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极品地主 > 【365章 】 萧家美食

极品地主 【365章 】 萧家美食

作者:壮乡小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18:42 来源:笔趣阁

>

其实,在寿大山亲自带队来到银杏村之前的三个月,《舌尖上的华夏》节目就已经有一支拍摄小组常驻在这里,拍摄一些自由特殊季节才能出现的画面,比如松茸的采集等等。?

这一次寿大山如此隆重地来到银杏村,除了宣布正式启动《舌尖上的华夏》节目拍摄之外,也要借此机会拍摄萧家许多不为人知的美食秘密。

其他地区的美食究竟如何寿大山并不太清楚,但是萧家的美食可是经受了市场的考验,热销的‘银杏特产’、‘镜湖农产’以及‘萧家私房菜馆’,就是最好的示范。

因此,寿大山决定从银杏村开始整个节目的开机仪式!

自从节目摄制组进驻银杏村之后,大量媒体记者的不断报道以及游客们的随手爆料,使得银杏村的知名度再一次提升,民众们都在好奇这个小小的村落为何有如此魅力,让央视把大型纪录片的拍摄放在这里?

关于银杏村的各种讨论纷纷出炉,连带着镜湖景区这一两年来的巨大变化也成为了网民和民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这一点来看,央视的名头还是很有好处的。

…………

对于外界的热议,萧风倒也没有心思去管太多,他现在除了要处理婚礼筹备的相关事宜之外,还得充当寿大山的向导,向他介绍萧家的各种美食秘密。

‘萧家私房菜馆’就不必说了,萧风担心它作为商业机构出现在纪录片里。给观众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把摄制组的目光集中到火腿和各种肉制品的制作上。

由于萧家的各种肉制品已经跟随萧家农场、镜湖乳业的扩张脚步顺利地入驻了海州、北平、滇南和华南的诸多超市,每天的销量急剧上升,仅靠萧家几个人的制作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此,萧家特别在澜沧江南岸的工业区中建设了一座肉制品制作工坊,由萧风的大哥萧军、二哥萧剑负责。虽然这座工坊的规模、产量都比原先增加了数十倍,但是肉制品的口感、品质却没有下降太多。

无他,萧家的肉制品工坊所采用的原料都来自于萧家农场的顶级食材,绝大部分的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只有少数环节加入了食品机械的辅助。熏制、发酵的过程仍旧采用了传统工艺。因此即便这家工坊每天的产量超过了50吨。却依旧保持了先前的品质。

当然了,肉制品工坊的产品只不过是普通品质罢了,自然不是《舌尖上华夏》所需要的顶级美食,萧风要带领寿大山参观、拍摄的地方是萧家顶级肉制品的制作工序和发酵场所!

“寿老师。这边请!”作为地主。萧风的向导工作自然相当到位。带着寿大山一行来到了后院的熏制木房前面。

寿大山除了是央视的业务骨干、中层领导之外,还在北平电影学院担任了摄影课的老师,拥有副教授的技术职称。萧风打听到。寿大山更喜欢人家称呼他老师的身份,因此也就从善如流了。

关于萧家顶级肉制品和火腿的制作过程,自然有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和萧家方面进行联系,协调拍摄时间;至于萧风和寿大山更多的游离在镜头之外,毕竟他们可不会出现在纪录片的画面之中。

“这些木屋就是肉制品的熏制场地?”站在木屋的门口,寿大山就闻到了浓浓的香气,不由好奇地问道。

寿大山是北方人,北方的腊肉大多都是风干的工艺,和南方肉制品的熏制有着巨大的区别,他不太清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木屋这种飘散出淡淡的烟雾,而且这种烟雾中除了草木清香之外,还带着浓郁的肉香,充满了一种奇幻的感觉。

来过银杏村两次的寿大山没少吃过萧家制作的肉制品,对于它们的美妙滋味是记忆深刻,但是他还真的从来没有见到过其中的制作过程,因此他非常好奇。

“肉制品腌制完毕之后,就需要在这些木屋之中用各种木材熏制三十天,最后才能成就美味!”萧风一边打开房门,一边介绍道:“由于制作工艺主要依靠手工,再加上漫长的熏制过程,这里每天处理的肉制品最多为一吨!”

房门打开,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屋内密密麻麻的肉制品,从腊肠、腊肉到腊排骨,应有尽有!

