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冠上珠华 > 四十七·同步

冠上珠华 四十七·同步

作者:秦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7:40 来源:笔趣阁

这样好的女孩子,真是不管是家世容貌还是本事,没有一样不好的,只可惜,这么好的凤凰,也的确是该飞到更高的枝头的。

她收敛心神,认真的听完了,有些委婉的说:“只是,就算是招收了女工.....女工们的手艺也是参差不齐的.....”

靠这些普通的女工可不能养活那么多人还有盈利。

苏邀早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她轻声说:“我已经让人去南京织造局请了一批人过来,她们会教授这些女工们刺绣和技艺的,只要她们好好的学,总会熟稔起来。”

去南京织造局请人!

南京织造局不必说,虽然自从迁都了以后,那边的各大衙门都已经成了养老的去处了。

但是织造局不同啊,多少宫女和针工局出来的秀女去了那里,并没有跟着去京城?她们的手艺精湛,而且一个个的都是平时高价挖都挖不来的人物,如今却被请来云南!

长宁县主真是好大的手笔!

便是廖夫人,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原本以为,这个织场不过是个给孩子们栖身谋生的地方,但是现在看来,远不止如此!

只要把织场给维护好,那对整个云南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丈夫在任上也有几年了,一直没什么建树,哪怕是这一次打下了木桐,那也是百废待兴,而如今,若是能有一个生财的法子.....

她心念急转,都不等其他夫人们再发出疑问,便斩钉截铁的开了口:“县主,以后不管有多少女孩子,只要是无父无母无处可去的,她们愿意来,我们的织场便都收!”

苏邀轻轻挑了挑眉,笑着点头。

说完了这件事,苏邀喝了口茶,又提起了另一件事。

相对于之前的震撼,捐银子买药材,就不过是小事了。

毕竟捐银子是大家之前就做过准备了的,只要出银子,真不是什么大事,何况这笔钱还是直接用于改善军中用水的。

大家朕都对此没什么意见,邱夫人更是直言:“这个好办,我们家便是做药材生意的,若有需要,我们也可捐助些药材的。”

女卷这边的宴席出乎意料的顺利,而前面男人们的宴席进展的也还算顺利。

这位殿下的手段,从他雷霆万钧的收拾了杨参议,又兵不血刃的收了黑山营便知道了,当地的士绅,只要不是蠢的不可救药的,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跟萧恒唱反调。

相反,他们都很乐意为殿下平乱效劳,出银子的出银子,捐东西的捐东西。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

等到晚宴散了之后,纪太太回到家,便先求见纪老爷子,将苏邀想要建织场的事情说了。

纪大老爷在一边听的情绪复杂,一时惊叹一时忍不住摇头,最终他忍不住道:“这位县主,真不是寻常人。”

请南京织造局的人来,这一点,就是绝招了,有这一招,纪家花多少钱都觉得是值得的,其他人家里,想必也是一样。

纪云亭就干脆多了,他直截了当的就说:“县主真是胸中有丘壑!”对苏邀的赞叹之意溢于言表。

纪老爷子和纪太太看他如此,都在心里再一次的摇了摇头。

真是可惜,太可惜了。

说回正题,听了织场的事,纪老爷子忍住疲惫点头,又叮嘱道:“不管如何,这件事既然办了,便一定要办好。老大媳妇,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了,用的人要认真仔细的挑选,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丑事来,叫好事变成了坏事,明白吗?”

身为男人,纪老爷子又活了这么大岁数,早已经是人精中的人精了,也正因为如此,他太理解苏邀要开织场,还要借助这么多家士绅的力量的缘故了,她就是为了给这些女孩子们提供最大的保护。

既然都已经答应了人家,那便一定得谨慎再谨慎。

若是从自家出了问题,可真是没有脸面对面对苏邀了。

纪太太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还是纪老爷子叹了一声,跟她解释了一遍,纪太太才悚然而惊,没有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么多的忌讳和猫腻,忙认真的记下了。

纪老爷子摆了摆手,有些疲倦:“罢了,你最近便一心一意的忙这件事吧,有什么事不懂的,尽管来问,多听多看多学着,这是一件大事,以后你就知道了,这可不是一代人的功劳啊!”

纪太太虽然还未完全领悟,但是见自家公公说的如此郑重其事,也下意识的答应了,忙点头应是。

而另一头,廖夫人也跟自己丈夫说了这件事,对廖大人道:“我真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长宁县主能够聪敏到这个份上,聪慧也就罢了,但是她这个年纪,又是京中的县主,她怎么能这么了解底下的民情?她这个主意,真是妙之毫巅,几乎把人都给算透了。您说,是不是殿下给她出的主意?”

廖经续听完此事,同样也是震惊,而后便忍不住低低的叹了一声,道:“不会是殿下帮忙自想的,殿下如今手里一大摊子的事,相反,这个应当是殿下请她帮的忙。这位县主,以后不可再等闲视之,你如今或许觉得已经够欣赏她了,但是她的前程,远不止如此。”

有这份能耐,加上萧恒如此重视她,她还会前程不好吗?

廖夫人答应下来,又道:“我是想着,其实县主这个主意真的不错,她出这个主意,从南京织造局请人,也是送了我们一份大人情,咱们现在百废待兴呢,若是织造能起的来,那可真是一笔大生意。”

这些可都是政绩啊!

能够赚钱的无非也就是那几样,茶、瓷、丝、盐,这些都是一个地方的最大的收入了,但是云南这一块儿,这些都不行。

如今若是丝织能起来,那可真是意义非凡的。

廖夫人的意思是:“这个织场便算了,若是织场真的能起来,我的意思是,由总督府出钱,建一所学校,便干脆让那些土人孩子来这里学习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