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回大明朝 > 第三六五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夜。

苏州街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杨丰感慨着。

狄更斯对法国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描述,倒是很适合现在的苏州。

这里有最繁荣的经济……

甚至比应天更繁荣。

应天因为他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税收原因,导致外地资本并不喜欢那里,毕竟雇佣工人的成本太高,不过更重要原因,其实是他取缔了秦淮佳丽们,而且原本的豪门勋贵们基本上完蛋,也没有了奢侈生活的消费者。

六朝金粉一朝被他的铁拳打撒了。

纸迷金醉最终免不了繁华落尽,一切都成过眼烟云。

虽然平民阶层也因为他的改革而崛起,但平民阶层的消费倾向,肯定不能养活过去的顶级奢侈品市场。

平民的确喜欢听戏,喜欢下馆子,喜欢时髦的衣服……

但要他们养佳丽,吃一席百羊的宴席,甚至买宝石,这些肯定不行,超出他们的消费能力,他们也就吃个咸水鸭,买个金银首饰,所以这时候应天的繁荣是平民化的繁荣。

和过去只有少数顶层阶级享受的纸迷金醉式繁荣不一样。

就连秦淮河上的画舫都不得不改成流动戏台,每天在城内河道游荡,给那些市民唱他们喜欢的,这样还能赚的多些,一些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就免不了离开应天,而扬州也没有她们的市场。盐商们如今虽然依旧存在,但因为那些地方民兵旅也可以直接参与盐业贸易,所以目前已经大不如前,不是说过不下去,而是盐业的暴利基本上结束了。

地方是民兵化组织,缺盐了不需要找盐商买,直接去应天领了盐引,然后运输粮食到盐场换就行。

至少红巾军控制区已经不需要盐商了。

甚至就连其他商业也受影响,因为民兵旅内部可以互通有无。

他们之间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商业体系。

而盐商现在只是向弘光朝控制区销售,但也要面对川盐和河东盐,甚至长芦盐的竞争。

过去的盐是分区销售,盐引是指定区域的,但现在因为朝廷崩溃,完全没有了这种限制,谁爱往哪里卖就往哪里卖。

竞争必然激烈。

总之盐商日子过的大不如前。

这种情况下离开应天的佳丽们,那些过去依附豪门的奢侈品商人,现在全都已经跑到苏州来了,正好因为现在那些士绅消费能力暴涨,她们在这里又找回了过去。如今的苏州城内画舫云集佳丽如云,俨然当年秦淮盛景,虽然多了也内卷严重,但好在市场也巨大,一座座士绅园林,一架架转动的水轮间,一艘艘画舫里面丝竹阵阵。

简直一座不夜城。

当然,路边那些蜷缩屋檐下的乞丐就是另一副画面了。

作为这时候最大的工业中心,在这个土地兼并严重,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已经到棉吃人的地方,流民必然充斥整个城市。

毕竟他们想去红巾军控制区也去不了,各处关卡都是巡逻队,太湖上同样也是排桨船在巡逻,就连过往商人,除非有乡贤或耆老做的保书,否则都不准带着本地口音的雇员。毕竟这些涌入城市的流民,代表着工人数量充足,大老爷们的工钱,可以继续降低,同样他们那微薄的工钱,也要从大老爷那里买米。

大老爷们的快乐可以重复。

可一旦流民数量减少,劳动力不足,他们就只能以更高的工钱雇佣工人。

在这个初级工业化的时代,绝大多数工作都是手工,虽然也开始出现一些更高效的新发明,比如水力机械越来越多,但终究还是手工业为主,对于那些工厂主们来说,他们要的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至于多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

那就只能要饭续命了。

但来的流民实在太多,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普遍的,甚至还有些干脆就是拖家带口,他们一个个裹着破草席蜷缩在石板上,目光呆滞的看着近在咫尺的灯红酒绿。

