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020章 王雱也疯了

大宋将门 第1020章 王雱也疯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苏颂接了一个大烂摊子,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无”,无钱,无人,无权!

首先就是钱的事情,其实在王宁安的任内,就留下了许多债务,还有庞大的铁路工程建设,基本上只能靠超发货币维持,每年的债务就让人头疼。

而这一次拿下了契丹,却没有拿到应得的收益,从一块肥肉,变成了巨大的负担。此外还有大金国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兵连祸结,继续打仗,就不知道要开销多少了。

苏颂觉得脑袋都大了。

至于没人,那就更明显了,他不过是循吏出身,区区工部侍郎,没有嫡系班底,也没有足够威望,完全是朝廷争夺激烈,才会脱颖而出,想要稳住朝局,让手下人听话,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再有就是权力,他眼下虽然继承了首相宝座,但是政事堂还有四位相公,还有六部尚书,都察院,御史台,这里面哪一个的资历都不比他低,功劳不比他差,各自负责一摊,是水泼不进,针扎不透。

苏颂惴惴不安,仔细想了一天的时间,带着满腹的忧虑,到了王宁安的府邸。

“王爷,下官是来求教的,还请王爷指点!”

王宁安道:“子容兄,你我是新旧首相交接,谈不上指点,你有什么想法,我一定鼎力支持。”

见王宁安如此好说话,苏颂松了口气,“王爷,我想过了,下面必须进行调整,只是……”

“只是你怕他们不听话?”王宁安笑着问道。

苏颂同样抱以苦笑,尽在不言中。

“子容,我看你不必担心,只管放手去做,你放心,只要是为了朝局好,我会全力支持,陛下也会支持,天下百姓更站在你的背后,实在是没有必要担忧。”

苏颂瞪大了眼睛,不无惊喜道:“王爷,下官真的可以放手调整!”

“嗯!”王宁安点头,“子容兄,我相信你会秉公处置的!”

“那好,有王爷支持,下官的心里就有底儿。”

接下来,苏颂和王宁安谈了具体的人选,其实他的心里早就有了腹案,毕竟这么多日子,他早就是首相的人选之一,要还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只不过他不敢确定,王宁安会不会支持他。

令苏颂感到惊讶的是,他的所有调整方案,王宁安从头到尾,都只是微笑听着,没有任何意见。

最后,王宁安拍着苏颂的肩头,“尽快把京里的人选调整好,我就要动身去云州,接下来的大宋朝局,全靠你了!”

苏颂深深一躬,“王爷如此大度,下官万分敬佩,请王爷放心,下官绝不会辜负王爷的厚爱栽培!”

……

没去王府之前,苏颂是惴惴不安,七上八下,可从王府回来,他就变了一个人似的,立刻露出了实干家的果敢!

首先因为王安石病重,无法理事,都察院就空了出来。

谁都知道都察院权柄最重,谁要是能出任左都给事中,等于掌握了百官的生死,苏颂第一次主持政事堂会议,就讨论了掌院人选。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据说都拍了桌子,最后确定,由吏部尚书范纯仁出任左都给事中,执掌监察大权!

这是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安排!

吏部天官,负责人事,转而监察,岂不是什么权力都在他的手里了,范纯仁何德何能,也配执掌都察院?

很多人愤愤不平,但是稍微分析一下,还真别说,除了范纯仁,谁也干不了。

首先范纯仁在六艺的时候,也是讲师,虽然他的年纪大不了吕惠卿等人几岁,但是师生名分在,他和苏颂的关系很好,而且他是范相公的儿子,范相公又是王宁安的师父……有了这一层身份在,六艺的人没有办法反对,甚至还要摇旗呐喊,鼓掌喝彩。

另外范纯仁处事公正,老成稳健,他执掌吏部,在全国推行秀才科,很是选拔了一批人才,大宋的行政效率提升很快,让人耳目一新。

以他的性格,主持都察院,不会把这个衙门变成争夺的工具,反而能真正发挥效力,整顿吏治,这也是接下来一任首相的重中之重!

苏颂很大胆,也很聪明,找到了何人的人选。

可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范纯仁虽然当过讲师,但是论起功劳和实力,都不足以压制吕惠卿,这两个人都留在都察院,只会天天打架,永无宁日。

很快,苏颂就再度调整,公推吕惠卿进入政事堂,宣麻拜相,成为六艺之中,第一个进入政事堂的人选。

紧随其后,则是空下来的吏部天官,苏颂决定推举兵部尚书章惇继任。

这又是个很令人意外的安排。

章惇名声不好,但能力不用怀疑,他不但文武全才,而且手够黑,心够狠,在兵部的时候,就无人敢惹,现在去了吏部,执掌人事大权,丝毫不用怀疑,他有本事和政事堂的诸公叫板!

