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极品地主 > 994章 产业格局

极品地主 994章 产业格局

作者:壮乡小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27 来源:笔趣阁

nba常规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远在太平洋西岸的华夏,许多媒体和民众的目光都被滇西北山区的一座,

自从‘镜湖集团’崛起之后的这几年时间,每年华夏农历的春节前夕,‘银杏村’、‘镜湖集团’都会公布年度财务数据,并且宣布年终奖励方案。

几年时间下来,这俨然已经成为了华夏媒体的一桩盛事,也成为了网友们热切讨论的话题,年前若是没有看到相关的报道,大家都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

后来,‘银杏新区’的成立更是让更多的目光聚焦到西南边陲,毕竟这里是华夏农村改革的一个试点,其中蕴含了太多的信息。

因此在一月底的时候,就陆续有各大媒体进驻‘银杏村’、‘银杏新区’,从方方面面对这里的变化进行各种采访,调查,试图为读者、观众呈现一个更真实的‘银杏新区’。

相比于国内的某些示范村、示范区,‘银杏新区’无疑是更加包容开放,对于外界尤其是媒体并没有太多的限制或者敌视,哪怕是外国的媒体都可以在这里自由采访。

因此,外界对于‘银杏新区’的了解也是更加直观,无论是‘银杏乡’的豪富、无论是‘镜湖集团’的超高福利还是‘银杏新区’成立之后,贫困群众巨大的生活变化,都被记者们的镜头记录了下来。

这种开放的姿态,让这座深处高原边缘的新兴小城被越来越多的记者、学者所青睐,大家纷纷带着各种问题来到这里,探寻‘镜湖集团’快速崛起之后,给20万山区人民带来的巨大变革。

华夏科学院的农村经济研究所、北平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水木大学等等高校,也都在‘银杏新区’设立研究点。对‘影响心情’的崛起、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等等进行剖析,试图从中找出规律,为华夏农村经济改革、扶贫攻坚找到一些新办法。

在一月初的时候,福布斯富豪榜公布了最新的2015年全球富豪榜,坐拥‘镜湖集团’70%股份的萧风成为了‘华人首富’,也是让更多的目光放到了‘银杏新区’。

从大的层面来说。萧风成为‘华人首富’是华夏经济改革的一个成果,太宗当年说‘由先富带动后富’,如今萧风和‘镜湖集团’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以萧风为首的华夏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已经和美利坚成为了世界上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从中体现了华夏前景的经济发展。

随着华夏宪法对私有财产的认定和保护力度在加强,这些实业家、企业家逐渐成为国家的脊梁,他们不仅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还将会在方方面面影响华夏的发展。

实业报国的实业家,在这个古老帝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镜湖集团’也是适时地公布了集团在2015年的各种数据,这让广大民众震惊的同时,也是对‘镜湖集团’的员工各种羡慕嫉妒恨。

在2015年,‘镜湖集团’旗下的‘镜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到了惊人的420万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了40%。四百多万游客为整个‘银杏新区’带来了超过50亿rmb的直接消费,带动了4万个就业岗位,旅游服务业也成为了‘银杏新区’解决就业人口第二多的行业。

作为‘镜湖景区’的主体经营企业,‘镜湖公司’在2015年实现了营业收入20亿rmb。利润6亿rmb,保持了相当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如今的‘镜湖景区’已经不是‘镜湖集团’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但是它的重要性却依旧无可替代。

也正是因为‘镜湖景区’的出色表现,这才带动了整个‘银杏新区’的快速发展,新区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是围绕着旅游服务业生存,它已经成为了新区的支柱产业。

这一点,从郑霞被提升为‘镜湖集团’高级副总裁就可以看出一丝端倪,在此之前。‘镜湖集团’的创业元老杨远航担任了这个职务。如今,杨远航已经放手国内的一切事物,担任‘镜湖集团’北美事业部执行总裁的职务,管理‘镜湖集团’在北美的一切事务。

‘镜湖景区’表现出色,本来就是‘镜湖集团’支柱产业的有机食材事业部也是不甘示弱。在2015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萧家农场’如今已经形成了水产、家禽、蔬菜、水果以及肉制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构成的有机食材供应体系,产品不仅在国内热销,并且大量高端食材直接供应海外市场。

其中,‘萧家农场’在2015年共收获200万尾三文鱼,以每尾50美元的价格计算,就可以带来一亿美元的收入;此外,如今的‘镜湖大闸蟹’已经成为了华夏绒螯蟹的第一品牌,2015年共售出800万只,均价100美元也是让‘萧家农场’赚得盆满钵满。

‘萧家农场’的养猪场如今已经发展成一座年出栏100万头肉猪的超大型养猪基地,除了供应‘箫氏美食’制作火腿和肉制品之外,‘箫氏冷鲜肉’已经成为了沃尔玛、华联等大型超市的标配产品。

相比于其他养猪场的肉猪,‘萧家农场’的肉猪主要是以牧草、玉米和蔬菜等有机饲料喂养,虽然市场售价极高,这种有机肉却依旧是供不应求!

在种植领域,‘萧家农场’每个季节出产的各种

在‘镜湖集团’2015年300亿美元的产值中,‘萧家农场’贡献了超过50亿美元,占到了六分之一的份额。

如今的‘萧家农场’已经不是以前刚开发的10平方公里,而是扩展到了整个‘银杏新区’的范围内,总面积超过了40平方公里,农场消化了‘银杏新区’绝大部分的农业人口。成为了新区的就业大户。

‘萧家农场’的快速发展不仅给‘镜湖集团’和萧家带来庞大的财富,而‘银杏新区’的山民也通过在农场的工作和租赁土地,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根据‘银杏新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有超过4万个家庭从‘萧家农场’的发展之中获利,2015年每户收入超过了6万元!而整个‘银杏新区’的总户数也不过是6万户左右罢了,一个‘萧家农场’就解决了‘银杏新区’大部分人口的脱贫问题!