繁华与他们无缘。

他们只是这繁华盛世的看客。

前面一顶轿子在街上走过,乞丐们蜂拥而上。

然后轿子旁边的家奴抡着棍子驱赶。

不过里面的大老爷还是发善心。

毕竟乞丐们太多,为了不耽误时间家奴扔出了些铜钱,但这下子却引来更多乞丐,一个家奴赶紧吹饷脖子上挂的狗哨,然后附近巡逻的民团恍如听到召唤的狗一样匆忙赶到,直接抡着枪托驱赶,甚至还开枪驱散。伴随枪声乞丐们惊恐四散,几个跑慢了的被砸的惨叫不断,一瘸一拐的继续逃跑,而驱散这些家伙的民团士兵们,卑躬屈膝地向轿子里的大老爷献媚着。

后者面无表情的冷哼一声……

“刁民!”

然后轿子继续向前。

旁边河水中一具浮尸飘浮着,画舫上船工见惯不惊的喊着。

那些民团赶紧过去,他们熟练的拿着钩子,就像光头佬时代某照片里的那个收小孩死尸的人一样,淡定的把浮尸拖出,看身上穿着和瘦骨嶙峋的程度,就知道这是个在穷困潦倒中绝望寻死的。而画舫的窗子打开,两个身穿丝绸的年轻士子摇着折扇看着,身旁的佳丽国色天香,背后是满桌佳肴,他们就那么看着这场面。

民团军官问了问手下,确认今天没有报失踪人口的,随即就冲着那些乞丐喊了一声,几个强壮些的争抢上前,军官让其中两个抬走。

不远处有大善人们开的慈善机构可以处理这个。

无非一把火而已。

像这种饿殍什么时候都不稀罕。

烧完找个坛子装着,往外面乱葬岗挖个坑一埋,又一个为大老爷的好日子烧成灰的回归了大地。

没人会关心他是谁,他为什么死在河里,他还有没有亲人。

大家都很忙,不会为一具浮尸浪费时间。

要知道这座城市最多时候一晚上钩出上百具这样的,在一座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巨大城市里,纵然官府也没兴趣关心这种没有价值的东西,官老爷们都忙着伺候大老爷们,大老爷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耆老们才是他们的活祖宗。

像这样的饿殍……

他们为什么不去吃草?

“像你这般不务正业之相国,倒是闻所未闻!”

杨丰身旁方孟式一脸无语。

杨相国的确总是不务正业,身为一个堪称立皇帝的权臣,却总是喜欢化装四处流窜,丝毫不关心国家大事。

“国?这就是国!”

杨丰指着逐渐恢复平静的街道说道。

画舫的窗子依然开着,里面的佳丽和士子继续笙歌,而街道边那些裹着破席子的乞丐依然蜷缩着,仿佛两个世界般的画面就这样并列着,互相都把对方视为正常的存在。

“在京城的相国府看不到真正的国,真正的国需要你走到真实的世界,更何况这个国家需要的不是相国,而是一个砸碎者,砸碎这虚幻的盛世,重建一个真正的盛世。”

他说道。

“那你为何要接受他们投降?”

方孟式说道。

“我接受他们投降和我砸碎他们虚幻的盛世有什么关系吗?难道我接受他们投降,就不再砸碎他们这虚幻的盛世了?你不会忘了当年,我是怎么让你家乡那些百姓,起来把那些士绅押到审判台的吧?”

杨丰笑着说道。

方孟式愕然的看着他。

就在这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前面一群穿着军服的人骑马而来,方孟式赶紧躲到一边,然后迅速放下自己的面纱,杨丰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这些年轻的常胜军军官匆忙疾驰而过。

他们至少从形象上已经很有气势。

常胜军的军服是黑色,士兵是对襟胖袄和裤子,腰间束带,绑腿,这个本来就是明军士兵常见的。

明朝的绑腿叫縢。

头上是斗笠,毕竟江南多雨,至于盔甲是战时的装备,平日里不打仗士兵就是这种打扮。

但军官的不一样,全是黑色的刺绣直身,修改的更加贴身,而且袖子改成了窄袖,等级不同花纹不同,头上大帽,上面插着鸟毛,腰间锦带,再加上必须的佩剑和火枪,骑着自己购买的骏马,这样一群年轻人策马扬鞭,还是很吸引眼球的。甚至画舫里面的士子和佳丽都探出身,那佳丽明显招待过其中一个,还挥舞手帕热情的喊着,但可惜人家根本没理睬,她很失落的放下手,然后旁边士子冷哼一声。

“熟人?”

