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回大明朝 > 第二九九章 全民战争

春回大明朝 第二九九章 全民战争

作者:木允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2:0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

黎明的微光中杨丰笑眯眯驻马城外。

在他前面是默默离开的骑士们……

他们最终还是做出了理智的选择,不过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他们只是为了顾全大局,就像杨丰所说的,继续维护这个谎言,能换来天下士绅团结一致,共同举起义旗加入战争,可一旦公开则必然让士气崩溃。这可以说毫无悬念,当知道带领自己举义的英雄,居然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妖孽后,谁还会相信自己的举义能够成功?

被人家玩了!

如今大好的局面真的来之不易。

山东已经举义,河南事实上已经举义,剩下北直隶刚刚获得大捷,在这个消息刺激下也必然举义,李化龙就算还想观望,也挡不住北直隶那些热情高涨的士子们,他不想做下一个邢玠就只能举义。

而北方三省举义的结果,必然是让李汶的西北集团同样加入。

实际上这几年李汶一直在推动北直隶士绅动手,然后他率领西北集团一起拿下京城。

当然,主要是他手下那些军阀们,已经迫不及待想洗劫京城了。

可以说转眼间天下大半就都举起义旗。

这么好的局势,真的不能破坏,哪怕现在知道真相,也不能因为心中正义感和良知毁了,要顾全大局……

当然,他们绝对不是贪生怕死!

“一路走好!”

杨丰喊道。

一起回去的部分扈从们发出欢乐的笑声。

扈从们还是要回去一部分的,不过也不用回去太多,总共五千扈从回去一千就行,至于另外四千,当然是在杨大团长阵亡的刺激下,奋勇杀敌,直到与他们的敌人同归于尽了。然后毕自肃这些人带着残余一千扈从返回,继续宣传他们的壮烈,让更多人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高举他们鲜血染红的战旗,继续与红巾军战斗。

杨丰还真的给了他们一面鲜血染红的战旗,就是他那面除妖卫道,以血护教的旗帜。

这也是一桩佳话。

然后这些残余的义士们会成为未来山东甚至河南新军的核心。

干这个他最擅长了。

至于这些人回去之后会不会反悔……

要相信他们的智商,这都是未来要做巡抚,总督的人,他们还不至于那么蠢。

毕自肃是辽东巡抚,张梦鲸是己巳之变时候延绥巡抚,带兵勤王途中病死的,宋继登也是做到布政使的。

都是有头脑的。

“准备固守吧,接下来咱们得迎战这些牛鬼蛇神的反扑了!”

杨丰看着他们的离去说道。

“大帅放心,兄弟们这几年别的不说,就是这全民皆兵做的那可以说一点都不含糊,如今所有民兵手中弗朗机,鸟铳,甚至虎蹲炮之类应有尽有,乡一级就有机动作战的民兵骑兵队。所有县城都扩建外城,而且在外围修建新式炮堡,只要一声令下全县都能在几天内完成收拢,如今是冬天,外面除了点麦苗也没别的东西。

转眼就能完成坚壁清野。

各处县城的粮库都囤积至少全县人吃一年的粮食,根本不怕任何敌人进攻。”

徐寿笑着说道。

他就是骑兵第二镇的统制。

目前留在北方的还有包括骑兵第二镇在内六个镇,都是和南方红巾军一样的新式长矛火枪线列,但北方因为马匹众多,所以这些镇都有骑兵协,相当于放大了的混成旅。另外还有三个旧总兵,也就是尤继先,杨元,张世爵三人,他们分别驻密云,遵化,山海关,但他们没有地盘,一切都由京城供应,职责就是守卫长城,可以将他们视为长城的专职驻防军。

但兵力实际上逐年萎缩,毕竟杨丰给他们的供应是固定的。

这些家伙只需要保留精锐军团,随时可以出去抢掠蒙古人就行了,后者已经根本没有能力入关劫掠。

长城就是不守都行。

这些游牧骑兵跑到武装到牙齿的民兵区劫掠?

