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极品地主 > 【344章】 财团崛起

极品地主 【344章】 财团崛起

作者:壮乡小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18:42 来源:笔趣阁

虽然镜湖体系的灵魂人物‘萧风’并没有在接风宴上出现,但是徐梦瑶的表态也足以表明镜湖体系的立场,厉东升和马晓军自然不会反其道而行之。

有了徐梦瑶的许可,厉东升和马晓军在银杏村的调研工作顿时顺利了起来,他们不仅仅可以自由出入任何一家企业,翻阅一些未曾公开的资料,还可以随时向镜湖体系的员工以及银杏村的村民进行采访。

可以说,镜湖体系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迎接学术界和媒体的靠近,它的光芒正在绽放。

…… ……

马晓军是已经记者,除了喜欢用详实的数据来让自己的报道更加具有说服力之外,一些恰到好处的照片也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这一次,马晓军也如同往常一样把自己最新款的佳-能-d550带到了银杏村,准备好好地用自己的镜头来描述镜湖体系的情况。

不过让马晓军始料不及的是,他运气有点不太好,正好赶上了雨季,整个镜湖地区烟雨迷蒙。这一天从镜湖公司的资料室中出来后,看着漫天飞舞的雨丝,再看看阴霾的天空,马晓军也只能感叹自己的单反毫无用武之地。

撑着伞沿着澜沧江岸边的景观道漫步听着烟雾缭绕的澜沧江河谷这种发出的巨大咆哮声,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景的状况也是颇为吸引人。

来到银杏村已经两天,马晓军通过纸面上的一些资料,对镜湖体系的崛起之路也有了一些认识,越是了解更多,他越是惊叹于它的高速成长。

抛开镜湖牧场和萧家农场能够培育出顶级食材、顶级牛奶和顶级牛肉的技术性问题不谈,在马晓军看来,‘镜湖体系’很好地抓住了‘美景、美食’这两大要素,市场定位相当恰当。

纵观镜湖景区的崛起,无不围绕着这两大元素进行规划、建设。而不断涌入的游客又反过来提升了镜湖景区的知名度,使得‘银杏美食’更加深入人心!

从马晓军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镜湖体系其实包括了镜湖公司、镜湖牧场、镜湖乳业和萧家农场等四家核心企业,大量中小型企业作为补充的格局。

若是之前有人告诉马晓军。有人两年之内在一片不毛之地创建了一个年产值突破30亿的庞大体系,他多半会认为是天方夜谭。毕竟滇西北并不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规模的国民生产总值甚至比整个滇西县还要高出不少!

不过,这样的一个经济奇迹就活生生地出现在马晓军面前,让他对于镜湖体系未曾露面的灵魂人物萧风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心!

若是能够让萧风主动接受采访,那就好了!

就当马晓军浮想联翩的时候,前方的钢索桥附近传来了一阵阵喧闹声音,顿时引起了他的注意。

马晓军走近一看,发现穿着统一亮光马甲的‘新鑫物流’员工正在冒雨把小货车上的箱子卸载,然后装上在一旁等候的箱式冷藏车。

新鑫物流在国内也算不小的物流公司。其在海州也有强大的物流网络,马晓军没有想到新鑫物流的业务居然开展到了银杏村。在镜湖公司的资料中,并没有看到‘新鑫物流’存在的痕迹,看来镜湖体系的许多秘密还需要深度挖掘才行。

“师傅,请问一下你们正在装卸的货品是什么呢?”马晓军拉住一个工人。开口问道。

根据马晓军的目测,眼前这座钢索桥自然是无法承受20吨重的大型箱式冷藏车通行,因此进行分段式装卸活动也成为了必然。不过看着‘新鑫物流’的员工冒雨工作,一个二个拼了命地干活,马晓军顿时对这些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或许,这是一种了不得的特产?

“这是萧家农场的新鲜松茸,装车送往机场。明天早上就可以在东京的超级市场销售了!”新鑫物流的员工略带自豪地笑着,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说道:“为此我们公司特别租赁了两架波音737-300型的全货机,每天朝东京发送15吨新鲜松茸!”

原本从春城调动到银杏村这个小山村,老于心里还有些不太乐意,不过随着萧家农场和镜湖乳业产能的不断提升。‘新鑫物流’银杏村分部所承揽的业务量也是急剧提升,这让负责人老于心花怒放!