杨丰问方孟式。

“文震孟的外甥姚希孟。”

方孟式说道。

他们都差不多年龄,过去也都是一个圈子的,才女和才子嘛!

可惜她被杨丰霸占了。

“走,跟着他们看看。”

杨丰说完拉着她一起走进两人的马车,驾车的护卫赶紧向前,在杨虎和另外三名护卫保护下,他们跟着姚希孟等人向前。

很快后者停在了瑞光寺前,紧接着一起进入这座寺庙。

杨丰停车下来,从里面拿出一袋自己最爱的小炸弹,然后夹着方孟式迅速翻了进去,在后者无语的目光中悄然跟随,姚希孟等人直奔瑞光寺塔,杨丰继续跟随,不过到塔下他就没法跟进去了,因为守塔的大师在看着。

好在杨相国最擅长这个,拿出他的专用绳索,直接让方孟式趴在自己背上,然后找了个背光的隐秘处迅速开始向上。

他上的比姚希孟等人还快。

后者在第五层就停下,他俩倒是提前上了第六层。

“这地方好!”

杨丰满意的俯瞰着着苏州城外,摆出某个经典姿势,趴在方孟式耳边说道。。

他们南边就是盘门,但这座城门已经棱堡化,不过只有两个向外的,城门就开在两个棱角中间,而水门在右侧,外面还有一个三角炮台,因为这里全是水网所以整个炮台就是孤岛,陆路出盘门必须走桥经过三角炮台,然后再走桥才能真正踏上外面的道路,而水网直通吴江,还可以向西进太湖。

方孟式举着望远镜……

“有船队!”

她低声说道。

杨丰立刻举起自己的,很快就在运河上找到了目标。

月光下一支看不到尽头的船队,正在向着盘门驶来,不过这没什么奇怪,苏州本来就是商船聚集之地,城外其实有的是商船停泊,商船也有夜航,要不然张岱怎么写夜航船。

当然,夜航的终归是少数。

这么多商船组团夜航还是有些异常。

“他们来了!”

下面一个颇有些激动的声音响起。

杨丰立刻来了精神,也就在同时,下面一盏灯笼挑出,在外面挥动着,然后外面的那支船队前面船上,一盏同样的灯笼亮起,双方就这样隔着两里多,用灯光完成他们的联络。而也就在同时,下面月光下的僧舍间,几个身影出现,他们迅速敲响一处处房门,紧接着大批士兵的身影涌出,在僧舍前集结,他们手中的武器不是斑鸠铳,而是鄂造鸟铳。

一个为首的紧接着跑上塔。

而就在此时,外面的船队前锋进入了苏州护城河,也就是三角炮台周围水面,然后悄然靠上了炮台。

但不知道为什么,炮台上没有任何反应。

那里距离也就不到一里,杨丰的望远镜已经能够看清,月光下最前面的船上,大批猴子一样灵巧的士兵,开始爬上炮台,炮台里面几个人走出,但却没开枪,而是带着他们直接进去,很快越来越多的士兵登上炮台。没过多久,炮台里面又出来几个人,用同样的灯笼挥动着,而杨丰下面的姚希孟那里,那盏灯笼再次伸出挥动。

三角炮台南边,一艘艘已经能够看清士兵身影的运兵船直冲城墙。

下面的僧舍间,那些隐藏的士兵立刻冲向外面。

杨丰却在这时候,掏出了他最爱的炸弹,然后迅速点燃引信,在方孟式无语的目光中,露出一脸邪恶的笑容。

紧接着他将炸弹全力抛向盘门。

这枚炸弹瞬间飞出一百多米,虽然没有能扔到盘门,但距离这个城堡也就几十米了。

然后在半空骤然化作爆炸的火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