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九百二十四章 对症下药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九百二十四章 对症下药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0 16:57:29 来源:笔趣阁

王鼎看着两人犹豫了好一会儿说道:“那……那老奴去问问陛下。”

说完王鼎又走入甘露殿。

孙思邈看向李正叹道:“你小小年纪医术高明,贫道在你这个年纪还没明白药理。”

李正尴尬地笑了笑,“其实……”

“其实你只是恰好有特效药是吧。”

孙思邈抢话说道。

李正笑容越发尴尬,似乎有些解释不清。

孙思邈说道:“以前你用这种话来搪塞贫道,贫道也就这么认为了,但你一直都用这种借口未免显得有些太过敷衍了。”

李正心里并不想这么搪塞,但有些事情和孙思邈解释不了,抗生素这东西要怎么和孙思邈解释?

孙思邈又说道:“学医是一件非常漫长的过程,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开始学医,直到五六岁才算是真正明白药理和病症,可以对症**。这可不是像你这样做生意这么简单。”

学医确实需要很大学习成本,而且是时间成本。

这要学很多很多年。

更别说是后世了。

就像是孙思邈说的,有些人有做生意的头脑,他就可以挣很多的钱。

但学医不同,学医只能从最基础开始学一步步脚踏实地。

其中的枯燥和折磨又有多少人亲身体会过。

李正说道:“其实我用的药是一种抗生素。”

孙思邈低眉思量着说道:“什么是抗生素?”

李正一脸犯难,“这东西要从细胞开始说起,有些复杂不知道从何说起。”

孙思邈难得笑了笑,“老夫有的是时间。”

李正抬头看了看夜空说道:“天色不早了,改日有空一定聊。”

王鼎拿着一块令牌说道:“老奴送两位出去吧。”

李承乾和李泰还围在李世民的床边。

李正跟着王鼎走向宫门。

坐上回家的马车,孙思邈又问道:“你说的细胞是什么?”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这要从微观说起,其实我们人体有很多很多的细胞,就比如说我们的一滴血里面就有成千上万的细胞。”

孙思邈抚须说道:“你这么一说倒也有些道经的意境。”

又和孙思邈聊了好一会儿。

发现孙思邈的悟性很不错,光是细胞学这种学问,他竟然可以理解。

再聊到人体五脏六腑的关系,孙思邈总能用他自己的思维去理解。

马车摇摇晃晃到了泾阳。

来到村口,李正对孙思邈说道:“孙神医天色不早了,要不早点休息?”

孙思邈不住地点头说道:“说得也是。”

看孙思邈的神情,他似乎还是精神百倍的样子。

要是和他聊,他说不定还可以聊很久。

看着孙思邈回到了小医馆,李正也往家里走去。

夜里的村子非常的静谧,李正回到家中李丽质还坐在院子里。

“父皇怎么样了?”

李丽质走上前说道。

李正说道:“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了。”

李丽质长出一口气,“今日李泰带着你去长安的时候,我才知道父皇病了。”

看着她还有些焦虑的神情,李正说道:“其实就是这个季节很常见的一种病,只不过你父皇的严重了一些而已。”

李丽质原本紧皱的眉头这才舒缓了。

安静的院子里,李丽质低声说道:“你早点休息吧,我也回去休息了。”

李正稍稍点头。

关上家里的门,李正回到自己的书房倒头就睡,迷糊间又听到了李丽质和徐慧在书房外说着什么。

第二天,李世民就可以正常地上朝了。

李世民的痊愈速度刷新了徐照邻的认知,甚至觉得有负太医署监正这个身份。

身为大唐医学的天花板,在看到李世民这么快的痊愈速度。

徐照邻又觉得自己还有得学,还真是人外有人。

早朝依旧,下朝之后李孝恭便带着吐蕃的国书送到了甘露殿。

李世民打开吐蕃看着上面的内容,“李正的要求松赞干布竟然同意了?”

李孝恭躬身说道:“从今年年初禄东赞和李正谈判,过了三个多月,吐蕃才来答复,想必他们也商榷了很久。”

李世民看着国书上的内容,“松赞干布同意将青海以西的一千顷土地用来质押,并且可以让中原人贩卖领土?”

李孝恭说道:“松赞干布已经将这些地域的吐蕃部族迁走了。”

虽然喉咙有些隐隐作痛,但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唯一的代价就是七天不能喝酒。

李正的医术确实很高明,李世民甚至觉得之前的病症几乎是一扫而空,好得非常迅速。

以前也不是没有得过这种病,只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恢复得如此之快。

李世民看着吐蕃的国书心中思量着,总觉得应该报答一下李正。

可看到李正那张笑脸,李世民心中又莫名觉得不服气。

李世民收起吐蕃的国书说道:“既然这些事情都是李正做得,就些土地就让李正去安置,随他是卖了还是他自己经营。”

李孝恭有些意外地看着李世民。

见李孝恭不说话,李世民又说道:“怎么了吗?”

李孝恭再次躬身问道:“陛下,真的全部交给李正处置吗?”

李世民点头说道:“你能做好这种事情吗?你能让朝中挣多少?”

说到这话,李孝恭又沉默了。

要说谈判这种事情李正非常在行,从吐谷浑和突厥的事情就能看出来。

李正可以把对方的价值**。

要说做生意,谁可以像李正这样在短短几年内能把生意做到整个关中乃至关外。

李孝恭接过吐蕃的国书,莫名觉得这国书的分量很重。

陛下想要的事情是什么?

是利益最大化。

是府库更多的银钱。

这种事情对李正来说应该他是最了解的。

当初吐蕃欠下的五百万贯银钱到现在的土地质押,也都是李正设计的。

“你把这份国书交给李正吧,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低声说道。

李孝恭躬身行礼,“臣明白了。”

等到李孝恭离开之后,李世民停下批阅奏章的笔,有时候又觉得李正对自己的价值很大。

他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以前总是想着怎么收服这个小子,奈何李正油盐不进还赔上了自己的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