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038章 立法

大宋将门 第1038章 立法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简陋的牛车,颠了一路,文彦博的老骨头都要散架子了……好容易到了儒州,结果一打听,儒州刚刚光复不久,只有个县衙门,没有什么团练使衙门。

那些差役很好心,给他找了一处军用仓库,半年前这里是囤积粮草,用来攻击云州的,现在用不着了,正好留给文彦博。

挺好的建筑,都是水泥的,防潮防冻,宽敞向阳,一家几十口人,都能住得下……作为一个发配的官员,能捞到这个待遇就算不错了。

文彦博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蝈蝈笼子……这一路上,他们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换了粮食,全家上下,都成了没毛的鸡,啥也不剩了。

看到老爹拿出个蝈蝈笼子,文及甫都哭了,爹啊,这是儒州,不是京城,漫山遍野,蝈蝈多了,谁拿这玩意当个宝儿啊!

哪知道老文突然把蝈蝈笼子举起,狠狠往地上一摔,笼子碎了,蝈蝈也死了,这时候大家伙才看明白,原来蝈蝈笼子里面居然藏着一块赤金,不多,有个二三两!

“爹啊,你老可真贼啊!”文及甫大喜。

“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老文气哼哼道:“快去买点酒菜,好好吃一顿,再添置点被褥,别买贵的,省着点花。”

天可怜见,堂堂的文相公,几时知道节省二字啊!

一家上下,全都鼻子酸酸的,很不好受。

看着一副要哭出来的众人,老文气得破口大骂。

“你们别号丧了,老夫好歹还是团练副使,不管怎么样,还有一份俸禄,等安顿下来,把钱领回来,饿不死你们的!”

说完之后,老文就找了采光最好的房间,躺在硬板床上消息,他需要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老文倒不是完全放弃了,毕竟当年他和王宁安一起去西域,当时宋庠,宋祁,梁适,一大堆人都被发配到了西域。

宋庠不就咸鱼翻身了吗!

老夫的本事比他强多了,怎么就不能来一个逆袭!

文彦博充满了斗志,可很快他就注意到,屋子里的苍蝇特别多,嗡嗡乱叫,让人心烦。老文爬起来,顺着窗户往外看,差点昏过去……原来挨着仓库,就是牲口棚,运送物资的牛马都没了,但是却留下了许多便便……想想,几百匹牲口,好几个月,该有多少便便……简直跟山似的,还是连绵不断的那种!

在山上还盘旋着黑压压的一层苍蝇,乌央央的,这还算好的,要是到了晚上,硕大的蚊子就能把人给吃了……文彦博头皮发麻,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没见过这么可怕的场景呢!

“快,快给老夫收拾了!”

他扯着嗓门乱叫,脸都吓绿了。

这时候正好文及甫和几个兄弟回来。

他们两手空空,什么酒菜,半点都没有买回来。

“怎么回事,连点小事都办不好?”

文及甫无可奈何,“爹,这可怪不得我们,要怪只能怪你!”

“怪我?你们这帮小兔崽子,想气死我啊!”

“爹,是这样的,自从逼着契丹各部兑换货币,又冒出了假币之后,现在契丹人已经不相信咱们了,想要和他们交易,必须等到集市,他们把东西卖给朝廷,然后朝廷再代替他们收购商品……不管牛羊肉,还是皮子,都是这样。”

这就是信任被破坏的后果,老文简直无话可说。

“没有肉,买点菜总行吧!”

“爹,儒州太小了,只有早上才有卖菜的货郎,大多数百姓,都是在家里种菜。”文及甫看了看,道:“爹,你那么大本事,会不会种菜啊?”

“种菜?种你个大头鬼!”文彦博气炸了,又没有办法,只能道:“你们几个兔崽子,把隔壁的牛粪收拾了,老夫要睡觉!”

“牛粪?”文及甫眼前一亮,“爹,种菜要用牛粪吧?我看干脆留着算了!省得买肥田粉了。”

老文迟愣了几秒钟,五官挪移,他举起鞋底子,疯狂追打文及甫!

“你个兔崽子,要不是你,你爹能落到这一步吗?我要宰了你!”

……

先不说其乐融融的文家,王宁安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一次造成的危机,远比想象中严重。很多情况始料未及,比如融资出现问题,资金断裂,铁路等工程修不起来,相应的钢铁厂,机械厂,木材厂,全都停工。

更要命的是引进了很多倭国奴隶,有工作,多少能给他们一点粮食,不至于饿死,现在没了工作,每天白吃,就是一大笔钱。

不给吃还不行,人要是像蒸汽机该多好,工作了给点煤炭,不工作就扔在一边,也不用管,该多省心!