若是说‘萧家农场’是高端新鲜食材供应商。‘镜湖集团’旗下的‘箫氏美食’就是世界顶级的食材加工企业,为‘镜湖集团’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了‘银杏新区’的知名度。

现在,‘箫氏美食’一共开发出了‘箫氏火腿’、‘箫氏肉制品’、‘箫氏葡萄酒’等等十几个系列,上百种产品,在国内外都拥有极高的口碑。

以‘箫氏火腿’为例,‘箫氏美食’每年向市面上出售的火腿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0万支,不仅在国内供不应求,在国际市场上也是颇受欢迎。‘箫氏火腿’在现代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只需要两年就可以推向市场。即便如此,因为其原料来自‘萧家农场’的有机猪,各种辅料也是精挑细选,再加上精湛的工艺,品质可是比普通火腿好多了。

300美元的售价,在全球火腿市场上也算是中高端产品,但是借助沃顿集团、沃尔玛超市的渠道,‘箫氏火腿’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

至于那些纯手工制作。采用箫氏家族船用发酵方式生产的精品火腿,在市面上可不轻易能够见到。不仅是超过2000美元的售价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更是众多米其林三星餐厅疯狂抢购的结果。每年,箫氏家族出品的‘精品火腿’也就不到3000支,几乎每一次竞购,都会吸引众多高端餐厅出手争夺。

除了‘箫氏火腿’热销之外,‘箫氏美食’出品的各种肉制品、冷鲜肉以及各种美食加工品。在市面上都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长年有货车在‘银杏新区’排队等候,在第一时间把出厂的产品拉走。

林林总总各种产品汇聚起来,让‘箫氏美食’成为了‘镜湖集团’一个相当重要的收入来源,超过50亿rmb的营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除此之外。‘箫氏美食’也是打响了‘银杏山区’各种美食的招牌,带动了‘银杏新区’的食品加工产业,这已经成为了‘银杏新区’仅次于旅游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许多华夏知名食品企业纷纷在‘银杏新区’开设分厂,把这里出产的各种食材、原料加工成品,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是增加了新区的税收。

如今,‘银杏新区’的食品工业园聚集了超过20家的食品加工企业,‘银杏新区’特产的野生菌、有机牛羊肉、有机家禽包括各种土特产,都在这里进行深加工之后,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这些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是催生了众多带有‘银杏新区’特色的网店,大量快递公司也是纷纷入驻,成为了这里的新兴产业。

总而言之,围绕着‘镜湖集团’庞大产业而衍生出来的产业链,让‘银杏新区’的经济发展拥有了极大的活力,这片曾经是华夏最贫困的地区,焕发出惊人的能量。

曾经有媒体、学者想要对‘银杏新区’的发展之路进行分析,试图为其他的地区找到相似的发展、脱贫道路,但是他们却发现‘银杏新区’的奇迹根本无法复制。

首先,要想找到和‘镜湖集团’一样的庞然大物就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就只有一个‘镜湖集团’。

以‘镜湖乳业’为例,它每天可以处理加工1000万公斤(10000吨)的鲜牛奶,生产出200万件液态奶或者100万罐奶粉的产品,是整个‘镜湖集团’最庞大的产业。

100万罐奶粉的出厂价超过3亿5000万rmb,每天都会有包括新鑫物流在内的数家物流公司的集装箱货车在‘镜湖乳业’的厂区排队装货,然后运往整个华夏地区。整个‘镜湖乳业’在2015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300亿rmb,虽然仅比去年增长不足20%,但是却也占到了‘镜湖集团’超过三分之二的销售收入。

得益于‘镜湖乳业’的庞大规模,国内包括蒙牛、伊犁和曙光等乳品企业纷纷在‘银杏新区’设立奶源生产基地,最终让这里变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

如今,依靠牛奶而产生的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了‘银杏新区’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整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可以容纳超过4万个就业岗位,并且带动了包装、运输等等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

随着‘镜湖集团’公布年度报告,‘银杏新区’也在同时公布了2015年的经济数据,也是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一个冉冉升起的经济明星。

在2015年,‘银杏新区’累积实现gdp为2400亿,这对于五年前还挣扎在贫苦线之下的边远山区来说,无异于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银杏新区’在2015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80亿rmb,这还是不少企业属于‘三年五减免’行列的缘故。

对于总人口才不过24万,又没有太多历史负担的的‘银杏新区’,如此庞大的财政收入可以极大地投入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之上,新区的未来可以预见。

宏观的经济数字让所有人都意识到‘银杏新区’将有可能成为全国最富有的一个区域,这里不再是穷乡僻壤。

不过,相比于宏观层面,媒体和群众更为关心‘镜湖集团’和‘银杏村’在今年将会拿出什么样的奖励方案?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镜湖集团’和‘银杏村’的年终奖励方案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的轰动,这里逐渐成为了最让国人羡慕的地方。

在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镜湖集团’和‘银杏村’的高层向来不会吝啬,惊人大手笔向来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未完待续。)

ps: ps:新的一个月,继续向乡亲们求保底月票!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