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书后,嫁给前夫他舅舅 > 第二百二十六章 鬼剃头

穿书后,嫁给前夫他舅舅 第二百二十六章 鬼剃头

作者:秦子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1:27 来源:笔趣阁

唐国公是在梦里受伤的。

一觉醒来,鼻青脸肿不说,还被变成了个阴阳头——左半边头锃光瓦亮,右半边却与日常无异。

唐国公又惊又吓,当时就晕了过去。

等再醒过来,立命府中护卫开始严查。他不大信鬼神,可是,谁又有本事在国公府内,如此地整治他呢?

唐国公不知道,一路查下来,也没有半分的线索。他愈发地心惊胆战了。

脸伤了,不过养几天就能好。可头发没了一半,要如何?

若是自然地脱了头发,他还能掺上些假发做髻,乍一看也并不影响什么。

但是,直接从发根儿上就没了,连假发都戴不住啊!

偏生又到了年底,衙门里事情不算多,但走礼请客人情往来却是不少。往年,唐国公是乐此不疲的,毕竟可以多拢住些人脉。

可,眼下他这个样子,怎么走动?

唐国公只能对外称病,躲在家中。

不过,国公府中唐三太太当家。她本来就是个资质平庸的人,面儿上看着能撑住家事,其实国公府里漏得和筛子似的,甭管发生了什么事儿都过不了夜,两三个时辰定然传出府外。

因此唐国公这伤了头脸的消息,甚至在苏老太太尚未知晓的时候,外面的人已经都知道了。

等苏老太太听说了儿子身上不舒坦,她还是担心的。毕竟,后半辈子还指望着这个长子呢。

扶着心腹丫鬟颤颤巍巍地到外书房去看了儿子一回,见到唐国公那张开了五彩铺子一样的脸,还有那半张用假发髻都遮不住的青色头皮,苏老太太直接就蒙了。

颤抖着手指头指着唐国公,半晌才问出一句来,“我儿,这,这是怎么了啊?”

唐国公一脸晦气,“没什么,做了场噩梦,醒来便是这般了。母亲不用担心,我已经叫人瞧过了,不日便会好了。”

他不信神佛,如苏老太太这样的积年老人儿却是深信不疑的。噩梦?什么样的噩梦会把人变成这个鬼样子?

苏老太太搂着心口念了一回经,又一叠声叫了人来,打发取了银子去烧香祈福,还特意嘱咐京城里但凡有名灵验些的,不管庙宇还是道观,都要供奉到了。

唐国公冷眼看着她忙活,心里头焦躁不已,对苏老太太说道:“母亲,我这个样子,也不好再出门走动。眼瞅着就到了年了,您嘱咐三弟三弟妹一回,走礼万万不能小气了。不然得罪人失小,坏了国公府的名声是大。”

“这个你放心,哪一年咱们走礼寒酸了?”苏老太太拍了拍儿子的手,“你安心养着,咱们府里还得你撑着呢。”

说着又抱怨了一回不在国公府里的林氏唐燕飞唐燕凝,只道,“竟是指望不上呢。”

听到唐燕凝的名字时候,唐国公心下一沉,莫非是因为她?

这些日子,他是没少在几个进京来朝贺的宗室子弟面前提起这个女儿来。虽然都是藩王子弟,可前程也是不错的,且在藩王属地,做王府的女眷,那与在京城里的皇子妃,也没什么不同了。

难道是因为这个,被太子或是翊郡王记恨了?

唐国公心里有些发慌。若是翊王,倒是没有什么可怕,一个失了圣宠的郡王,又和太子结了仇,日后怕是还不如个普通的宗室子弟。

若是太子……

那岂不是说,那位还惦记着唐燕凝?若是这样么……唐国公有些个顿足了。早知道唐燕凝真有把太子迷得神魂颠倒的本事,他说什么也不能直接往藩王儿子那里推销女儿啊。

有心出去打探一番,但是想一想自己这副尊荣,唐国公只得耐下了性子,寻思着待年后再去走动了。

却说苏老太太回到了春晖堂后,忙着就叫人将三太太找了来,问她年礼都送了哪些人家,都送了些什么。

每年,亦是三太太拟了礼单,拿过来再请示苏老太太的。

不过这次,苏老太太看过礼单后便吃了一惊,“如何这么简薄?”

这大家子走礼,虽是有来有往,但如唐国公府这样的人家,自然不贪图回礼有多少的。且唐国公,唐三老爷两个身上都有差事,也需这些年礼节礼的来打点一二。

因此,往年有几处的礼都是格外地厚重。

可这单子上……

足比往年少了一半还有余呢。

三太太站在地上,为难地说道:“母亲见谅,不是我不想照着往年的例来。实在是……唉,我实话跟您说了吧,今年这各处庄子收成都不好,府里进益有限呢。”

言外之意,国公府比原先穷了,拿不出更多的礼了。

苏老太太愈发吃惊,“如何就到了这个田地?”

“我不敢瞒着母亲,这几年咱们府里孩子大了,服侍的人多了,各处使唤的人也多了。大哥和三老爷在外面走动,花销又是一大笔。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呢。要不是我左拆右补的,早就撑不住了。”三太太一边说着,一边用帕子沾了沾鼻翼,偷眼去看苏老太太。

见老太太脸色阴沉,三太太眼圈一红,长叹,“是儿媳妇无能,母亲您责罚我吧!”

说着就跪了下去。

“你是够无能的。”苏老太太出身并不算高,一生爱财如命,听见三太太说家里头穷了,哪里受得了呢?因此也不管这话是不是伤人,讥笑道,“平日里还总说自己精明,这就是你的精明?”

三太太忙叫屈,“母亲这话,可是冤枉了儿媳妇了。咱们府里的家底儿,您也是知道的,多是祖田祭田,庄子虽有些,可都是靠天吃饭而已。真正进益的铺子,却太少了!每年进得少出得多……可不就要穷了么。”

她手指头将帕子绕成了麻花,看着是有些心虚,其实心里头很是有底气。

“母亲,儿媳妇说句话您别恼,要不是这几年都靠着大嫂子嫁妆的出息,咱们可送不起那样重的年礼呢。”

苏老太太闻言一拍桌子,“她进了国公府的门,嫁妆自然就是咱们家的,哪里需要分什么你我?还拿着她的嫁妆出息置办就是了,啰嗦什么!”

三太太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委委屈屈地说道:“母亲的话自然是对的。可是,可是……大嫂子去别院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交代的,她那嫁妆里庄子铺子的收益,都送到了别院去了。到了如今,我可是一个铜板都没见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