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回大明朝 > 第三六一章 势

春回大明朝 第三六一章 势

作者:木允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2:08 来源:笔趣阁

送邀请书的舰队浩浩荡荡继续前往南京,不过杨大帅本人却乘坐一艘斗舰直接返回了舟山……

他不能真去南京。

他去了就不可能藏住身份了。

这场大戏不是这么演的,总之他返回舟山。

而舰队在长江水师接应下直接驶过江阴要塞,吴淞水师面对几乎自己两倍的对手只能选择龟缩……

保船制敌嘛。

两艘横海船二十艘斗舰,如何能打得过四艘横海船和上下游加起来四十多艘斗舰?

更何况还有红巾军的水上民兵在北岸虎视眈眈。

总之在吴淞水师畏惧的目光中,舰队驶过江阴直达南京,然后在南京受到应天公社的热烈欢迎,甚至摄政公主殿下亲自接见代表,并对舟山百姓的选择表示理解,毕竟皇帝陛下自己抛弃舟山的,然后她举行了一场盛大仪式,代替辽东王接过了邀请保护的请愿书。

这份请愿书紧接着送往京城。

在两天后它被送到海州,然后在海州以蜈蚣船用两天时间送到大嵩卫……

这时候杜松已经知道他哥哥被麻贵袭杀的消息,同样也知道了杨丰给他家报仇的消息,他和部下尤世功等将领,现在对杨丰已经没有二心,所以连同戚家控制下的登州军,在这段时间已经迅速控制了大半个登州府。目前登州府所辖各地只有莱阳还在山东议事会手中,一支赶到莱阳的山东新军,阻止了莱阳士绅的投降,不过双方交战规模不大。

至于戚家现在是长子戚祚国袭爵。

但他已经年近六十,之前是山东都指挥使司掌印都司,但这时候主要是留守登州,而戚家兄弟里面真正负责打仗的是老三戚昌国,他是武举出身,以都督同知充山东备倭副总兵,不过戚继光的儿子军事才能都不怎么样,只能说是普普通通,倒是他亲家之一于家武德充沛。

后者是开金矿的。

而且是武林高手,手下就不缺能打能拼的金矿工人。

当然,更不缺银子……

金子。

另外登州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更重要还是登州乡贤会支持戚家。

因为登州乡贤会的会首是戚昌国的老丈人,原陕西兵备道阎澄吾,实际上莱阳固守的也是戚继光的亲家,莱阳张家,已故前大理寺卿张梦鲤的儿子们,所以双方其实也没真正打过仗。

都是亲戚,政见不合而已。

打什么打!

不过由此可见戚大帅晚景凄凉真的谈不上,被万历抛弃归抛弃,什么生病没钱抓药之类应该是传闻而已,戚家早就是登州士绅圈的核心,他亲家一圈地方豪强,大地主,金矿主,九卿级别高官显贵,自己家世袭指挥佥事,儿子山东都指挥使司掌印都司……

应该不至于让他真的连抓药的钱都没有。

而且他的其他儿子也都有世袭职位,戚昌国中武举之后,一样也被赐锦衣卫指挥。

总之目前登州府大部分已经重新举起万历的旗帜。

目前就是和山东议事会控制区对峙中。

实际上北方所有战线都转入对峙,毕竟那些士绅也不想在农忙季节开战。

他们对这个问题更敏感,毕竟北方士绅多数都是纯粹的地主,一旦耽误了农时损失的还是他们自己,既然红巾军没有进攻,他们当然也不敢进攻,双方在这时候就是对峙。甚至就连商业都放开,这个也没办法,红巾军控制着北方和南方最大的产盐区,不放开商业连盐都吃不上。

请愿书在大嵩卫用一天送到登州,然后紧接着由水师的蜈蚣船两天送到天津。

所以第八天的时候,辽东王应该就已经可以看到这份请愿书了。

以辽东王爱民如子的风格,肯定会接受邀请,充当共和国的保护者,这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杨特派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是封锁浙江沿海贸易。

整个杭州湾沿岸,甚至向南一直到温州,共和国海军的战舰不时游弋,对任何出海的商船进行拦截,偶尔还会炮击一下港口吓唬人,总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彻底阻断了浙江的海外贸易,不过维持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很快浙江士绅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舟山。

“无君无父啊!”

