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极品地主 > 【007章】 传统力量(求订阅)

极品地主 【007章】 传统力量(求订阅)

作者:壮乡小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0:45 来源:笔趣阁

“小风,你们每年杀猪都这么热闹吗?”在宴席上,一位戴着厚底酒瓶黑框眼镜的中年人低声向萧风问道。

为了不让游客们太过拘谨,萧风、萧强这样的年轻人以及杨远航、马万里等镜湖体系的高层被分配在各桌,为游客们做好引导、介绍工作。

中年人叫薛沪生,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前不久从网络和报纸上看到银杏村的绝美景sè,立刻觉得这是一个摄影师的天堂,二话不说带上自己的心里、设备赶到了银杏村。

薛沪生已经在银杏村住了大半个月,每天端着他那些价值十几万的高端摄影器材在镜湖周边、镜湖山谷、清灵山转悠,把各种美妙的景sè摄入镜头之内。

在银杏村呆得越久,薛沪生越发能够感受到这里的魅力,这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因为这里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

薛沪生平时就喜欢在村子里给那些晒太阳的老人们拍摄,老人闲适、满足的笑容总能够给薛沪生更多的触动和灵感。

像今天这么热闹的杀猪宴席,在海州可是看不到,薛沪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是极少能够碰到这种充满乡村乐趣的场面。刚才薛沪生可是消耗了不少的胶卷坝子上,他打算回头做一个相关的专题。

“往年家里也就杀两三头,以前我在外面念书,很少能够参与!”萧风摇摇头,说道:“今年家里的各个产业发展不错。才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如今看起来效果不错!”

在萧风的记忆中,杀猪过冬、腌制熏制品的场合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顶多就是每年腊月杀年猪的时候过过瘾罢了。

萧风希望往后每年都举行这样的活动,并且形成一个传统,作为镜湖景区的一个特sè项目来发展。

“我也到过不少地方,镜湖景区在传统习俗、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上做得很好,希望能够一直保持下去!”薛沪生在银杏村住了大半个月了,自然对镜湖体系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委婉地向萧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人文摄影家。薛沪生到过不少名胜古迹、旅游胜地进行采风。但是他发现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景区越来越向钱看,很多传统就慢慢变味了。薛沪生自然不希望银杏村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受到太多的商业污染,若是能够保持现在的模样。这对于银杏村还是游客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这个是自然!”萧风用手抓过一根猪大骨。把里面流油的骨髓一口吸干净,接着说道:“关于这方面,我们还希望薛叔你能够为我们银杏村拍摄一系列的宣传图片。把更多的民俗、传统技艺传播出去。”

对于这位经常拎着昂贵进口摄影器材在村子里转悠的中年人,萧风并不陌生,在网络上关于他的各种头衔可不少。

国际知名摄影家、华夏摄影协会副理事长、著名作家、著名民俗研究专家,……,随便一个头衔就足以让人折服,更何况薛沪生每一个头衔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萧风和薛沪生私下里有过几次交流,双方对于环境保护、民俗技艺传承等方面拥有着高度的共识,而萧风在海州五年的学习、工作生涯又让薛沪生对他产生了更多的认同感,两个人相谈甚欢。

萧风知道,随着镜湖景区开放时间的ri益临近,各种宣传攻势也进入了蓄势待发的阶段,他必须充分利用手头上的各种资源。

薛沪生是华夏摄影界的大佬之一,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广大的摄影爱好者,这对于镜湖景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有人说,‘穷玩车,富玩表,单反穷三代!’,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玩摄影的人,都是不差钱的。

萧风正是想通过薛沪生的影响力,以镜湖-区域美妙绝伦的自然风光以及银杏村丰富的传统人文因素作为主要素材,构建一个‘摄影家的天堂’。

镜湖公司甚至愿意为国内外知名的摄影家提供免费的住宿,吸引更多的摄影师来到银杏村居住、采风,更好地把银杏村的魅力传播出去。

“你小子原来早就打着这个主意了!”薛沪生指了指萧风,笑着说道:“怪不得你愿意放弃在海州的工作机会返回银杏村,这眼光够毒的!就冲着满座的美食,我不答应你也对不起自己的胃!”

