬走,不然准被淹了....”

“是嘛...”

曹华心不在焉,抬手环住了她的肩膀。

这个世道,十指相扣走在街上已经有些出格,也就雨大人少才敢拉着。祝曲妃被搂住吓了一跳,急急忙忙扭动肩头躲开,嗔了一句:

“你失心疯啊?”

“呃——”

曹华松开手,顺势背着手做出沉稳模样,当做没发生过。

祝曲妃咬着下唇,却也不知该怎么对付曹华,便也只能当没发生过。

一路缓行,来到石桥下的画舫上,木门紧锁,挂在外面的斗笠和蓑衣消失了。

祝曲妃愣了下,用钥匙打开铜锁,却见小画舫中干干净净,包裹、兵器、衣物都不见了踪影。

“怡君走了?”

祝曲妃愣了下,前后找了两圈,有些莫名其妙:

“怎么不打个招呼....”

曹华持着雨伞站在甲板上,眉头轻蹙,左右看了几眼,街边只有寥寥几个行人。

祝曲妃站在空落落的舱室里面,双手放在胸前,睫毛轻颤,稍微的迷茫过后,便有些慌了,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会不会....”

“你先休息,别瞎想。”

曹华走过去,把她拉进怀里轻吻少许。

祝曲妃这次真的有些抗拒,很快就偏过头,掩着嘴唇,眼中有泪光闪过,推了他一下:

“都怪你。”

曹华在她脸上捏了下,便折身上了石街。

祝曲妃手扶着门框,眼中仿徨不安,抿了抿嘴,最终也没说出什么。

-------

在雨幕之间穿过,来到方才惊鸿一瞥的石桥旁。

曹华扫视几眼,锐利的双眸很快发现了地面的一点白影,修长玉簪安静躺在清澈雨水之中,显出清晰的一行小字。

蹲下身打量几眼,拿起用袖子擦了擦,手指抹过刻痕,常年累月的经验甚至能感觉出刻了多少刀,用了多大的力气。

“技术真不咋地...”

曹华摇了摇头轻声一叹,站起身环视一圈,周身没有半个人影。

啪啪——

轻拍手掌的声音响起。

街边雨幕之中,李百仁头戴斗笠鬼鬼祟祟的从茶馆跑出来,左右瞄了几眼,才凑到跟前:

“都督,有何吩咐?”

“你说了?”

曹华单手叉着腰,表情很是无奈。

李百仁笑容古怪,瞧见曹华表情不善,又连忙闭嘴摆出严肃神色:

“本来想提醒都督一声,可都督的行踪我也找不到,等察觉不妙为时已晚....”

“说正题。”

“已经派人偷偷跟上了,谢姑娘看起来心情不咋地,应该不会发现后面的尾巴。”

曹华点点头,将玉簪收进了怀里。

李百仁琢磨了下,又做出一副过来人的模样:

“其实吧,男人后院起火太正常,我家那婆娘也不想我娶二房,要死要活的,晾个几天就老实了...”

曹华双目一沉:“我还需要你教?”

“也是。”李百仁讪讪笑了下,便扣上斗笠,鬼鬼祟祟的消失在了街角。

曹华摇了摇头,思索了片刻,也只能先行回了王府....

-----

时间很快翻到了九月,每天都有战报从睦洲传来。

方腊军在八月底攻下睦洲稍作修整后,便继续高歌猛进。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也相继被收入囊中。大好形势之下,方腊没有片刻休息,兵锋指向了歙州,一路势如破竹,有东南名将之称的‘病关索’郭师中不敌方腊战死,随后歙州及其所属的黟县、祁门、绩溪、婺源等县相继被攻占。

方腊的所作所为以及成果百姓都看在眼里,特别是周边地区的苦寒民众,就像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纷纷响应。随着各方势力汇入义军,本来两万的队伍,短时间就膨胀到了三十余万,杭州岌岌可危。

而此时的大宋朝廷,依旧反应迟缓。

曹华每天都会由典魁司的渠道上书给赵诘,说明方腊叛乱的严重性,请求停运花石纲减轻税赋安抚民众,并派重兵清剿方腊。

只可惜等来的,是一封责问的圣旨。

未通报天子擅自处决一名封疆大吏,其影响不光光是杀了个张徽言那么简单了,无数坐镇一方的官吏都上书弹劾曹华目无国法滥用职权。毕竟唇亡齿寒,以前典魁司暗地里偷偷杀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光明正大开了杀士大夫的先例,这些人若不发声,说不定刀锋就落在了他们头上。

因为张徽言以请求援兵的借口逃离睦洲,且第一时间向谭稹请罪,赵诘下令革职查办。现在曹华不由分说把人脑袋砍了,闹得满朝文武群情激愤,赵诘自然暴怒,而扇了谭稹一耳光,更是让赵诘气的连:“他还真把自己当成夜间天子”的话都骂了出来,直接收回了先斩后奏的权利,勒令曹华即可返回京城受审。

曹华拿道圣旨后,知晓把皇帝惹毛了,心里虽然憋屈,可吃着朝廷俸禄,有些时候也没办法。

杭州岌岌可危,康王不想让他走,可此时再抗旨就说不过去。思来想去,也只能拖一天是一天,即便无能为力,至少也要把康王一家人劝离杭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