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回大明朝 > 第三四五章 万历维新

春回大明朝 第三四五章 万历维新

作者:木允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2:08 来源:笔趣阁

皇帝陛下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接受了苏松士绅提出的一切要求。

尽管这些要求放到过去简直形同造反。

大明延续内阁制……

对于这个制度士绅们其实是满意的。

毕竟这本来就是他们两百年不断努力的结果。

地方上各县自治,朝廷可以任命州府级官员,至于再上面的巡抚,布政使等等当然也是,但各县由本县议事会推选知县,各府省保留议事会,以监督朝廷任命的官员们,各府议事会推选观政,在都城组成观政院,阁臣由观政院推举人选交给皇帝从中选择。

但肯定都是贤臣。

六部,九卿,都御史由阁臣推荐给皇帝任命。

不过这些人必须还是科举正途,这一点尤其重要。

哪怕是地方的知县,虽然由议事会推选,但首先也得是举人或者贡生,单纯的秀才是肯定不行,没有功名就更不可能了。

税收必须观政院多数同意。

朝廷花钱必须观政院同意。

而另一个重中之重就是军队的控制权,这个设立大都督府,由皇帝陛下自己任命大都督,他自任都可以,毕竟还是要尊重皇帝的权威,但皇帝手中并没有军队,最多自己能雇佣个卫队,雇佣多少得看朝廷给他多少钱。而各省都建立自己的省军,至于数量自己定,不过会在观政院协商解决,毕竟建立军队要花钱,地方上有钱的和没钱的不一样啊!

省军负责本省的剿匪平叛镇压刁民之类工作,需要出省作战时候,在得到省议事会同意情况下,归大都督府调遣出省作战。

省内军费省军管理这些都是各省自己负责。

出省的军费就由朝廷负责了。

另外还有水军大都督府,这个一切依照陆军,内陆不需要的就不用了,反正沿海各省养着水军都是为了海上贸易,赚的钱也不可能和内陆分,不过要是朝廷需要征召的时候,这个军费还是要朝廷负责的。

总之未来的大都督府在没有各省议事会同意的情况下,是没有权力调动任何军队的。

当然,另外还有些小的,比如皇族自理,妃嫔宫女宦官数量定额,经济上完全开放包括盐业在内所有产业……

一大堆。

皇帝陛下全盘接受。

不过这还不够,因为这只是苏松议事会提出的。

所以皇帝陛下在浒墅关继续等待,然后赵志皋,宋应昌等人带着浙江议事会的代表团到达苏州,并审议了这些条件,基本上都满意,最多也就是在细节上有所修改,修改完再交给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还能怎样,当然是继续同意了。

但还不够。

还有福建议事会呢!

许心素派人五百里加急送往福州,然后福建议事会在经过商议之后,对于这些条件再次进行细节修改。

还不够。

还有广东议事会呢!

前面这些都是弘光朝的,现在算是反正,而广东可是始终忠贞不屈,连这些反正的都可以提要求,难道广东这样忠臣就不行了?难道忠臣就没有安抚的价值了?所以必须要等广东议事会的决定,这个因为距离远,所以等待的时间要长一些,毕竟这时候没法走江西,需要从福建转过去。

可怜的皇帝继续等待。

不过这时候他的心情已经很好了,毕竟在他面前一个崭新的帝国已经出现,虽然这个帝国里他跟傀儡也差不多,但问题是可以不用奴颜婢膝了,不用担心刁民炮轰皇宫了,他可以真正活的像个皇帝一样。

至于权力……

不接受这些条件他就什么都没有。

接受这些条件,首先真正成为皇帝,然后剩下再慢慢斗呗!

他现在才三十出头,有的是时间和士绅们斗。

和官员士绅斗至少他不会绝望,无非就是大家各凭本事,他和官员士绅都已经斗了二十多年了,但对上杨丰是真的让人绝望啊!

皇帝陛下踌躇满志的一直等了一个月,最终才等到从福建转来的广东五百里加急。

广东跟了。

而且两广总督戴燿和广东士绅一致邀请皇帝南下,然后以广州为行在,不过这个遭到浙江士绅的反对,但苏州肯定也不行,毕竟太湖对面就是红巾军,所以浙江士绅提出的是杭州,这样就算有意外,直接登船跑路就行,当年赵构不就是那么设计的吗?