这些肉制品都是萧家选用了猪场最好的肉品,经过萧家秘制工艺制作的顶级产品,作为萧家美食的招牌。如今,这些顶级肉制品在各大超市和‘银杏特产’的平均售价为160rmb/公斤,远比萧家普通肉制品100rmb/公斤的售价要高得多。

即便如此,这些肉制品每天一吨的市场投放量基本上都是供不应求,经常是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想想也很正常,如今萧家美食已经覆盖的大型超市超过200家,别看一吨的产品挺多的,分下去也不过每家几公斤罢了!

萧军和萧剑已经决定,进步扩大肉制品工坊的产量,争取在2011年做到普通肉制品平均日产量达到100吨,高端产品10吨的规模。毕竟,随着镜湖乳业和萧家农场产量的不断提升,萧家美食所登陆的超市数目也会随之增加,产量跟不上去就白白浪费商机了。

萧家的一系列计划一出炉,以镜湖为核心的区域立刻掀起了大规模饲养本地黑猪的热潮,众多农民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萧家肉制品工坊上了。

至于萧家农场的养猪场,在2011年的存栏规模有望达到5万头,预计每天出栏近400头,勉强可以应付目前的原料供应。

“现在许多工厂化的肉制品企业虽然产量很高,但是未必有你们这么耐心,肉制品的味道也过于普通!”寿大山作为经济频道的节目制作人,也曾经采访过不少食品企业,但是像萧家这样固守传统的企业,还是极为罕见的。

在尝过萧家的肉制品之后,寿大山在北平的大型超市内也买过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但是凡事最怕比较。有了萧家肉制品的珠玉在前,市面上那些包装精美的产品,就变成了无法入口的劣质产品。

来到萧家仔细查探了一些细节之后,寿大山才清楚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因。

以香肠为例,萧家所选用的原料都是当天现宰的上等新鲜前腿肉,经过秘料腌制后灌装,而其他品牌的香肠未必能够和萧家这样下重本!

不少企业的香肠大多都是用一些品质较差的猪肉来充当原料,不法厂家甚至采用病猪肉、死猪肉以及下脚料再加上各种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看着挺好,其实败絮其中。

“说实话,要是全部以机器大规模生产,我们随时可以把产量提升到每天100吨甚至更多,但是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品牌战略,也违背了祖训!”萧风把寿大山带到另外一间熏兔的木房前,说道:“我们镜湖体系的产品定位为‘绿色、天然’的高端市场,尽可能保持手工制作和传统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在过去三百多年的历史里,萧家依靠着制作肉制品的工艺和技术,在为萧家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奠定了良好的名声。萧风自然不可能为了所谓的经济利益而选择对传统的破坏,反而会更加用心地维护萧家美食的声誉和地位。

其实,萧风也算过一笔账,高端产品虽说制作过程复杂,产量较低,但是利润率确是普通产品的数倍,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如今,‘萧家美食’的注册商标已经在海州、北平等覆盖区域拥有了不小的知名度,甚至网络上最热销的肉制品排行第一,也是‘银杏特产’独家销售的‘萧家美食’。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萧家美食’将会成为镜湖体系又一个杰出品牌,为萧家带来巨额财富。

如今的‘萧家美食’已经形成了包括火腿、腊肉、腊肠、腊排骨、熏兔、熏鸭、熏鸡、熏鱼以及其他肉制品在内的产品线,相当丰富。

而除了保持传统工序和手工制作的特色之外,‘萧家美食’也是引入了诸如真空包装、精美外包装等等先进元素,适应了市场变化。

根据2010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萧家美食’实现了总销量一万吨各种肉制品的规模,产值达到4亿rmb。由于‘萧家美食’下半年的产销量节节攀升,今年实现10亿rmb的总销售额并不是奢望。

从某种程度来看,‘萧家美食’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萧家农场的一半左右,这其中无疑凸显了深加工产业的庞大利润。

小小的肉制品产业,只要用心经营,也是能够成就巨大财富!

当然了,萧风也清楚‘萧家美食’的成功几乎不可复制,除开原料之外,萧家用于腌制肉制品的密料以及空间灵泉,都是旁人无法拿到的,自然也就不能制作出几近完美的肉制品了。

其实也只有萧风知道,整个镜湖体系的快速崛起,是建立在‘紫竹空间’的基础上,没有空间灵泉,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未完待续

ps: ps: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