而且连续经营兵部和吏部,章惇的能量不可限量,等到下一轮角逐,他甚至可能直取首相之位。

或许这也是苏颂和章惇的交易。

总而言之,两个要害衙门确定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韶继任兵部尚书,原来的参谋部留给了杨文广!

这个安排也让人眼前一亮,杨文广是王宁安的岳父,老牌名将,无论是收复幽州,还是攻灭西夏,他都立了大功。

如今年纪大了,身体也不算太好,回到京城,接掌参谋部,理所当然。

至于把王韶安排到兵部,显然是利用他的才干,锐意进取,接下来大宋要更加大刀阔斧,发动战争,扩充领土,实现赵曙的抱负,显然,这个安排应该是皇帝点头的。

还剩下几个部,其中户部尚书韩宗武被调任都察院,给范纯仁做副手,而工部尚书曾布接了户部的缺,也算是人尽其才。

至于工部,则是留给了苏颂的老搭档刘彝,这也是此次大调整当中,苏颂唯一提拔的自己人!

至此,六部中,除了礼部尚书苏辙之外,其余全都调整了一遍。

政事堂当中,以苏颂领衔,接下来还有五位宰执,依次是司马光、范师道、韩维、陈升之、吕惠卿,除了吕惠卿之外,其他都是以前留下的老牌宰执。

经过权衡之后,司马光继续留任,依旧是次相,而韩维却被调到了殖民部……此前醉翁欧阳修和贾昌朝都已经上书,以老病为由请辞,赵曙慰留之后,也准许两个人辞官,空下来的殖民部,韩维接掌。

很显然,这个安排等于是把韩维边缘化了。

理由也很明显,这一次云州的案子,虽然还没水落石出,但是薛向曾经是韩家的人,而韩家被贬去西夏之后,俨然西夏第一大家族,从云州攫取财富的商人之中,韩家也有份。

把韩维从政事堂调走,有利于整个案子的彻查……

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苏颂就完成了全盘的人事调度,看起来有些眼花缭乱,但是调整之后,大家伙却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好一个苏相公,有些手段!

……

“其实啊,最厉害的还是咱们师父!”

吕惠卿和章惇凑到一起喝酒,两个人就谈了起来。

“子厚,你还记得一年度之前不?处置了东南士绅,师父也调整了百官,那一次的安排就非常奇怪,把你塞到了兵部,把我弄到了都察院,还把曾布放到了工部……乱七八糟,毫无章法,现在我才懂,师父是为了今天布局!”吕惠卿充满了敬佩。

章惇喝了一口气,十分感叹,“谁说不是,师父有威望,有手段,他把谁安排在什么位置上,都要老实干活,好好表现,争取人尽其才,拿到应得的位置……结果呢,师父把这个权力让给了苏颂,让他能快速收买人心,稳定朝局,真是深谋远虑,我们是愧不能及。”

“你错了,师父最初未必想的是苏颂,只可惜那个王大国舅,把他爹坑了,要不然一定是王相公入主政事堂,反正对我们来说,倒没有太多的差别,子容先生比起拗相公,更好一些!”

“是更好欺负吧?”章惇笑嘻嘻道。

“别胡说!”吕惠卿立刻呵斥道:“子厚兄,我可提醒你,子容先生现在是首相,他的本事可不差,小心你的乌纱帽!”

章惇连连摇头,“吉甫,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甘心做一个末位宰执吗?你就不想再进一步?”

吕惠卿气得拍桌子,“你还想坑我是吧?上一次就是你推着我去抢什么首相,告诉你,这一次我不会上当了,更何况我前面还有好几个人呢!”

“什么好几个人!”章惇喝干了杯中的酒,冷笑道:“就一个司马君实而已!我也提醒你,别看他拿的票不多,但是他手下的那帮人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你可要小心着。”

吕惠卿当然知道章惇没安好心,是故意推着他和司马光拼,但是既然上了擂台,就躲不开。

权力就像是杯中的酒,到死也戒不掉的……

京中的朝局迅速变化,让人目不暇接,而云州的案子,也波澜翻滚,出了大事情——王雱,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