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 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司马昭之心3

如此敏感时期团结在沈弼身边,关系自然不一般;确切来讲同包子轩都有一些过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即便包子轩最近两年不在香江,可黑云集团的实力就摆在哪里;沈弼他们得罪不起,包首富更是不敢得罪。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两不靠,确切来讲是不刻意接近汇丰银行,当然同黑云集团也没有多少接触。但有几个却是一个例外,比如郑裕同、包船王等人;当然还有怡和洋行的西门-凯瑟克和太古洋行的约翰-施怀雅。

郑家前几年日子并不好过,远东银行的烂摊子几乎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但是不得不承认,家族底蕴这一块;的确是没话说。烂船还有三千钉,继承周家资产与人脉的郑裕同;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支持一下。

香江顶级富豪看着很多,但核心也就那么几家;利益分配早就已经形成默契,自然不希望看到郑家倒下。另外郑裕同也的确是一个狠人,懂得壮士断腕,知道取舍;将一些产业出售变现;加上汇丰与包船王的支援,硬是扛了过来。

经过两年时间消化,家族资产不光没有缩水,反而上涨不少。虽然比起其他家族的涨幅来讲不算什么,但以当时局面不破产已然不错;维持目前这种状况,都要说郑裕同的能力真是不差。

至于包船王,最近几年家族资产可谓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即便作为重生者,也不得不承认,眼光的确非常超前。

1955年,包船王进入船运业,当时他用20万元买了一条被风吹浪打了28年的名叫金安号的旧船,这一举动遭到了几乎所有亲友强烈反对。因为船运业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而且风险极大。

可是,包玉刚力排众议,毅然投身到船运业。他认为,香江拥有天然的深水泊位和充足的码头,自1911年华夏陷入动荡不安的年代以来,香江平静海面就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可靠的大门。

经营船运在香江具有很大的潜力。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因此,包坚定地认为,船运是最廉价的一种运输方式,必将大有作为。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到1978年,已拥有2000万吨运输能力的庞大船队,荣登世界船王宝座。

可就在拥有200多条船队的时候,包又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减船登陆。就是这一举动,他顺利地躲过了船运大萧条时期的灾害。包家实行“减船登陆”战略大转移的第一仗,堪称世界商战史上的经典之作。

包玉刚经营船运20余载,深知码头价值;所以他减船登的第一步就选择了九龙仓。包玉刚仅用80多天时间就控制了九龙仓20%多的股权,远远超过怡和洋行的20%。后来更是在同包子轩的交易中,占据九龙仓绝对控股权;一举实现弃船登陆的壮举。

在几十年商海沉浮中,包玉刚建立起来了很大的影响力、经营能力、预见能力和商业信誉。美国《财富》和《新闻周刊》两杂志分别称包玉刚为“海上的统治者”和“海上之王”。

虽然现在已然失去船王宝座,但也躲过了船运危机;又因为投资稀土产业、以及收购银行;使得家族资产得到大幅度提升;稳坐香江第二富豪宝座。

虽然不想同沈弼等人有过多接触,但里边牵扯到太多利益;轻易很难割舍。即便现在郑家也欠包家不少钱;短时间内很难还清;除非郑家愿意出售核心产业,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

同汇丰之间也有不少资金往来,有时候三方互相拆台,也只能忍着。

至于怡和洋行同汇丰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已然形成利益共同体。

从英国占据香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00年间;主导香江经济的最主要力量是怡和、太古等西方大洋行的金融贸易。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重返香江操盘旧业的汇丰;没有想到在未来发展中,这座城市会由一个转口贸易港转变为一个制造业生机勃勃的工业城市。

进入6、70年代的香江,那些与港口贸易相关的包括航运、造船、装卸和保险等业务在内的一整套经济活动,都像青春期疯长的少年。

随着香江由转口港转型为工业化城市,依靠转口贸易而发展的洋行,也开始了优胜劣汰和整合。在激烈的收购兼并战中,数家实力雄厚的英资洋行崛起;逐渐发展成垄断香江经济命脉的综合性财团。

其中最知名者为英资四大洋行:怡和洋行、和记黄埔、太古洋行和会德丰。

但是,无一例外,他们背后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后盾——汇丰。

怡和大扩张的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汇丰;在怡和世纪大扩张之前的1974年,怡和汇丰换股;汇丰持有怡和5%的股权,怡和持有汇丰3%的股权。

当时,在香江最繁盛的维多利亚港两岸,港岛中环和九龙尖沙咀是最引人瞩目的地盘,全部分属怡和麾下的两家联营公司——香港置地和九龙仓。此外,怡和1974年还通过九龙仓收购天星小轮公司、香江电车公司;1975年接连收购香江实力雄厚的建筑及土木工程公司金门港有限公司。

70年代开始,怡和集团旗下的附属和联运公司多达近400家;业务横跨进出口贸易、金融保险、零售业、房地产、码头、航空、航运、酒店等等;基本控制了整个香江的衣食住行。

而在其他三大洋行中,汇丰也是背后的支撑:1969年,汇丰与会德丰、和记合作,共同投资港岛至九龙仓的海底隧道;1971年,汇丰收购太古旗下国泰航空25%的股权。

但进入80年代,情况发生改变;和记黄埔被包首富收入囊中;目前已然成为香江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会德丰的大股东,也变成了张家。

四大洋行真正还掌握在创始家族手中只剩下怡和与太古;当然也是实力最强大的两家。面对华商的崛起,尤其是黑云集团不断壮大;两家也是非常紧张。不说如履薄冰,但危机感十足。