薛沪生喜欢摄影,也喜欢美食,更喜欢美食背后的故事。

这些ri子以来,薛沪生在银杏村品尝着各种最贴近自然、毫无污染的纯绿sè美食,对于银杏村的喜爱更上一层楼。尤其是在萧家老宅尝过一次萧风烹饪的美食之后,他就已经完全被征服了。

“这只是小场面而已,过两天我给薛叔你准备真正的顶级盛宴!”对于薛沪生的要求,萧风二话不说,点头答应了。

今天的杀猪宴席因为主要的jing华要留着制作腌制肉类,萧晋昊也只能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手头上的各种材料,制作出四凉八热的小宴席。

酱牛肉是前几天萧晋昊在街上买回来的本地黄牛肉卤制而成,用刀切成薄如蝉翼的薄片之后,沾上特制的辣酱,浓郁的酱香裹挟着牛肉本身的香气,入口即化。

卤猪头肉是今天的猪头现卤现切,肥而不腻,嚼劲十足,用来下酒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炸花生是选用了今年秋天刚刚收获、晒干的花生,花生油烧热之后下锅油炸,直至sè泽金黄、香脆可口。

折耳根是银杏村田间地头、山泉林子随处可见的野菜,洗净拌上各种调料,就变成一道美味了。

猪大骨大火熬制高汤之后,放入从池塘里挖上来的莲藕,一道大骨莲藕汤在这样微凉的秋天最是应景不过了。

红烧鱼的原料来自于镜湖,三斤左右的大鲤鱼红烧后淋上菜园灵泉西红柿熬制的酱料,酸甜可口,鱼肉鲜美。

…… ……

萧晋昊的手艺不差,再加上各种食材原料都是顶级水准,因此今天的宴席虽然比不上星级饭店那样jing致,但是分量十足,滋味不凡。

“小风,你可不要诓我哦?!”薛沪生明显有些不太相信,看着萧风说道:“到时候我要是不满意,我就整天在你们家混饭吃!”

以薛沪生资深老饕的见识,可以确定今天的杀猪宴席已经基本上算是农村宴席的最高水准,比起那些包装jing美的饭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无法想象,这样的宴席在萧风的嘴里还只是小场面而已?

“薛叔,你就把肚子腾空,等着享受吧!”萧风也没有多说什么,给了薛沪生一个肯定的答复。

萧风和薛沪生在相谈甚欢,其他席面上主人和客人们也都是其乐融融,美食、美酒成为了联系大家纽带,彼此放下了陌生和矜持,场面的气氛开始热闹了起来。

宴席上所用的糯米酒是萧风回来之后才酿造的,萧风偷偷往发酵酒缸里加入了空间灵泉,使得这些糯米酒味道更加香醇,口感绵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杀猪宴席上的不少美食,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杀猪宴席从十二点半一直持续到了两点半才结束,萧大娘带领着一帮主妇开始收拾残局,把剩下的菜肴、肉食分别打包,送给今天来帮忙的人家。

而萧晋昊等人还剩下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开始腌制各种肉制品!

为了不影响工作,萧晋昊并没有喝太多酒,他开始指挥萧军等人把调制好的辣酱均匀地抹在已经洗干净、晾干的猪肋排上。

在滇西地区,拥有着制作腊排骨的传统习俗,而萧家搬迁到银杏村之后,结合中原地区的口味和滇西的传统工艺,制作出了味道更好的腊排骨。往年如果萧家杀猪数量不多的话,还会到市面上购买一定数量的上好肋排,用于腌制腊排骨。

腊排骨需要抹上辣酱,那些切成一条条的五花肉则是需要抹上盐巴和米酒就可以了,至于灌制好的肉肠,挂起来就可以了。

排骨、五花肉和腊肠都处理好之后,萧晋昊打开了位于老宅一侧的一个偏房,这里是萧家熏制腊肉的地方。

由于萧家每年腌制腊肉的数量不少,并不像一般人家那样悬挂在灶台上方,而是专门修建了一个房间,用各种松木、果木和草药来熏制腊排骨、腊肉和腊肠。

当所有的肉制品在屋子里挂上后,萧晋昊开始点火,散发各种香气的浓烟在屋子里开始弥漫,这种熏制的过程一般要持续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熏房的火都不能断了。

一个月之后,美味的熏制食品就会形成,人们可以选择各种烹饪手法,对这些熏制品进行二次加工,变成比鲜肉更加美味的存在。

在工业化、市场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像萧家这样纯手工、jing挑细选制作腊肉的方法,已经近乎绝迹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外地生活的萧风,在很多时候都是借助银杏村寄出去的这种熏制品,维系自己对老家的记忆。

时间,总是能够赋予很多传统记忆更多的生命力和魅力。

不过,在正在不断拍照的薛沪生看来,熏制腊制品只不过是自己今天所见到的一个小惊喜罢了,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未完待续。。)

ps: ps:9号第二更,24小时订阅在不断上升,谢谢乡亲们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