这两天由于降雨不断,萧家农场的松茸大量出产之外又给装卸作业带来了更多的麻烦,老于也只好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了。

本来他不太想搭理打扰自己的这位游客。不过看到马晓军身上的红色通行证,老于立刻改变了态度。要知道,连日来公司已经下发了通知,要求每一位员工无条件地接受‘红色通行证’的采访或是其他要求。

“萧家农场出产松茸,而且量还这么多?!”一听老于的话,马晓军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由于去年萧家农场少量出产松茸的事情并未被媒体知晓,而马晓军还未曾对萧家农场进行调研,对此不知情也在情理之中。

松茸这种昂贵的食材,马晓军并不陌生,并且知道除了东瀛的少数地区之外,华夏的滇西北是全球最大的松茸产量。即便如此,每年滇西北出口东瀛的松茸也仅仅在千吨左右徘徊,其产量之低可想而知。

如今,萧家农场一天就拥有15吨的出货量,两个多月的雨季,它究竟能够生产出多少?

“一天才十几吨,应该不算多吧?”老于有点奇怪马晓军的反应,说道:“萧家农场方面说只有雨季才有出产,今年大概也就一千吨顶天了!”

由于空间灵泉的缘故,萧家农场的松茸比其他地方的松茸要早成熟了两个星期左右,因此目前也只有萧家农场能够出货。

萧家农场和叶氏贸易之间的交易自然比普通企业有着更多的默契,他们连新鲜松茸平均55美元/公斤的收购价都没有对外公布。因此负责运输的老于等人并不清楚,每天15吨的出货量,也就意味着八十几万美元(约合600万rmb)。

若是萧家农场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出货量到雨季结束,也就意味着它在松茸项目上至少能够获得3亿rmb的收入!而在过去的2009年。整个滇南省松茸出口量也不过是这个数字罢了。

老于并不知道,看似不起眼的松茸,其实是一种价格昂贵的顶级食材!

“这么多?!”马晓军暗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立刻被吓了一大跳!

仅仅是依靠雨季这两个月的松茸。萧家农场就能够获得好几亿的营业收入,基本上每天入账五百万左右。别看现在很多企业每天的流水上千万甚至破亿,但是能够和萧家农场的利润率相提并论的企业寥寥无几!

根据马晓军的常识,松茸目前还没有大量人工栽培的记录,而萧家农场在短时间内能够稳定提供大量的松茸,其意义不言而喻!仅凭人工培育松茸这一个项目,就奠定了萧家农场在全国农业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前景可期!

“除了松茸之外,萧家农场每天需要向外运输超过上千吨的各种蔬菜、水果,这条钢索桥的通行能力实在太差。降低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老于一边向马晓军解释,一边说道:“萧家农场的水果批发价达到了30块钱/公斤,蔬菜的均价也不低于8块钱/公斤,怎么看都像是抢钱的!”

来到银杏村之后,老于被高昂的水果和蔬菜价格吓了一大跳。还好银杏分部的工作餐是公司负责,每天还有一斤水果免费提供,要不然以老于五六千的工资,都吃不上几次水果。

和老于的寥寥数语,顿时让马晓军对萧家农场的状况吓了一大跳,敢情这是一个并不亚于镜湖乳业的聚宝盆。一开始的时候,马晓军的更多目光和注意力放在了镜湖乳业和镜湖公司。毕竟它们是目前镜湖体系曝光率最高的企业。

但是马晓军万万没有想到,不显山露水的萧家农场,不仅可以培育生产出昂贵的松茸,它出产的各种蔬菜、水果依旧获得了消费者的追捧。光从萧家农场各种食材的批发价,就可以看出萧家农场更为侧重于高端食材的培育,这和传统农业产业有了明显的区别!

此时此刻。马晓军算是明白了,整个镜湖体系的核心企业中并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忽略,它们分别从某一个角度来证明了镜湖体系的快速崛起。马晓军决定,把自己在银杏村预计逗留的7天时间延长到半个月,或许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调研和采访。他才能更为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萧风和他的镜湖体系!

十五吨的松茸并没有多少,二十多位员工齐心协力之下,冷藏车很快就装车完毕,在雨幕之中冲上了省道s233,直奔姚州机场!

这时候的马晓军对于能够人工培育松茸的萧家农场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决定亲自到萧家农场看一看,掌握更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撑着伞,沿着青石铺就的石板路漫步在银杏村,纷飞的细雨、飘渺的烟雾还有隐隐约约传来的鸡鸣犬吠,让马晓军能够沉静下来,尽情地享受银杏村的安逸!

ps:

ps:谢谢‘檒沁’、‘星宇&老猪’、‘李小狗’、‘7c198’、‘stillove...’、‘深秋的银杏’、‘边城浪子小刀’、‘jzjun’、‘幺雷’、‘mch’和‘maae1218’的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