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回大明朝 > 第四零七章 奴厌奴苦,欲取汝为代耳

春回大明朝 第四零七章 奴厌奴苦,欲取汝为代耳

作者:木允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2:08 来源:笔趣阁

倒霉的朱宜漶阖族三千多凤子龙孙,就这样在枪炮声中卷铺盖走人了。

也还允许他们携带点随身财物,毕竟也是两百年的老邻居,大家都是圣贤弟子还不至于那么残忍。

而在他们身后,是狂欢一样瓜分王府一切的士绅们。

哪怕这些年藩王们日子艰难,没有了俸禄,还一茬茬被逼捐,甚至连藩田都被士绅不断侵蚀,但终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场狂欢仍旧让西安士绅们全都收获不菲。

然后……

当然跟着学啊!

平凉乡贤会第一个宣布加入大同国。

然后这些家伙毫不犹豫的轰开韩王府的大门,以同样方式把韩王阖族逐出平凉并瓜分韩藩的一切。

不过兰州士绅清洗肃王的企图失败了。

因为驻防古浪的甘肃总兵祁秉忠率军紧急赶回,迅速镇压了兰州乡贤会,然后奉肃王为主,重新恢复万历年号,而陕西总兵赵梦麟拒绝承认大同国,但在向平凉进攻时候遭遇陕西新军伏击兵败阵亡。紧接着他后面的固原乡贤会在他的镇城固原举起大同国的旗帜,他侄子赵率教率领残部进退失据,只好西逃和祁秉忠会和。

但他们合兵向狄道的进攻失败。

大同国后士绅们一下子爆发出强悍战斗力,在狄道城硬生生顶住了祁秉忠和赵率教联军进攻。

陇右士绅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好在祁秉忠和赵率教后面还有兰州,还有祁家的根基西宁,再加上赵家根基靖虏卫,他们以肃王为主,就这样在那里暂时坚守着。

大同国也没兴趣对付他们,毕竟他们那里无关紧要。

而同时陕西除了延绥,宁夏,汉中,其他各地则纷纷加入大同国,各地士绅打了鸡血一样欢呼他们的大同盛世,并以最快速度带着满腔热情,开始组建各地政府机构。地方上地主们摇身一变成为乡老乡贤,然后为了显示复古,连知县都改成了大夫,而中枢以执政为首,剩下的各部官员都改成了古称。

六卿。

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要复古就复个彻底。

恍惚间三秦大地一夜梦回宗周。

然后……

太原。

硝烟弥漫,炮声隆隆。

“顶住,援军这就到了!”

山西议事会会首,前工部尚书兼河道总督褚鈇,在仆人搀扶下扶着城楼气喘吁吁的喊道。

在他前面的女墙后,那些新军和民团正在混乱的向外射击。

炮声和枪声中,一枚炮弹呼啸而至,瞬间撞在女墙上,砖砌的女墙一下子被撞碎,连同那枚炮弹一起,横扫后面的士兵,眨眼间城墙上血流成河,残缺不全的伤兵们惨叫着,而那些第一次经历战火的新军慌乱的就想逃跑,褚鈇不顾自己病重的身躯,拎着拐杖上去抽打着那些士兵。

“顶住,老夫尚在此,尔等何敢逃跑,若贼军入城,则阖城被屠!”

他喝道。

然后他还剧烈咳嗽着。

那些士兵对这个老家伙还是很敬畏,赶紧又重新回去。

褚鈇在仆人搀扶下颤巍巍走到女墙边,无视周围呼啸而过炮弹和子弹,看着外面正在围攻这座城市的千军万马……

“马孔英,老朽待尔等不薄,尔等无家可归,我山西百姓收留,供尔等吃供尔等喝,军饷亦未曾少了,尔等何故作乱?”