宋应昌一脸忧郁地踏上舟山码头。

他前面一个满脸胡子,看起来颇为野蛮的男人正笑容诡异的看着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看这个人总是感觉似曾相识……

当然,他可以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人。

“阁下就是杨总督?”

他微笑着拱手说道。

“立正!”

突然一声大吼。

然后前面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们立刻肃立,倒是把他给吓了一跳。

“举铳!”

紧接着又是一声大吼。

那些士兵手中已经上刺刀的火枪立刻举起,在他和这个家伙之间搭起一个寒光闪闪的通道。

宋应昌淡然一笑,随即走了进去,在两旁一排枪口和头顶刺刀间,一直走到了那人面前……

“阁下礼节倒是有趣!”

他说道。

就在同时旁边士兵抬过桌子往两人中间一放,然后给对面那人搬来交椅,后者傲然坐下,同时有人给宋总督搬来小马扎,宋总督坦然坐下,话说他现在也是总督了,总督应天浙江军务,全权负责浙江和苏松的军政。万历这时候已经到达了广州,在广州重申了维新的诏书,然后受到广州万民欢迎,并入住修缮过的布政使衙门作为行在。

虽然很愤怒,但浙江士绅也无可奈何。

再说他们也没空管皇帝了。

和这里相比,皇帝逃跑这种事情已经无足挂齿,走了就走了吧,至少浙江士绅已经借着迎驾一事完成了身份切换。

这里才是真正要命的。

杨丰用手指敲着桌子,后面陈谨奉上一张卷文书,杨丰很随意的往宋应昌面前一推……

“签了吧!”

他说道。

宋应昌拿过展开。

上面第一条,所有浙江出海商船,必须领取共和国海关签发之水引,无水引出海者,一律逮捕并没收船只货物,有敢反抗者格杀勿论,每份水引需缴纳一千两手续费。第二条,浙江所有出口货物,都必须到舟山海关查验,并根据共和国海关税率缴纳出口税,根据货物情况不同税率不同,附带税率表一份。

第三,浙江需要将所有蕃客解送舟山,以后不得容留蕃客。

第四……

宋应昌深吸一口气,然后把这东西推回去。

“阁下莫要欺人太甚。”

他缓缓说道。

“对呀,我就是欺负你们,宋大老爷饱读诗书,来,念念这是个什么字?”

杨丰也不知道怎么摸出个带把的圆木牌,举在手中,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字……

“势!”

宋应昌说道。

“对,势,上面执,下面力,抓住你们的力量。

我抓住你们的咽喉,我就有资格欺负你们,我就有资格要我想要的,你们要么签了这个,以后老老实实给我们送银子,要么就别想做海外生意,我们的舰队会在海上打沉所有从浙江港口驶出的商船。你们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你们能有战胜我们的舰队,可惜你们根本没有,既然你们无力反抗,那么我们欺负你们也只能忍着。

你也一把年纪,也不是那种冲动的人。

就别在那里废话了,老老实实签了,以后继续做生意才是正理,如今泰西人的商船已经到澳门,很快就要大举到达,难道你们想错过几百甚至上千万两银子的大生意?

我们倒是不在乎。

我们就这么十几万人口,刚刚从南京运回几十万石粮食,外面还有满海的鱼等着我们捕捞,不做生意一样过的很好,可你们最好想想,你们失去这一个贸易季的生意,结果会怎样?城市无数工厂倒闭,无数工人失业,他们会变成吞噬一切的洪流,冲进你们的园林,把你们践踏在脚下,乡村里甘蔗卖不出去只能拿去喂猪,棉花无人收购等着霉烂,没了活路的农民夷平你们的庄园。

你们的确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称之为资本主义的时代。

但是,同样你们也要承受这个时代跟随而来的一切。

宋大老爷,签了吧!