皇帝陛下终究还是要尊重浙江士绅的意见。

广东士绅又帮不了他,虽然广东那边戴燿起用陈策为总兵,而且声称要以十万大军北上勤王。

但这个季节海船又没法北上。

这一切都商议好之后,大明万历皇帝陛下,在苏松,浙江,福建三个议事会派出的代表迎接下,正式进入苏州城,享受苏州百万臣民的迎接,然后在苏州亲自宣读了他的诏书,在大明推行新政。至于新政内容当然是那些条件,并且皇帝陛下还率领臣民在苏州祭天,将写明新政内容的祭文点燃,算是将新政以报告上天的方式明确下来。

大明正式开始万历维新!

苏州。

新建的祭天坛周围人山人海,皇帝陛下在上面一脸庄严的烧他的祭文。

或者也可以说大明版的大宪章。

这东西还将刻在石头上,未来要把一个个这样的石碑立在各地城门外。

“大明中兴有望,蛟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赵阁老擦着眼泪说道。

看得出他对沈一贯之死至今伤感,虽然俩老头算不上政治盟友,但终究一起在京城为皇帝坚持了三年,结果他回来了,沈一贯却被炸死了。

更重要的是……

沈阁老这一死成就的是流芳千古啊!

倒不是说他就遗臭万年,但和沈一贯为国殉难相比,他终究有临阵脱逃之嫌疑。

为了让杨丰之死更传奇些,沈一贯和叶梦熊已经变成为免杨丰怀疑,故意慷慨赴死,以身为饵哄骗他到东宫,所以才能成功把他炸死,并且皇帝还给他俩封爵,这时候宁波已经开始修建沈文恭公祠了。

流芳千古啊!

“濲阳公,杨丰是死是活还难说!”

旁边福建议事会派来的代表团团长李廷机说道。

未来的万历首辅不仅仅是来迎驾,另外也是和浙江苏松集团再次和谈的。

上次他们和谈仅仅算是海上的停火协议,但现在已经绑在一起,就需要重新谈判更进一步的利益分配了,说到底福建士绅也不甘心被逐出倭国,他们在倭国经营了数十年,光平户就数万福建人,现在却被浙江逐出,他们也不甘心。而浙江士绅肯定也想往南洋发展,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趁着这个东风谈判联合起来,说到底南洋还有很多竞争者。

联合起来抢生意多好?

“杨丰必然是死了,老朽有沈蛟门此前书信为证,这是他在殉国前派人给老朽送来的。”

赵志皋淡然拿出一封信。

“呃?”

李廷机看着信。

“这字迹……”

他沉吟了一下。

旁边王锡爵微笑的看着他。

“确实是蛟门公的,不想还能再睹蛟门公书法!”

李廷机说道。

这时候许心素一脸惊慌的走到他身旁。

“李老爷,咱们一艘从胶州回来的商船带回消息,京城太子没炸死杨丰,只是炸死了沈阁老二人,而且李汶和麻贵突袭京城兵败,两人都被乱枪打死,如今山东新军已经开始北上增援沧州,不过据胶州传言,杨丰已经率领京营和长城三总兵西征去了。”

他低声说道。

前阁老们全都面色平静。

李廷机把书信合上……

“假的,杨丰已经被炸死,尸骨无存,京城逆党怕党羽逃散,故意找了个替身装成杨丰,西征只是为了避免被人认出而已。”

他说道。

“呃?”

许心素茫然中。

“就这么对外说,杨丰死了,无论北方有什么谣言,他都已经死了,北方就算还有一个叫杨丰的,也只能是他的替身,这些逆党就靠着杨丰,一旦杨丰被炸死的消息传开,他们自然瓦解。那些逆党首领为免部下逃散,找替身冒充杨丰哄骗部下而已,接下来他们必然还会大肆传播杨丰没死的谣言,以后南洋公司的所有商船必须在各处码头辟谣!”

李廷机说道。

前阁老们赞许的点了点头。

这些老家伙都心知肚明,他们在京城都有内线,这时候早就把真相送来了。

但是……

这很重要吗?

皇帝陛下说杨丰死了,闽浙粤三省加上苏松,民间也确定杨丰死了,而这也是各地士绅敢于迎驾的信心保证。

难道这时候把真相放出去?

再说大家要的是什么?

一个符合士绅心意的皇帝,一个完全让士绅满意的大明,现在这一切都已经实现了,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齐心协力让它延续下去,杨丰死了固然好,难道杨丰活着就不继续这个万历维新了?当然还要继续下去,可继续下去就必须得同心协力,确保各地士绅们的斗志,他们害怕杨丰,但不怕红巾军,那就让杨丰继续死了就好了。

他活着也必须死了。

以后的杨丰也只能是替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