现在一个遵化县在籍五万民兵,乡村坞堡化,县城要塞化,就长城外那些一盘散沙的蒙古部落,有什么能力进这样的地方劫掠?遵化外面几个部落能拼凑起的骑兵还没遵化民兵数量的五分之一。

这种情况下三总兵实际上变成了职业马匪团。

职业出关抢掠。

抢马匹和牛羊,然后回来卖给民兵。

因为南方需要大量马匹和耕牛,这时候顺天向南方主要输出的货物,就是这两种。

来源有本地繁育,正常边贸获得,再就是他们出去抢的。

不过在抢了这几年后,他们已经学会细水长流,就是把塞外那些蒙古部落自己划分片区,毕竟三家不能因为抢掠打起来,所以划分片区,用停止抢掠作为交换,让那些蒙古牧民给他们交贡。后者每年固定给他们多少马匹牛羊,他们就确保这些牧民不被别人抢,甚至冬天还会卖给粮食,简单点说就是他们虽然没有地盘,但他们可以把蒙古人当做自己的地盘。

还开拓财源。

目前主要还是伐木。

毕竟天津造船业需要大量优质木材,而滦河上游又有水运优势。

实际上滦河水运最远一直都能通到开平,几百公里茫茫山林里面有的是适合造船的上好木料,

砍伐出来顺流放出山就能换来银子。

总之三总兵目前都很快乐,一个个财源滚滚,对于关内的事情一点兴趣没有。

所以把他们忽略掉就行,他们也不会蠢到加入弘光朝,毕竟他们目前的一切都是靠民兵供应,同样所有生意也是和民兵做的,士绅们还乡团成功,对他们又没有什么好处,说不定还有坏处,毕竟文官控制的朝廷,是不会允许他们这种藩镇存在的。

而杨丰不一样。

杨丰已经让他们存在好几年了,而且肯定还会继续让他们存在下去。

“传令京南各地全部进城。”

杨丰说道。

他跑到京城来就是准备防御的,南方已经完全不用担心。

两千多万民兵化的人口基数,充足的粮食,完善的军工体系,副元帅幕府的完善军政体系,让这时候的南直隶根本不用担心外部的进攻。

这是一头拥有碾压能力的巨兽。

只有他们进攻别人,没有别人进攻他们。

但北方只能固守。

所以接下来他就是在顺天亲自带领,然后打败敌人的第一波攻势,至于是哪些敌人现在还不好说,但北直隶肯定算,剩下山西也有极大可能,但宣大两藩镇未必会加入,不过也不好说,毕竟他们内部也可能生变。杜桐和董家应该不会参与的,毕竟他们两家现在就很好了,但不敢保证他们手下会不会出现想借此取而代之的。

总之很难说。

西北的李汶集团肯定加入,但他们不一定加入对顺天的进攻。

不过无论怎样,接下来顺天都会遭受大规模进攻,而他需要做的就是确保这里的坚守,打退敌人的进攻,甚至打疼敌人,让他们不敢继续进攻,确保顺天的安全。

然后他再回去带着南方军团北上。

南北贯通之时,就是这大明真正获得新生的时刻。

杨丰随即掉头,带着他的扈从直奔京城。

而他的命令也在同时迅速发往京城,经过接力传递后中午就到达,紧接着主持京城事务的九千岁就发出了京南各州县全部入城的命令,到第二天时候京南各州县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所有乡村百姓在民兵组织下,迅速将他们的粮食,牲畜甚至锅碗瓢盆,全部装车装担子,然后向县城转移……

“老伯,这是干什么?”

再次换上便装的杨大帅,在霸州城外问一个赶着牛车的老翁。

“听说还乡团要打过来,外面要做战场的,九千岁下令老弱妇孺都进城,免得遭他们毒手!”

老翁说道。

好吧,这时候九千岁已经被称为九千岁了。

实际上杨丰离开的这几年,他在北方干的可以说有声有色,深受顺天永平两地人民爱戴。

他给自己的定位很明白,就是杨大帅的忠犬。

毕竟他一个太监,根本不需要考虑后代问题,原本历史上他给天启当忠犬,给天启当恶狗咬人,现在他给杨大帅当忠犬,杨大帅交待的做好就行,没有子孙不需要考虑更复杂的东西,杨大帅设计的制度他维护好就行,得罪人什么的完全无所谓。

“您不怕打败了?”

杨丰问道。

“不怕,我家八辈佃户,世世代代受苦,好不容易盼到了好日子,那还乡团敢回来就和他们拼了,我三个儿子全是民兵,他们全死了还有我和家里的女人一样可以上战场,就算我全家都战死,也能在地下跟祖宗说,我们已经过过真正的好日子了!”

那老翁很随意的说道。

说话间他还从牛车上拿出自己的三眼铳向杨丰展示。

然后他赶着牛车,带着家里的女人和小孩,继续走向前面霸州新修建的巨大外城。

路边一队民兵骑兵背着带着叉架的火绳枪疾驰而过。

而同时这片广袤的平原上,还有无数这样赶着牛车的老弱妇孺,正在涌向霸州外城的城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