他喊道。

对面一辆辆盾车重重保护中,赫然是全身重甲的弘光朝宁夏镇总兵马孔英。

好吧,麻家军造山西士绅的反了。

也不能说造反。

他们只是响应大同国号召,在一批宣大流亡士绅支持下,起兵来逼迫山西议事会也加入大同国,但山西议事会拒绝加入,那他们就只好兵谏,总之就是这个样子。可怜的山西士绅们终于养虎为患,原本他们收留这群流浪军团,是为了给自己当看门狗,守卫雁门关等要塞,给他们保住后面的快乐生活,结果现在看门狗变成狼了。

说到底这群骄兵悍将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

过去没有造反只是因为山西士绅还算团结,尤其是五省联盟互保,一旦他们造反,那么陕西,北直隶的新军,很可能会支援山西。

他们就两万残兵败将而已。

早就在京城领教了新式战术的他们,对造反的结果很没底,一旦失败那就真的无处容身了,现在还剩下的全都是不能投降杨丰的,他们不敢冒这种险。

但现在不一样了,山西议事会内部对是否加入大同国分歧严重,褚鈇作为会首反对加入大同国。

但另一个元老杨一魁支持……

准确说是河东盐商集团,杨一魁也不支持,但他在那些年轻士子逼迫下不支持也得支持,明朝的山西真正核心不是太原,而是河东盐池周围那一圈盐业养肥的科举集团,也就是平阳府尤其是南部几个州县,这个集团甚至出了张四维这种首辅。

太原差远了。

整个明朝太原府出了三百一十一个进士,而平阳府出了四百二十三个。

这些盐商当然不愿意投降,别的商人可以投降杨丰,唯独盐商是不能投降的,现在扬州盐商的肠子都快悔青了。

这种局面下麻家军当然按捺不住了,只要他们是响应大同国,那么大同国肯定支持他们,而支持响应大同国的河东盐商集团支持他们,他们摇身一变由流浪狗变成登堂入室的狗主子了。

马孔英看着褚鈇,而他旁边一个文官笑着跟他说了句话。

“奴厌奴苦,欲取汝为代耳!”

他骤然大吼一声。

然后他仿佛看着坚坚的凤凰儿一样开心的大笑起来。

紧接着周围那些骄兵悍将们一片哄笑,不过他们估计只是想笑,并不明白为什么笑。

褚鈇忧郁的看着他们……

“天下大同,儒教昌盛!”

“天下大同,儒教昌盛!”

……

诡异的喊声突然在他背后响起,褚鈇惊愕的回过头,然后目瞪口呆的看着城内。

大批士子正在从贡院走出,一个个挥舞手臂吼叫着。

而在他们前方,甚至还有几个耆老,其中包括山西议事会二号人物,也是元老院元老,原本的河道总督杨一魁,不过后者明显不是很愿意,只不过在一群士子挟持下,只好无可奈何的走在前面,他们就那么直奔城门而来,城内的新军和民团茫然的看着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褚鈇就那么傻了一样看着他们。

浩浩荡荡的青色洪流直奔他脚下的城门,守卫在里面的士兵茫然无措。

褚鈇突然间晃了晃……

“放铳,放铳,别让他们靠近城门!”

他挣脱仆人猛然向前跑了几步,然后发疯一样高喊着。

下一刻他突然喷出一口鲜血,紧接着一头向着城墙外栽了下去,就那么直接摔在了城门洞口,在那里抽搐着,而他两旁的士兵更加茫然的看着,直到褚鈇彻底不动了,紧接着那些士子们蜂拥而至,他们无视了地上的褚鈇,欢呼着冲向城门,那些士兵依旧看着……

而就在此时,距离他们千里之外的开封。

“放铳,放铳,格杀勿论!”

方从哲也在和褚鈇一样高喊着。

在他面前是同样蜂拥而至的士子们,不过方从哲身后是河南议事会,那里的耆老们也在涌出,一个个站在那里看着这场面。

“方中涵,你敢杀戮士子,我河南忠义与你势不两立!”

一名耆老喝道。

“方某杀戮者非士子,乃逆贼,放!”

方从哲喝道。

在知道陕西士绅搞出大同国后,豫西讲会的几个大儒,立刻在河南各地煽动士子向开封聚集,然后效仿陕西士绅,直接逼迫议事会响应,方从哲得到消息后带兵从归德赶来,原本他是想在议事会劝说这些耆老。

后者实际上也不想响应陕西。

河南又不是陕西,一旦这样做就是给杨丰进攻的借口。

但士子们却把方从哲当做攻击的目标,认为就是这个奸臣破坏了他们的好事,准备先来打死这个奸臣。

伴随着方从哲的喊声,他的亲兵们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伴随着枪口一道道火焰喷射,密集的子弹攒射中那些士子瞬间倒下一片,他们的死尸堆积,鲜血流淌。

“方中涵,你这个屠夫!”