五个人不能说是包子轩的敌人,可多少都有一些过节、以及误会。看到人刚刚回来就受到追捧,心里自然不会舒服。

约翰-诗怀雅笑着说道:“人家的确有嚣张的本钱,媒体报道包子轩借助此次日本股市和楼市红利,赚取超过千亿美元利润。但那只是一个预估,真正赚了多少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黑云集团和黑石基金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日本市场,当时购买的股票和房产翻了多少倍;简直无法想象。”

“不知道诸位发现没有,黑云小镇的规模可是一直在扩大;现在谁都无法撼动包子轩世界首富的地位。”

话说得有些酸,但是也不无道理。

郑裕同想了一下说道:“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有,看着小人得志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

听到这里,另外四人也是一阵无语;都什么时候,还想着给包子轩找麻烦。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不知道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轨迹都显得徒劳无功吗!

不过郑裕同的话,让沈弼看到了机会。

如果是之前,或许拿包子轩没办法;但今时不同于往日,即使不能将其怎么样;恶心一下对方还是能够做到。

沈弼笑着说道:“包子轩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花销同样不小;不光要支撑黑云小镇建设,富察伊拉的建设费用;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欧洲部分国家,准备展开对黑云集团的反垄断调查;这对于我们来讲,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树大招风,是自古不变的道理;黑云集团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自然会招人嫉妒。明面上竞争不过你,背地里捅刀子;欧美国家可谓得心应手。

汇丰银行的情报,肯定比他们几家要灵通很多;毕竟人家属于全球性企业。他们几家虽然在国外也有分公司;但规模有限,掌握的情报自然不会太全面。

西门-凯瑟克立马来了精神,非常认真的说道:“消息可靠吗!”

“如果可以,倒是能好好利用一下。”

黑云集团同怡和洋行并没有太多竞争,但和记黄埔业务范畴同其可是有太多重叠;双方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怡和洋行的市值的确比不上和记黄埔,但在香江的实力与影响力;肯定要强于对方。可因为包子轩和黑云集团的关系;导致双方竞争中,始终处于下风。

包子轩可以不靠和记黄埔赚钱,但他西门-凯瑟克不行;除了怡和洋行,家族并没有其他过硬资产。导致每年分红都不是很理想;没想到刚刚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过来。

黑云集团在欧美受到打压,势必会影响黑云小镇建设;包子轩很可能会作出取舍,届时和记黄埔就不可能获得太多支持;对于怡和洋行来讲,可是重大利好消息。

沈弼:“欧洲主要是靠制造业起家,本身并没有多少资源。”

“可是现在被黑云集团和日本商品冲击得不成样子,自然要展开反击。直接竞争可能不是黑云集团和日本企业的对手,但是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制约一下;还是没有问题。”

沈大班都已经将话说道这个份上,证明不会错。

以目前的局面,正常商业竞争还真是拿黑云集团没办法;但国家行为的反垄断调查,绝对是大企业的噩梦。

当年强如IBM,在美国商务部对其展开反垄断调查之后;硬是消沉了十几年。如果不是黑云集团强势崛起,有了竞争对手;估计美国商务部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届时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整个欧洲开始对黑云集团展开反垄断调查,想想就觉得可怕;到时候等着看好戏,相信一定会非常精彩。

西门-凯瑟克笑着说道:“如果真同沈大班所说,绝对算得上一个好机会;可是要好好谋划谋划。正常的商业手段,已然很难对黑云集团和包子轩产生威胁。如果不想被兼并,必须要找出破解之法,谋求主动。”

即使一句话都没说的包玉刚,也非常认同西门-凯瑟克的说法。同包子轩之间的梁子,早就已经结下;想要缓和几乎可不能。不想被收拾,只能想尽办法给黑云集团和包子轩制造麻烦。

包子轩作为年轻人,眼神比其他大亨要好很多;早就看到五人在一起聊天。而且几个人有意无意瞟向他,也都被看在眼里。

突然想到可以恶心一下几个人,立马便来了兴致!

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来到五人身边。

包首富可是全场焦点,甚至比总督还要受人关注。沈弼等人同他是什么关系,全香江都清楚;这个时候过去,不是主动挑事吗!

大家都是拼住呼吸,一副看好戏的心态。几个人碰到一起,可谓火星撞地球;自然有故事发生。

沈弼等人也没想到,包子轩会过来;可都是有身份之人,也不可能将人往外推。真要是那样,还会显得他们很小气;不管有多少矛盾,气势上一定不能输。几个人也是严阵以待,都想看看这小子要起什么幺蛾子!

包子轩笑着说道:“沈学长、包生、郑生、凯瑟克先生、施怀雅先生;好久不见!”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过来同你打招呼;也不好直接将人往外推。

众人交流一下眼神后,沈弼笑着说道:“包学生,好久不见!”

“没想到风采依旧,看来我们真是老了。”

两人都有牛津背景,是一个割舍不掉的存在。并且都已经被列为知名校友范畴,属于学校大力推广的对象;如此称呼倒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任谁都挑不出来毛病。

不过包子轩的态度,让现场众人感到不可思议;两年没见,这小子成熟很多;甚至变得都有点不敢相信。

如果是之前,看到沈弼等人;根本不会给任何笑脸;双方肯定是剑拔弩张,话中带刺。今天不光主动打招呼,并且还十分客气,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