我们也不是那种竭泽而渔的,会给你们留下足够利润,毕竟这韭菜不能连根刨,要割着吃,我还想下半生都靠你们养着。”

杨丰笑着说道。

的确,他就是掐着浙江士绅的脖子了。

后者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命运。

宋应昌默默看着他……

“阁下就不怕我们一拍两散?你怎么觉得我们就一定会听你的?”

他说道。

“一拍两散?你们拿什么一拍两散?抓了这些兄弟的亲人威胁?我们可是已经邀请杨大帅保护,而且已经得到杨大帅的同意,那么你们就不怕杨大帅的战争罪?那时候我们正好和红巾军一起,把你们这里拿下,到时候把你们这些大老爷们统统吊死。

要不然你们再打造一支舰队,出来和我们决战一场?

那可是得几百万两,而且估计还得最少一年时间,甚至我们还会去你们的船厂搞袭击。

当然,如果你们真有钱到这种程度,我倒是很期待和你们玩下去。

啊,你们还可以投降杨大帅。

如果你们有这个魄力,那我倒是无话可说。”

杨丰说道。

宋应昌冷哼一声,然后拿起那卷文书,直接站起身走向后面的蜈蚣船,

“宋大老爷,抓紧时间,据我所知最多半个月,第一批葡萄牙商船就要离开澳门北上了。”

杨丰看着他的背影喊道。

宋应昌头也不回的登上了那艘蜈蚣船,看得出很落寞。

“这里交给你了,我得离开些日子!”

杨丰看着他的背影,对身旁的陈谨说道。

“特派员,您要?”

陈谨疑惑的说道。

“咱们的生意恐怕要做不成了,不过你们放心,以后咱们的舰队护国公会养着的。”

杨丰说道。

浙江恐怕要准备投降了。

他得赶紧回南京,然后恢复杨丰的身份。

宋应昌明显已经不准备再抵抗下去,他们不仅仅是失去舟山这个出口基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海上贸易控制权,没有舰队的他们,是无法应对闽粤商人在海上竞争的。现在浙江和苏松海外贸易的繁荣,是建立在海上霸权的基础上,没有了足以控制东海的舰队,他们如何跟南洋公司竞争?

他们是用武力将南洋公司逐出倭国市场的,现在他们的武力没有了,南洋公司当然不会放过夺回倭国市场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又要被他这里扒皮,最后浙江士绅辛辛苦苦全都成了别人的。

更何况他们还得抵御红巾军,虽然这个季节杨丰已经下令停战,但谁都清楚他只是等秋收结束而已,一旦秋收结束,红巾军必然向浙江和苏松进攻。

红巾军在一边大军压境,这边还在掐着他们脖子掏钱,海上还得面对闽粤的反扑……

真正四面楚歌。

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往外掏无数的银子。

一边银子越赚越少,一边银子越掏越多,浙江无非一省之地,就算以富裕著称也撑不住这种消耗,拼命抵抗是为了保住财富,而不是往外扔银子,已经到了赔本的程度,当然就要另外想办法,难道一直这样下去,最后把祖祖辈辈积攒的家财全扔出去?

而这种情况下投降杨丰却可以破局。

只要他们投降杨丰,那么也就不需要再耗费巨资养活军队修棱堡了,同样他们也受到杨丰的保护,这里也不再是问题,而那时候闽粤再抢他们的生意,就得面对杨丰了,只是这样就要交出土地,但在目前的浙江士绅眼中,估计土地已经是可以抛弃的选项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什么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不过他们估计也不会这么老老实实投降,肯定要提一些条件,所以杨丰得赶紧去南京,准备接下来他们的求和,当然,他们是没有资格提条件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投降。

他们已经在杨大帅的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