那耆老悲号一声。

“幼真兄若想天下大同,为何不亲自带领他们?”

方从哲冷笑道。

这是孟化鲤的大弟子王以悟,目前豫西讲会首脑,孟化鲤死后,这个河南最大的儒学论坛就是以他为首,这个论坛集中了以洛阳为中心,几乎半个河南的书院山长们,他们定期聚会研究儒学,而他们又通过他们的学生,左右半个河南的士绅。

而此刻那些士子们已经傻了,一个个站在那里哆哆嗦嗦地看着面前堆积的死尸。

“上铳刺!”

方从哲喝道。

他前面的士兵们迅速摘下刺刀,然后装在他们的鄂造鸟铳枪口,这时候的刺刀已经是套筒式样。

杨丰那里早就在以这种方式给火铳装刺刀。

熊廷弼在对最新科技方面,总是反应迅速,基本上红巾军有什么新装备,他立刻就让人仿造,而且因为鄂造鸟铳口径小重量轻,但长度却更长,所以鄂造鸟铳其实更适合拼刺,所以弘光系军队的战术就是大炮轰,刺刀冲,颇有俄国灰色牲口风采。

当然,现在没有大炮。

不过对付这些士子也不需要大炮,用大炮那真是太看得起他们了。

“立刻散开,否则格杀勿论!”

方从哲喝道。

他是绝对不会让河南目前大好局面被这些腐儒毁了的。

他从当年离开京城到现在,已经抵抗了快七年,早就不是当初的热血青年,更何况作为一个自认为忠臣的,如今的大明局面发展,也让他很恐惧,整个帝国正在滑向彻底的崩溃,如果说之前的大明有瓦解的危险,但现在的大明,正在滑向最可怕的土崩。

他必须控制住河南局势。

那些士子们哆哆嗦嗦地转身。

然而就在这时候,王以悟突然走向前方,方从哲疑惑的看着他,那些学生立刻停下,带着激动看着实际上并不老的王耆老一直走到那堆死尸中,然后就站在那里转身面对着方从哲和他背后的那些耆老……

“诸公,那杨丰真就是不死之身否?他一样是凡人之躯,不穿那重铠连斑鸠铳都能打死他,穿了那重铠也挡不住小炮,还得靠着战车保护,可战车也挡不住红夷大炮,他就是个凡人,我们有的是东西杀死他。他的部下真就是无敌否?他的部下无非士气高些,训练好些,我们过去的确打不过他们,可如今我们有无数新军。

眼前这些兵卒对上红巾军就未必会输。

可为何他依旧猖狂至今?

诸公连破釜沉舟之勇气都没有,未曾交战先想投降,且各怀鬼胎,各自为身后计。

如何能赢?

诸公为何就不能齐心协力,与他破釜沉舟一战?

诸公皆儒家弟子,儒教存亡之际,难道就不能为之奋起一搏?”

王以悟几乎是悲怆的说道。

在他这仿佛啼血般的声音中,那些耆老们一个个面带悲伤,甚至还有个耆老掩面长叹。

然而……

终究还是没人回答他。

“儒教既亡,某身为儒生,唯有以身殉道。”

王以悟缓缓说道。

紧接着他看了看身后那些年轻士子……

“除妖卫道,以血护教!”

他骤然振臂高喊。

“除妖卫道,以血护教!”

“除妖卫道,以血护教!”

……

年轻士子们在他的激励下重新振作起来,一个个跟着他振臂高喊。

然后他们在王以悟带领下,踩着地上鲜血昂然走向方从哲。

方从哲擦了把感动的眼泪……

“杀!”

他毫不犹豫的喝道。

他的亲兵们端着上刺刀的鸟铳,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前,而王以悟带着那些年轻士子迎着刺刀前进,不过绝大多数士子在放慢脚步,两支队伍就这样在一片沉寂中撞上,最前排士兵呐喊着刺出,两支刺刀同时刺穿了王以悟,而在他两旁那些最前面的士子纷纷被刺刀刺穿……

他们后面的士子惊恐尖叫着一哄而散。

(因为一个外省回来的确诊,我们邻县正在全城封闭测核酸,我女儿在的学校已经在全校测核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