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愿望。

整个大宋的失业人数,应该有300万左右,差不多每15个市民,就有一人失业,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

上至赵曙,下至政事堂诸公。

大家伙都深深被震撼了,他们上了生动的一颗。

你玩工业化,那就是在喂养一头猛兽,稍微出点差错,那就要吃人啊!

如果不是王宁安推了均田令,只怕这一次就会酿成大患,整个南北都要乱起来,不说遍地烽火,也差不多了。

苏颂面对这个局面,和政事堂诸公,几次商讨,最后拿出了一套方略。当然,他也请王宁安过目,最后首肯。

应对危局,苏颂第一条命令,就是重申均田令。

他要求,禁止土地买卖,稳定人心。

所有征用土地,必须要采取等量置换的模式,你拿了老百姓一所房子,就要给老百姓一所新的房子。

拿走了土地,就要给他们安排新的工作,还要提供资金补偿……那种仅仅按照市价购买土地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苏颂认为,土地和一般的商品不同,是老百姓赖以为生的命根子,不能按照寻常商品的买卖看待……他的主张,得到了赵曙的认可,并且下令,要拟定一份法令,将土地永远固定下来,要严防土地随意变更……

这道旨意下来,大家伙才发觉,原来大宋竟然缺少一个专门的立法衙门。

刑部负责刑名不错,但是他们是负责案件,不负责立法,政事堂倒是可以发布命令,但是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拟定复杂的法令,至于翰林院,仅仅起草圣旨而已,显然,这一次的立法,不是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

到了这时候,大家伙也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次变法,都难以逃脱人亡政息的命运。

道理很简单,因为历朝历代,只有开国君主定下的规矩,才是法度,才是祖宗成法,不可改变,其他皇帝下的命令,做出的规定,都可能被推翻!

就拿大宋来说,除了赵大赵二兄弟,其余的皇帝,严格意义上说,都没有立法的权力……当然了,也不是说一切都是死规矩,改不了。

聪明的文官最善于曲解意思,大钻漏洞,即便好好的祖宗成法,经过了几代人之后,也面目全非了。

究竟该如何立法,如何制定规矩?

朝野上下,都陷入了迷茫。

就在这时候,拗相公王安石,突然上了一道书,他本来早就要离开京城,可是一想到文彦博把他害得那么惨,就一定要看着老文垮台,他才会离开……而且这段日子,不断给王雱喂药,王雱病情好了很多,有时候也清醒过来,只是情绪不稳定,没法上路。

王安石只能一面照顾儿子,一面思索着未来该怎么走。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哪怕处江湖之远,也不敢旦夕懈怠。

王安石建议,由朝廷重臣牵头,汇聚英才,听取各方意见,拟定出一份法案,再经过圣人诏准,百官任何公诸于众,如此,就能保证法令的威严。

赵曙深以为然,环顾四周,有资格领衔立法的,除了老师之外,还有谁啊!

不出意外,拟定法案的职责就落到了王宁安身上。

这么大的事情,显然也不是王宁安一个人能完成的,而且时间又这么紧!

故此,新政学会,应运而生了。

一直在民间走动的老岳父苏洵都赶回了京城,还有其他一大批知名的官吏学者,云集燕王府。

甚至病体沉重的醉翁都让人把他抬过来,非要和王宁安见面……“二郎,这么多年了,还记得当初一起讨论庆历新政的事情吗?”

王宁安连连笑道:“醉翁,我当时少不更事,信口胡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老不会怪罪吧?”

欧阳修爽朗一笑,“行了,不用灌**汤了,你当初不是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吗?变法要成功,就要广开利益之门,要让老百姓得到好处……这些年下来,这一条你做到了,但还很不均衡,少数人拿得太多,多数人拿得太少,还有一少部分人,不但没拿到,还更加贫穷了!”

欧阳修的声音越来越高,“二郎,光是开源还不行,还要分配好才行!这一次立法,就是要立规矩,好好分配,凡是立法诸公,都要把良心摆正,要想着天下苍生,要想着大宋江山,山高水长……要对得起百姓重托,哪怕过了几百年,也不能让人家戳脊梁骨。”

说到这里,老欧阳挣扎着站起来,虽然看不清楚了,但他还是深深一躬。

“诸公,拜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